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1篇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 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2篇
为了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继承先列遗志,帮助管理系第二党支部第六小组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明确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善于创新,甘于奉献,自觉地服务祖国,奉献社会。我们计划于5月3日(具体时间待定)参观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展开了一次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珍惜现在,走向未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正值我国建党九十周年之际,这个特殊的充分体现大学生爱国热情的日子显得极为重要。在此,我们管理系第二党支部积极分子第六小组组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活动,借缅怀先烈、重温历史来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时间:2011年5月3日
四、活动地点: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
五、参与对象:管理系第二党支部第六小组
六、主办单位:管理系第二党支部第六小组
七、活动流程
1、 当天中午在校门口集中,之后坐车到目的地;
2、 到达目的地后在大门口集合拍照,拍照完后进入参观;
3、 向革命先烈献花及花圈,三鞠躬并默哀三分钟并合影留恋;
4、 悼念仪式完后,自由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5、 参观完后集合乘车回校。
八、活动准备:
制订好乘车路线
在小组群内积极宣传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
通知到位、确保参与人员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1.
九、费用预算
车费:10元/人
十、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写心得体会,活动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活动做出效果评估,分析优缺点;对活动进行报道,并将有关资料递交管理系党支部。
十一、注意事项
1、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包括交通和在那边开展活动时都要注意人身安全。
2、陵园是个严肃的公共场所,注意大学生的公众形象,保持秩序,鞠躬、默哀、宣誓、参观纪念馆时,保持安静,切勿喧闹;
3、注意保护环境;
4、下午天气可能较热,注意防晒,带上雨伞,皮肤容易过敏的同学风油精等别忘带;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3篇
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导游告诉我们,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前往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当时的办公室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办公室之间彼此相通,体现了当时革命时的崇尚自由与开放公正的精神,而充满这些房间的革命的热血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后我们进入偏楼参观,这里陈列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数千件文物与历史照片。大家无声地听着导游的讲解,若有所思地细细观察者每一件陈列品,时而驻足,时而低声交流。那些保存下来的信笺与手卷,那些志士烈士的画像,更是触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着我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与作用,也思考着这个民族的辛酸历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警示,提醒着我们作为新一辈的青年人时刻保持对于国际时局与国内态势的清醒。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江水浩荡,青山峥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前辈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为民族的繁荣复兴而更加努力拼搏,奋斗不懈。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4篇
7月10日上午,一大早,新开街道党工委组织部分党员同志乘2辆大客车去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经过2.5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导游精心安排下,首先乘船参观南湖。南湖风景优美,烟雨楼门前石碑刻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船(红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南湖革命纪念馆,进入会馆,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从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失败而告终。同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外国列强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进入第二层入视线的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物的画像,一张张图表,一幅幅画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庄严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会上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关于当前实际工作决议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最后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从此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国,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人民富裕起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九大后,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并提出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观结束后,在南湖革命纪念馆誓墙前,全体党员高举右手,对着党旗、高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虽然此次学习时程是短暂的,但是未来的红色旅程要继续前行。我们近距离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又一次学习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历史,感受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我们要抓住机遇,要将红船精神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努力传承并践行“红船精神。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5篇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5时半,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沦陷。
人群簇拥着,走过一个个展厅。向前走,看着平顶山大屠杀未寒的尸骨,狰狞的表情是在痛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会不会在闭馆后的夜里,亡灵们会飘荡到日本战犯的蜡像前,哀嚎着,怒骂着;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白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绕篝火团团而坐的露营场景。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走出纪念馆,长舒了一口气,短短的一个小时,却经历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民族抗争反抗的历史。馆内珍藏的图片,文物还萦绕在脑海中。走到警世钟的面前,“毋忘国耻”的铭文深刻人心。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国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做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事件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要清醒地砍刀,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在,倍感发展之迫切,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第6篇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烈士陵园”走去。
不知不觉就到了“烈士陵园”的正门。正门上面写着十四个字“定南山城好风光,革命精神大发扬”。登上台阶,看见了一尊塑像,有一个小姑娘,抱着几只和平鸽,象征着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不要战争。两侧刻着十几幅精美的图案,有:老城古塔、京九公园
我们从正门走上去,踏上了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小路两旁矗立着苍翠的松柏。走了几分钟,我们终于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高二十多米,宽一米多。上面刻着七个鲜红的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烈士墓前。在烈士墓前,我们低下头,默哀了三分钟。烈士墓有五米多高,八米多宽。墓旁的石板上刻着许多英雄的名字,有:雷锋、黎富元、黎为清有的只有二十岁就牺牲了自己,救了别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些英雄生前勇敢地同敌人搏斗,他们那种精神多么可贵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他们舍生忘死地战斗,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我们的社会!
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