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园林项目的建设告别了传统的打造方法,能与城市综合体系更好地融合,整体建设模式较为优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处置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病虫害的原因、影响和破坏范围,在各类数据和信息的搜集上保持精细化,确保在病虫害的解决措施上按照针对性的模式来实施。另外,应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药剂要高度谨慎,避免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绿色防控措施
1导言
园林生态系统是中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想更好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加大科研力度、落实生物防控政策、不断改进防控技术并学习国外先进的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生态建设质量,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巩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的难点问题
2.1林木抵抗力有限
园林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这种抵抗力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尤其随着生态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使得病虫的种类越来越多,很难开展病虫防治工作。病害问题一般都是由局部向整体发展,往往只是一棵树木出现病害,由于没有及时解决,从而导致病害问题进一步扩大,促使周围很多的树木被感染,而且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单一的林木种植环境中。在开展商业林种植过程中,很多林场承包人往往只注重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养成科学种植和管理的基本意识,导致林木对于病虫的抵御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在后续过程中导致大规模的病虫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林场的建设发展情况。
2.2不合理用药,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现如今的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增加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而且产生的经济损失、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例如,有的园林在解决病虫害的过程中片面增加用药浓度,完全是通过高浓度的药物来杀虫处理,导致病虫害出现抗药性,而且在药物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植物造成严重的破坏,非常不利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解决。为此,解决城市园林病虫害必须坚持防治体系不断健全。一旦造成防治难度的提升,则既往的很多方法都不会有效。
2.3发展环境的影响
我国园林植物发展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在开展区域规划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后期再种植园林植物将很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问题。现阶段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发展的限制使得在园林植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园林植物规划阶段,没有考虑到园林植物后期发展的均衡问题,没有重视生态平衡以及物种竞争的问题,这样对于园林植物的综合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3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
3.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城市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园林项目能产生的影响力非常高,要想在长期工作的开展上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强化病虫害的解决力度。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加强植物的检疫工作。各类病虫害的出现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传播,必须通过合理的检疫手段,来更好地调整解决各类病虫害。植物检疫的难度并不低,要针对每一个类别的植物分别进行检疫分析,掌握好易感染的病虫害类型,观察病虫害的具体解决方式,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调整。植物检疫的过程中,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要加强对比,确保检疫的有效性。
3.2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进行科学的病虫害检疫工作,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的有效措施。首先,要保证所栽种的幼苗经过国家林业管理部门检疫、审批,并获得合格证书。在运输幼苗时,一旦发现问题树苗,需及时清除,从源头上扼杀病虫害。其次,严格管理生长期幼苗,定期对树苗进行生长状况检测,及时治疗或清除已感染病虫害的幼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总结病虫害发生规律,切实做好病虫害预防预测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推测春冬两季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最后,做好有害生物汇报工作,确定最佳防治日期并选择最优化学防治药剂,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选用高效、毒性污染低的农药。
3.3绿色园林植物种子的处理
我国各个城市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绿化工程的建设力度来更好地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从而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种子处理也是提高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种子的各种处理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通过相关基因改造技术加强种子对各种病虫害的抵抗力,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成长发育。而且在选种和育苗过程中,需要做好筛选工作。通过有效地观察种子的形状来选择饱满的种子,这些种子往往具有较大概率能够发育成为优良植物。在选种技术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淘洗,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来开展催芽工作,保障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同时还需要做好发芽率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4采取机械防治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处理过程中,有些地方的病虫害压力较大,而且造成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要加强机械防治的模式。机械防治的操作会结合病虫害的具体类型和影响因素,针对病虫害的解决手段来不断创新。例如,在不同的位置安装除虫装置,能够加强病虫害的集中处理,解决各类病虫害的繁衍问题。除此之外,机械防治的过程中,会通过诱导性的方式让病虫害自动扑入陷阱当中,由此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类虫害。开展机械防治不能被动实施,要观察机械防治过程中是否能够定期取得较好的效果,仔细统计虫害的数量、类型,坚持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长期优化给出更多的数据支持。
3.5推广生物防治手段
由于化学农药成本较低、见效较快,目前广泛应用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但长期滥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抗体,且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生物防治安全性较高、污染较少,是较为环保的防治手段。生物防治主要有2種方法:第1种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为害虫天敌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通过人工筑巢诱引天敌、人工饲养天敌,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如通过人工饲养周氏齿小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生物防治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防治农药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还有一些不育药剂、植物源农药及信息素和性激素。对各种常用化学药剂进行安全性评估,生产与农药功效相当和污染度较小的药剂。
3.6提高养护管理力度
要想在根源上更好地解决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不断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园林抗病虫害能力。我国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坚持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例如,有些植物喜阳、有些植物喜阴,要结合植物的生长方式和自身特性来布置位置,促使植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生长效果,植物在健康生长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更好地改善病虫害的综合解决方案。开展养护工作要尽量加强应用人工除虫,机械除虫虽然在效率上较高,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会阻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解决。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体系不断创新,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式告别了传统的方法,整体上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未来应不断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涵,深入研究病虫害,观察病虫害造成的恶劣后果,不断加强除虫措施、防护方案,杜绝病虫害反复出现,坚持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家银.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0(03):135-136.
[2]郭丽芳.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0):34-35.
[3]陈岷.试析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及生态控制要点[J].现代园艺,2020,43(18):41-42.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2篇
桃--叶煎水外洗。 或:叶铺床睡其上。
桑--桑叶9克研末,拌米饭吃。
牙痛:
柳树(风火牙痛):柳树根50g,瘦猪肉100g,加适量水一起煮,饮汤吃肉。
苦瓜(虚火牙痛):捣烂如泥,加白糖搅匀,两小时后过滤出汁,冷服,连服3次。
盐肤木:五倍子10g,加水煎煮,大口含漱,连续3次。紫薇:根60g,水煎汁,以药汁和鸡蛋两个煮服。 茶叶:茶树花炖鸡蛋服。
高血压:
芹菜--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煲汤分次服用。
芫荽--用鲜香菜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为1个疗程,对治疗高血压有辅助疗效。 桑--鲜桑根250克煎水服。
长春花--长春花、夏枯草和沙参各15克,水煎服。
头痛:
肉桂--用桂油外涂患处。
茶叶--茶叶、菊花各9克,泡开水饮。
鸡屎藤--全草30-60克,煎服。
葱--葱鼓汤(葱白,豆豉)。
烫伤:
肾蕨:鲜品捣烂敷患处。
扇叶铁线蕨:鲜草适量捣敷。
深绿卷柏:鲜全草捣烂敷 。
南瓜: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油调涂。
癣:
乌桕--根皮或叶适量浓煎外洗。
豆梨--鹿梨根(豆梨的根),刮皮捣烂,醋和,麻布包擦之;干者为末,以水和捣。
榕树--树皮30-60克或干叶15-30克,水煎服,1日分2次服。
呕吐:
樟树--二层根皮15克,生姜3片,绿茶15克,煎服。
枇杷--枇杷叶(去毛)、生姜,煎服 。
苹果--(妊娠呕吐)新鲜苹果皮30-60克,米30克(炒黄),水煎代茶饮。
芫荽--鲜草适量捣汁1匙,甘蔗汁12匙,加温服,一日2次。 糖胶树--(妊娠呕吐)灯台树叶9-12克,炒,水煎服。
大蒜--蒜头一两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治呕吐。
心绞痛:
鱼腥草--鱼腥草根,牙咬吃。
盐肤木--(冠心病、心绞痛)口服舒通糖浆(盐肤木根制剂); 或根、茎制成煎剂,•日服3次,每次10CC(合生药15克)。总疗程4-8周。
感冒:
三叶鬼针草:鲜草适量,水煎服,治感冒咽喉痛
樟树:树皮或树根9-15g,水煎服。
火炭母:全草30-60g,水煎服。
山苍子:根15-30g,水煎服,红糖为引。
水蜈蚣:0.5-1两,煎服。
大蒜:生大蒜3个,捣烂加开水白糖调服,主治感冒。大叶桉:桉叶水煎液,喉头喷雾。
榕树:树皮30-60克或干叶15-30克,水煎服,1日分2次服。
功能性子宫出血:
侧柏--侧柏叶120克,水煎,分3次服用。
慢性气管炎:
侧柏--侧柏叶片,每次4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
咳嗽:
玉米: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鱼腥草(百日咳):全草30克,水煎,兑白糖服,每日2-3次 。火炭母(百日咳):全草30-60克,煎服。
银杏:银杏果(白果)3-9克,水煎服。
水蜈蚣:全草15-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或:加蜜枣3个。大叶桉:叶25-30枚(约25-30克)水煎服,对感冒引起的咳嗽有成效。
仙人掌:60克,水煎服。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3篇
1 植物文化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植物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 在古诗文之中常常出现以植物入诗或以植物作为意象的例子。古人对不同植物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如认为竹子谦虚、坚韧, 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认为牡丹富贵华丽, 认为松柏沉默坚定, 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和吉祥象征赋予了中国的园林景观以更多地人文背景和思想深度[2]。通过栽种不同的植物,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主旨, 以植物文化表达自身的美学追求和造园理念。
2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时, 为了亲近自然、贴合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绿色植物的现实需要, 植物的配置成为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在实践之中可以发现, 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几点方法和对策。
2.1 结合地形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
当园林中植物种类较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时, 按照主题设计植物景观可以最好地做到多而不乱、繁而不乱, 也能较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主旨。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时, 设计师可以结合地形进行主题的划分, 如池塘、小河附近以“水”为主题进行设置, 在池塘之中设置水生植物睡莲、荷花, 在池边种植芦苇、菖蒲, 在河岸上载重垂柳, 结合池塘、小河的景观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将河流、池塘和水生植物、河边植物相互映衬, 再加上水中的游鱼和河岸上的行人, 有静有动、生动活泼。
除了“水”为主题, 结合地形以大量乔木间杂种植还能够塑造出山丘和林野, 以灌木和乔木制造出地形起伏的山峦丘壑。园区较小的园林, 设计师可以合理运用植物营造出景深, 并巧妙运用植被对各个景观之间进行天然地隔断, 使园林显得繁而不乱、层次分明。
在有着大片开阔地的园林之中,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植被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色植物, 大范围种植某种花卉形成特色园区。等到花季, 鲜花盛开, 乍看好像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这种密集种植单一花卉带来的景色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
2.2 以四季为主题配置植物
除了地形, 占地面积较大的园区还可以设置各种富含人文底蕴的主题, 例如以四季为造园主题, 在各个分区之间以植物或是建筑隔断。在以“春”为主题的园区, 设计师可以遍植花木营造出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气氛, 主要选择迎春花、桃花、杏花等春季开花的花卉, 使这一园区成为春季赏景的重点。在以“夏”为主题的园区, 结合池塘可以塑造出夏季庭院深深、小荷初绽的景象, 也可以以石榴花、紫藤等夏季花卉为炎炎夏日增添清爽绚丽。夏季植物生长繁茂, 许多落叶乔木都会在夏季枝繁叶茂, 像槐树、银杏和梧桐等树木都是营造夏季清凉绿阴的典范, 为城市增添绿阴和凉意, 也有助于城市夏季温度的降低[3]。
秋季的园区在造园理念上可以突出红叶的热烈和黄叶的绚烂, 在秋季为主题的园区, 园林设计师可以广泛种植枫树、槭树等秋季树叶变红的乔木及银杏、二球悬铃木之类秋季变黄乔木。对于园区较小、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的园林, 秋季主题的园区也可以以菊花等盆景为主要景观, 以菊花的凌冽风姿烘托秋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英姿飒爽, 营造出秋高气爽的景色。
冬季的造园主题受限于地区环境和环境温度, 对于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 冬季的植物选择范围较大, 能够在野外越开花冬的花卉, 茶花就是不错的选择。在冬季平均气温更加低的地区, 造园时设计师可以选择腊梅和梅花, 傲雪寒梅可以成为冬季赏园的重点。在中国北部, 冬季的气候更为严酷, 极端性天气也跟多, 为了保证冬季的植物存活, 设计师应该更多地选择耐严寒的植物。松柏等常青乔木、灌木四季常青不惧严寒, 以此作为造园的主题能够营造出凛冽肃杀的气氛, 在冬季大雪纷飞时也非常应景。
2.3 高低错落配置植物
除了按照主题配置植物, 植物搭配时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高度搭配。例如, 在设计园林时进行植物配置, 将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混杂种植, 将垂柳、旱柳等垂坠感较强的植物种植在水域附近的池塘、小河边, 搭配水葱、芦苇、荷花和香蒲等生长在沼泽浅水中的水生植物, 再配合水中的浮萍、睡莲、水葫芦等浮水植物, 水波袅袅的景色搭配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 高低错杂, 极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
考虑到园林在四季的观赏效果, 设计师需要保证园林在四季都有景可看、有花可赏, 更多地将开花季节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例如, 春天开花的樱花、桃花和杏花花期不同, 可以间杂种植, 夏天的石榴花、睡莲、栀子和米兰等花卉也可以搭配在一起, 再加上秋天包括丹桂、银桂和金桂在内的不同品种的桂花和深秋的菊花、冬季的腊梅水仙, 四季花卉参杂种植, 使园区时时鲜花盛开、四时之景各不相同, 极大地提升观赏性和趣味性。
对于园区较大、有条件对园林进行进一步划分的园林, 设计师在植物搭配时可以考虑到园区的色调统一和色彩和谐, 能够进行更多地搭配尝试。例如, 将枫树、槭树、鸡爪槭和红栎等树叶呈现红色的乔木搭配上石榴花、凌霄花等红色系的花朵, 再加上石蒜、红玫瑰和红蔷薇等色泽红艳的花卉, 园区的色泽将会非常统一和谐。除了红色系, 黄色系的花卉植物也很好搭配, 乔木中的银杏、梧桐、榆树和水杉秋季有着金黄的叶片, 花卉中腊梅、金缕梅、迎春花和金合欢绽放着金色的花朵, 将其搭配在一起, 园区将有着金色的主题色调。
3 结语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 在当今中国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后对于绿色生活和减少废气噪音的实际需要, 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中植物覆盖率有着更高的要求, 植物景观成为当前造园的重点。结合植物文化, 合理配置植物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和应有之义。
摘要:在现代园林景观之中, 植物景观成为重要的组成元素。在对植物文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探讨植物文化的内涵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 起到增加人文素养的作用。在探讨植物文化的基础上, 试图为现代园林植物的配置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植物文化,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杨絮飞, 李国新.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 .
[2] 于冰沁, 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4篇
园林景观的美感, 最开始来源于自然生态, 是自然生态美的体现, 和人文艺术美与生活质感美的统一。在每一个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里, 植被都是不可还缺的主要影响因素, 植被造景也能够协助园林景观搭建1个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综上所述, 旧有的植被造景理念, 不能满足自然生态历史时代的需要, 怎样完成园林景观植被的造景工作, 早已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2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艺术
2.1 自然生态性能是自然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
园林景观植被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 不单单需要思考植被的高自然生态使用价值, 还需要在重点强调自然生态使用价值的同时, 追逐其性能、景致、人文, 包括社会价值。它不单单以达到现代人们的需要为设计目标, 还需要思考其他各种生物和后代可以连续发展进步的需要。园林景观植被的美学感悟, 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美感与社会人文美感两类。
2.2 从园林景观艺术的要求开始
园林景观绿地, 不仅仅具备很强的使用性能, 并且能够产生各类景色。有些规划设计不思考具体地理位置和周边生态环境, 应用“拿来主义”简单粗暴的抄袭。有些规划设计的植被品类没有特征, 缺少改革创新认识, 导致植被景观万年不变, 不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美学理念的要求;有些规划设计工作人员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 仅仅依靠实践经验, 对规划设计作品的整体思路、格局分布, 没有展开深入地研究分析, 对植被配备的根本原则、比重以及自然生态作用, 没有深入考虑与分析研究, 造成规划设计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需要。因此, 在规划设计方面, 需要思考植被配备方面的艺术美学要求。
2.3 需要符合植被自然生态要求
植被是活的生命个体, 作为园林景观里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不仅仅能够点缀装饰总体生态环境, 增长园林景观的艺术人文效果, 而且对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园林景观艺术人文, 是一类将性能、美学、科学相融合的艺术人文, 是具有生命力的、集合多类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人文。植被造景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需要展开有效的融合, 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把握好植被自身的美学特征, 包括总体园林景观的审美需要, 还需要深入了解多种植被的生长爱好, 遵守植被造景的根本原则, 进而使得景观项目的质量与园林景观植被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搭建战略
3.1 落实好园林景观植被的配备规划设计
中国是一个植被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每个区域都存在独具特征的植被种类, 假如能够妥善使用上述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在植被配备方面, 就会产生全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也是处理和解决城镇园林景观绿地持续增长建设花费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 选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作为主要种植对象, 与此同时, 也应该思考广泛引入其他适合生长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 还需要思考植被的来源是否便利、经济、数量等影响因素。
3.2 投资建设园林景观应以植被景色为主
造景指的是经过人工方式, 使用生态环境条件与组成园林景观的多种因素, 打造出人们所要求的景色。景色是园林景观的根本主体与人们欣赏客体。全新一代的城镇绿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中的生态环境绿化, 而是更加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的、以植被造景为中心的园林景观化朝向发展进步。所以, 我们提出植被景色最有魅力, 是具备生命力的象征, 而且投资费用比较低。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很多人有机遇了解和认识到了欧美国家园林景观投资建设发展里, 植被景色的影响力, 深深感觉到仅仅依赖中国古典的园林景观, 早已不能满足改良生态环境自然效应的需要了。因此, 在园林景观的投资建设发展里, 早已有很多声音发出, 提倡充分关注植被景色。
3.3 规划设计自身的美学特征
园林景观植被, 是园林景观空间里选择性最大的组成部分, 能够按照使用者的要求, 调整布局设计, 因此其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里不断改变的动态型景色。园林景观植被造景, 按照其种类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型、规则标准型以及混合搭配型。自然生态型的配备, 以仿照自然生态, 重点强调改变为主体;规则标准型, 主要以中心轴线对称布局为主;而混合搭配型则混合采取了自然生态型和规则标准型的特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 本质上就是一类可连续性发展进步理论, 根植于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 依据自然生态体系里植被个体、植被之间等多个子体系的相互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进步, 先进专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 当代园林景观投资建设发展也应该逐渐面向市场化、标准化、先进化, 这也会促使城镇逐渐发展成了绿色自然生态的家园。综上所述, 当代园林景观植被自然生态的投资建设发展, 是一项长期工程项目, 要求全社会的一起努力。
摘要:随着城镇自然生态问题的日渐突出,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正在逐步升级, 城镇生态环境的投资建设发展, 正在朝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不断发展。现如今的住宅建筑植被规划设计, 早已不再是一般性的供应树荫与美感, 同时也需要为住户供应一个身心愉悦、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空间, 达到人、城镇和自然生态的温馨、和睦、怡然相处。所以, 怎样搭建绿色自然生态收益的园林景观艺术, 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全新挑战。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被
参考文献
[1] 贺建明.居民区植被绿化规划设计讨论[J]科学技术情报研发和社会经济, 2013 (11) .
[2] 俞孔坚, 李迪华.景色和城镇的自然生态规划设计:定义和理论[J].我国园林景观, 2011 (6) .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5篇
园林景观在进行艺术的价值体现一般西药借助植物的配合和植物造景实现的。在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 其植物造景和配置是主要应用的环节。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中, 一般是借助园林的状态进行植物配置工作的, 同时将其景观特点进行一定的凸显。对于园林造景的效果来说, 其主要是通过其植物造景和配置的运用进行体现的, 以便能够提供一个质量和品质有保证的园林生态环境。所以, 在进行园林设计环节中务必需要将植物种类特点和属性进行全面的考虑, 在进行应用务必对园林景观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 以便对生态环境改善有一定的提升。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该对园林空间的设计给予重视, 以保证园林的生态设计质量。我国的2007年, 国家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园林建设理念。所以, 很有必要加强我国的西部绿化植物建设发展, 以保证我国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西部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植物种类过于单调
本文以新疆为例进行说明, 因为我国的新疆面积大, 其地形呈现多样性, 气候条件比较特别, 由于新疆属于我国西部地区, 其气候呈现干燥特点, 缺少降水, 同时冬季降雪量和蒸发量都是比较大的, 西部冬日气温的日差比较大, 冬季特别寒冷, 夏季呈现干热状态。西部地区的木本植物的生长时期不是很长, 植物种类过于单调, 不能实现植物的多样性, 造成在净化空气的环节难以实现, 对于美化效果难以体现。
2.2、忽视植物空间结构
在进行植物空间结构的设计中, 我国西部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现状主要呈现为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进行植物移栽过程中, 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 缺乏我国的传统名花, 在进行植物配置中对于乔灌木花草空间配置中, 没有对其竖向和相关植物配置中缺乏层次设计, 对于其空间结构设计中, 过于单调。
2.3、缺少季相景观
我国的西部植物季相主要是指其植物随着季节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只有通过对植物进行特点的其植物群落的利用, 对植物进行科学配置, 从而能够将植物的季节性进行一定的体现, 对于植物的器官进行展示。因为西部的树种主要是以常绿树种为主, 因此缺乏一定的植物的观赏性的设计, 对于季节的变化应该进行相应的结合, 尽量避免树种选择的单一性。
3、中国西部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措施
3.1、以乡土树种为主, 丰富植物多样性
首先, 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需要根据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进行适当的考虑, 同时将乡土树种的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 因为西部地区的环境和气候都是比较恶劣的,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树种的选择, 一般都是选择对于干旱和气候有一定的抵抗性的树种。其中在进行城市树种的选择过程中, 主要是以抗污染树种为主, 主要能够将城内车辆尾气和粉尘通过光合作用进行一定的减弱和转化, 但是对于一般树种而言容易发生叶片斑状坏死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抗污染树种的引进。同时需要遵循树种配置原则进行树种之间的搭配, 需要注意对常绿树和落叶树之间的搭配, 同时需要注意乔木和灌木的搭配, 从而保证其树种的景观的观赏性和有防护的作用, 同时可以进行彩色树种的应用, 充分的利用乔木或草被植物等, 使其能够提供丰富的景观效果。
3.2、植物空间景观营造
在进行西部地区的植物空间的营造过程中, 重点注重对乔灌花草的科学结合, 注重空间的错落感, 一般而言, 高层乔木和中层灌木、低层花卉地被植物一起结合成竖向空间景观。由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缺少相应的中层和底层的树种, 一般采取灌木红丁香、珍珠等树种进行替代。例如, 新疆师范大学的运动区进行水蜡、珍珠梅等灌木的栽植, 从而丰富了其运动区的观赏度和绿化程度。
3.3、注重季相配置
在进行我国西部地区的植物搭配中很有必要注重其季相配置原则。对于春季而言, 很多植物的开花季都是在春天进行的,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不同植物的花期特点进行搭配, 提升整个园林的观赏价值。对于夏季而言, 由于气温比往常比较高, 所以很有必要以清凉和舒适等角度进行搭配, 保证整体的绿化效果, 为人们提供舒适度。
3.4、注重防护类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气候特征, 一般进行种植的是以防护为主的树种。防护类的植物主要有物力和生理或者是生态的方面的功能, 其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度。例如, 对于强风或者是沙尘暴等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西部地区居住的人们的的生活和工作的破坏度。同时, 其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都是随着其实际的环境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 其能够多方面的为需要的环境需求进行相应的变化的。防护绿地的防护目的主要有防风阻沙型、道路防护型、卫生隔离型、护岸型和高压走廊型。
总之, 对于我国而言, 其西部地区的园林景观也是进行绿化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 其发挥着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所以,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应用过程中, 其设计是务必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 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摘要:现阶段, 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也逐渐升高。对于城市建设而言, 其园林景观是其中建设的一环节, 因为园林景观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所以,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环节需要进行人文关怀的考虑, 通过运用专业设计技术进行设计, 从而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其我国人们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 才能实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进行一定的探讨, 希望能够推进我国西部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西部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李瑾.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7, (12) :124.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是结合一定的设计规律将植物移栽到一起,从而打造立体景观和优美的平面图案,造景植物主要包括花卉、藤本、灌木及一些草本植物。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营造出园林意境之美,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陶冶人们的身心,缓解人们的疲劳,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1 作用
1.1 营造视觉美
在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中,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生长情况等等,结合植物的不同生命周期,将不同繁盛期的植物进行搭配,让不同季节都有着不同的植物景色之美,从而营造出视觉之美。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园林小品和山石作为点缀和补充,展示层次变化,营造出自然之美,以优化城市环境[1]。
1.2 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对于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提升空气质量。另外,还有一些植物可以净化水源,吸收水源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保证生态平衡,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2]。
1.3 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化组合,可以有效吸附灰尘和废气,对抗各种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3]。
1.4 给人们提供休闲场所
对于很多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帮助人们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一些园林植物可以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为人们提供避暑场所。另外,人们在饭后可以在园林场所跑步、散心,缓解白天生活的疲劳感,感受自然,保证人们身心健康[4]。
2 存在的问题
2.1 园林绿化植物品种选择不当
通过对很多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很多植物的配置和造景都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大部分绿化植物造景和配置过程中仅仅考虑其色彩和形态,以外观作为衡量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主要标准[5]。部分地区甚至盲目引进一些名贵外来树种,导致城市绿化成本虚高且缺乏地方特色。
2.2 单纯重视观赏价值,植物存活率低
在很多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仅仅以视觉为主要衡量标准,只重视观赏价值,忽视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各个方面情况,导致很多植物在移栽之后成活率低,进而使得园林绿化植物和造景效果较差。另外,植物成活率低,会导致园林缺乏物种多样性,从而难以发挥植物对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6]。
2.3 园林绿化造景和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就目前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现状来看,大部分园林绿化都是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很多城市的植物造景都是一些简单的形状设计,没有考虑到城市本身的风俗、地形、地貌等,园林绿化造景和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彰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风貌,园林的生态功能和防护功能也难以发挥。
3 原则
3.1 因地制宜原则
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以本地植物为基础,再搭配其他植物品种,这样不仅能体现当地的风俗风貌,还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植物采购成本。另外,本着尊重物种多样性的原则,为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调节功能,应该将小乔木、灌木、宿根花卉以及草花等进行多重搭配,然后再考虑其色彩、形状,在保证物種多样性的情况下,展示其形状特色,从而倡导环保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3.2 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在洁净空气、吸附灰尘、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夏季城市温度较高,园林设计中应该多设置一些遮阳树木,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又能让人纳凉避暑,充分发挥出了园林绿化的功能[8]。
3.3 科学合理原则
1)园林绿化配置要尊重生态,认真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及季节变化,进行科学配置,保证植物的成活率[9]。2)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植物的高低搭配,从而保证其生态效益。3)园林绿化需要主次分明、疏密有度,从整体入手,局部穿插配置,增强整体的艺术性。4)植物造景要重视季节变化,展示出“时移景异,步移景变”的效果,从而突显植物的观赏性,保证植物配置科学合理[10]。
4 方法
4.1 以本地植物为主
目前,在园林绿化植物设计中应用的物种还比较单一,地方特色不足,一些常用植物有200多种,但是大部分是以引用外国观赏性物种为主,其比例占到70%左右。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该改变现状,充分利用本地植物。本地物种在适应当地环境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并且采购成本低,长势也好,成活率有保证,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其园林设计的效果,还能节约各个方面的成本。
同时,对于外来植物品种的引进需要谨慎,不仅要考虑其观赏性,还要考虑物种多样性、色彩和形状的搭配,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当地的生长环境是否能满足外来物种生长需要。另外,也要注意外来物种的繁殖情况,防止其大量繁殖导致生态失衡。
4.2 重视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实用性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者只重视园林绿化设计的观赏价值,忽视了其实用价值,而园林植物绿化需要重视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实用性。例如种植薰衣草、鼠尾草等芳香植物,在夏季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还能驱蚊驱虫。
4.3 全面设计,提高配置的科学性
园林绿化设计要具备宏观设计理念,将园林绿化设计的多种功能考虑在内。1)在设计之前,应该对植物特点和功能以及当地的气候、土壤、季节等情况进行综合观察和考量。2)设计人员应考虑环境、时间、建筑等因素,利用艺术手段,合理配置种植。3)设计人员还要考虑空间布置、实用性以及地方文化,从而在保证整体美的同时,不丢失局部之美,另外,要重视其季节变换,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展示季节变化,避免季节变化造成景观单调。
4.4 充分利用植物芳香
很多植物具有芳香气味,例如百合、薄荷、薰衣草、鼠尾草等,当人们置身在园林之中时,植物的自然芳香可以帮助其缓解身心的疲劳和平时日常工作中的压力,让人精神放松、愉悦身心,充分展示园林绿化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5 结语
园林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不仅会影响绿化效果、观赏效果,而且会影响自然环境和园林绿化成本,因此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体现人文关怀、配置科学合理等原则,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以本地植物为主、重视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实用性、提高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植物芳香气味等方法,在保证园林绿化设计观赏性的同时,发挥其各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示設计的人文关怀,从而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城市风貌,打造更加和谐、美丽的城市环境,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与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悦煊.浅析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中的树木配置[J].现代农业,2020(8):4-7.
[2] 王利兴.园林造景与植物配置策略初探[J].现代园艺,2019(20):88-89.
[3] 刘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探讨[J].花卉,2019(18):137.
[4] 张立春.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9(6):144-145.
[5] 赵丽.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8(22):80.
[6] 刘彬,张越.中国西部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43-44.
[7] 刘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研究[J].乡村科技,2017(23):43-44.
[8] 孙艳霞.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25.
[9] 张爱玲.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31.
[10] 张岗峰.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5(2):148.
(责任编辑:赵中正)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