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0-101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1篇

1.由3个千、5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接近的整千数是( )。 2. 用

9、0、

3、2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数的是( )。 3.在○里填”>”、“<”或”=”。

1503○1305 4320○4230 5999克○6千克

4500克○45千克 27+58○58+27 70-32○70-2

3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数学书约重300( ) 黑板大约长3( ) 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为6( ) 2袋洗衣粉共重4( ) 5.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 晚上10时20分( )

6.一个数除以9,余数最大可能是( ),这时被除数是( )。4685的积是( )位数。

7. 我校上午第一节课是8时40分开始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到( )时( )分下课。

8. 用6个边长是10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或( )厘米。

9. 一张正方形纸片边长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现将这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右边图形。 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

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 )

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24厘米。 ( )

4.把一个西瓜分成6份,吃掉了其中的2份,还剩下它的 ( )

5. 一个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 (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学校长方形的操场长160米,宽40米,沿操场边沿跑两圈是( )米。 A.200 B.400 C .800 2.盒子里放了1个绿球,8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 )。 A.一定是红球 B.一定是绿球 C .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3.小红从晚上8:00开始做睡觉,第二天6:00起床,小红睡了( ) A.3小时 B. 13小时 C .10小时

4.下面算式的得数在4000与5000之间的是( )。 A.9064 B.7740 C .38095. 从侧面看 ,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 A. B. C .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8÷4= 5004= 3042= 7700-7000= + = - = 2000+8000= 46÷2= 32+48= 78-36= 7000-3000= 40+26= 2.列竖式计算(打※要写出验算过程)

83÷4= 4909= 6035= ※79÷2=

五、操作题

1. 把右边的正方形分一分,涂出它的 。

2. 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纸上,画2个形状不同,但周长都是20厘米的长方形。

五、解决问题

1.一条裤子的价格是1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一套这样的衣服共用多少元钱?

2.一部电梯的核定重量为500千克,现在有平均体重为60千克的9人要同时乘坐电梯,行吗?

3.家禽养殖场饲养了375只鸡和204笼鸭,每笼有4只鸭,这个养殖场一共养了鸡和鸭多少只?

4.一台织布机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一共织布98米。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照这样计算,4台这样的织布机工作3小时,一共能织布多少米?

5.在一块菜地的 种西红柿, 种黄瓜。种西红柿和种黄瓜的面积共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2篇

1.1。05小时=( )小时( )分 4。01公顷=( )平方米

2.正方形周长c米,它的面积是( )

3.一个数的2。5倍是62。5,这个数是(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5平方厘米,底是25厘米,高是( )厘米。

5.梯形的上底是2。4米,下底是6。6米,高是4米,面积是( )平方米。

6.三角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底是5。4厘米,高是( )厘米。

7.a比b除8的商少多少,列式是( )

8.两个(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9.两个数的商是8,如果把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2倍,商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6。134134是循环小数。( )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口算、

1。84= 0。84÷12= 0。60。16= 2。8÷0。01=

5÷0。25= 12。50。8= 1。8÷0。06=7。10。8=

4。5+3。7=2。55-0。7=23000。02= 0。35÷0。7=

四.解方程

0。3X+0。6X-4。7=4。3 5X+1。1254=10-3

五。脱式计算(能用简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3。276。43+3。27+3。272。57 8。46-2。63-7。37+4。54

0。956+2。16-1。176-0。75 0。3-15(8。4-5。86)÷0。01

(6。1-4。6)(9-0。4)+(4。1-2。85) 1-[10-(69。696÷3。2)]1。01

六.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1. 从1500里减去40个35,再除以 2.11。1里面减去X的3倍等于

2。5,得多少? 6。3,求X?

七.应用题

1. 童装厂计划25天生产850套童装, 2.一台收割机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

前5天完成130套,要提前5天完成任务, 3小时,收割小麦74。5公顷,这天平均

以后每天应加工多少套? 每小时收割25公顷,上午平均每小时

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 甲乙二人同时从家去火车站。甲骑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两个城市

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15分钟到达, 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距离中点

又过了18分钟火车才开。乙步行每分钟 18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的速度

走75米,当乙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 是乙车的1。5倍,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

开出了几分钟?(列综合算式) 多少千米?

5.两条电线,第一条的长度是第二条 6.一块长方形菜地,宽45米,面积

的1。2倍,第一条比第二条长1。4米, 是4275平方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

第一条电线长多少米?(用方程解) 有多长?

7.大众食堂买来8张餐桌与几把椅子, 8.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用10小时,

共花钱985。6元,每张餐桌71。2元,比 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用15小时,

每把椅子贵29。6元,买来椅子多少把? 每小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2千米,两车同时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3篇

一、填一填。(20分)

1、在算式45÷5=9中,45是(),5是(),9是()。

2、12÷3=4读作()。

3、一个算式有小括号,必须先算()。

4、用口诀“六八四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5、一周有7天,()周有56天;42天是()周。

6、把36=18和34+38=5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在○里填上“+”、“-”、“”或“÷”?

24○3=842○6=487○3=

2118○5=1372○8=95○6=30

二、辨一辨。(12分)

()

1、计算93和27÷3用同一句口诀。

()

2、□5<45,□里最大填8。

()

3、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4、电梯的升降是平移现象。

()

5、10-42=62=12。

()

6、把12块巧克力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3块,是平【二年级期中试卷及答案】均分。

三、选一选。(8分)

1、利用“三六十八”计算的算式是()。

A.6÷3B.63C.6+

32、把24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6盒,列式为()。

A.24÷6=4B.24÷4=6C.46=2

43、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4、下面的图形是由平移现象得到的是()。

A.B.C.四、算一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54÷9=28÷7=97+5=15÷3+2=

32÷4=72÷8=83÷2=48÷6÷2=

2、看图列式计算。(4分)

(1)

□÷□=□(个)□÷□=□(束)

(2)

□÷□=□(盘)□÷□=□(个)

3、脱式计算。(18分)

12+3670-50+2054-6

456÷8+6740+(58-21)48÷(16÷2)

五、连一连。(哪两架飞机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把能重合的连起来。)(4分)

六、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6分)

运动项目跳皮筋踢足球踢毽子跑步

人数【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跳皮筋和踢毽子的一共有()人。

3、最喜欢跳皮筋的比最喜欢踢毽子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七、解决问题。(20分)

1、18个同学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地里有24个白萝卜,32个红萝卜,把这些萝卜平均分给8只小兔。平均每只小兔分几个?

3、教室里有8行,每行3张,又搬进20张,现在教室里有多少张?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4篇

在第13周下半周,初二数学全面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初二数学组的几个成员讨论并拟定了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原则:

1.基础性原则

钻研课标,掌握课标要求,低起点复习。回归课本,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面向所有学生,让所有人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2.框架性原则

梳理知识,扫除盲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提升。

3.规范性原则

强调例题的示范作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思考和规范地进行书写。要让学生对几何证明由“有感觉”过度到“有把握”,解题由“会做”到“做对”。 4.先学后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教了还不会的不教。

二、复习方法:落实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在复习中做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避免做无用功。

三、时间安排

13周下半周 第五章复习 (共三课时)

14周

六、

七、八章(各两课时,共6课时)

15周上半周 九章(两课时)、十章(一课时)

15周下半周、16周综合测试(3~4套综合模拟试题)

四、复习主线

1、以报纸专题知识梳理为主,学生对照课本复习基础知识,并完成每个专题后的2~3个小题.

2、教师结合报纸上专题后的例题,再补充上以前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出现错误题目,以此来突破重难点.

3、学生独立完成报纸上单元测试(教师要经过删减),查缺补漏.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48分)

1.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2.9m,2.9mB.2m,0.9mC.2.9m,1.1mD.2.9m,0.9m

2.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15NB.20NC.35ND.40N

3.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判断物体有无惯性,要看物体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速度不易改变的物体才有惯性

C.只能从物体本身寻找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与物体外部因素无关

D.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影响着物体惯性是否发生变化

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等值反向的一对力,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互不相同的,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D.人拍手时,两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平衡力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接触且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直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GsinθB.Gcosθ

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

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运动,经t s速度达到v,则在这t s内,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与物体位于中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A.1∶2B.1∶C.∶1D.∶

18.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

A.1∶3∶5B.2∶6∶5C.2∶8∶7D.4∶12∶9

9.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

A.质点沿着与AB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时间越短

B.质点沿着轨道AB下滑,时间最短

C.轨道与AB夹角越小(AB除外),质点沿其下滑的时间越短

D.无论沿图中哪条轨道下滑,所用的时间均相同

10.重为1N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 = 1N,那么,它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0C.9.8m/s2D.19.6m/s

211.在加速度为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对地球的吸引作用产生的力为m(g-a)

B.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g + a)

D.此人的视重为m(g + a)

1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运动t s,t s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2t 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F/4B.F/3C.F/2D.2F/

3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

A.N、m、sB.kg、m、s

C.N、kg、sD.N、kg、m

14.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 ,0B.0 ,F/m

C.F/2m , F/mD.F/2m ,F/2m

15.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B.9m/sC.10m/sD.5.5m/s

1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t,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则t∶T为:()

A.1∶2B.2∶3C.∶2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位移是32m,则它在第3s内位移

为,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8.重为100N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以25N的水平推力推货箱时,货箱没有动,此时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当水平推力增至35N时,货箱刚好被推动,货箱被推动后,只需32N的水平推力作用即可保持货箱做匀速运动,则货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9.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处于静止状态。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恒力作用后,在头2.0s内移动了4.0m。那么,该物体受水平力作用之后,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所受的水平恒力大小为。

20. 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撤掉F,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到停止,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撤掉F前的加速度a1和撤掉F前后的加速度a2后的比为a1∶a2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 ,则F∶f=。

21.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O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10分)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100N的轻绳相连,mA= 4kg,mB=8kg,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23.(12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因故障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

一.选择题:(3分16 = 48分)

题序

6

7

8

答案

C

A

C

C

D

C

B

D

题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B

B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 10m,4m/s18. 25N, 0.3219. 5m,4N

20.a1∶a2 =3 ∶1,F∶f=4∶1,21.2.486.18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解:要使轻绳不被拉断,则绳的最大拉力FT=100N,先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1)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Bg = mBa①

再以A、B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同理列方程 F-(mA+mB)g =(mA+mB)a②

由①②解得 F=(mA+mB)(g+a)=1212.5=150(N)

23.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①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汽车的质量为 m,有 f = ma②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③

所求距离 s=s1+s2④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6篇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的相反数是( ) A.B.- C.2 D. 2 

2.据统计,2017 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成交额 1682 亿,1682 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元.

A.16.821010B.0.16821012 C.1.6821011D.1.6821012

3.如图,把下列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礼”相对的字是( ) 121212

A.雅 B.教 C.集 D.团 4.已知axb2与aby的和是13158xyab,则(x-y)y等于( ) 15A.2 B.1 C. 2  D. 1  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19a2b-9ab210a2b B.3x+3y=6xy C.16y2-7y29 D.2x-5x=-3x 6.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减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7.如图,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CDADBCB.CDACABC.CDABD.CDABDB 8.下列解方程步骤正确的是( )

A.由2x43x1,得2x-3x14 B.由7(x-1)3(x3),得7x-13x3 C.由0.2x-0.3x2-1.3x,得2x-32-13xD.由

  

9.如图, AB ∥CD,直线 EF 分别与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G 、H ,已知∠3 =50°,GM平分∠HGB交直线 CD 于点 M ,则 ∠1 等于( )

x-1x2-2,得2x-2-x-212

361312

9题图

11题图

A. 60° B. 80° C. 50° D. 130°

10.在雅礼社团年会上,各个社团大放光彩,其中话剧社 52 人,舞蹈社 38 人要外出表演,现根据演出需要,从舞蹈社中抽调了部分同学参加话剧社,使话剧社的人数恰好是舞蹈社的人数的 3 倍.设从舞蹈队中抽调了 x 人参加话剧社,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

38xB.52x3(38-x) C.52-3x=38+x D.52-x=3(38-x)  A.3(52-x)11.如图,在△ ABC中,∠A =90,点 D 在 AC 边上, DE∥ BC,若 ∠1= 155°,则 ∠B的度数为( ) A. 65° B. 25° C. 55° D. 155°

12.如图,都是由边长为 1 的正方体叠成的立体图形,例如第⑴个图形由 1 个正方体叠成,第⑵个图形由 4 个正方体叠成,第⑶个图形由 10 个正方体叠成,依次规律,第⑺个图形由( )个正方形叠成.

A.86 B.87 C.85 D.84

二、填空题题 (每题 3分,共 18分)

13.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 2 倍大18°,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 14.若 a 的相反数是 -3 ,b的绝对值是 4,且|b|=- b,则 a- b=________. 15.已知代数式x-3y-1的值为 3,则代数式5+6y-2x的值为________. 16.如果线段 AB=5cm ,BC=4 cm ,且 A 、 B 、 C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 A 、 C 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

17.如图,直线 a∥b ,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 C在直线 b上,∠1=1 20, ∠2=2∠A ,则∠A = ________.

18.按照下列程序计算输出值为 2018 时,输入的 x 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有 (本大题有 8 个小题,共 66 分) 19.(本小题8分)计算: ⑴ (-- 

          

20.(本小题8分)解方程: ⑴ 2x312-3(x-3)  (2)   

21.(本小题 6 分)先化简,再求值:

x2-3(2x2-4y)2(x2-y),其中|x2|(5y-1)20 16351)(-12) ⑵ -|-5|(-1)2-4(-)2  41223x-22x-1 2-

4322.(本小题 8 分)如图,在△ABC中, GD ⊥AC 于点 D,∠AFE=∠ABC,∠1 +∠2=180°,∠AEF=65°,求 ∠1的度数.

解: ∵∠AFE=∠ABC(已知)

∴ ____________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_________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 +∠2=180°(已知)

∴ 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 ∵ EB∥ DG ( )

∴∠GDE=∠ BEA   ( ) ∵GD⊥ AC (已知)

∴ 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的定义) ∴∠BEA =90°(等量代换) ∵∠AEF=65°(已知)

∴∠1=∠ _____-∠ ______ =90°- 65°= 25 °(等式的性质) 23.(本小题8分)如图:∠ BCA=64,CE 平分 ∠ACB,CD 平分∠ECB ,DF∥BC 交 CE 于点 F ,求 ∠CDF和 ∠DCF的度数.

24.(本小题 8 分)

中雅七年级⑴班想买一些运动器材供班上同学阳光体育课件使用,班主任安排班长去商店买篮球和排球,下面是班长与售货员的对话: 班长:阿姨,您好! 售货员:同学,你好,想买点什么?

⑴根据这段对话,你能算出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吗?

⑵六一儿童节店里搞活动有两种套餐,

1、套装打折:五个篮球和五个排球为一套装,套装打八折:

2、满减活动:999 减 100,1999 减 200;两种活动不重复参与,学校打算买 15 个篮球,13 个排球作为奖品,请问如何安排更划算?

25.(本小题10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数轴上,若C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C点叫做A的“幸福点”,若C到 A、B的距离之和为6,则C叫做A、B的“幸福中心”

⑴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则 A的幸福点 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___________; ⑵如图2, M 、 N为数轴上两点,点 M 所表示的数为4,点N所表示的数为 -2 ,点 C就是 M 、N的幸福中心,则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_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 ⑶如图3, A 、B、为数轴上三点,点 A所表示的数为-1,点 B所表示的数为4,点P所表示的数为8,现有一只电子蚂蚁从点P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经过多少秒时,电子蚂蚁是 A和 B的幸福中心?

26.(本小题10分)已知AM//CN,点 B为平面内一点, AB⊥BC于点 B。 ⑴如图1,直接写出 ∠A 和 ∠C之间的数量关系; ⑵如图2,过点 B 作 BD⊥AM于点D,求证:∠ABD=∠C;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

七下数学期末试题范文第1篇1.由3个千、5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接近的整千数是( )。 2. 用9、0、3、2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