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221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1篇

考生资格限制影响公平。尽管《公务员法》第十一条尚未对公务员的条件作出十分严格的限制,但第二十三条作了进一步规定: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这实际上赋予了各省或者部门重新制定标准的权利。为了争夺人才使得公务员招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学历”,许多职

位明确要求“硕士及以上”,一些职位只要“博士”。诚然,众多职位要求高学历,说明国家对于公务员素质能力高要求的重视。但这也使得一些违反原则的现象产生,如: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免考,这违反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的原则,更是对公平竞争的公然挑战。原本性别歧视早就该在新文化运动时就改善的,但是有些招录标准就明显带有歧视意味,比如拒招35岁以下女性。考生资格的限制明显是有违公务员招录平等原则,这就从起始对一部分考生不公。

面试缺乏评判标准影响公平。远的我就不说,就用我周围的实例说明。我的姐夫在新疆报考了地方卫生局的公务员。在报考公务员前,他曾在公司工作三年,再加上他是厦大毕业,毫无疑问笔试第一名。虽然他在卫生局没有什么背景,面试前通过他表哥的渠道打通了一些关系,妥妥的面试第三名,成为仅被录取的三名考生之一。后来在闲聊中我了解到,被录取的这三个人中,就只有他的背景最差,面试第一名是个女生,第二名是个男生,两人的背景在新疆都是极为显赫的。面试前在等候的地方,他们三人就已经明显知道会被录取,三人都是很随意的装扮,很轻松地等候,不像其他考生一个个正装笔挺,严阵以待地准备。他在等候时就已经注意到了其他两位,其他两位应该也有注意到他,说实话唯三的轻松面试的人不得不让人注意呀。我不能说三人没有真材实料,毕竟据我所知那个女孩也是从上海的一本学校毕业的,但是不可能其他人中就没有更优秀的。现实就是面试评判没

有标准,面试官个人主观判断是主要方式,就难免在面试时有所倾向。

考试录用歧视问题不能小视。地区有地区歧视,性别有性别歧视,健康有健康歧视,政治面貌有政治面貌歧视,民族有民族歧视等等。几年前的“小三阳”案例,04年的身高歧视,政法干警要求政治面貌必须是党员等等事件已经让人愤愤不平。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 公平机制; 就业压力;监督机制

自1994年6月7日我国开始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距今已有20年时间,公务员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当官出仕,历来是个人翻身的主要而且是重要的出路。当官出仕意味高居人上,意味有权有钱财源广进。从当前来看还意味获得一个不错的金饭碗。公务员考试变成了全国高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最难的考试”,其难度远远超过高考和研考。90.2万、96万、111.7万、参考人数连续三年节节攀升;9763个、10486个、12927个,招考职位连续三年渐渐扩大。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值得人们对此进行一番思考。公务员报考热有四个原因:

一是当前就业压力大。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许多有能力、有追求的优秀人才,往往把企业经营、金融保险、社会服务货非政府组织作为事业的首选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随着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接轨,高素质且有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理想职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大了高等院校招生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种措施已经有效的解决了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问题。然而,各高校持续的扩招也逐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显现出“过剩”的趋势。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量人才积累,通常会出现一个工作职务几十上百人竞争的局面,而这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甚至作为通向就业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虽然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客观上说,并没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基层工作本身的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产业结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40%,而服务业是容纳大学生最多的产业,这导致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欠缺,只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基层。可遗憾的是,在许多地方,基层工作的内涵并没有提升,大学生们就是到了基层,心中想着的却是以基层的经历去报考公务员,离开基层

二是公务员考试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给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提供一个才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在公务员考试制度运行的十几年里,虽然还存在着许多弊病,但它的公平性是勿庸置疑的。目前也是老百姓普遍认同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因为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制度,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更加具有广阔的竞争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了某种“暗箱操作”似的录用规则,这为那些有能力但屡遭妒忌排挤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在这样一种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下,只要有真本事,就能考上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所打出的公平、公正、公开旗帜对于那些高校毕业生而言,更加坚定了他们报考的决心。公务员考试制度为广大考生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应试者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普遍参与的机会,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家庭出身、血统、社会背景、关系等为条件的弹性选拔方式,打破了身份、地域等方面的限制,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更加坚定了他们报考的决心。公务员考试它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利于在人才选拔上防微杜渐的、有利于选拔出真正优秀人才的。所以大家都愿意借助这个平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也是公务员报考热的主要原因。

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还有职业声誉较高,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福利。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优于其他各行业,有“铁饭碗”之称,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流动”风险基本消失,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较高的职业声誉以及较好的福利待遇,也是“中国第一考”持续升温,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因此在各行各业中,竞争都相当激烈,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相较于其他职业而言,公务员所需要承担的职业风险就相对较小。生物所具有的趋利避害习性也决定了大多数人寻求安稳平静的生活。而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较完备的保障体系,也是吸引考生踊跃报考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养老和医疗采取的是由政府一手包办退休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而不是由政府和个人分别负担的积累与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的退休金比其他参加社会保险相同人员的养老金高很多,医疗保障也优于其他人员,除了养老、医疗外,在工伤、生育、失业等方面,国家也为公务员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制度,这使得公务员具有比其他行业更优越的待遇。优厚的福利保障使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公务员成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如果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有能力,对工作充满热情又勤劳肯干的人,在工作成绩突出的情况下就能够得到重用。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就是这其中的代表。因此说工作稳定,职业声誉较高,能够给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之一。

社会地位高,能够体现人生价值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公务员的高层和一般办事员分布在第一和第四两个阶层,位次都很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05年对中国青年就业状况的调查也表明,青年就业选择的前三位分别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自己创办企业,说明公务员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这会地位。公务员拥有国家赋予的权力,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直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参与国家的管理,他们从事社会公共权力的事物,具有社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决策作用致关重要,公务员也因在经济建设中通过参与政府决策获得较高的人生价值的体现,通过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的抱负和理想。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公务员因职业的崇高性而受到大众的爱戴和尊敬。,,再加上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所提倡的“官本主义”以及普通百姓广泛认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让现代人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趋之若鹜,他们希望借此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毕竟如果考上公务员就可以说是走上了仕途。有相当多的年轻人把考公务员作为择业的第一选择和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

以上四点无不吸引着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报考公务员,最终造成了报考公务员持续升温的现象。这样确实可以更好的选拔优秀的人才而且也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但是却引起了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失。国家与社会,在人力资源的吸纳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人力过于向国家集中,就会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随之下降。所以只有尽力做到既能不影响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又能为社会选拔出合格的公务人员,才会使报考公务员热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良久的持续。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3篇

作者:来源:时间:2006-5-25 8:13:51阅读次数:146

4------------------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众多成人考试中最炙手可热的考试,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每年所组织的不同级别的各类公务员考试,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其报考人数更是逐年攀升,其竞争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高考。仅就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而言,已可见一斑。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据人事部统计,报名期间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2004年的54万人几乎翻了一番,最后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100:1,甚至还有5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了1000:1。不仅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盛况空前,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也是异乎寻常的激烈,许多考生考完省一级的考市县一级,考完市县一级的考乡镇一级,考完一个地方的考其他地方,层层考,重复考,考不上决不罢休。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

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它是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客观反映,是国家机关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是新体制、新形势下社会大众个体理性选择下的集体非理性现象,折射出当前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具体来说,形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百万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而且高学历的就业者越来越多,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全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大量职位面向公开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据调查,当前在年轻人中最受青睐的单位是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政府机关。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个人待遇较好。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其他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的对比之下,公务员职业这种高稳定性、高福利性和高声望性更具吸引力。

(三)考试公正性得到社会认可。近年来,各级公务员考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等全过程予以公开,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使公务员考试被誉为“在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其公开、公正性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而户籍制度的放开、体检标准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

的同等对待、报名方式的改革等等,都无疑为更多愿意报考公务员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四)部分考生存在认识偏差。由于公务员具有直接运用一定的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在社会阶层中处于强势地位,加上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有的人认为公务员就是“当官儿”,就是高高在上的使唤者;也有的人认为公务员是一份清闲舒坦的职业,没有竞争压力,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还有的人认为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就稳定了,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要不惹事,就没有被炒掉的风险等等,以上认识上的偏差成为某些人报考公务员的直接动机。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一)积极的一面。总的来说,更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兼优的公务员队伍势在必行,而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公务员,有利于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为建立精英型政府奠定人才基础。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拿出大量职位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客观上也起到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还消除了部分就业人员的心理恐慌,保证了社会稳定。再者,许多社会在职人员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来,有利于各方面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在各行各业间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最后,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公务员,也体现了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可,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政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背后的弊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公务员考试吸引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其积极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过热,便会带来某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1.从成本效益角度看。组织一次公务员考试,国家要付出大量的选拔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等,而报考者甚众,也必将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只有恰当地运用这些社会资源,考试成本与收益才会对等,否则考试成本与收益就会失衡。在近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为录取一名公务员而在数个城市设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室的情况,这个时候,国家和社会投入的成本明显过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耗费。

2.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大量的社会精英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能力,但是当前众多职位的高学历要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与社会争夺人才的现象。政府和社会是一对博弈关系,如果大量优秀的高学历专业人才不断涌向政府机关,那么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单位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人才就相应的少了。长此以往,各行业人才分布的均衡性就会受到影响,整个社会人才资源配置就会失调。

3.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个人必须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以国家提倡的公务员精神严格约束自己。而在众多的公务员报考者中,不乏盲目跟风者,其对公务员职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要求和办事风格等往往不相适应,结果使自己进退两难。如果专业性很强的考生不保持正常的心态,不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慎重选择,那么他的个人才能就得不到施展,就会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

三、缓解公务员考试热的对策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热起着这样一个导向作用,它使公众对公务员职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人才流动的方向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当然,国家机关确实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加入以提高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但是在国际社会强调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大趋势下,在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阶段,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应该最广泛的分布在社会各行业,而不是高度集聚于政府机关。国家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对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向具有引导作用,要恰当、正确、科学地利用这种导向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必要对当前公务员考试降降温,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公务员制度和考试录用机制,同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工作措施。

(一)打破“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官本位文化,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行业观念。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一直长盛不衰,为国家选拔出不少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但是科举制将最有学识的人才都笼络到官吏队伍之中,所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科学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因素。官本位文化影响深远,在当代中国仍然有许多人受其左右,他们将进入政府机关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将当官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因此,从思想根源上打破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树立新的行业观念,树立“献身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思想,是当前公务员考试解压的根本途径。

(二)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为就业者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务员热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就业的不易,国家应当开拓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就业人员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降低整个社会的就业难度;加强人才宏观调控,防止人才在个别区域、个别行业高度集中,促进全社会人才供给和需求平衡,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其他行业扶持力度,提高其他行业的比较收益,提升公众对其他行业的期望值。同时,国家应当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就业者到艰苦的生产第一线,到教育、科研等最需要人才又缺乏人才的行业。

(三)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制度和考试录用机制改革。《公务员法》的出台,为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要在公务员法框架内,进一步推行公务员制度改革,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竞争和淘汰机制,打破终身制,打破“铁饭碗”,使公务员队伍出口通畅,使缺乏拼搏创造精神的人对公务员职位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考试由重文化知识转变为重素质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考查应试者实际操作能力的办法,使公务员考试制度不至于成为仅仅网罗高学历人才的选拔制度,而是要其成为能够选拔出品行兼优、实际操作能力强、热爱机关工作又适合机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制度,这才是建立公务员考录选拔制度的初衷。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4篇

摘要:本次调查从多重角度探讨了当前“考公务员热”这一被理论受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见解以求给这一现象降温。

关键词:考公务员热 ; 就业压力 ; 职业平等观

据调查: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由去年的80多万猛增至今年的146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根据数据显示:九成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近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并且难度在逐年升级。八成多被调查者认为报考热应降温针对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8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降温,应该保持在一定规模与合理的水平范围内。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易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和人力资源浪费,官本位主义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七成多被调查者认为存在“报考热”。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好、上升空间大,工作稳定,还有一些是因为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热是这几年一直持续的现象,其原因分析如下:

1、 岗位设置增多

水涨船高,公务员招录去年有八千多个岗位设置,今年有一万五千岗位设置,录取职位多了,报考人数增加。

2、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诱惑力大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公务员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可能被裁,而且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朝九晚五”,除了特殊岗位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加班情况,这点很重要,因为“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社会当前严峻就业压力

我们从“公务员热”中也能看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 1

型经济,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自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以来,

在校大学生数量开始增多。据统计:2004年全国有240万高校毕业生寻求工作,2005

年这一数字上升为340万。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10万。这次中央和国家机关

集中招考,一次性提供8400余个岗位,这对于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说,无

疑是雪中送炭,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报考队伍中出现了往年罕见的高学历现象,即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教堂,本科生一食堂”的情景,促使博士生、硕士生、本科

生不得不同台竞技,就业竞争的激烈,由此可见一斑。缓解就业压力,可谓任重道远,

值得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献计献策。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

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4、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定位

不少学生在报考时出于一种“趋同心理",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自己也跟着报,

面对激烈的考试竞争压力,部分考生临阵脱逃。实际上,并非人人适合从事公务员岗位,

在对这一职业向往的同时,应该冷静而又理性地思考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

质,要履行怎样的职责以及自己是否合适。另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

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下,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是非常受欢迎的。由于对公务员

缺乏认识,盲目报考,有的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发挥不了专业特长,自己的兴

趣和能力得不到施展,反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

二、“考公务员热”现象缓解的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确存在过热现象,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

题,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给这种现象降降温,使通过公开考试竞争,选拔录用公务员

这种良性用人机制能够理性发展,保持在一定规模和合理的水平范围内。为此提出以下

对策:

1、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完善公务员监督制度

加大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监督制度,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人尽

其才,物尽其用,避免社会保障之应保未保、覆盖面不广的现象发生。另外,党和各级

政府应不遗余力地、千方百计地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和就业

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数和规模。此外,公务员作为其中的一种选择,有职

业和收入都相对稳定、握有公共权力的好处。但是,不能滥用公共权利。

2、树立平等的职业观

当人人以官为荣时,社会的价值观将被扭曲,对于建立创新、科学、积极、平等、公正、奋斗的社会不利。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舆论宣传工具的优势,批判在部分考生心

中存在和作祟的封建官本位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在全社会深入持久、轰轰烈烈地开

展职业平等观教育,使职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人心中树立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劳动最光荣的良好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正确引导就业观念转变择业观念

鼓励大学生把握身边机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和

自主创业。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的

价值。只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研究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相信“考公务员热”这一社会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

4、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人才观两大观念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均衡发展为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爱岗敬业,鼓励人才到基层、到农村、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5篇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欣赏者通过对多方面舞蹈美的反复品味,会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对舞蹈美的欣赏能力。对舞蹈传达美的方式和技巧认识得愈深,理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自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和谐、完整的人格。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6篇

misconducts of some Shanghai citizens gave rise to people’s concern over the issue on how to better the image of Shanghai, a world-renowned metropoli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Shanghai citizens should have the qualities of observing the rules in public,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 to live up to a modern Shanghai citizen.

To start with, observing the rules in pubic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civilization in any society.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urges its citizens to keep to Seven Don’ts. These measures, if taken effectively, can not only contribute to our better environment but also bring improvement to social

disorder.

Further more, being tolerant is called for to be educated people. 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 or in the cinema and etc, people are frequently bothered by either long queues or crowds. If one is tolerant enough, hecan contain himself, thus reducing chaos to the minimum.

Last but not least, trying tounderstand people around you is the pre-condition of a loving and caring community. Be empathetic while others are in trouble, by offering a helping hand.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

对公务员热的看法范文第1篇考生资格限制影响公平。尽管《公务员法》第十一条尚未对公务员的条件作出十分严格的限制,但第二十三条作了进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