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1篇

(词语部分)

一:你能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看”的同义词吗?

左( 顾

)右( 盼

)

熟(

视 )无(睹

)

高( 瞻

)远( 瞩

) ( 瞻

)前( 顾

)后

面 面

相( 觑

)

( 瞠

)目

舌 鹤立鸡群(含动物名称)狐假虎威 士农工商(每字皆为人或事物名称)琴棋书画

灯红酒绿(带有颜色词)姹紫嫣红

手舞足蹈(带身体器官)张牙舞爪

神机妙算(带有近义词) 呼风唤雨

自作自受(ABAC式) 二:你能填上反义词构成对偶句吗?

1、宁可站着死,(也不

)跪着(

)。

2、富家一席酒,(

贫民

)半年粮。

3、宁为玉( 碎

),不为瓦( 全

)。

4、懒惰的结果是痛苦,(勤劳

)的结果是(快乐

)。 三:请按要求填词语:

(1)用“激”组词并填空:

王宁叔叔是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他满怀( 激情 )地讲述了一次与越

南侵略军进行(激烈 )战斗、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报告以后,我们的心情非

常(激动 ),英雄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 )我们前进。

(2)选字或词语填空:

燥 躁 噪

听见嘈杂的(

噪)音,我的心里烦( 躁 )不安,再加上空气干(

我的脾气越来越暴( 躁 ),真想发火。

竟然 偶然 显然 果然 截然 必然 当然 忽然

A.气象预报说今天有大雨,今天中午(果然)下了一场大雨。

B.兄弟俩性格(截然)不同。

C.没想到小华在这次英语竞赛中( 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D.他一向到校很准时,今天迟到是( 偶然 )的。

E.我(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鞭炮声。

F.敌人居高临下,( 当然

)更容易发现我们。

J.( )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

(3)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 传染 )疾病 (传达 )命令 ( 传授 )经验 (传播 )消息

(4)照例子积累趣词。

燥 ),

(5) 根据情境提示,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成语。

A.这是两支老牌劲旅,为争夺一年一度的联赛桂冠,他们将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离比

赛开始半小时,场内已(座无虚席),很多球迷远道而来,为自己心爱的球队呐喊助威。不少人出高价买一张门票,以求(一饱眼福)。上届冠军队教练曾扬言,他们蝉联冠军(十拿九稳),企图来个先声夺人。而对方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反击说,他们是为捧杯而来的,不夺冠军(誓不罢休)。当然,大话随他们说,比赛毕竟无情。到底鹿死谁手,球迷和观众朋友将(拭目以待)。

B.汶川8.0级大地震后,不少地方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救援人员千方百计)进入震中

地带,为抢救灾区人民(奋不顾身),个别同志甚至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壮举让人(肃然起敬)。我们的中央领导温家宝总理(身先士卒),率先出现在震中,安抚受灾群众。相信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一定能够把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

6)、中国加入WTO,全国人民高兴极了。请写出表现激动、兴奋的成语两个:(欢欣鼓舞 ) ( 心潮澎湃 ) 7)“十一”黄金假日,全国各大名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请写出人多、热闹的两个成语:

( 人声鼎沸 ) ( 人山人海 )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A 明智 B 精密 C聪慧 D深刻

读史使人( 明智 ),读诗使人( 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 ), 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9)表示“快”的词语:

看书快(一目十行 ) 吃饭快(狼吞虎咽 )走路快(健步如飞 )说话快(口若悬河 ) 四:词语大观园:

1、 请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胆小如( 鼠 )( 鸡 ) (犬 )不宁 (鹤

)发童颜 (狐 )假(虎 )威

画(蛇 )添足 (狼 )吞(虎 )咽 心( 猿 )意( 马 ) 鬼哭( 狼 )嚎

2、请在括号里填上近义词组成成语:

( 胡 )言( 乱 )语 弄(虚 )作(假 ) ( )涛( 骇)浪 日(积 )月(累 )大(摇 )大(摆 ) (斩 )钉(截 )铁 ( 不 )(慌 )失措 ( 忍 )饥(受 )饿

3、 请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组成成语:

化( 险

)为(夷 ) 转(怒

)为( 喜

)喜( )厌( )(南 )征( )战( )罗( )网 争( 先 )恐(后 )半(信

)半( 疑 )同( )共( )

4、请写出描写自然美景的词语,至少四个:

( 鸟语花香 ) ( 崇尚峻岭 ) ( ) ( )

5、请写出含有山水的词语,至少四个:

六:按要求写成语:

1、有些成语两两相对,浑然天成,将他们摆在一起,恰成一副副对仗极妙的对联,给人以启迪和艺( ) ( ) ( ) ( )

6、你能写出带“春”的四字词吗?

寸草春晖 春风得意 春华秋实 雨后春笋 满面春风 妙手回春

7、请写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 ) ( ) ( ) ( )

8、请写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

( ) ( ) ( ) ( )

9、请写出描写人物美好品质的四字词:

( ) ( ) ( ) ( )

10、你能写出形容人物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四字词吗?

( ) ( ) ( ) ( )

11、请写出四字皆指四种事物的成语:

( 士农工商 ) ( 花鸟虫鱼 ) ( 琴棋书画 ) (笔墨纸砚 )

12、请写出含有比喻的成语:

(堆积如山) (骨瘦如柴 ) (呆若木鸡 ) ( 如花似玉)

13、请写出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 (亡羊补牢 ) ( 掩耳盗铃)

14、请写出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 (嫦娥奔月 ) (八仙过海 )

15、请写出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 ( 四面楚歌) ( 完璧归赵)

16、形容做事、学习认真的成语:

( 一丝不苟) ( 兢兢业业) ( 不厌其烦) (尽心尽力 )

17、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

(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 (锲而不舍 ) ( 水滴石穿)

18、描写人的智慧的成语:

(才思敏捷) (才高八斗 ) (神机妙算) (聪明绝顶 ) 五:请写出一个既能点名成语错字,又能说明改法的成语: 例:呆若花鸡移花接木

1、羊不可破 亡羊补牢

2、生无反顾舍生取义

3、危居乐业 转危为安

4、心猿意鹿指鹿为马

术的陶冶.

例如:千山万水----五湖四海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请你尝试着将下列成语两两相对起来。

愚公移山 狗仗人势 望梅止渴 良药苦口 精卫填海 画饼充饥 忠言逆耳 狐假虎威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补全下列歇后语.

(1) ( )吃辣椒----抓耳挠腮 (2) 老( )拉车----没人敢做(坐)

(3) 公( )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4)( )吞鼠,鹰叼蛇-----物降一物 (5) 亡( )补牢-----为时不晚 (6)( )鼻子插葱-----装相(像) 七:按要求给下列四字词归类,将序号写在横线。

(1)异口同声 (2)竭尽全力 (3)姹紫嫣红 (4)四面八方 (5)业精于勤 (6)零零星星 (7)孜孜不倦 (8)栩栩如生 (9)悬崖峭壁 (10)诚心诚意 (11)人山人海 (12)旭日东升 (13)群芳吐艳 (14)废寝忘食 (15)大惊小怪 (16)面面俱到(17)博览群书 (18)郁郁葱葱 (19)坚持不懈 (20)七嘴八舌 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然景物的四字词 _______________ 体现读书、学习的四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诗句,猜成语: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不甘味)

(2)千里莺啼绿映红.(有声有色 )

(3)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胸罗万卷 或

博览群书 )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 九:请填成语,组成作家或诗人的名字:

投桃报( ) 青天( )日 下里( )人 ( )碧辉煌

( )当益壮 ( )己救人 孔 ( )之道 ( )( )正气 十:你能写出含有“水”的成语吗?

例:形容坚持不懈,力量小却有大收效叫“滴水穿石”。

1、形容拥挤或包围得紧叫“( 水泄不通 )”。

2、比喻条件成熟,事情便能成功叫“(

水到渠成

)”。

3、比喻生活困难,难捱叫“( 水深火热 )”。

4、比喻感情或意见的融洽叫“( 水乳交融

)”。

5、形容雨后山色清秀,水光明丽叫“(光潋滟 )”。

6、比喻不认识者偶然相遇叫“( 萍水相逢 )”。 十一: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例:坚定的(立场) 坚强的(意志) 寻找(宝藏) 寻求(真理) 增强( )发现( )宽阔的( )( )简陋 增添( )发生( )广阔的( )( )简朴 增长( )发掘( )宽敞的( )( )简便

十二:找出下例各组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个词,在下面划一横线。

1、庄家 麦子 高粱 玉米 稻子

2、歌舞 曲艺 电影 报纸 戏剧

3、黎明 黄昏 拂晓 破晓 早晨

4、铅笔 钢笔 电笔 蜡笔 毛笔 十三: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词语:

1、凉爽 寒冷 酷热 炎热 温暖

2、宇宙 太阳系 地球 月球系 银河系

3、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4、植物 苹果树 果树 树 红富士苹果树

十四:请根据语境填写关联词语:

1、( )美好的友谊是珍贵的,( )请你加倍的珍惜我们的友谊。

2、( )老师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3、( )做什么事情,我们( )应当一丝不苟。

4、( )你付出辛勤的劳动,( )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5、小红( )歌唱得好,( )舞也跳得很不错。

6、( )风再狂雨再大,我们( )要坚持去上学。

7、“天才”并不可靠,( )勤奋( )靠得住。

8、( )刮风下雨,解放军战士( )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9、( )明天开始认真学习,( )现在就努力。

10、小光( )被评为“三好学生”,( )他在各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

11、( )大家共同努力,( )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12、我们( )要学习好,( )要有高尚的情操。

13、爸爸( )自己吃苦受累,( )让我吃一点点苦。

14、( )答应了别人的请求,( )该信守诺言。 十五:照样子,写词语: 例:技术好 技术(精湛)

态度好 态度( ) 脸色好 脸色( )

天气好 天气( ) 盒子好 盒子( ) 十六:给下列广告词“消消毒吧”!

1)某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 ( 脍炙人口 )

2)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 刻不容缓)

3)某保温杯广告词:有口皆杯 ( 有口皆碑 )

4)某加湿器广告词:湿出有名 ( 师出有名) 十七: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分类:

桌有成效(

)

发愤图强(

)

革故顶新(

)实是求事(

) 不齿下问(

)

不解努力(

)

精溢求精(

)独出心栽(

) 表示目标坚定的:________ ______表示团结协作的:_______

_________ 表示创新精神的:________ ______表示掌握规律的: _______

_________

十八: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夸夸其谈 张冠李戴 口若悬河 囫囵吞枣

1、他平时说话不多,今天在组里发言,竟( )滔滔不绝,真没想到。

2、因为他看书时只是( ),所以现在考查起来,他的答安大多是( )。

3、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能( ),而 要实事求是。

满腔热情 冷嘲热讽 据理力争 理屈词穷 语重心长

1、面对卖假货的店主,我们( ),他( ),只好把那些劣质品收起来了。

2、老师( )地对我们说;“同学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不能( ),而应该( )地去帮助他。“ 十九:有的成语是由上下两段构成的,请写出下段: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 三天打鱼( 螳螂捕蝉( 鹬蚌之争( 前车之覆( 鞠躬尽瘁( 万事俱备( 千里之行( 瓜熟蒂落( 不经一事(

两天晒网 ) 黄雀在后) 渔翁得利 ) 后车之鉴 ) 死而后已 )

只欠东风 ) 始于足下)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2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总复习之四字词语 时间:

姓名:

jīn qiū shí jié

jǐnɡ sè yí rén

cénɡ lín jìn rǎn : (

)

(

)

(

) dié cuì liú jīn

tiān ɡāo yún dàn

dà yàn nán fēi (

)

(

)

(

)

qiū ɡāo qì shuǎnɡ

shān hé zhuànɡ měi

wú ɡǔ fēnɡ dēnɡ

(

)

(

)

(

)

ɡuā ɡuǒ piāo xiānɡ

chūn huá qiū shí

qiū shōu dōnɡ cánɡ

(

)

(

)

(

) wén mínɡ zhōnɡ wài xiù lì shén qí

jīn ɡuānɡ shán shǎn

(

)

(

)

(

) qí xínɡ ɡuài zhuànɡ

sì hǎi wéi jiā

hé ǎi kě qīn

(

)

(

)

(

) ɡè zhǒnɡ ɡè yànɡ

lǜ shù chénɡ yīn

xiān huā shènɡ kāi (

)

(

)

(

) lái lái wǎnɡ wǎnɡ

chuān liú bù xī

mínɡ shènɡ ɡǔ jì

(

)

(

)

(

)

fēnɡ jǐnɡ yōu měi

ɡāo lóu dà shà

bù yuē ér tónɡ

(

)

(

)

(

)

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chánɡ

qǔ chánɡ bǔ duǎn

(

)

(

)

xiānɡ dé yì zhānɡ

ɡuǎn zhōnɡ kuī bào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

)

(

)

(

)

yí yè zhànɡ mù

bú jiàn tài shān

bá miáo zhù zhǎnɡ

(

)

(

)

(

)

tú láo wú ɡōnɡ

ɡuā shú dì luò

shuǐ dào qú chénɡ

(

)

(

)

(

)

wú biān wú jì

zì yán zì yǔ

wān wān qū qū (

)

(

)

(

)

duàn duàn xù xù

yáo yáo bǎi bǎi

wú yǐnɡ wú zōnɡ

(

)

(

)

(

) pò bù jí dài

yì běn zhènɡ jīnɡ

èr huà bù shuō

(

)

(

)

(

) sān xīn èr yì

sì miàn bā fānɡ

wǔ yán liù sè

(

)

(

)

(

) liù shén wú zhǔ

qī zuǐ bā shé

bā xiān ɡuò hǎi

(

)

(

)

(

) jiǔ niú yì máo

shí quán shí měi

bǎi huā qí fànɡ

(

)

(

)

(

)

tūn tūn tǔ tǔ

yì lùn fēn fēn

jiào kǔ lián tiān

(

)

(

)

(

)

语文课堂网

dànɡ lái dànɡ qù

xuě zhōnɡ sònɡ tàn zhù rén wéi lè

(

)

(

)

(

) jī jī chā chā

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hòu yì shè rì

(

)

(

)

(

) jīnɡ wèi tián hǎi

chánɡ é bèn yuè

nǚ wā bǔ tiān

(

)

(

)

(

) rén zào wèi xīnɡ

hánɡ kōnɡ mǔ jiàn

yǔ zhòu fēi chuán

(

)

(

)

(

) yùn zài huǒ jiàn

xìnɡ zhì bó bó

yǐn rén zhù mù

(

)

(

)

bǎi huā shènɡ kāi

kē xué jì shù (

)

(

)

yì huā dú fànɡ bú shì chūn yuán 。 (

)

bǎi huā qí

fànɡ chūn )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3篇

一、在整个高三物理总复习中, 始终把教师的作用定位在“诊断、指导、解惑、提高”八个字上

“诊断”:通过阅卷, 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反应, 个别谈话, 现场观察学生解题, 批改作业、试卷等多种途径, 结合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情况, 分析学生的状况 (如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心理品质、书写表达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

“指导”:在“诊断”的基础上, 分别指导每个学生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同时, 根椐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恰当的练习题, 组织学生训练。

“解惑”: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讲解教师根椐实际情况认为要强调的问题。一般通过个别辅导答疑和课堂讲解两种方式进行。

“提高”:在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概念和规律、理解各部分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二、课堂上以学为主

在以往复习概念、规律和分析例题时, 教师往往要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细致分析每一类例题, 因为担心说不一定哪一个知识点、哪一类例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还没有掌握。这样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满堂灌”, 这是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学生不可能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去听、跟着教师去理解, 主观能动性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再说, 学生个别差异较大, 教师的讲解很难照到每个学生。因此, 课堂上要充分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以达到取长补短, 相互弥补的效果, 具体采用了以下做法。

1、引导学生自学。

进行章节复习时,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教材, 弄清物理概念的引入、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是矢量还是标量等, 弄清来源、推导、成立条件以及描述过程的物理本质, 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天天接触的东西, 在上面花过不少的功夫。复习时再次阅读教材, 层次较高的学生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层次较差的学生也能唤起以往的记忆 (再认) 。

为提高自学的效率, 教师根椐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 选择设计少量练习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同时对教材中重要的段落、重要的话、例题、习题、小实验、演示实验、重要的插图等, 教师要提出来, 以引起学生注意。在此期间, 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2、教师精讲“解惑”。

复习基本知识避免“放电影”式的复习, 讲解例题避免“面面俱到”。只注重对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各部分知识的联系、知识结构等进行讲解。例题也少讲, 但要精选,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选择恰当的例题, 且只注重讲解例题的突破口和思路, 其余过程让学生自己完成。

3、当堂训练。

压缩“讲”的时间,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去多看、多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去深化理解概念规律, 体会、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归纳出同一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

课堂练习题的难度要小, 大部分是难度较低的题, 有少数中档题, 以适合水平较高的学生。数量控制在7个左右。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题目考查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上。下课后收上来检查批改并尽快返还给学生, 以便学生及时纠错、反思, 成绩差的学生完成未完成的练习。

4、课后。

如有课堂训练题, 教师便通过批阅课堂训练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不再布置作业, 只引导学生看教材、资料和已做过的习题。如当堂课没有交教师批阅的课堂训练题, 便布置1个10分钟左右可完成的作业, 要求要画示意图, 有解题步骤, 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同时也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表过习惯。

三、强化训练

认知心理学认为:促进知识达到熟练的应用程度, 唯一的办法就是“练习”。练习太少, 不足以形成技能的掌握知识。基于这种观点, 除了平时在课堂上实行讲练结合外, 每周至少一次45分钟的定时训练, 在每章复习结束时有定时检测训练。第一轮复习完后, 每周至少两次定时强化训练, 直到参加高考。

当然, 题的难度先易后难, 逐渐向高考看齐, 到最后一个月略高于高考难度。

评讲习题时, 重点放在多数学生出错的题, 强调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注意与已做过的类似的题比较、归类、总结解题的最佳思路和方法。

四、引导学生题后反思

认知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从一个“新手”转变成一个“专家”, 必须演练大量的习题。为了加大习题演练的份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和占用过多的时间, 采用让学生学习“已解答好的习题”的方法并从中归纳思路, 形成条件性知识, 能够达到促进“新手”向“专家”转变的同时又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的目标。

因此, 强调并引导学生题后反思, 多看已经做过的题, 这样做, 知识得以巩固掌握, 解题思路、方法、程序得以内化, 进而能触类旁通, 又不致花很多时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五、应用多媒体技术

经验表明, 学生对于那些动态变化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往往难以建立起相应的物理图景。例如追击问题、平衡物体中的力动态变化问题、动量守恒问题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变化问题、简谐运动问题、多个物体相互作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光凭教师解说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但经过在计算机上动画演示, 学生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收到很好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的手段, 由原先枯燥的说教转化为现在形象、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 锻炼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六、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 长时间紧张的复习训练, 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感到疲劳、厌倦, 特别是那些经历了多次失败的学生, 很容易灰心, 甚至绝望。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特别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交朋友、介绍学习方法等多种形式, 给学生讲自己学习物理的经历、方法和体会, 以及教师曾经教过的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物理成功的例子, 引导学生纵向比较, 比自己的过去,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 没有失败, 就没有成功, 不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就不会有进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紧张复习中也现的种种现象。使学生提高挫折忍耐力, 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充分感觉到物理是可以学好的, 是一定能够学好的。

参考文献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4篇

我们知道“解析法”思想始终贯穿在这全章的每个知识点,同时“转化、讨论”思想也相映其中,无形中增添了数学的魅力以及优化了知识结构。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是不轻松的、做题就更困难了。这章公式是多,而且后面内容较抽象,计算量非常大,所以难度就大大增加,进而给学习带来了挑战及困惑。关于公式,不少学生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导致在解题中往往碰壁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所以就有了“解析几何”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内容。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思路清晰,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公式解题,特别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或者曲线本身所含的等量关系,解题方法就自然和容易了。当然,对于高考中这道大题来说“运算量大,解题过程繁琐,结果容易出错”等等,无疑也影响了解题的质量及效率。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多得分呢?经过反思:

一、我们首先要解决“公式”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强调:公式教学,不仅要重视公式的应用,教师更要充分展示公式的背景,与学生一道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应用中巩固公式。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推导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遵循上述思路开展教学的,举得效果还不错。还有,我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归纳类比,从而加深印象,再要求学生完成复习小结上的那个表格,避免学生解题中公式的张冠李戴问题。再有,在引导中,老师可以形象的指出各种曲线的特点,比如在讲双曲线时可以用一首《悲伤的双曲线》歌曲来让学生记得只有双曲线才有渐近线。避免了学习过程相当枯燥及乏味,进而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考试中的解题策略,并抓出重点学习,归纳方法。这里的内容多、繁,如果有了主次之分就可以稍微轻松点了。在高考中,这里分数在17分左右,但是我们要去研究出题的模式,大多会考曲线的定义和韦达定理,还有解题关键是要用方程思想,列出“等量关系”。所以我们不会做的时候不妨看能不能用定义的等量关系,作为大题,第一问一般不难,不妨把前面的分数拿下来,再想办法把步骤写详细点,争取尽可能多的拿步骤分,因为这里的计算量会很大,所以我们要避免计算错误而导致不得分。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是过度一年级语文并向中段语文转换的一个阶段。而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不仅让学生掌握好学习语文的一些入门,也是为学生将来学习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学生比较小,接触语文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在教学方面会从一些基础简单的开始,让学生既能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又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把字句改被字句,比喻句等。

2.能举一反三,列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理念:

1.让学生掌握本册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知识。 2.让学生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3.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合:小朋友们下午好。

生:欢迎来到“智慧大擂台”参加二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节目。 师:来到我们比赛现场的有(生:大家好,我们是本领最大的狮子队;大家好,我们是智慧之王老虎队;大家好,我们是力大神勇的大象队;大家好,我们是聪明可爱的熊猫队。) 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今天的知识竞赛主要是为了检查小朋友这一学期的知识收获情况,我们将从字,词,句几个方面去考考大家,最后将评出优胜队。 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闯关----射击大比拼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到“射击场”,这儿呀,有很多的气球,聪明的你能射中它们吗?提醒你们,仔细看一看气球上面的生字都有什么秘密?(生:多音字)

师:你认识上面哪个多音字,能说一说它的不同读音并分别组词吗? 师:哇,气球全都射中了,想不想看看射击场的魔法叔叔对你们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出示“我真棒”)老师给每队都加上一个气球。 师: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射击场给出的多音字以外,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多音字,能说一说吗?同样分别组词。(生答)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很好,看来平时都很用功,不过呀,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三、闯关-----词语总动员

师;小朋友的射击水平都很不错,不知道小脑袋里的词语积累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到“词语总动员”。

师;(出示白茫茫),我请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谁能用这种词语形式再说几个词呢?(生答)

师;老师这儿有4种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后面都隐藏着一种词语形式,先请狮子队的队长来选。(生选)请狮子队的小朋友开火车依次说(继续选图说)

师;别看我们的脑袋小,里面装得词语可不少。老师呀给每个小朋友再加上一个气球。

四、闯关-----我会变

师;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生:看过)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孙悟空)为什么?(因为它会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会变”。

师;(出示“我会变”)再(出示例句)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你能让这个句子变变身,句意不变吗?(生答)

师;我们把这种句子变变身叫什么?(生;把字句改被字句) 师;这儿呢,同样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后面都有一个句子要变,我这次请熊猫队的队长来选(依次选,说) 师 ;(加气球)

五、闯关----看看想想

师;(出示黑白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生说)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黑白,多少都是什么?(生;反义词)(出示问题)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反义词你呢?能写一写吗? 师;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水果来,在你们的水果上写下你知道的反义词。

师;我请每队的同学来读一读你写得反义词。 师;(加气球)

师;同学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最想得到什么?(生:温暖) 师;老师呀有个小建议,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装满知识的水果送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收获知识,收获温暖。你们说好不好?

六、总结鼓励

师;到这,我们的“智慧大擂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我们来比赛场上的得分情况。看来呀,大家都不相上下,“智慧擂主”要送你们一句话(出示棒极了)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6篇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目的:筹备建国任务 P2 时间地点:1949 年 9 月在北平举行 内容: (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

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并改名为

(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4)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P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

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 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 的主人。(国内) (3) 新中国的成立,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P4

4、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 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 阿沛

晋美;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获得统一 P4 第 2 课 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年) 1950 (1)司令员:彭德怀 (3)出兵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 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 (2)目的:保家卫国

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4) 结果: 1953 年 7 月,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P10)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正义的、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 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

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 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 去了, 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 爱国主义、

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9 主义、

5、问答题: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

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 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 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第3课 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获得土地。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时间: 195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内容:P12 结果: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

成土地改革。

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阶级。 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起步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 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

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1957 年)的基本任务:主要

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是集中发展重工业, 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培养建设人才。 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 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 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重工业成就:①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 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 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

气式飞机; 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 川藏、青藏、 公路建成;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化迈进 。

4、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 5 课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 年底 19531956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手工业、农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 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 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 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

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 第 6 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 背景: 世纪 50 年代中期, 20 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时间:1956 年 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 集中力

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 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总路线 运动 (1)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 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 的错误】 (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 (3)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严重经济困难

(吸取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3、探索时期建设伟大成就:P29 从有到无的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 突出人物:两弹元勋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石油工业 王进喜 铁人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年) 第 7 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原因: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 复辟。1966 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 (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 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 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 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2、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 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二月逆流 1967 年 2 月,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 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4、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毛泽东、周恩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的武装政变。 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度尔汗机毁人亡。 ②1976 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 1976 年的清明节爆发了“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 同年 10 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 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 环境。 )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 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 提出“两个凡是”。 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 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8 年 5 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 时间:1978 年 12 月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渊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 年,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 案得到平反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 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 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 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 路迈进。P40 第 9 课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1、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对内改革 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 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P42

2、城市(1)开始:从 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 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 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 的发展,P45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 (1)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 开放的“窗口”。) (2)后来,开放广州、上海等 14 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 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4)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P43 开放原因:为了引进和吸收外资、侨资;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 开放原因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近代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近代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 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后者发生在社会主 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 10 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48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②改革开放后,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1987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P49

2、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困扰。内容: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动摇不得。⑵特区姓社不姓资;⑶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⑷抓住机 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 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997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 11 课 民族团结

1、(1)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 局。P56 (2)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

一、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 (1)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飞出了封建农奴制度。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居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西部大开发。 人物:孔繁森 P60第 12 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P60-62

1、“一国两制”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 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 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 影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香港回归:1984 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将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3、澳门回归:1987 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将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 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 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 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 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 第 13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P65 -68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三国时, 吴国派卫温赴夷洲, 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设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 辖。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D、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 础和前提” ; “海峡海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 “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 ; ; 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这 ; 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

2、海峡两岸的交往: ①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 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②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 会。 ③1992 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 年,将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 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 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一台湾的看法)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 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 利益;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 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 (我国政府)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 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 (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 (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 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 献。 ) (台湾回归宣传语 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 台湾回归宣传语 P72第 14 课 钢铁长城 P72-75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 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 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 世纪 50 年代初, 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1956 年仿制成功歼 5 型歼击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964 年导弹试验成功。1966 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 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1966 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和经济 的迅速发展;科研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 P76第 15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P76-78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 年 10 月 2 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 外交关系,于 1950 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 和反战,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倡导:1954 年,中、缅、印。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亚非万隆会议: 1955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的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 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 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 “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 “异”指亚 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0第 16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0-84

1、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事件:①“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 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④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2、重返联合国: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重返联合国意义: (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有利于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各国与 我国建交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4、2001 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 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 APEC 会议)。P83

5、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采取积极 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 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17第 17-18 课 科学技术成就 P90 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

1、国防成就: ①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②1964 年 6 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 ③1966 年,核导弹试验成功。

2、航天成就: ①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 进国家行列; ②1999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③2003 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④2005 年“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农业成就: 1973 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 型杂交水稻。 杰出科学人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学森 导弹之父 学习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我国提出了“863 计划”,在《863 计划纲要》, 选择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 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1996 年增加)共八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或如何看待上网 如何看待上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 如何看待上网 力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 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 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带来 伤害。 我们应该趋利避害, 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遵守 , 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19 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基础教育的发展:①1986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到 2000 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科教兴国”: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 略,具体措施:①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 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③要求实施素质教育。④制订和实施 863 计划 第 20 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艺术发展方针:1956 年,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体育成就:①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瞻目; ②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连连刷新世界 纪录。③1990 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④2008 年,中国成功举 办北京奥运会。P104-105

3、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①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②群众体育活动蓬勃 展开;③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④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第 21 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 P112-114 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 1995 年, 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 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 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 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 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 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综合性题目汇总

1、 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目标是什么?他在经济建设、 祖国统

一、 教育事业、 新时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哪些“准确的思路”? 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思路: (1)经济建设: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 (2)教育事业: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 (3)民族外交: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不结盟政策等

2、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党始终把发展社会 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请你结合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的相关史 实,指出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哪些努力?(1)中共“八大”提出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2)党召开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党召开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

词语句子总复习范文第1篇(词语部分)一:你能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看”的同义词吗?左( 顾)右( 盼)熟(视 )无(睹)高( 瞻)远( 瞩) ( 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