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1篇
新课标指出: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高考导向:高考作文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 。
以往高考作文比较关注考生的“个人品质” ,注重考生的人品人格,个人的内心情感,而20092013年的“新课标卷”高考作文则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注重自己的“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注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关注我们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 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在近3年全国卷以及其它很多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中。
对策: ①关心大事,多读评论。
②学会社会热点评论的写作。
二、何谓任务驱动型作文?
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
该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
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3、任务型作文的特点
第一、观点鲜明。由于文体特征的限制,时评的观点态度一定要鲜明。一般观点放在开头,而且论点一定要明确、有力。 第
二、说服力强。时评的说服力是非常重要的,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论点,有力地支持论点,具有典型性、客观性。
第三、语言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 。写时评没有激情,温吞水是不行的。吞吞吐吐、半推半就也不行。 激情之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
第四、脉络清晰。时评要有观点、有论据,有概括、有阐述,只有脉络清晰,才能说清楚、讲明白。
4、任务驱动型作文基本写作模式
(1)引用材料。有针对性地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1~2自然段,150字) (2)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3)分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评析,可以是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影响、危害。(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是全文的重点) (2 ~ 3自然段,400 ~ 500字)
(4)联系实际论证观点,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成某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200字)
(5)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强化自己的观点。100字)
5、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引 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模板鉴赏
文题: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卖肾;07年3月25日杨丽娟如愿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07年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并在遗书中指责刘德华冷血。
病态粉丝成为社会病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刘德华,付出了自己13年的青春岁月,更搭上了父亲的一条命,真是可悲可叹!所以,我要说,非理性的追星只能使生活更加偏离正常轨道。(引述材料,亮出观点)
拥有粉丝,对明星来说,本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我相信,哪个明星拥有了杨丽娟这样的“疯狂”粉丝,更多的肯定是恐惧而不是幸福。
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刘德华,她不仅付出了自己13年的青春岁月,耗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透支了年迈父母安定的晚年生活,更搭上了父亲的一条命。
虽然,溺爱女儿的杨父在遗书中控诉刘德华“很自私”,声称以死抗议,可是,把杨父的死怪在刘德华头上,真是很冤枉。
刘德华错了吗?我看没错。作为明星,只是被动地被粉丝喜爱,在娱乐商业化的今天,虽然明星的名气跟粉丝的追逐有关,但善待粉丝并不意味着要无条件地满足粉丝的一切要求。刘德华曾经在香港的歌迷会上见了杨丽娟,并跟她单独合影,可是杨父自杀的理由却是,刘德华没给自己的女儿私下交谈的时间。假如刘德华当初真的满足了私下交谈的愿望,不知道杨又会提出什么样的过分要求。
逼死杨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对女儿的溺爱和纵容。为了支持虽已28岁但仍沉浸于追星梦中的杨丽娟,已年过古稀的他不仅卖掉房子,倾家荡产,而且还曾经想通过卖肾一圆女儿的追星梦。这样的家长能说是理性的吗?是真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吗?可悲的是,他对女儿的溺爱却没能换回女儿的觉醒,他自杀以后,杨丽娟甚至不愿意去看父亲的尸体,心里想的仍然是要见到刘德华。正是杨丽娟的疯狂和执迷不悟逼死了自己的老父亲。(从原因、实质、影响、危害上分析材料)
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不免会喜欢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明星,追星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如果失去理性,走向极端,就会很危险,甚至酿成惨案。杨丽娟的悲剧并非孤例。2000年2月,因追星破产,一个26岁的女子被发现在寓所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2003年4月1日晚,张国荣跳楼自杀。成都一少女为偶像自闭三年;2005年12月17日,20岁的谢锋在广州的周杰伦演唱会上当场服下了30颗安眠药自杀。(联系实际,强化观点)
追星追到这个份上,真是让人无话可说。这些粉丝的疯狂行为不仅会让明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更会给自己和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可是,他们虽是追星梦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娱乐造星运动的受害者。
只追逐眼球的商业化娱乐,将明星塑造得光芒万丈,而大多数的粉丝年龄普通偏小,还没有真正成熟,容易将一切都理想化,以为明星无所不能,陷入对其的盲目崇拜中无法自拔。再加上自我卑微的心理暗示,为引起偶像的注意,往往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在周杰伦演唱会上自杀的谢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精神文化的弱化和教育的缺失,又加剧了追星行为。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变动,使得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发生改观,一些人产生了迷茫,追星成为他们的一剂生活麻醉剂。但显然,非理性的追星只会让人麻木,并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使生活更加偏离正常轨道。也许,杨丽娟的家庭惨剧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因为,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种亟待治疗的社会病。
注意事项
①行文叙事要简洁,不蔓不枝。
举例新颖且叙述简洁,最后一句分析回扣中心。确定一个中心句,并阐明确定中心句的依据。
②论点方面。
要做到论点明确,一般有两种方式:a、开门见山,开宗明义。b、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只有做到论点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③论据方面。
要关注身边最新的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这样论据就新颖,就能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就能更好地为论点服务。
④论证方面。
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2篇
1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应用教材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 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 如何去思考, 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 自己解决问题。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特别适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所以该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 成为各地学校进行课改的一个重点内容。
但是, 也应该看到, 近几年来, 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扩大得比较快, 由于师资短缺, 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 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 个别地区的教师周课时达到18节以上。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是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备课, 更没有多少时间来研究教学法。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推广过程中, 比较直接的方法是开发任务驱动型教材, 缩短教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重新设计任务的时间, 提高教学的效率。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八编室宋长池主任认为, 任务驱动型教材必须有三个基本特征:必须有任务, 必须有一个载体, 要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这不仅解读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材开发方面的应用, 也为我国任务驱动型教材的发展注入活力。
2 目前任务驱动型教材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全国涌现出一批任务驱动型教材, 在中小学、中高职学校得到推广应用。适用于职业院校使用的教材也越来越多, 应该说大多数的教材还是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求, 真正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是, 也发现有部分任务驱动型教材存在不足, 有些开发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唯“任务驱动论”教材的开发应该是多元化的, 教材体现的教法, 不能够搞单一的模式, 不能把任务驱动作为教材评价的唯一标准。不可否认, 任务驱动型教材是职业院校比较好的选择, 特别在技能实训方面, 已经带来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 也应该允许其他教学法的存在, 也应该允许体现其他教学法的教材开发, 不能从走极端。
为了任务而任务: (1) 现在有些人理解的“任务驱动”不符合“任务驱动”的原本概念, 每一章、每一节都搞成了“任务驱动”, 有的将理论教学为主的“认识XX”作为一个任务, 也有的将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拷贝到另一个文件夹, 也作为任务, 这是将“任务驱动”形式化。没有真正的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笔者认为, 简单的一问题 (理论) , 一个操作 (实训) 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任务。 (2) 有的任务设计中没有一定的层次, 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困难较大, 达不到在完成任务中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 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等目的。“任务驱动”是一个方法。例如让学生画画, 首先学生要找到哪些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 并且要有自己的理解, 这只是低级的任务, 是由教师指导完成, 而高级的“任务驱动”, 则是要给予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主题, 让学习者自己发挥, 也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从低级的任务到高级的任务, 这是有一个过程的, 如车工实训 (初级或中级) , 不可能仅仅通过几个任务就能完成的。 (3) 相关的知识过多。虽然任务驱动要求将教学的内容设计在任务中, 但这不能囊括所有的知识, 而相关 (拓展) 知识是对任务中所学知识的补充, 也是为所需的理论知识提供一个空间, 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但相关知识过多, 造成学生的压力太大, 会影响任务驱动的效果。例如一个车工实训的任务, 如果学生完成任务2学时可以完成, 但相关的知识量达到6学时甚至更多, 这样的任务驱动将大打折扣。 (4) 任务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部分教材的任务仅仅是根据任务承载的知识, 由编者想出来的, 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如钳工实训中的挫配, 大多是平面、圆弧、燕尾等内容在工作件上的简单组合, 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
3 任务驱动型教材编写实践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 学生的基础不是很扎实, 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笔者以CAD/CAM软件类的教材为例, 探讨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析课程的特点, 决定是否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万能的, 不能为了驱动而驱动, 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只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 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
CAD/CAM软件类的应用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有不同的地方, 前者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与功能, 但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方面, 却是一致的。笔者认为, 这一类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很适合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在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集工业产品素材, 分析企业岗位需要。国家的职业教育倡导“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 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市场, 这就要求教材的素材业源于企业。但相对而言, 企业的素材不大适合于初学者, 这就要求编者要收集不同层次素材, 并且要覆盖企业一定的岗位群, 才能够在教学中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设计任务。由于素材的多样性, 要使素材在教材中应用起来, 要对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 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该课程的大纲要求, 必须掌握的知识要在任务中有体现;二是有因果关系, 任务要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三是突出重点, 不可不分主次,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都要设计在任务中。如某CAD/CAM软件的曲面生成有“直纹面、旋转面、扫描面、导动面、等距面、平面、边界面、放样面、网格面、实体表面”等10种方式, 曲面编辑有“曲面裁剪、过渡、拼接、缝合、延伸、优化、重拟合”等七种方式。在编写教材时, 将以上17种方式按应用的机率进行分析, 将应用机率高的2~4种方式的组合作为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3种方式, 如此类推。应用机率越高的操作, 在任务中出现得越早, 出现的频率也越高, 这样学生练习得最多, 应用也最熟练。
选用相关知识。选用的相关知识是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的补充, 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知识本身内容的补充, 二是本知识以外的内容拓展。如上述的CAD/CAM软件, 其直纹面的构成方式有“曲线+曲线、点+曲线、曲线+曲面”等三种方式, 在编写教材时可将“曲线+曲线、曲线+曲面”设计在任务中, 将“点+曲线”作为相关知识引出, 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
评价体系的建立。任务驱动型教材在教学应用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传统的考核方式, 两方面的评价方法不是绝对对立的。在教材中可以将任务进行拆分, 学生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也需在课后设计出拓展的新任务, 可以根据新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 以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任务驱动型教材的应用
笔者近两年选用了任务驱动型教材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应用中有以下的体会。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用任务驱动型的教材进行教学, 学生几乎在每一次课中, 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轻松地的完成“低级”任务, 向高级任务进取。在教学中学生最在意的是任务结果的展示, 通过评价交流,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材中的任务都有分析, 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就已经养成分析的习惯。在他们完成拓展任务时, 就会习惯性地进行分析后完成任务。而任务本身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 这样, 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后, 能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 自己解决问题, 较好地避免了学生机械式的模仿, 离开了做过的任务就不会操作的情况出现。
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前职业院校的生源层次比较多, 学生之间差异比较大, 比如计算机技能, 有的学生基本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入门。在同一个班级, 学生的差异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通过任务驱动型教材的使用, 从最低层次的第一个任务开始, 到高一级的任务, 再到拓展任务, 充分给学生更多的素材, 可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需求。
教师要注重分析引导任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以学生为主导的, 作为应用任务驱动型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 要注意角色的转换, 注重教学中的分析引导, 不要把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 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编写与应用一定要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的特征,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任务驱动型教材的不断增加经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 必将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新一轮的大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教材的特征, 分析目前市场上的任务驱动型教材主要存在的问题。以CAD/CAM软件类教材为例, 从分析课程、收集有关的素材, 到如何设计任务及相关知识的确定, 然后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等进行论述, 提出了任务驱动型教材编写的方法, 总结了教材应用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材改革,教材编写,教材问题,CAD/CAM
参考文献
[1] 王洪龄, 周苏东.用任务驱动模式编写教材的研究探索[J].中国培训, 2007 (7) .
[2] 周建清.关于中职“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的思考[J].中国教育创新杂志, 2007 (21) .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英语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今英语属于高中的一门必须课程,同时它也成为高考考试中的关键学科。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高中英语进行任务型教学符合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要求。针对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術;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我国教学目标的不断转变,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二者相结合,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转变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内容
1.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含义
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来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2.作用和影响
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创新学习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同时还能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能力,完善我国高中英语日常教学的考试制度,优化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二者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关系。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记录、合理评估、有效监控,使得英语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英语学习资源。
二、现阶段信息技术在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我国英语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制度的影响较大,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只是粗略地讲解语法等英语现象,念课文,这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其中,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爱好和兴趣。例如:在学习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friengly,cruel,unkind,brave,stubborn等词汇,没有利用布置任务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
2.高中英语教师自身素质较低
由于目前我国教学队伍以老龄化为主,因此有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不会运用现代新型多媒体技术,还是依靠传统的黑板教学为主,使学生只能学习到皮毛,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导致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没有发挥它的实际教学目的和意义。
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
教师应该构建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准备:(1)任务前准确阶段,应该让学生充分搜集关于课程的背景知识和材料,然后进行示范和练习。(2)任务过程中的准备阶段,让学生汇报材料和教案,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评估。(3)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任务,进行分析和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纠正,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内容,进行语法和词汇的巩固。例如:在学习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这一英语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和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和准备,教师可以先提出有关art的问题,让学生搜集关于art的资料。其次,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上显示出学生要掌握的和art有关的一些词汇,进行朗读和背诵。(4)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分配的不同任务进行归纳和总结。
2.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再培训提高其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进行课堂互动,才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在学习Healthy eating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根据pre-reading中所提出的三个问题,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Which groups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Which do you eat most often?等,让学生根据以上这些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教学,教师在组织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中,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还创新了传统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堂效果。总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优势是十分显著的,需要学校、教育者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林晓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2).
编辑 谢尾合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4篇
1中职学生特点及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为了就业, 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今后工作做准备。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围绕他们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话题而展开。教学内容应该与他们所学专业紧密结合;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应尽量适应他们的专业特色让其体会到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将来参加工作之后能大显身手, 借此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2) 有部分学生是被迫来职业学校学习, 他们对英语学习持消极甚至是抵制的态度。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注重教学艺术, 增强学科吸引力, 用生动、直观、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彻底改变他们的消极抵触情绪,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3)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缺乏信心。选择职高的学生, 大多数英语成绩较差, 并且对英语学习怀有较强的畏惧感, 非常的不自信, 总认为自己无法跨越这道难关。面对如此的教育对象, 帮助他们跨越心理障碍,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者, 应精选授课内容, 调整授课方式, ;还必须找到更好的评价体系,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 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4) 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大部分职高学生不知如何学习英语, 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强调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尝试与思考
教学内容: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一册Unit 8 Lesson Thirty Travel in Bangkok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认读和初步运用本课出现生词、短语及句型;
(2) 能力目标:能通过学习文章领略曼谷风情、了解曼谷文化, 能掌握简单游记类文章的阅读以及写作方法与技巧;
(3)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 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1) 任务呈现。
用多媒体展示部分曼谷的迷人风光, 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动状态, 并激发他们继续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概念图从课本中寻找相关信息。
如图1所示。
(2) 引导学习。
任务呈现后, 学生就进入了学习新知环节, 但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 而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进行, 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 于是笔者布置了一些辅助任务:
Task1:General impression (Location and p o p u l a t i o n)
Location:_______Thailand, in_______Asia
Population:_______ (about_______of Thais live in Bangkok)
Task2:Sightseeing (What to see) Temples in Bangkok
numbers:_______best time:_______
most famous:_______the Grand Palace:_______
Task3:Special experiences (经历)
Visit the famous Floating Market Stay_______give_______to the tourists with_______
Task4:Housing (Where to live)
There’re many_______in Bangkok.If you want to save money, you can sleep in_______on the beach.
Task5:Relaxation
In the evenings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like to visit the beaches.They sit under the moon, _______
(3) 师生互动, 巩固新知。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后, 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在对新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前, 学生是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笔者在中间穿插了一个小游戏:虚拟了一等奖¥2500、二等奖¥2000、三等奖¥1500和四等奖¥1000等, 让学生分组抽奖。然后结合他们会计专业的特色, 让每组同学对他们所得奖金用于旅游, 从而作出预算, 并且要求他们每组派出代表用英语向大家报告, 当然我也给他们提供了相关的句型。
(4) 主动学习, 操练运用。
在学生对新知基本掌握之后,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要求的活动情景 (练习任务) , 供学生自由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笔者继续要求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所作出的预算与旅行社取得联系, 确定各项事宜, 编成英语对话。
(5) 组织练习, 点拨评价。
当然, 必要的笔头练习也是一种任务形式, 同样能提高学生的活用能力。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本文的结构及所学句型以“Travel in Wenling”为题进行讨论, 我只对他们进行点拨并作出适当评价, 使学生获得一种展示自我的成功体验。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讨论写一篇短文, 这也是课堂的一种有效延续。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 “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积极地参与、自然地习得英语, 而且学得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但在设计任务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任务型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教师既是任务的设计者, 又是任务的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或者说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但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协调好学生之间的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有效地组织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 在任务设计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有知识, 通过对话、交流成果展示会等学习活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并能将所学语言知识融会贯通, 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任务情景,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2) 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为本, 紧扣“趣味”二字。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因而任务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 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 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 产生亲切感,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再者, 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直接兴趣就是任务“有意思, 有趣”。因而, 任务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激趣原则。
(3) 任务的设计应有梯度。
在任务活动的设计还应承认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 设置任务要有梯度, 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 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并由数个微任务 (m i n t-t a s k) 构成一串“任务链”。
(4) 任务的设计应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任务应难度适中, 有层次, 便于操作。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融入目的语的活动。但是课堂授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决定教师一定要突出任务的目的性, 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完成任务的要求,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完成任务。
(5) 任务设计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
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督促, 在任务活动结束之时, 教师应该有多种形式的评价, 如推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有一种成就感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令学生反思学习策略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性这样才能体现“任务型”教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可见, “任务型”教学的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特别是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通过这种任务促动的方式激励他们参与学习且时刻让他们有成就感, 必定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 为广大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指明一条新路子。
摘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要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给我们广大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 我们必须具有时代感和紧迫感, 勇于改革, 敢于创新, 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使我们的中职英语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对中职学生特点和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就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尝试并深入思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任务型,尝试,思考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Jane 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ed-based Learning[M].Longman出版社, 1996.
[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5.
[4] 郑颖.小学英语课堂的任务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2.
[5] 胡晓冬.任务教学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4, 1.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5篇
(1) 任务性学习。任务型合作学习即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相应的情境, 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任务和实际的活动, 通过实施活动完成任务, 最后实现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发展了学生,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 学生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 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 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 以共同目标为导向, 以团体成绩为个人成绩, 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应用的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运用合作学习的作用
(1)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 通过教师正确引导, 学生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 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 师生都明显感到肩上的负担轻了, 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2)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 使教师可以更好的融入学生, 师生间是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型关系, 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教师在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分工合作的同时, 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应变能力得以提高。在根据不同组的学情处理实际问题时, 教师还可以不断吸收新知、拓宽视野。
(3)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 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生们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同时, 彼此加深了解, 建立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 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 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 组际竞争”。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和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 (3) 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 它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 (4) 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 (观) , 提高了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学生们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不仅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提高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5)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组合作, 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其学习英语的动机, 增强了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3 如何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3.1 教学任务的设置
由于任务型教学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开口, 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进行语言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1) 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多样性。不同的学生, 存在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的差异,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 要面向全体, 遵循循序渐进, 难易适中的规律。 (2) 任务的设计要有实用性、趣味性。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任务的设计要有激励性、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不同任务的设计,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发挥其不同的特长和优势,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就感。同时, 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接受新知识要有启发性, 以便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2 合作学习的执行策略
(1) 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在课上和课下展开。课上的合作可在单词和语法教学、听说练习、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进行。例如:将词汇和语法融入实际语境, 每个小组分担几个词汇或语法用法的查阅, 并将所查内容编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对话或小短文呈现在全班面前, 通过老师的指点和引导将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在听说训练中, 可以通过听力输入信息、小组讨论加工信息、成员配合表演输出信息等形式大面积提高全体成员的听说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 通过两人或小组集体讨论文章背景和结构、总结段落大意、构思写作提纲等活动可以拓宽学生阅读背景知识、写作思维, 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技巧。而在课下,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预习、复习、检测和作业检查等任务。
(2) 合作学习分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时, 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基础上, 通过老师指派、随机性划分和学生自由组合等形式, 结合学生的性别因素, 智力因素等进行划分, 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学习小组, 分工协作。分组要求经常变换, 学生也要求变换自己的角色, 有利于每一个人的能力提高。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 采用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编排方式。
(3) 建立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在于要于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通过科学的评价形成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且乐于与同学互助互学的良性制约机制。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客观公正。以鼓励引导为主, 并能指出不足。
4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 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具体说来, 教师扮演以下角色: (1) 组织者:设计合作任务、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分派职责及安排活动时间。 (2) 管理者:指挥组内和组间合作, 并进行现场观察、干预和调控。 (3) 解难者:解释学习任务,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 (4) 参与者:监督学生的行为, 并积极参与。 (5) 评价者: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及合作情况。
总之, 作为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重要学习途径, 合作学习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 学习和使用英语。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任务, 创设英语任务型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第6篇
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法学习语言。它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 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角色, 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语言的输出者, 而且是语言教学的指导者。
语言教育家纽南是任务教学法的一个积极倡导者。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出版了许多该方面的论著。特别是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中对任务的定义进行了归纳, 他认为任务是指由老师控制或调节的, 学习者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 最后语言输出的个体活动, 任务具备特定的目标, 恰当的内容, 规定的工作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四个基本特点。
2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和目的的过程, 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 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 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设计原则。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 产生亲切感,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习兴趣, 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民主和谐的原则。教师应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心理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合作学习的原则。在课堂上, 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 互相帮助, 完成任务, 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 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 形成师生相互影响, 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英语阅读教学与具体的任务设计的关系
Dave Willis认为, 任务型教学模式包括三个环节, 即前任务 (Pre-task) 、任务环 (Task-cycle) 和语言知识要点 (Language focus) , 其中任务环是核心部分, 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构成任务的主要因素是:任务的目标, 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和设计的任务活动 (D a v e Willis, 2003) (如图1、2) 。
(Dave Willis, Jane Willis, 2007)
由以上两图我们可以看到其交叉点是:输入材料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输出 (信息输入) (由不同的任务活动完成) 。
下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 把任务型教学和大学英语阅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具体的说明。
4 具体阅读过程的任务设计
4.1 Pre-reading阅读前猜测活动 (联想活动)
4.1.1 利用文章标题让学生猜测联想文章内容和背景知识
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高职英语Book 2 Unit 5 Reading:World Trade Center时, 可以让学生谈谈关于美国世贸中心的一些背景知识:What do you know about World Trade Center?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mplosion?这样一谈使世贸中心的知识清晰起来, 从而减轻文章的阅读难度。
4.1.2 用亲身感受去猜想文章的内容
在教学前设计一些与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的问题, 使他们有话可说, 或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思索。有一篇课文阅读B o o k 2Unit 1 outside distractions while studying, 在读之前可以提问:
What kinds of thing can you choose to when you feel tired to study?
Will you have to set a goal to increase your motivation to complete the task?
这样一来, 他们会觉得所要读的文章和自己相关, 是在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而不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他们会马上由被动变为主动。
4.1.3 指示学生进行wordsguessing活动
教师可以把新单词板书在黑板上 (只写英文) , 让学生在认读过程中把中文意思联系起来, 再由教师解释, 或把英文解释写出来, 让学生找出正确的单词。如在Book 2Unit 2 Sports and Games一课, 教师读 (1) aggregate amout, sum, 让学生找出黑板上的totality。 (2) one who has received a medal, 学生找出medallist。
4.2 While-reading阅读中
阅读过程是阅读的中心环节, 一般分为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怎样用不同类型的任务去引导学生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
4.2.1 Fast reading快速阅读字面理解
阅读判断。在快速阅读中我们常给出True or False的一些句子, 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如: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实用大学英语book 2 Unit 3 Lady first这篇文章时, 可让学生在4~5分钟内迅速阅读课文, 然后让学生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4.2.2 Careful Reading仔细阅读推断理解
(1) 罗列型任务活动。学生所阅读的材料, 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关系罗列有关事实, 如高职英语Book 2 Unit 3 My experience in Japan, 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叙事顺序写出有关短语或关键句子。
(2) 信息差任务。这是学生分组进行信息互补、协商完成的活动。如学习高职英语Book2 Unit 1 text C关于海报的知识, 通过pair work, 他们的信息得到互补, 在合作中使答案趋于完善。
4.3 Post reading阅读后联系设想
(1) 解决问题任务。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现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人大版英语B o o k 1Unit 2 Making Friend中, 要求学生解决:What important advice is given to make new friends?
(2) 交换观点任务。在对文章大意掌握后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 交换各自的意见 (不必达成共识) 。如Book 1 Unit 3 Investment, 讨论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investment?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优点和缺点。
(3) 创造性任务。学生对课文字面理解后, 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 完成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 如推断作者的意图、推断出故事的结尾。人大版英语Book1Unit 5 Rethinking Skyscrapers.可以suppose“what will happen to the skyscrapers if the terrorist are crazy fully?”
也可改变文章体裁来复述课文, 如Book 1 Unit 5 The other woman in my life,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这个故事, 不但进一步掌握理解了课文内容, 还加强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5 结语
大学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仅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提供大胆灵活学习语言, 使用语言的机会, 而且能够减轻学习者在大班学习时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提高语言运用的面与量以及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间相互帮助与促进, 培养他们课堂课后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英语阅读课实施任务型教学需要执教教师首先认真体会“任务型”教学的有关理论, 并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创新, 在认真分析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任务,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步骤, 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成功, 最大限度地向“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方向发展, 使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摘要:任务型教学模式, 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对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和特点、任务的设计、教学设计与具体任务的关系、设计原则进行一些探索, 并阐述了笔者在任务型阅读教学课中任务设计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参考文献
[1] Dave Willis.Rules, Patterns and Words:Grammar and Lexi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 David Nuna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Willis, D.and J.Willis.Doing Task-Based Teaching[M].OUP, 2007.
[4] 丁筱燕.新标准新理念新课堂Brit-ain and Ireland一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A].中小学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9) .
[5] 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教学科学出版社, 1997.
[6]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