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4篇)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
2009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麦健泉
教师的工作琐碎而又繁忙,但在琐碎繁忙的工作中能收获很多快乐。转眼又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教育教学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为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是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数学基础层次不齐,计算能力非常差,更别说应用题的理解,解答能力了,面对这样一班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
二、本学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面对这样的班级体,首先要做的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优生,中间生,学困生,)那些同学计算存在问题,那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进率,定律,没有掌握,那些同学不会解答应用题,而后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一)、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而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做道向40分钟要质量,尽力做到讲练结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学好数学,首先要做到的是会计算,掌握算法,课堂上努力做到每节课都有小练笔,口算,估算,脱式计算,简算,混合计算,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分析,掌握其数量关系后然后解答,从而提高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认真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做错了,力求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后,然后改正。
(五)、采取互帮互学的方式,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情况,一名好学生帮一名学困生,负责检查,督促其完成家庭作业,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加上教师的鼓励,学困生进步很大,他们变得爱学习了。多谢鼓励,少些批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他们脸上的灿烂笑容,是我最大的快乐。
(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抓了学困生,对中间生关注不够,中间生进步不是太大。
(二)学困生转化工作还做的不够,学困生进步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四改进的办法
(一)全面提高数学基本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工作做细,该记的公式,进率,定律,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造成很多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粗心大意,没有养成检查,检验的习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三)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做。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2篇
王丽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在这一学期,我认真执行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路、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一定的效果。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接任毕业班的课,所以有点不大适应,感觉学生的高分出不来,低分比较多。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1、认真备课.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认真写好教案和教后感。特别是六年级的很多内容都比较容易混淆,如分数的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解决问题等,所以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认真上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习,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 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动手操作,掌握方法, 体验成功等.鼓励学习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如六年级的《圆的周长》我让学 生充分在课堂中利用小组的力量去想办法解决,虽然时间用的比较多,但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收益良好。
3、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 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个别错题,当 面讲解,出错率在 50%以上的,我认真作出分析,并进行集体讲评.另外,针对六年级即将毕业的事实,我从基础的练习开始抓起,每天都布置一些基础练习和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如简便计算和解方程,另外还有分数与百分数的解决问题等。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3篇
1. 在情境中深刻理解Story time的内容。
2. 在Story time的学习过程中掌握道路交通方面的词汇,如road、light、zebracrossing、pavement、look out for等;理解情态动词must及其否定式的运用。
3. 理解掌握道路安全知识,尝试运用英语表达道路交通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道路安全知识,试着通过运用英语表达道路交通规则。
2. 在Story time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有关道路交通方面的新词。
3. 体会情态动词must及其否定形式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Teach:road,safe,safety,safely,cross,rules
1.Free talk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es your mother/father go to work?
S:On foot or by bike/bus/car.
T(总结): Every day, we walk or drive on the road.
2.Look at some pictures(看一些行人、司机图片)
(1)Look and judge.Are they right?
Ss: Yes, yes, yes! /No, no, no!
(2) T(总结): We must keep safe./Road safety is very important.
3. Lead-in
T(揭题):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Road safety”. There are many busy roads in the cities. How can we cross the roads safely? To keep safe, we must follow some rules. Do you know any rules?
Ss(学生自由说说交通规则): We must look for a zebracrossing./Wemustlookatthetraffic lights.
Step 2 While-reading(Story time)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T: How can we cross the roads safely? Let’s learn from the Story time.
(1) Read freely
(2)Try to answer with“first...,then...”
(3)Read together
Finish the form: At the zebra crossing, first,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then, wait for the green man.
Teach: green/red/yellow man
T: What is green man? What is red man? What do they mean?
The policeman will tell us.Let’s read and act.
(4)Read and act the policeman.
T: When the light is green, that means we can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light is red, that means we must not cross the road.
What about the yellow man?
Ss(结合学生个人经验): It means“wait”.
That is to say: red man means stop, green man means go, yellow man meanswait.
2. 自读语段,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T: But sometimes you cannot find a zebra crossing near you. How can we cross the road safely?
(1) Read freely. And try to get the main information.
(2)Line down the answers of these questions.
Questions:
(1)Where must we wait before we cross the road?
(2)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wait?
(3) How should we look out for the traffic?
(4) Is it a good idea to cross the road with other people?Why?
Step3Post-reading
1.Today we’velearnt somerules about road safety. Let’s sum up.(板书并附上图片)
Rule 1: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Rule 2:Wait on the pavement.
Rule 3:Don’t run or play on the road.
2.Look and say(.课本P38)
T:What must you do to cross the road safely?
Ss:We must...
T:What mustn’t you do on the road?
Ss:We mustn’t...
3. 回到开头提供的图片,用英语解释Why yes/no。
Step 4 Consolidation
1. Learn some proverbs about the road safety.Never forget about safety.
Safety is as simple as ABC—Always Be Careful.
2. Homework.
(1) Read the Story time fluently (Read well).
(2)Collect more rules about“Road Safety”.
四、教学反思
1.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将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巧妙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勇于实践,相互合作,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同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4篇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3)小组交流。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5篇
今年第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数学,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专研新课程标准,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在教学工作中对计划的不足及时修改和完善,为了让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现特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一、自己认真准备课
首先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大纲,及各种相关的试题,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认真批改作业
本学期中为了让学生既掌握技能又掌握知识,我决定从学生的作业质量上着手。从一开始,我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书写认真及格式正确。作业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出现问题及时讲评,订正错误。
三、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由于学生性格、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是不同的,有自觉的、有懒惰的,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笨的,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于班里的优秀生,有时提出要补充一些有难度的思考题,让爱学习的学生感受到钻研的成就感,有时让他们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养成积极参与数学的良好习惯;有时看到个别优秀生也存在懒惰现象,我就另外要求他每天只做一道趣题,这个比较容易办到。这样,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学习劲头很大,同时见多识广,解题思路开阔,又能在同学中受到激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平时,课间多找这些学生说说话,拉拉家常,谈谈在家里的生活,自己的爱好等,尽量少提学习,这样,消除对老师的害怕,对数学的胆怯,有很多学生数学不好,是由于害怕数学造成的,学生的心里放轻松了,学起来就容易接受。还要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过去有些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写,但是非常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于是我就经常与这些懒、马虎的孩子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考后辅导工作。
本期教学工作,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教学完每个单元,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能力的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
五、狠抓学风、班风,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开展诚信教育,并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独立、认真、求实的考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同时我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特别对学习差学生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等,促进我班级形成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班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足,总体而言,这学期的教学有得有失,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所以今后更应该多学习,多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东九户中心小学
谷振武 2013.1
2012-2013第二学期六年级
教学工作计划
本班学生上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同时,本班同学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全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教学方法:
(1)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有关系列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2)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东九户中心小学
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6篇
昭仁中心小学
刘军娥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二班数学教学工作,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抓好常规教学,认真细致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方案,选定教学方法。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基本做到了全部面批,及时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
二、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理解为前提,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新接手这个班后,深感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来自于五个不同的班级),于是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根据测试卷,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经常和部分差一些的学生进行谈话,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同时给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时复习,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7篇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整理凌乱的思绪,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存储在记忆的硬盘中,一则避免有意无意的删除和格式化,二则算是对自己的这一段工作有个交代,按下回车,记录如下:
数学,不能简单的给予
六(5)班是新接的班,我很清楚要想让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首先要喜欢上我这位数学老师。原来的数学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是深刻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接纳我这名新的数学老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还有为数不少的“数学恐惧症患者”。对于这群人而言,数学对他们的感受如同崔永元对数学的感受一样,数学是伤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心肌缺血······。毕业班,不仅要素质,更要成绩。我该怎么办,我想到了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相关联。也就是说“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开学初,我没有急着去讲新课,而是做了个课堂随机调查:你所认识的数学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等。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就是计算,做题,枯燥,没意思。都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不拖堂、作业少的老师。这下心里有谱了,基本上都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后两个问题自己在教学中可以做到,可要想唤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乐趣和热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他们对数学重新认识,并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于是,我为学生献上了一段学生从未看过的数学动画片——欢乐123。学生边看视频边听我讲解,从自然数的产生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一根铁丝到音乐音节的产生,再到美妙的黄金分割,再到斯诺克中的数学奥秘;从静态的平面图形到旋转的立体图形,再到切割而成的显微镜,望远镜等等,学生看的入神,听得入迷。看完视频学生不由得感叹:数学原来这么美妙!是呀,此时我在想:如果我们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少一份枯燥练习,多一份美妙体验,少一份静态呈现,多一份动态演示,少一份乏味的计算,多一份文化的传递,或许孩子们更愿意亲近我们的数学课堂。
数学,需要用爱打理
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的乐趣,不是挂在嘴边上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研读教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心去打理数学课堂。在沙聚堤老师的引领下,我认真研读新教材,利用组内教研活动时间及时将困惑的地方拿出来讨论,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和矫正策略。我深知,学生成绩的提升不仅需要练,更要及时反馈。一个学期以来,我严抓学生的“三项作业”,即课堂作业、学习辅导和周末作业。特别是周末作业,都是结合着教学进度精心设计的,学生周末独立完成之后,我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大到类型,小到知识点,逐一分析,做好错题整理,然后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个性问题逐一解决,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过关。结合“三项作业”,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对于,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我在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结合老师的讲解、自己的体会,用自己的语音写出关于该知识点的数学日记。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内化的过程记忆的更加深刻,更加牢固。数学日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孩子们感到新鲜,有趣,写作积极性比较高。从中也脱引而出了几位写作优秀的孩子。如:杨文静,刘炯桦,潘章,吴浩荣,周子曼,林樱敏、邱宇杰、曾翊霖等同学。及时的表扬,及时的评价让孩子们的写作热情高涨,新的学期,数学日记我们还将继续坚持。
月考对学生来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月考,不仅要让学生从月考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试态度。所以,每次月考之后,我对学生成绩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夺取“百分王”,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教学调整。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主动为他们弥补,耐心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组评比,积分激励,对手竞赛,QQ等级给我带来的启发,让我用到了激励学生学习的上面,积分兑换小礼物,学生乐此不疲,学习带了的快乐只有学生才能体验到其中的幸福滋味。小步子进步,小目标落实,多体验成功,婉转的让孩子们接受学习中的不足,孩子们慢慢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有了自己的学习对手,对数学的恐惧感也慢慢的减弱、消失。师者若水,水滴石穿,李白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做101次转化工作,乃把懵懂无知的孩子培育成才。此时我在想:如果我们的教学中能多一份评价,少一份粗暴;多一份用心,少一份简单;多一份引导,少一份任性,或许孩子们对数学就会多一份喜欢,少一份恐惧。
数学,更要学会坚持
数学是理性的,数学教学要学会传承,学会坚持。为了在下学期学生能在学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将坚持以下几点: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成功的基础。好习惯成就好成绩,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习惯不好,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2、今日事今日毕。对于后进生而言,脱作业是个坏习惯,是他们的学习弊病。教学中,今天能完成的绝不拖到明天,课堂上能完成的绝不拖到下课,周末作业必须在家里完成。
3、坚持自己最能沟通师生情感的作业批改方式:舍去单调的等级,优化自己的作业批改模式。
4、学生不是讲会的,而是练会的。让学生在练中学,老师在练中讲。对于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要结合记忆遗忘规律,经常练,重复练。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变着法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着法的练习,让学生把作业当成最快乐的事来完成。
5、做到“四及时”。坚持及时反思教学、及时归纳教材的典型题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享问题,及时将题型归类,及时强化练习。
6、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实现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来辅导中下等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上有新的进步。
7、数学成绩要过关,计算、应用是关键。平时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笔算天天练,夯实基础,提高速度,提升质量。
8、让师爱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们,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开心的学习,享受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学之学期收获
1.XX年11月工作室在“走进万江”的活动中做了题为《给数学课堂增添“文化”的底色》的专题讲座。
2.《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发表于名师说课·小学数学XX年第11期
3.《小马虎的烦恼》、《游览“数的世界”》《“混合运算”解决有方法》发表于《数学周报》。
4.《“清代隶书第一人”——郑汝器》发表于《小学生之友》
5.《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三边关系》两篇入选《新课程·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2)》《圆锥的认识》《在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四篇入选《新课程·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该书现已出版发行。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8篇
三年级科学的第一节课,不仅是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是科学课给孩子的第一印象。良好的首因效果,一方面使该教者在学生中确定了自然的威信,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科学课行为,取得“双赢”的效果。
一、萃取教材精华,提高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第一课时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科学实验是学生最为直接的一种感受科学魅力的方式。一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的学生,实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最刺激的方式。
三年级刚刚起步,不必做太复杂的实验,一个平常而新奇的实验就能给学生一个感官的刺激。一个塑料杯、一盆用高锰酸钾染红的水、一个纸团,结合教师精巧的语言引导,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第一环节,当把纸团塞入塑料杯然后扣入水中,纸会湿吗?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都说会湿;但结果纸团不湿的现象着实给学生一次意外的感受。第二环节,同样实验再做一次,这次由于塑料杯底部有个小孔开放,结果当学生猜测不会湿的时候,纸团恰恰给弄湿了。两次实验,犹如一个魔术,纸团的湿和不湿完全在老师的控制范围,对三年级的学生不能不说是综合感官上的一次享受,原来科学是这么有趣!由此对科学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多管齐下,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学科定位
科学到底是什么?学生了解吗?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生的前概念中有偏颇的地方,他们认为科学就是学新知识,科学就是做实验。这种理解虽然没有错误,但却是狭隘的。科学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素养。利用首因效应的原则,教师要抓住起始课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科学认识。
利用一瓶透明液体作为引导,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交流。
首先,科学是想象、提问的舞台。在第一节科学课上,当教师拿出一瓶透明液体(水)时,不是简单地说这是一瓶水,而是问学生想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看着物体,不是简单地知道这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交流,在不同程度上启发了全班学生的思维。
其次,科学是层层探索的过程。这瓶透明液体到底是什么?当问题的中心明确后,自然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层层的引导,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再次,科学是交流、倾听的过程。在起始课中,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发言,孩子对问题的猜测、解决方案没有错误正确之分,更是一种鼓励。通过集体交流,让我们的猜测更有依据,让我们的方法更科学。科学课堂需要的这种氛围,集体交流、不断质疑,在起始课中显现这种理念。
三、层层引导,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总的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能力”。探究虽然是孩子本质的需求,但探究的方法还是需要教师层层引导。
1. 探究从感官观察开始。
起始课中,通过一瓶透明液体的探索,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探究方法去认识。认识事物,我们首先利用感官,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用看、摸、闻、尝、听等综合感官去初步感知事物。起始课中的渗透,不仅仅给学生感受科学的探索过程和魅力,也为下几节课植物的认识、大树的观察等提供了指导。
2. 探究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探索透明液体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提问、猜测、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与交流的一个完整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把科学探究的过程渗透进去,感受科学学科独特的魅力。在起始课中,通过简单的引领,让学生在见科学第一面的时候,深深感受到探究的过程和趣味,感受科学课独有的那份魅力。
四、建立规范,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科学课不只是热热闹闹的搞探究,更需要安静、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安静”下来,这是我们的起始课必须要做的事情。
1. 明确分组,让教师组织更轻松。
科学老师刚刚接触学生,不可能一一了解学生的性格,也不可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些都给我们的课堂组织带来了不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代号,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在起始课的开始,有必要给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组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比如:
把实验室的课桌排成三列五排,并给学生清楚的定位,比如第三排第二桌,简称为三(2)桌,这样使教师管理方便,学生也明确自己的定位,方便课堂活动中的交流。
2. 关注倾听,让孩子交流更深入。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安静沉稳的心态有利于孩子提升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在起始课的设计中,教师不仅鼓励学生针对现象、问题进行描述,也更注意学生的安静。当学生倾听认真的时候,表扬哪一组表现很好,倾听很认真。并不断强调,即使没有举手发言,只要认真倾听,那也是一种好习惯。
3. 描述完整,让课堂更贴近科学。
描述是三年级科学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植物的观察、动物的观察以及对材料、水、空气的认识,都需要学生科学地描述他们的所感所获。描述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他们有意识的分层表述,使描述更有层次性、真实性、科学性。
详细描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目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比较片面,描述就会更加不全面、不精确。这个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需要教师从一开始就进行贯彻。比如在前面设置的实验探索活动“玩纸团”中,教师完整地进行了一个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进行描述,并不停地引导:描述要完整。通过看、摸、闻、尝以后,针对所用的观察方式获得的信息,进行详细描述。这样的引导,虽然不能马上让学生知道描述的要求,但是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印象:描述应该是有层次的,尽量要完整。通过起始课中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科学现象不仅仅是观察实验,也需要对观察实验后的现象进行完整的描述。也为后几节课植物单元的探索打下基础。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9篇
[教学过程]走近名著。(课件出示:四大名著作者、故事以及人物连线)
一、走进名著,激趣导课
同学们,看到这些故事名称,有什么发现?咱们中国人特别喜欢“三”,有“一波三折”“事不过三”的说法,故事情节讲究曲折跌宕、生动奇幻,小说中称为“三迭式结构”。
揭题:今天我们就走进明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你们有兴趣吗?
(设计意图:名著连线,不仅能检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懂得小说中独特的“三迭式结构”。在引入学习任务时,教给学生阅读带有数字“三”这一类故事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词语,读准文中新词。(出示词语,教师正音)
2.检查句子,感悟语言简练。(出示人物语言的句子,检查句子)
我们发现,文中用的是短句子,你感受到《西游记》语言有什么特点?
小结:为了展现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情节的曲折跌宕,小说的语言应该具有简练性。
(设计意图:要深入地理解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必要的。通过检查句子的朗读,不仅让学生懂得小说语言的简练性,而且为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做铺垫。)
3.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总结出概括课文的两种方法:扩充课题法、提炼要素法。
(设计意图:引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解读环境,初识情节
1.故事发生在________,导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出示吴承恩原著中的环境描写,自由读一读。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什么,加入环境描写好处是什么?
2.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
(设计意图:解读环境描写,学生能初步感知情节的紧张激烈。原著背景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给学生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
四、品读文字,感受形象
1.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发现了。这妖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就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而悟空的三打,唐僧则两次责怪。
2.自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刻画人物十分精妙的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交流:孙悟空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交流找出的句子,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彩呢?说说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小说讲究“三迭式结构”,每次打的动作一样吗?作者是如何写的,咱们来看一看,第一次是——(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劈脸一棒),第二次是——(当头就是一棒),第三次是——(抽出金箍棒、抡起金箍棒)。为什么三次打的动作写得不一样?(教师适当提示:从当时的形势以及孙悟空的心理来分析)
小结:就因为小说用词的精妙,才使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孙悟空的形象鲜明丰满。所以,虽然三打白骨精的情节类似,却表现孙悟空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反而十分精彩,真是神来之笔!
4.交流:白骨精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白骨精三次分别变成了谁?哪些词语写得传神?你想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白骨精。
小结:在文学创作上,小说讲究用简练的笔墨,精妙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种手法叫做“白描”。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应代替学生去学。在出示学习目标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认为刻画精妙的词语,领悟人物特点,感受小说魅力。)
5.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可是,唐僧却没有你们的火眼金睛了。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唐僧的极大不满。从唐僧的描写中,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他呢?
五、阅读拓展,激发兴趣
1.第三次悟空打死了白骨精,白骨精现了原形,你猜,这次唐僧的反应是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师引入:到底唐僧是怎么做的,有兴趣的同学找来原著,读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章节。
2.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孙悟空没有金箍还会去西天取经吗?答案到底是什么,还是等你们看完这部名著,再告诉我吧!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应该“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在学生想象唐僧第三次反应后,我抛出让孩子读整本书欲望的问题,激发去阅读原著。)
六、回顾课文,学讲故事
同学们,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这么精彩,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七、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人物不同的特点,也体会到我国古典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回家后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准备《西游记》一个其他小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在班级举行“我是小小故事家”的活动。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第10篇
贺克花
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回顾本学期工作有喜有犹,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得失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0人。由于本人是接的新班,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经过一学期的了解掌握,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掌握了学情。本班的学习气氛不浓,学风不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8名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经常不完成作业,说谎现象严重,经认真分析后,采取了与学生面对面谈心,走访家长,个别辅导和做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与不足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前提,本学期本人唯一的宗旨是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远大的理想教育。俗话说“磨刀不如砍柴功”,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使他学习有劲头。本期为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采用了上门家访、个别学生谈心教育,使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认真钻研教材,把掌知识点。因为毕业班要掌握的知识面广,从上课到复习,把知识分类,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篇、章等步步深入,系统掌握,还要有耐心、恒心,做到了牺牲自己的时间,绝不误人子弟。
对学生加强转化力度。由于本班学生的后进面大,自从接上这个班,就着手研究每个学生,发现有六名学生基础太差,所以本人就想方设法给予辅导,让他们能尽快赶上来,自己采用了分层布置作业,少而精布置作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经常表扬、鼓励,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
认真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本学期为了让学生乐学,本人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上课时认真设计有关问题,好从故事引入,从悬念引入,从兴趣引入等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利用语文课这种人文教材,谈理想,谈人生、谈价值、谈未来,激发兴趣,让他们主动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存在的不足:尽管本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优等生不突出,全班没有一个成绩显著的学生,成绩都较平。教学中存在急躁毛病,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对个别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耐心。学生的写字不认真,平时只抓教学质量,而疏忽学生的书写。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情绪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第11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回顾本学期工作有喜有犹,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6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8名。经过对学生一年半的了解掌握,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掌握了学情。本班的学习气氛不浓,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经认真分析后,采取了与学生面对面谈心,走访家长,个别辅导和做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与不足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心态,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前提,本期本人唯一的宗旨是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远大的理想教育。俗话说“磨刀不如砍柴功”,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使他学习有劲头。本期为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采用了上门家访、开家长会、个别学生谈心教育,使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把掌知识点:由于本人多年带毕业班,也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这就是努力潜心挖教材,把握知识点。因为毕业班要掌握的知识面广,从上课到复习,把知识分类,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篇、章等步步深入,系统掌握,还要有耐心、恒心,做到了牺牲自己的时间,绝不误人子弟。
3、对学生加强转化力度。由于本班学生的后进面大,自从接上这个班,就着手研究每个学生,发现有六名学生基础太差,所以本人就想方设法给予辅导,让他们能尽快赶上来,自己采用了分层布置作业,少而精布置作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经常表扬、鼓励,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
4、认真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本学期为了让学生乐学,本人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上课时认真设计有关问题,好从故事引入,从悬念引入,从兴趣引入等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利用语文课这种人文教材,谈理想,谈人生、谈价值、谈未来,激发兴趣,让他们主动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5、存在的不足:尽管本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教学中存在急躁毛病,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对个别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耐心。学生的写字不认真,平时只抓教学质量,而疏忽学生的书写。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12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本学第一学期,我担任的是六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能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在教学中本人能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备课,钻研教材。
本学期我始终坚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的选择教法学法,因材施教,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认真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通过六年的新课改学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已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改理念,力求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我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认真组织课堂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注重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气氛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关爱学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成绩有好有坏。在学生的辅导工作中,我主要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帮助学困生。同时,利用课外休息加强辅导工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解尊重他们,注重鼓励,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慢慢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后布置作业也有针对的布置,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又能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大语文学习观念。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中,做为一名教育者,我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社会广阔的天地,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生活,去开辟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现在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课外书是爱不释手。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13篇
一、“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的教学过程
1. 课文的引入
这篇文章是针对闲聊的技巧和如何与人交流的内容。笔者首先询问学生周末的安排, 与他们进行“small talk”, 引入“social skills”这个话题。接着领读文章让学生跟读, 以每一段为限。这样做的目的是振奋学生们的精神, 让不能读正确、不想开口的同学能够跟随老师的示范读英语。而老师的读音和录音相比, 是学生们更能接近的语音。这样让学生们觉得读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且听着也会有英语的感觉, 并逐渐爱上读英语。以一段为限, 是让学生不至于一直长久地读, 因为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兴奋点。同时还能够提醒学生, 接下来大家就要学习这一段了, 请注意了。
当然, 如果段落中的单词读音较简单,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读。有些文章几个段落比较短, 又在讲一件具体的事情, 就让学生们一起读完。因为读的内容太短, 也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兴奋点。
原来觉得这样做, 对高中的学生没有必要, 是浪费时间, 但现在发现, 其实语言, 特别像英语这种以语音呈现的学科, 就是要有声音的输入, 如果学生们连嘴巴都不张, 英语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2. 篇章的理解与讲解
在读完每一段以后, 就告诉学生查单词, 尝试着翻译, 如果觉得能够翻译了, 就站起来直接说;没能找到的单词, 也可以问。最开始, 笔者会给学生们限定一个时间, 时间到了就能站起来说。如果没有学生们讲, 那老师就开始逐句讲解, 翻译句子的意思, 分析句子的结构。
笔者教的两个班中, 有一个班很活跃, 总会有人来讲。因为不要求举手, 学生们直接站起来就可以, 所以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站起来直接说:“老师, 有一个句子我不能翻译, 你帮我吧。”笔者就问其他同学:“有能翻译的吗?”其他同学说:“我能说。”这样, 笔者就让第二个同学把这句翻译一遍, 剩下的部分由第一个同学来翻译。如果大家都表示, 就是这句话不知道怎么说, 就由老师来翻译。因为这样的句子, 对他们来说比较难。如果他们说:“能再说一次么?”笔者就告诉他们自己是如何着手来翻译这个句子的, 直到大家都知道翻译这个句子先翻什么, 再翻什么, 后翻什么为止。有时, 准备得不够充分的同学会讲得不够确切, 其他同学们都要一起来翻译, 一起来帮助他。现在, 针对发言积极、但准备不充分的同学, 笔者就会明确说出来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请他注意, 帮助他提高。但另外一个班, 要安静得多, 时间一到, 没有同学愿意来讲。笔者问道:“有不认识的单词么, 是哪个单词?”他们就会问。问完, 还是没有人愿意站起来。笔者的眼睛寻来寻去, 和笔者眼神对视的同学又把头埋了下去。有人忍不住说:“你抽嘛!”有人还说:“某某来讲嘛, 他是英语小王子, 他周六还去补英语。”大家又忍不住一阵笑。笔者说:“我不愿意抽, 万一打击你们的自信呢?愿意来讲的同学, 至少让我看到了想提高英语的愿望。你不说, 我怎么知道你哪里不懂呢?”终于有时不时瞅我一眼, 一直犹豫的同学站起来了, 说:“我来吧。”这句话声音不大, 但充满了要解决目前静默局面的自信。现在, 这个班同学一读完, 就主动翻单词表, 查字典。有时也会出现有同学说:“某句我不会。”或者“说错了怎么办呢?”笔者就说:“不会的留给我, 还有我嘛。都会了, 还要我干嘛呢!”或者“说错了纠正了就好了。”学生们就很乐意站起来讲了。
难度较大的段落, 笔者就先翻译, 同学再翻译一次。还有那种英语学起来很吃力的同学起来翻译, 他们也能看到自己的提高。或者在同学翻译完后, 请其他同学再翻译, 笔者再提出看法。这样, 整个文章都是学生们自己理解的, 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他们也学到了方法和技巧。
原来, 笔者不相信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果, 试着相信, 还有鼓励, 学生们让笔者刮目相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知道的不讲, 他们不知道的讲, 笔者认为, 这才是课堂高效的所在。
二、电子邮件的回复
1. 教学思路
本模块中的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者是一个外国人, 要去伦敦的中国大使馆参加一个接待中国学生和老师的招待会。他担心不知和他们聊些什么, 想求助三个问题:哪些话题中国人不聊?中国青少年喜欢聊什么话题?觉得哪些话题枯燥?考虑到同学们的具体情况, 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每个问题至少回答两句话, 交代了基本格式, 不限字数。让学生自主完成作文, 再针对易错的地方进行讲解和分析, 最后再次完善, 形成一篇作文。
2. 教学过程
从课堂的第一次写作情况来看, 除了两个同学写成按序号顺序回答的问题外, 其他同学都成文了。让笔者更为吃惊的是, 还有个别同学虚拟总结了来信者关于闲聊的缺点, 并针对缺点, 回答了三个问题, 文章结构很流畅。我想这是他们自己理解了“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这篇文章后, 一个最好的反应。同学们不但有话说, 而且还有逻辑思维了。这就是教学效果的高效, 因为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了。笔者在批改后, 留下了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作业本。因为不是一整节课都评讲错误, 所以没有评完。下课后, 一个同学兴奋地跑上讲台说:“我的本子怎么没拿到?”估计他猜到了他的本子被留下来了。我说:“你的, 还要讲评。”看来这样的讲评对有代表性错误的同学来说, 还是一件挺高兴的事。第二堂课, 我板书了一个错误句子, 请大家思考。一位同学问另一位同学该怎么改, 另一位同学说:“不知道, 这不是我的错误。”笔者说:“这就是你的错误!”并且把作业本的名字亮给他看, 周围的人都笑了, 他自己也笑了。这个句子是“What sort of things which Chinese teenagers like talking about?”学生们不知道怎么改。笔者问:“这是一个问句吗?”学生们说很明显是。笔者又问:“问句需要几个疑问词呢?”学生们回答一个。笔者再问:“疑问词在句子中写完了, 句子剩下是一般疑问语序还是陈述语序?”学生们回答一般疑问语序, 顿时有学生知道怎么改了, 不过还有学生不知道。笔者最后问到:“一般疑问语序就要写成一般疑问句的样子, 那么这里应该是什么词开头呢?”有学生说:“是do吧。”“为什么是do呢?”笔者继续问, 好几个学生同时说:“因为动词是like。”笔者补充到:“只是动词like就决定了吗?”学生们沉思了, 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学生们觉得在这里, 他们知道which改成do就可以了。笔者又问:“句子主语是什么?”他们都答到是Chinese teenagers。然后就有同学回过神来了:“是由like和Chinese teenagers决定。”笔者就在此强调:“这个句子中助动词由主语和动词决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 把知识深入化。把学生放在心中, 在这样的高兴、快乐学习氛围中, 笔者相信, 教学的内容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课堂的高效、精教、多学。
3.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写作教学, 笔者也在思考写作教学怎么做还能更高效。如果遇到学生写的好文章, 就当范文念给所有同学们听。同时, 笔者也会把每次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记上名字, 写明是谁的错误, 每天上课前写在黑板上, 在课堂内前几分种, 就由大家自由地改错, 鼓励每个同学对不同的错误可以有不同的改法。然后对犯错的同学或改错的同学提起问题。如:错误是什么, 属于哪个知识板块, 要怎么改。如果有同学改不出来的句子, 比如将纯粹的中文含义直接翻译成英语的句子, 这种可能会导致别人根本看不懂写的内容, 那就叫犯错的同学来说他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再帮他写出来。因为英语的写作就要用符合英语的思维来写, 而不仅仅是中文意思的直接对应翻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评讲英语写作, 相信一定能让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教半学倍的功效。这就是笔者想要的高效课堂。
总之, 在英语的教学上, 笔者认为, 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精教, 学生多学, 教与学的比例恰当是调动学生的最大力量, 是促成高效课堂最有利的因素。
摘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以学生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是实现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笔者拟从外研版《英语》选修六第一模块“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电子邮件写作教学案例进行探究性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
参考文献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第14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_________,杭州西湖的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2)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江泽民主席,认识了________的海伦·凯勒,认识了_________的残疾摊主,还欣赏了________的烟台的海和________的黄果树瀑布。
二、生活链接。(10分)
开学了,沉寂二十多天的校园又沸腾起来了。我们蹦蹦跳跳地来到学校,见到了________的高校长和________的班主任徐老师,同学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的寒假生活。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李清,她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寒假。我帮爸妈去选春联,华联超市的春联风格迥异,豪放___________,婉约________,粗犷__________。细腻__________,可真让我大开眼界啊!”“哇噻!”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羡的神情。
“吹牛大王”王诚说:“我寒假过得可好了,去了___________的黄山、___________的庐山、__________的黄河、___________的长江……反正去了好多好多地方!”“呀!小心吹破你的肚皮哟!”
“哈哈哈——”
说话声、欢笑声久久地回荡在教室中,久久地,久久地……
(1)在第一小节的横线上填上描写人物外貌神情的成语。(4分)
(2)在第2小节空格处依次填入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大江东去
B.如大江东去似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如大江东去
(3)在第3小节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形容词。(4分)
三、阅读在线。(24分)
1.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答案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方向迈进
(1)给文中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2)你能再写出一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还有_________的作用。(2分)
(4)江泽民主席在天津南开大学视察时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这句话强调了要多读好书,多积累。古人关于读书的心得也很多,朱熹就主张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在小学阶段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书名)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人名)。(4分)
2.阅读《幸福住在你对面》,完成相关练习。(10分)
幸福住在你对面
一位教师,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当她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便顿住了,这些饱受不幸的孩子,似乎就没有关于幸福的体验。后来她将孩子们分成面对面的两组,一组是失明的孩子,一组是聋哑的孩子。失明的孩子说:最幸福的事是见到阳光;聋哑的孩子打手语“说”:最幸福的事是听到声音。后来,在她的传递下,两组孩子交换了答案。孩子们才知道,幸福并不遥远,[]在自己的对面,[]在自己的身边。
幸福有无数种诠释和注解。对于陷入牢狱的囚犯。窗外自由的天空是他的渴望;对于住院的病人,院外健康的生活是他的企盼;对于流浪在外的游子,家的舒适和温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幸福……
身边有很多平常的微不足道的幸福,我们拥有时却浑然不觉——就像指缝间漏下的那缕(lǚ liǚ)阳光,一点点被错失、忽略和遗忘。而对生活的埋怨却常常滞留在心里,将我们关进一间堆满这样不顺心那样不如意的屋子。其实,只要你稍稍一举足,迈出你心中的那道门槛,然后再轻轻一敲门,你便会发现.幸福一直就是住在你对面的邻(lín líng)居。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聋哑的孩子打着手语“说”:最幸福的事是听到声音。“说”字打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2分)
(4)“幸福有无数种诠释和注解”,用“——”画出具体“诠释和注解”幸福的句子。你还能继续诠释“幸福”吗?仿照第2节的写法,再写一句话。(2分)
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由表达。(35分,其中5分书写分)
《幸福住在你对面》一文中说:“身边有很多平常的微不足道的幸福。”你感觉到了吗?选择一个事例表达你对幸福的真切体验。
《六年级(下)第一、二单元学习能力自测》部分参考答案
一、1.气魄喧嚣过滤隔绝嬉笑轻盈吮吸沉醉抑扬顿挫 不屈不挠崇山峻岭2.qiè líng jǐ pù ya wa 3.略
二、(1)慈眉善目和蔼可亲(2)B(3)略
三、1.(1)、、,,,;,;,;,。(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3)书是知识的宝库总起全文,点明中心(4)略(5)略2.(1)lǚ lín(2)略(4)略(5)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抛弃对生活的埋怨,就能感受到它。
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