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1篇

1、这一组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用算式()/()()/()表示。

2、有一桶油,如果倒出3.2千克,就会剩下这桶油的2/

3,这桶油的质量是()千克。

3、5/9+()/()=()/()0.6=()/()÷6/7=a=1(a不为0)。

4、李敏植树24棵,死了4棵,成活率约为()%。

5、刘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全书的2/15,()天可以看完。(小数)

6、把5米的电线剪成相等的7段,每段长度是1米的()/(),是5米的()/()。

7、甲数是乙数的9/5,取出甲数的()/()给乙数后,两数相等。

8、用300千克小麦,可磨出255千克面粉,如果要磨出34吨面粉,需要()吨小麦。

9、一个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这个三角形内角和的2/3,这是一个()角三角形。

10、在5/

18、0.27

7、27.2%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右图反映了小明一天24小时内体温的变化情况,那么小明一天中的体温从()时到()时一直在升高。

12、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盒,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13、填上适当的体积或容积单位:(汉字单位)

(1)一个苹果占据的空间约为400()。

(2)一大瓶雪碧的容量是2.5()。

(3)29寸电视机大约占据0.75()的空间。

14、在

42、

44、

46、

44、

48、50、

48、

48、

51、51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二、判断题

1、在100克水中放入5克盐,那么盐水的含盐率就是5%。()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3、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2/9的倒数就是9/2。()

4、做一个零件,甲用了50%小时,乙用了30%小时,说明乙的工作效率高。()

5、如果甲数比乙数多1/4,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1/5。()

三、选择题

1、两根2米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全长的1/4,第二根用去1/42米,剩下的电线()。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如果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2/

5,那么甲数()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3、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甲商店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优惠;丙商店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莉莉要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商店更合算。

A、甲

B、乙

C、丙

D、都合算

4、光明小学六(一)班4月16日到校48人,请假2人,六(一)班这天的出勤率约是()。

A、98%

B、97%

C、96%

D、99%

5、下列图形中,不能围成立方体的是()。

四、解决问题

1、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之后,育才小学举行了“心手相连”的捐书活动。五年级共捐了108本书,比六年级少捐10%,六年级捐了多少本书?

列式:答案

答:六年级捐书本。

2、小敏和小刚都是集邮爱好者。小敏现在的邮票张数是小刚邮票张数的

3/

4,如果小刚给小敏9张邮票,那么他们两人的邮票张数就相等,你知道小刚有多少张邮票吗?(用方程解答)

解:答案

答:小刚有张邮票。

3、一个长13厘米,宽2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体,如果把这个长方体完全沉没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会有多少水溢出来?如果要包装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单位:厘米)

列式:答案

答:会有立方厘米水溢出,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4、市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开园了。第一天的门票收入是960元,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比第一天增加了

1/

6,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是多少元?

列式:答案

答:第二天门票收入是元。

5、西安到北京的飞机票价是1050元,张老师想从网上订购一张从西安到北京的飞机票,云鹭票务中心的机票以九五折出售,但要加收35元送票费;海天票务中心的机票不打折,但免收送票费。请你帮张老师算一算,应该从哪家票务中心购买飞机票更省钱?

列式:答案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2篇

(时间60分钟分值100)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

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分辨能力,并指导学生生活。题量适中,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一、填空(24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本题主要检测基础知识。充分利用课本内容综合呈现,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灵活性的目的。

1、是我国第二大长河,发源于,流经、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注入。

2、京杭大运河有年的历史,它北起,南至,全长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千米,面积约平方千米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4、”是齐鲁文化的精髓。一山是指,

一水是指,一圣人是指。

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代表团共取得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位。

7、油田在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8、是我国淡水鱼产量最多的地方。

9、我国和陕西两省的煤储量占全国煤储量的

3、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缩影的山是() 左右,有我国的“煤海”之称。

10、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二、选择题。(10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选择题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该题迷惑性强,稍一疏忽便容易出现差错。此题主要训练学生两点:

1、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

2、养成认真的答题习惯。

1、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是().A、孔子学说B、儒家学说C、论语

2、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

A、李登海B、袁隆平C、孔繁森

D、钱学森

A、泰山B、华山C、黄山D、峨眉山

4、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皇帝B、炎帝C、孔子

5、秦始皇兵马俑坑的总面积是()万平方千米。A、1B、2C、3D、

46、谷子去壳以后叫做()A、稻米B、小米

7、中国木材储量最大()。

A、东北地区B、西北黄土高原C、江南水乡

D、青藏高原

8、我国东汉时期发明制造地动仪的科学家是()。A、祖冲之B、张恒C、孔子

9、中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黄土高原C、雪域高原

10、相传布达拉宫为()而建。A、传播佛教文化B、收藏佛教文物C、迎接唐文成公主

三、判断题。(10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本题主要呈现的是在学习中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目。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思辨能力。

1、黄河污染河断流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危害。()

2、人面鱼纹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作品。()

3、由于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南方和北方的温差也很大。()

4、秦泰山石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石刻。

()

5、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6、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皇帝。()

8、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9、五岳独尊指的是黄山。()

10、“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达

到国际一流水平。()

四、连线。请把各区域和其相应的自然环境连起来。 (4分)

东北三省地高天寒青藏高原降雨多,河湖多黄土高原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降水量少

五、填表。(20分)

六、简答题。(共30分)

1、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打算为海峡两岸友好往来做些什么?(6分)

2、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水乡人的主食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吗?(6分)

3、写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4分)

4、写出3句孔子的名言警句。(6分)

5、江南水乡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

6、写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的名称。(5分)

3分)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黄河青藏高原青海四川渤海

2、2500北京杭州1800

3、2万多960万

4、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黄河孔子

5、1970东方红一号

6、51

17、 大庆

8、江南水乡

9、山西80%

10、青藏高原4000米

二、选择题。(10分)

1、B

2、D

3、A

4、A5

6、B

7、A

8、 B

9、 B

10、

三、判断题。(10分)

1、X

2、X

3、X

4、X

5、√

、B

C

6、√

7、X

8、√

9、X

10、√

四、连线。请把各区域和其相应的自然环境连起来。 (4分)

降水量少

五、填表。(20分)

六、简答题。(共30分)

1、 答:(1)画幅画送给台湾小朋友。(2)给台湾小朋友写封信。(3)多了解台湾。(6分)

2、答: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水乡人的主食是米饭。南方气候比较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所以会形成以米饭为主。而北方气候比较干适合种植玉米小麦之类的旱作物,所以,以面食为主。(6分)

3、答: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4分)

4、答:a温故而知新。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6分)

5、答:这里河流众多,灌溉方便,土地肥沃,是产鱼,种、产水稻的好地方。所以称“鱼米之乡”。 (3分)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3篇

1、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其中的作品是按照、、

2、《韩非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哲学家、法学家代表人物作。其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

3、《孙子兵法》被世人称为“万能宝典”,它的作者是

4、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

5、投我以桃, 。

6、它山之石, 。

7、

8、一年之计,;十年之计,计,。

9、知己知彼者,。

10、言必信,

二、简答题。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4篇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

一、计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7 + 2/7 =2/3 – 1/6 =0.3299 + 0.32=0.25=1- 5/6 =1/3 + 1/4 =250.074=5 /14 = (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4分)

8和1211和 3

3( 8,12 )=(11,33)=

[ 8,12]=[11,33 ]=

3、解方程:(8分)

X- 56 = 568X = 4X÷12.5 = 812.7+ X = 15.7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2/3 + 4/5 – 3/1011/8 - ( 5/6 + 3/ 8 )

6/7 -( 11/14 – 1/2)5/9 + 4/11 + 6/11 + 4/9

) (填小数) (化分数)

二、认真填空。(共27分,每空1分。)

1、分数单位是 1/7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把这个假分数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2、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 ,她坐在第()列第()行。小芳坐在小明的正前方,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是(,)。

3、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25秒=()分30厘米=()米250千克=()吨

4、在O 里填上“>” “<” “=”。

3/7 O 8/212/3 O 3/48/9O 3/23/4 O 0.7499

5、()÷8=12/16=3/() = () <填小数>

6、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画出的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用边长(整分米数)()分米、()分米、()分米的正方形都能正好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

9、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0、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3,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三、选择。(共5分)

1、5米长的花布做了6条同样大小的童裤,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

A、5/6 米B、 5/6C、1/6D、1/6 米

2、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六位小数的数学家是()。

A、刘徽B、祖冲之C、 欧几里德

3、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呢,陆老师共有多少种

不同的选择?()

A、4种B、5种C、6种

4、右边的分数中:5/9 、 3/7 、 12/24 、 9/11 、1/3 、4/5 ,比 1/2 大的有()个

A、3个B、4个C、2个

5、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A. 12个B.15个C. 9个

四、判断对错。(共5分)

1、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2、在同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

3、分母为8的最简分数共有4个。()

4、1千克的3/4 和3千克的1/4 相等。()

5、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5分)

1、列方程解答:

小刚今年12岁,比他的爸爸小26岁,爸爸今年几岁?

2、小林和小军都到图书馆去借书,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3、五(3)班的同学在母亲节都表达了对妈妈的节日祝福。其中,1/3 的同学送了鲜花,1/5 的同学给了妈妈一个香香的吻,其余的同学都送上了自制的贺卡。送自制贺卡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4、一位杂技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骑独轮车。独轮车车轮的直径是45厘米,从钢丝的一端到另一端,车轮正好滚动40圈。这根悬空的钢丝长多少米?

5、小方收集了一些邮票,他拿出邮票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林,自己还剩36张。小方原来有邮票多少张?

6.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所有果汁的一半少50毫升,第二次喝了剩下果汁的一半多25毫升,这时瓶中还剩125毫升。这瓶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5篇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到科学品德课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进入到社会科学探究之中,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检测目标以及试题情况

从《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出发,对学生的科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测。试图了解学生在综合课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水平、社会常识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状况。通过检测,也试图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通过此形式,查找问题与不足,为改变今后的综合科目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和教学策略,以便把科学课的教学效益提升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培养小学生素养这一科学课程宗旨。

本次检测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去设计问卷的内容,尽量用各种的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科学》部分分为六大题,有连线题、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品德与社会》部分有选择填空、连线、填空、分析说明等,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有趣。选择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连线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识的了解。还有判断题也是这样,非常灵活轻巧。

三、学生答卷总体情况

通过本次检测发现,学生的总体发挥不算理想,不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不好。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社会常识以及学习能力方面虽有了很大进步,但大部分的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等跟语数学课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质量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把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们地球人所关注的问题,与他们无关,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 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他们的学习就有一定的压力。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自己家里,全校有五分之三左右孩子的家长在外打工,这些因素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另外,三年级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系统的训练,如,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

六、应对举措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的内驱力,使自己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事倍功半。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多运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知识点多而杂的情况,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并注意及时检查识记情况。

3、作为科任教师更要把学生的育人放在第一位,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教与学的一些矛盾就变得少了,或者容易解决了,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而易见。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6篇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

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暻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普通百姓可以穿多种颜色的衣服

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19、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文景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20、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起余杭,北达涿郡,共分四段。

B、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元朝时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缩短了江南到洛阳的航程

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1、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抵达北京后,奥运火炬将在八达岭长城点燃。现在所说的八达岭长城是( )

A、 秦长城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金长城

22、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3、有关唐和吐蕃友好交往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B、大昭室内有文成公主入土蕃壁画

C、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加深了唐蕃友好

2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25、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6、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7、《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二、材料分析题。两小题,共40分。

3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7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3分)

(4)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5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6分)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8分)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6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选项 D B C C A A B A B C B B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选项 A A B D C C A C A C A D A

二、材料分析题。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分)有。(1分)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4分)

(2)措施: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完善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注重民族团结等。(5分)

(3)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3分)

(4)不全面。(2分)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3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闭关锁国政策。(2分)不是;(2分)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2分)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正常流通,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近代化因素萌芽的萌芽。(3分)“海禁”的后果: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妨碍了中外贸易;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3分)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范文第1篇1、这一组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用算式()/()()/()表示。2、有一桶油,如果倒出3.2千克,就会剩下这桶油的2/3,...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