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71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1篇

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三.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六.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2篇

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三.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六.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3篇

2、工作人员及清洁物品由清洁路线出入,患者及污染物品由污染路线出入。

3、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穿隔离衣、裤、鞋,戴帽子、口罩;离开污染区应脱去隔离衣,消毒双手。隔离衣按要求挂放,隔离衣、裤每天更换一次,隔离鞋每周清洗一次,口罩每班更换,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4、留观病人应单间隔离,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所需的物品、药品、治疗、饮食等均送至床旁。原则上禁止陪伴及探视,特殊情况经医生或护士长决定。

5、留观室的医疗器械及用物未经消毒不得放入治疗室、办公室或携带外出;病历本、医嘱本不可带入病室,出院病历消毒后方可送出病区。

6、室内空气每日定时消毒二次;地面、桌椅、门拉手等生活、办公用具和医用仪器表面每日消毒一次;留观室门口备出入口垫,每日用消毒液浸湿,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7、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及剩余饭菜必须先倒入备有漂白粉的容器内按漂白粉与其1:5的比例放置2小时,方可倒入厕所。

其它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装入双层黄色废物袋物并密封,由医疗废物专人上门收集统一焚烧。

8、确诊为传染病患者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有关要求执行。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肠道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有专用的治疗观察室。

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三.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六.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七.肠道门诊如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防保科及院领导,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登记。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防保科报告。

4、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5、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空气、物表、地面的进行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

6、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按防护要求着装,避免感染。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时,认真清洗。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

1、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3、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二、消毒隔离管理

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 空气

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紫外线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

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污染时随时进行,用10002000gm/L含氯消毒液喷洒,每平方米100500ml,作用60120分钟。

5、物体表面

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抹布应分类,污染时随时用10002000gm/L含氯消毒液喷洒,每平方米100500ml,作用60120分钟。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

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

(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

具体处置如下:

(1)使用后的一次性带血注射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

(2)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单手在利器盒上去掉针头;其残留部分丢入黄色塑料袋内。

(3)其它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律丢入黄色塑料袋中。

消毒处理要求如下:

(1)当利器盒内的废弃物盛至2/3时,应当及时更换利器盒。

(2)对盛有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残留部分的黄色塑料袋,以及盛有其它一次性医疗物品的黄色塑料袋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袋内喷洒消毒;然后扎紧袋口,提起该袋,再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袋外进行喷洒消毒,置入另一只干净的黄色塑料袋,扎紧袋口。

6、污水污物处理

(1)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视同医疗废物及时消毒处理,

避免污染。

(2)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医疗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及时消毒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污染。

(3)疫情期间污水处理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量,使总余氯量≥6.5mg/L。

7、终末消毒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4篇

2、肠道门诊设有腹泻病人登记簿,对就诊病人进行全面具体的登记,如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检查及详细地址等。

3、加强腹泻病人管理,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采样、送样、上报工作。

4、如发现急性肠道腹泻病乱等肠道传染病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疑似或确诊病例,须立即报告院领导,并报告区疾控中心。诊治霍乱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做好更正报告。

5、搞好重点人群特别是典型疑似病人、来自疫区 、饮服人员及流动人口的腹泻病人的采样。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病人的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倾倒。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5篇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10、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发热门诊消毒制度

(一)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1.清洁的一般要求包括: (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

(2)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3)清洁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 (5)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每日2次。

(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四) 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

(五)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原则上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袋封扎,标记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每日2遍,或整机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30 分钟,或者浸泡于0.2%过氧乙酸中10 分钟后,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使用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7.患者复用的餐饮具,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即可。

(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的原则为: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

(七)终末消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也可以用15% 过氧乙酸7 ml/m3(即纯过氧乙酸1g/ m3)熏蒸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6篇

肠道门诊工作半年期间,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卫生局及本院领导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肠道门诊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隔离制度,防止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及时检查,及时反馈。认真完成腹泻病人监测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规范采样,及时送检,及时报疫。严格执行腹泻病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肠道门诊就诊流程,对在岗医师进行防疫、肠道疾病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变化的培训,对重症患者仔细诊查及各项必要化验检查,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炎及必要治疗,认真排查霍乱及其它疾病如宫外孕、下消化道出血等。对于合并糖尿病酮症、肾病、心衰、等重症患者协调急诊科就诊,积极治疗,防止医疗纠纷发生,发生纠纷及时解决。共登记腹泻患者2833人,内科1761人,儿科1072人,内科输液观察842人。圆满完成肠道门诊工作。 2012-11-07篇二:2013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按照城区疾控中心的要求,我院于2013年5月1至2013年10月31开设了肠道门诊,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肠道门诊独立开设,有独立的诊室,专用厕所,有独立的隔离留观室,挂号,取药有专用窗口。

二、肠道门诊均设有兼职的医生、护士 、检验人员,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

三、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的规定,做好了个人防护,紫外线消毒登记齐全,医疗废物分类明确。

四、从5月1日开诊至10月31日结束,共接诊肠道病人7例,其中细菌性痢疾5例,感染性腹泻2例。

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所有病人均做到及时报告,无漏报,无迟报。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医院2013.11.1篇三: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2012年xx医院肠道门诊工作总结

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按照传染病工作计划完成如下内容:

1、 通过全科的共同努力,本的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对

待每项工作做到传染病报告及时、无误,未出现迟报、漏报现象。

2、 按照住址进行报告管理,对于外省外区患病的病人住在 本镇内,也由本单位管理。

3、 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的各项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完整。

4、 本医疗单位将肠道门诊中的感染性腹泻纳入常规疫情

报告,并每日进行统计,每旬上报区站。

5、 今年xx镇开设肠道门诊期间共就诊腹泻病人6例,都

已验便。其中痢疾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例,非感染性腹泻1例,未出现迟报、漏报。2012年肠道门诊期间发病数按月分布如图1 4035302520151050 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图 1西青区xxx镇2011年和2012年肠道疾病按月分布比较图

6、 今年5月4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对门诊医生和乡村医生进

行了肠道门诊专题培训,使大家对肠道门诊开设期间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月28日专门为乡村医生做了一次中期推动会,并进行验收,为做好肠道门诊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 接诊病例中发现传染病并进行网络直报的传染病中:按

性别分布,今年报告腹泻病例均为女性:6例;按职业分布,农民(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3.3%,工人(1例)、民工1例、散居儿童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6.67%。按地区分布,张家窝镇内(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0%,本市其他区县2例,占报告病例的33.3%。 肠道门诊开设期间,对化验室和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目的是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报病意识 ,避免发生报漏报现象。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传染病报告卡应规范填写,肠道门诊期间腹泻病人必须由肠道门诊接诊。

2、肠道门诊接诊医生门诊日志填写应规范,应杜绝漏项、错项等现象发生。

3、肠道门诊医生对就诊的腹泻病例应及时登记、及时进行化验,应做到“逢泄必登,逢泄必检”。

4、肠道门诊医生加强对其它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的诊断的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接诊医生门诊日志的填写,对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应继续加强培训、学习,有腹泻的病人力争必须做到“逢泄必登,逢泄必检”。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

肠道传染病门诊制度范文第1篇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三.要做到“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