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1、2机组脱硫效率低于90%。
2. 异常时间:#1机组脱硫效率低于90%时间为7月27日8:45-10:24,#2机组脱硫效率低于90%时间为7月27日9:10-11:13。 3. 异常前运行方式:二台循环泵运行,正常补浆。
4. 处理过程:开三台循环泵运行,增加补浆量,同时倒运部分浆液至事故浆液罐,加大出石膏量,脱硫效率恢复至90%以上。 5. 异常分析:出石膏不及时,吸收塔内浆液品质变坏,导致脱硫效率下降。直接原因为石膏脱水机出力小,石膏厚度小(仅为30cm左右,而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可以保证石膏脱水机石膏厚度达到45mm左右。间接原因为二台脱水区地坑泵有缺陷,不能正常投运,同时安装的临时水泵出力不足,不能及时排出石膏脱水机排水,导致石膏脱水机不能连续投入运行。
6. 防范措施:运行人员要加强对浆液密度、PH值等参数的关注,发现有变坏的趋势时提前进行调整;设备部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脱硫设备能正常投入运行;维护部要加强设备检修工作,发生设备缺陷时及时处理,避免发生纠皮现象
7. 必须采取的应急措施: 遇到紧急情况(影响脱硫效率)时,可向公司环保负责人请示,得到同意后,可临时向雨水井溢流。 8.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考核意见: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发生医疗事故,严重差错或医疗问题,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毒麻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时。
(2)患者诊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或严重并发症,或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对诊断、治疗效果不满意,有发生医疗纠纷征服兆的。
(3)同时收治3个或以上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涉及法律、政治问题及自杀迹象的病员时。
(4)凡有大手术,需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和自制药品首次临床应用时。
(5)需紧急手术的患者无行为能力且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时。 (6)增补、修改医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
(7)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特殊工种的医务人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 (8)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严重输血反应时。
(9)发生局部院内感染、疾病流行或发现特殊病病例、特殊症状病例时。
(10)在医务活动中,存在难以处理的突发情况时。违反上述规定者责任自负。
2、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真正做到检查到位、处理到位、告知到位、记录到位、签字到位、会诊到位;新病人必须检查、病重危病必须谈话、危重患者必须签字。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暂挂靠在医教办。
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
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 ①诊断及诊断依据; ②必要的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
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 ②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未确诊病人应有: ① 鉴别诊断;
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 ① 当前的主要问题; 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三、考核内容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院外部分医疗活动等多个组成部分。其考核内容按过程分为:
(一)门诊医疗
1、挂号、分诊
咨询处、挂号室:按照专业病种及病情轻重缓急指导患者挂号。 分诊护士:
①对一般病人应测量血压,发热患者应测量体温。
②加强巡视,视病情轻重,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提前就诊。
③根据病人主诉指导分诊,发现传染病患者要及时隔离,并指导就诊。 ④复查再分诊,保证患者专科专治。
2、首诊医师:
(l)首诊医师负责制:
a、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
b.建议专科门诊就诊。 c.收住院。
(2)第二次就诊: ①原接诊医师应: a.建议专科就诊; b.收住院。
②新接诊医师应: a收住院; b门诊治疗。
(3)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应履行签字手续。 (4)当患者需入院诊治时,应由开具入院通知单的医师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二)、病房医疗: l、24小时内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应给予初步处理。
(2)由经治医师做出初步诊疗意见并完成病历书写。
(3)必要时由主治医师提出并请示上级医师组织科内讨论、科间或院内会诊。 (4)急、危、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看并于6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入院三天内
(1)确诊者按诊疗常规进行。
(2)未确诊者,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组织科内讨论、科间会诊。
3、入院后1周未确诊者,必须进行科内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确诊者按诊疗计划实施,2周内仍未能确诊者须进行院外或远程会诊。(特殊专业按诊疗常规执行)。
4、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药物选择:
a制定专科用药规范并严格执行; b.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②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 ③根据病情、疗效及时更改、调整用药方案。
④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对其它脏器及其它疾病的影响。 (2)、手术治疗
①.术前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审批; ②.按手术常规操作;
③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后处理。 (3)、特殊诊疗按各专业诊疗常规执行。
5、转归:
(1)治愈出院,专科门诊随访。 (2)好转专科门诊随访。
(3)未愈患者要求出院或转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4)死亡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l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及时上交病案。
(三)出院
1、治愈者由主治医师审批,向上级医师汇报后即可出院。
2、好转者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向患者交待专科门诊继续治疗或返院治疗的注意事项,并批准方可出院。
3、未愈者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向病人做继续治疗指导并批准方可出院。
4、管床医师必须在患者的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小结”。
注:
1、根据病情,不受时间限制及时组织各种形式的会诊,如院外会诊、远程会诊等。
2、重危病人应床边交接班,每天有交接班记录。
3、报告方式:对病危病人须将病危通知单送交医务处;对特殊、紧急抢救病人须电话报告医务处;对死亡及入院两周未确诊病例应书面上报医务处。
四、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1、门诊医疗质量由各门诊部负责考核、统计;基础质量由医教办、护理部等职能处室负责考评。住院医疗环节质量由质控办牵头对正在诊疗过程中的“活病历”随机抽查,按考核表内容逐点考核,一般每个月对每个医疗组考核1-2次;终未质量主要由病案室质控组负责考评。
2.分析各项诊疗活动对整体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对各质控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按合格(√)、轻度缺陷 (1)、中度缺陷 (2)、重度缺陷()分为四个级别进行定性标化,并在质控考核表扣除相应分值。 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① 病房医疗质量监控量化考核的满分为80分,如检查的各项所得总分大于64分为合格。 ②各质控点(考核中每单项)检查实得分数占应得分数的百分数≥80%者为合格,70%~79%为轻度缺陷,60%~69%为中度缺陷,<60%为重度缺陷。举例说明:如共检查三份病历的“入院三天内每日记录病程”一项,应得分合计6分,而实得分为4分,则该质控点得分4/6=67%,定为中度缺陷。
3、质控办每季度对各质控点缺陷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一次,并排出名次,张榜公布。科室考核分值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你七月份考勤出现以下异常,我们将按公司规定做出如下处理。如有疑义,请在8月2日下班前反馈。
异常: 处理:
行政人事部
20
11、0
8、02
考勤异常通知函
部门 员工 :
你七月份考勤出现以下异常,我们将按公司规定做出如下处理。如有疑义,请在8月2日下班前反馈。
异常: 处理:
行政人事部
20
11、0
8、02
考勤异常通知函
部门 员工 :
你七月份考勤出现以下异常,我们将按公司规定做出如下处理。如有疑义,请在8月2日下班前反馈。
异常: 处理:
行政人事部
20
11、0
8、02
考勤异常通知函
部门 员工 :
你七月份考勤出现以下异常,我们将按公司规定做出如下处理。如有疑义,请在8月2日下班前反馈。
异常: 处理:
行政人事部
20
11、0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职工安全管理
公司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公司内外由生产现场涉及破坏公司生产、工作秩序并造成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的情况。
二、领导小组
为及时处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证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
副组长:....
.....
....
....
成
员:....
....以及各班组长
三、处置原则
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且影响范围广泛、后果较为严重的事件。
2、发生突发事件时,安全领导小组迅速到岗,及时采取措施,果断处置。
3、保留现场,通知调度指挥中心、
保卫科等部门,并向上级部门反映,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重大事件的发生。
四、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方法
1、公司党政领导的通讯工具要求24小时开通,确保信息畅通。
2、实行走动式管理制度。遇到紧急情况,职工干部、知情者或当事人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党政领导,预防和遏制突发事件。
五、处理程序
1、发现情况
公司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现或遇到异常情况
2、情况报告
职工干部、知情者或当事人,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上报调度指挥中心、
保卫科。
3、应急处置
公司党政领导发现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置紧急情况,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六、值班和报告制度
(一)值班制度:根据实际,切实做好值班工作。各值班人员要按时上下班,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如遇突发性事件,在协助处理的同时,迅速向负责人报告,真正负起责任。
(二)报告制度:要拓宽信息渠道,确保信息畅通。突发事件知情者必须在知情后20分钟内报告工作组或相关人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防止漏报。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决不能因为工作失误或麻痹大意贻误时机。要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2、在处置工作中,参加处置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认真履行职守。
3、严格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情况。
4、严格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落实、行动迟缓、措施不当,延误工作的个人要追究相应责任,情况严重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党员、职工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要明确职责任务,要在思想上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6、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配合,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发挥整体作战的威力。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l、24小时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大疱性多形红斑)、晕厥、癔症。
2、5天内发生的发热(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
3、15天内发生的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
4、3个月内发生的臂丛神经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5、卡介苗接种后1一12个月发生的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6、任何时间发生额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反应、公众高度关注事件。
二、建立异常反应登记本,并设专人负责。
三、AEFI报告的范围为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反应等。
四、发生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AEFI报告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监护人、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剂次、反应发生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及经过、就诊日期、就诊单位、初步临床诊断、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日期、报告人等。
六、AEF工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发现AEFI后应在24小时内向中原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应在2小时内逐级向县、市、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1 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时间:20122015年。
调查地点: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五台村。
1.2 调查方法
1.2.1 植株调查
在常规管理水平的花椒地, 随机选取小区面积66.7 m2 (有成年结果花椒树10株) , 设置3次重复, 每年的912月, 定时对每个小区10株花椒树着叶数、感锈病叶数、落叶数进行计数和记载, 计算感锈病百分率和落叶百分率。
1.2.2 土壤调查
2014年, 随机抽取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4种不同土壤类型, 划分成好、中、差3个等级按重复序号Ⅰ、Ⅱ、Ⅲ调查, 然后计算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的平均落叶百分率、花芽分化百分率、鲜椒667 m2产量。
1.2.3 肥料调查
选4种当地常用有机肥 (牛粪、兔粪、人畜粪、灰渣肥) , 每种有机肥设3个重复, 12个小区;另选3种农户常用化肥 (17.1%碳酸氢铵、46%尿素、15-15-15硫酸钾复合肥) , 每种化肥设3个重复。以上共计21个小区, 分别调查着叶数、落叶数, 然后计算落叶百分率。
1.2.4 气象分析
依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 分析气候条件 (温度、降雨天数、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对花椒“落叶”的影响。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条件对花椒异常落叶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4年的912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6.0℃、16.7℃、16.9℃、17.8℃, 4年的912月月平均降雨天数分别为13.5 d、12.8 d、14.2 d、12.8d, 4年的912月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79.98%、82.86%、82.27%、81.09%, 4年的912月月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49.2 h、53.4 h、47.3 h、45.4 h, 锈病率分别为27.19%、25.59%、37.49%、38.48%, 落叶率分别为21.51%、22.05%、34.41%、35.1%。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 月平均气温较低, 相对湿度较小, 日照时间较长, 锈病率较低, 则落叶率较低;月平均气温较高, 相对湿度较大, 日照时间较短, 锈病率较高, 则落叶率较高。
2.2 土壤类型对花椒异常落叶和产量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沙土的落叶率为35.38%, 花芽分化率51.8%, 667 m2鲜椒产量489.0 kg;粘土的落叶率为31.86%, 花芽分化率55.3%, 667 m2鲜椒产量548.1 kg;壤土的落叶率为21.92%, 花芽分化率63.7%, 667 m2鲜椒产量639.9 kg;石谷子壤土的落叶率为19.25%, 花芽分化率71.6%, 667 m2鲜椒产量707.3 kg。即沙土种植的花椒鲜椒产量最低, 石谷子壤土种植的花椒鲜椒产量最高。落叶率从高到低按土壤类型排序为: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
土壤是花椒树生长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 土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花椒树的生长。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花椒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表现, 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 失水快, 肥效期短, 花椒易脱肥而发生异常落叶;粘土或黄泥土虽保水保肥能力强, 但通透性差, 耕作难, 土壤易板结;石谷子土易风化, 通透性好, 磷、钾、钙含量高, 最适合花椒生长。
2.3 肥料种类对花椒异常落叶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 施用牛粪、兔粪、人畜粪、灰渣肥4种有机肥, 落叶率分别为25.34%、26.73%、24.99%、24.58%, 平均落叶率为25.41%;施用17.1%碳酸氢铵、46%尿素、15-15-15硫酸钾复合肥3种化肥, 落叶率分别为41.78%、36.66%、32.67%, 平均落叶率为37.03%。即施用化肥的田块平均落叶率比施用有机肥的田块高11.62个百分点。
每年施6次肥, 每2个月施1次, 按表中的施肥数量施用。
2.4 病虫害对花椒异常落叶的影响
江津区每年910月雨水较多, 温度适宜, 是红、黄蜘蛛和附线螨发生发展的盛期, 螨类吸取花椒叶片中的营养, 致使叶片失绿而变成黄色、灰褐色而脱落。
2.5 生长调节剂对花椒异常落叶的影响
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抑制剂在花椒树上使用后, 抑制了花椒树的正常生长, 使其生长速度减慢, 甚至处于停止生长或休眠状态, 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 刺激生长, 花椒树就会较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而引起“落叶”。
3 防止花椒树异常落叶的建议措施
3.1 加强锈病防治
3.1.1 加强田间排水沟的清理
挖好边沟、壁沟、“十”字沟, 增加排水沟的数量和深度, 防止土壤渍水, 降低田间湿度, 预防锈病发生。
3.1.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 按窝行距3 m2 m或3 m2.5 m定植, 密度不超出111株/667 m2, 以保持田间空气流通, 降低空气湿度, 预防斑点落叶病和锈病发生。
3.1.3 合理修剪
花椒枝条不宜留得太多、太密, 要剪去徒长枝、纤细枝、病虫枝、干枯枝, 每株花椒树保留30~60条健壮结果枝, 大树最多保留60~70条, 并采用短截、回缩、拉枝、压枝等措施, 提高通风透光能力, 增强光合作用, 减少锈病发生。
3.1.4 喷药防治
8月下旬开始, 用43%戊唑醇6~12 m L或12.5%氟环唑15 m L或25%丙环唑15 m L对水20 kg喷雾, 每隔15~20 d喷1次, 连喷3~4次, 严防花椒锈病发生。
3.2 加强螨类防治
在910月, 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15 m L+36%噻酮炔螨特10~15 mL对水20 kg喷雾, 每隔15 d喷1次, 连喷3~4次, 防治红、黄蜘蛛和附线螨发生。
3.3 中耕松土
在花椒下枝采摘 (6月下旬) 后, 结合椒园除草, 挖松花椒树脚盘, 增强土壤通透性, 促进花椒根系迅速生长, 确保根强树壮叶茂, 延迟花椒落叶时间。
3.4 增施有机肥
在花椒中耕松土后 (7月下旬, 新梢萌芽期) , 充分利用人畜粪尿, 每株花椒树施用人畜粪尿5~10kg或灰渣肥3~5 kg,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通气性, 促进土壤养分对花椒树的持续供应, 保持植株健壮生长, 增强植株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 减少异常落叶的发生。
3.5 预防花椒树过早休眠
3.5.1 加强肥水管理
对于徒长的花椒树, 根据施肥种类、施肥早迟、施肥数量, 调节生长抑制剂烯效唑的使用数量和浓度。根据花椒树长势的强弱, 枝条老化的程度, 在1012月, 及时灵活补施45%的花椒测土配方肥 (氮、磷、钾之比为15∶15∶15) 每株0.1~0.3 kg, 促进生长, 预防花椒树过早休眠。
3.5.2 增施叶面肥
在912月, 用0.004%的云薹素内酯10 m L+磷酸二氢钾20 g+5%啶虫脒15 m L+1.8%阿维菌素乳油10 m L对水20 kg喷雾2~3次, 以打破休眠和预防红蜘蛛、黄蜘蛛、蚜虫发生, 促进营养物质转化, 促进花芽分化。
摘要:每年秋、冬季节, 重庆市江津区的九叶青花椒发生异常落叶非常普遍, 已成为影响花椒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气象分析、土壤调查、肥料调查、田间观察等方式, 分析总结九叶青花椒异常落叶的原因。提出延迟花椒落叶时间是确保花椒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建议采用五个方面技术措施防止花椒树异常落叶: (1) 加强锈病防治 (加强田间排水沟的清理, 合理密植, 合理修剪, 喷药防治) ; (2) 加强螨类防治; (3) 预防花椒树过早休眠 (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叶面肥) ; (4) 中耕松土; (5) 增施有机肥。
关键词:九叶青花椒,异常落叶,调查分析,防止措施
参考文献
[1] 程玥晴, 陈霞, 王龙, 等.九叶青花椒覆盖免耕高效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 2010, 4 (7) :17-18.
[2] 傅汝维.九叶青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 2009, 3 (9) :19-20.
产品异常调查报告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