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非流动资产范文
财务会计非流动资产范文第1篇
1.1 货币资金管控问题
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逐渐壮大, 企业的融资水平会比发展初期更强一些, 可是在融资规模及融资途径上普遍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若企业的现金流在控制过程中出现薄弱环节, 则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将会下降;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恶化, 行业内运营环境则会随之恶化, 资金断链、财务危机将会随时出现, 企业甚至会面临濒临破产及倒闭的局面。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根本目的有两个:其一, 为实现企业正常交易所需, 用作企业采购原材料及日常开支等;其二, 为了企业防范风险需要。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 企业运营策略随时需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调整, 这必将导致企业的前期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产生的是资金预算上的偏差, 企业就必然会动用货币资金来发挥“消防员”的功能, 来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
1.2 应收账款控制问题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销售行为的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应采取措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以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现阶段, 我国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都非常大、账龄非常长, 这类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若无法及时处理, 将其减小到企业可承担的范围内, 必将会使企业资产流动性大幅度减弱, 从而导致企业出现无力偿债、存货短缺等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资金链断裂。
1.3 存货控制问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 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 是企业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当前许多企业在存货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 采购制度设置不科学, 许多企业的采购业务是由采购部门来管理的, 采购部门又依据不同的标准分别设立了不同的采购小组, 来分门别类地管理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材料等物资的购进及使用发放工作。由于企业是链条式发展, 很多时候会出现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部分原材料会有交叉的现象, 而每个采购小组又都相对独立, 都在分头购进自己所需的原材料, 如此循环, 由于采购重叠极易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等现象, 当然无形中也加大了采购费用, 进一步会在部门内部产生相互推脱、相互责怪等不和谐的因素。
2 控制企业货币资金的措施
2.1 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
定期制定资金预算, 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流动资产控制要以现金管理为主, 企业不仅要确保一定的现金持有量, 满足生产运营、上缴税赋、偿还欠款的需求, 同时还要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 减少资金的管理成本, 把暂时闲置的资金用作短期投资, 在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基础上, 还可以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 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价值处在一个动态的最佳状态。制定资金预算的作用:能够提前了解资金的流动方向及状态, 做好资金调度, 提前获取企业是否存在资金紧缺信息, 把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预防, 掌握企业资金的潜藏价值所在, 明确最优的资金持有量。当企业实际的资金额度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时, 能够采取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方法来调整资金持有额度。反之, 能够理性采取短期筹款方式来调整资金持有额度, 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2 严格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应在综合考虑合同履约情况、客户信用等级等因素的前提下, 定期对应收账款加以分析, 判定应收账款及时回款的可靠程度, 优化赊销回款制度, 加强应收账款逾期收回的控制。企业应对重点客户的巨额应收款项实施积极催收, 防止坏账、死账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加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 不得盲目追求销量而滥用信用。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 提高应收账款质量。同时, 企业还应在合理收回应收账款的前提下, 加强控制应收账款的收账成本。诚然,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绝非一劳永逸, 而是要常抓不懈, 实施动态跟踪监督。
2.3 加强存货控制管理
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控制管理。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监督和制约企业存货的采购、检验、记录、保管、领用、盘点等各个环节, 有效地堵塞漏洞, 提高存货的采购及仓储质量。企业的存货既要保证货源充足, 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减少库存积压, 降低资金占用;更要杜绝同一种材料由不同采购小组交叉购进, 部门内部权责划分不清, 互相推诿扯皮。企业应根据经营情况及时调整存货数量, 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合理地控制存货数量, 既要降低资金占用及存货的管理成本, 更要防止因存货积压而导致的霉烂变质, 力求通过内部控制使存货数量保持在一个动态的最佳状态。
3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及满足自身发展要求, 需进一步增强对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 严格优化流动资产控制制度, 及时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开展科学的内控措施, 统筹兼顾, 通过有限的流动资本运营营造出无限的市场价值, 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摘要: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预计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等。如何有效地进行资产配置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若流动资产过多, 将会加大企业财务压力, 进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反之, 若流动资产过低, 必将导致企业财务周转困难, 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何根据行业性质及企业自身发展特征, 加强流动资产管理, 充分运用杠杆效应, 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益, 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存货,货币资金
参考文献
[1] 司羽.论企业流动资产定额管理及应用方法[J].管理观察, 2017 (13) .
[2] 程谢君.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J].商, 2016 (20) .
财务会计非流动资产范文第2篇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成本有两种计量基础:第一, 以公允价值核算, 条件为: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此时,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二, 以账面价值核算, 条件为: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此时, 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 均不确认损益。另外,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期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政策:第一, 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转让所得, 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 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第二,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 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 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逐年进行调整。
2 权益法下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税会处理差异分析
2.1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案例1:2014年, 甲公司将账面价值 (计税成本) 为1000万元的存货进行投资, 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该批存货的评估价值为1500万元。甲公司开具了专用发票给乙公司。发生评估费用1.06万元 (价税合计) , 取得专票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该项投资后, 甲公司对乙公司能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后被投资方 (乙公司) 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
第一,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第二, 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投资后, 甲公司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1600万元 (8000*20%) , 小于甲公司投资的初始成本1755万元。此时, 甲公司投资成本不作调整。
第三, 会计与税务差异
甲公司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涉及的税会差异。首先, 在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方面:其会计账面价值五年内保持不变 (均为1755万元) , 而计税基础从2014年的1356万元逐年增长100万元, 直到2018年与会计账面价值基本一致。其次, 管理费用方面:会计入账确认1万元, 而税务不予确认。再次,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利得方面:会计一次性确认利得500万元, 而税务方面将500万元利得在五年内进行均摊。最终经过五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会计与税务趋于一致。
2.2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案例2:其他背景资料与案例1相同。该项投资后, 甲公司对乙公司能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后被投资方 (乙公司) 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1)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与案例1相同)
(2) 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投资后, 甲公司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1800万元 (9000*20%) , 大于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1755万元。此时, 甲公司投资成本要作调整。初始成本调整分录为:
(3) 会计与税务差异。甲公司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涉及的税会差异:首先, 在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方面:由于甲公司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大于初始投资成本, 故将最初确认的成本从1755万元调整为1800万元, 计税基础从2014年的1356万元逐年增长100万元, 到2018年与会计账面价值仍然相差45万元。其次, 管理费用方面:会计入账确认1万元, 而税务不予确认。再次,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利得方面:会计一次性确认利得800万元, 而税务方面将确认的500万元利得在五年内进行均摊。最终经过五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再不考虑评估费用情况下, 会计与税务仍然存在300元的差异。
3 结语
案例1中, 在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情况下, 在递延纳税期间通过对会计成本和计税基础之间差异的调整, 递延期结束, 甲公司转让差额确认和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成本在会计和税务上均达到了一致;而案例2中, 排除1万元评估费的影响, 到了第五年,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还有45万元的税会差异。同时, 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也还相差300万元。这是因为:当投资方初始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时, 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并将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经过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就是1800万元, 然而税法规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成本以公允价值及与投资直接相关的税法构成, 不考虑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情况。因此, 二者就产生了差异。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规等陆续出台, 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可实行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由此产生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造成实务操作存在的诸多混淆增加了财税处理的难度。本文根据这一税收政策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 拟对权益法下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业务的财税处理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权益法,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税会差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财务会计非流动资产范文第3篇
单选题
1.在企业生活中,贯穿于整个环节的一门工作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人事
办公室
后勤
财务
2.财务的主要工作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投资
融资
经营数据(财务指标)的分析
以上都包括
3.企业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的三大报表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投资报表、利润表和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和销售报表
财务报表、销售报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企业今天把这款贷来,投资在项目上,年底得还钱,借高利贷先还贷款,以后再申请下一年的流动资金贷款,这样叫: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循环贷
短期贷
负债
投机
5.非财务经理要紧盯住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变动成本
流动成本
固定成本
净利指数
6.负债占的越多则其支点越往前,通过负债,就能翘动更多的利润的财务杠杆的前提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在总成本一定的情况下
在总资产一定的情况下
在总销售一定的情况下
以上都有可能
7.企业危险比较大的时候,竞争性比较强的行业,一定是高弹性的工资;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一定是高稳定性的工资,这叫: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
短贷长投
经济杠杆
8.企业三大报表的核心体系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利润报表
现金流量表
销售报表
资产负债表
9.牛马羊在报表中叫: 回答:正确
1. A 递延资产 2. B 3. C 4. D 生物性固定资产
盈力资产
非流动资产
10.企业可以随便贷款,银行审批特别快,企业缺钱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贷回来,不缺钱的时候就放着,这叫做: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信用额度
授信额度
流动性
固流结构
11.边际贡献就是用收入减掉变动成本,用边际贡献去弥补: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流动成本
原料成本
12.在车间里面产生了其它费用,比如二线辅助人员、车间的照明都属于: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流动成本
加工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成本
13.下列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东西被盗
房子着火 3. C 4. D 地震
广告费用
14.节约成本的办法有降低原材料、减轻费用,提高效率,其实还有一个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用杠杆调节
选择运营模式
规划好动作
学经验曲线
15.现金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一旦企业现金断了,企业就破产了,资不抵债不破产,现金断了才破产,它的作用有: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支付作用
预防作用
投机作用
财务会计非流动资产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