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0-102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第1篇

陈云同志经历了贫苦的童年,但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生活的意志,反而让陈云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决心。我们穿梭在黑白色光影长廊中,感受着那个倔强的少年清苦但充满革命激情的生活,体会着伟人心中的共产主义熊熊烈火。陈云用他高超智慧以及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热情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同志作为我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在经济建设的困难关头,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力挽狂澜。他的一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成为其后几代人工作的准则。他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第2篇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 参观朱德故居有感

2011年4月23日上午八点半,我们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10级数十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朱德故居。伴随着四月的阳光,我们的热情也随之涨高。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中国,我们对先辈的怀缅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尤其在这片革命枪声最先响起的土地上生活着的青年,对先辈们有着更加强烈的崇敬之情。

朱德南昌故居位于南昌市民德路东段花园角街2号,一下车,我们就开始在目之所及之处寻找今天的目的地。在大家的疑惑中,老师带我们沿着小街巷来到了别有一番“大隐隐于市”的朱德故居。

这是一所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雕花飞檐,内有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内里陈列着朱德所用过扁担、生活和办公用品。我们了解到这里原系民房,约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在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八一南昌起义的五大旧址之一,所以又被称为“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

在这座简单的小院里,1926年12月,朱德接受党的指示来到南昌,包租了这座建筑,利用国共合作的良好形势,在南昌创办了军官教育团,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参议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局长等职。这里也是他在南昌起义前后的主要住所。1927年7月下旬,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周恩来肩负起组织和领导起义的重任,从武汉来到南昌,当时他就住在这所住宅的厅堂里。此前不久,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也曾在此居住,其讨蒋檄文《请看今日蒋介石》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旧居的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卫员的住房。

斗转星移中,距离先辈们轰轰烈烈创建革命事业的日子已经七十多个年头过去了,站在天井中,仰望着院落圈下的四角天空,心下油然涌起一番悸动:曾几何时,我崇敬着的人们也曾站在这里。彼时,国人们在动荡中饱受饥寒颠沛的折磨,正是有了这么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的先辈们,在风起云涌的时局中,举起了革命的大旗,为人民夺取翻身做主人的权利呕心沥血,又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他们是在这开方之地为了革命事业而徘徊踌躇?然而正是这是这样,此时此地,风华正茂的我们才有了激扬文字的一番意气风发。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第3篇

故居里,绿树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宅子,楚楚亭台楼榭,风景秀丽。时值深秋,故居内举办了菊展。菊花象征着高洁,与主人的品格相配。故居里有一座楼,是宋庆龄日常起居、办公、接待客人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起居室也成了抢救室。故居还有一个纪念馆,用图片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叫《宋氏家族第一人》,讲他的父亲宋耀如的奋斗经历;高中时读过《宋庆龄评传》,后来还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宋家王朝》,对这个传奇家族和故居的主人多少有点了解,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图片,很容易耐着性子一张一张的看下去,对图片下面的介绍文字,能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在所有介绍中,令我难忘的一组图片和实物是讲她在病重弥留之际,全国各地的群众写来的慰问信,信封上的地址有的简单到:“北京,人大常委会,宋副委员长(收)”。有的信寄来了祖传的药方。在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向全国发布关于宋庆龄的病情公告,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震撼,立刻理解到“爱戴”两字的内涵,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用“国之瑰宝”形容她的用意所在。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范文第1篇陈云同志经历了贫苦的童年,但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生活的意志,反而让陈云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决心。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