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1篇
专业人士提醒由于跨装修工程时间较长,一些装修游击队或不正规的装修公司,可能趁机以工人要回家过年为借口向消费者索要大部分工程款,然后“跑路”,所以准业主应该选择正规的品牌装修公司。
在选择装修公司时,要选择有营业执照并具备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的装修公司;要与装修公司签订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将施工内容、工程造价和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详细约定。
装修一定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注意半成品需要加强保护
首先,对一些木料,应该早点做封漆处理,封漆可防污、防干燥开裂。不要把装修材料堆放在取暖设备之上,以免其受热不均造成变形。
其次,不要把材料堆放在客厅窗口、门口等通风口处。气温急降会造成漆面和木器接口急剧收缩,引致各种开裂现象,等室内温度降到与室外温度接近时再适当地开窗户通风。
最后,施工人员离开工地后,准业主要注意将窗户、进户门等关紧,并将水、电、气的阀门关闭。
装修一定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尤其注意年前施工要明细合同
开始打算装修后应该注意:准业主与装修公司应该明细合同内容,只有全面完善的合同才能保证装修的质量和进度。
由于春节假期较长,不少工人要回外地老家过年,为避免年后工人不来上工或者换人对前期工程情况不了解,可能会对装修质量有影响,一定要在事先签订的装修合同中有所注明,装修工程在年前应完成到何种程度,何时停工,何时再开工。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2篇
考研面试复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随着考研竞争的激烈和对考生整体素质重视程度的提高,一些名牌大学的复试淘汰率甚至都达到了30%-50%.可想而知,复试是多么的重要,为了顺利地通过复试,超越梦想考研工作室(联系QQ465204412或QQ383705065)全体成员,收集了一些针对复试的一些注意事项,在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写了这篇日记供即将准备复试的学子参考
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1)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的考生复试时一般要加笔试一至两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大专生还要多加考一门专业课程)参加复试前要尽早和研招办联系,搞清加试的课程是什么,便于尽早有针对性的准备复习参考并着手进行复习备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而言跨专业的考生一般不加试,但是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的考生也要加试,因此考生应该与招生部门保持联系,询问清楚,以便提前做准备。
2)复试要考笔试。现在很多单位和专业开始在复试中实行笔试的考察方式,是对专业课的更加深入详细的考察。一般各个单位都会在复试通知上注明(专业课程笔试原则上可以自己选择,有些学校不能选,这点要先注意)。
3)英语方面要考笔试 一:翻译(一般是给你一篇文章,英译汉,有的学校还有汉译英);二,听力是必须会考的,考的比较简单一点就是听短文填空(短文挖去一些空,听三遍,补全空白处内容);还有的就是听短文回答问题---选择题目,一般语速和4,6级相当难度也差不多。(超越梦想考研工作室(联系QQ465204412或QQ383705065)为了回馈大家对我们的支持,特赠送2012新东方考研英语复试特训课程全程完整资料,包括复试听力特训以及面试自我介绍特性,希望学子们圆梦。登录本工作室考研视频免费论坛:
面试的基本原则 学习论坛下载
面试像其他许多事情一样,取得成功也依靠恰当的方法和技巧。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自己脱胎换骨,但你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别人不同的印象。考研面试有许多原则和技巧,最主要的有以下四条:
1.精心准备
硕士入学面试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精心策划和准备。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这样做对参加复试十分有益,尽可能的联系上您要准备复试的那所学校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这样是事半功倍的,很有必要,切记切记!!
2.自信、从容
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素质,硕士面试更是如此。有些考生不自信是因为太追求完美的表现,怕面试时出现自己因为不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出丑,丧失录取的机会,所以表现的战战兢兢,畏手畏脚。其实这完全是没有必要。一方面过于紧张会限制自己的发挥,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另外,从本质上讲,考生不是和面试官交锋,而是和其他考生交锋,你没有必要在面试现场征服面试官,而只要在面试官心中建立对其他考生的比较优势就行了。千万不要和老师有一种对立的情绪,仿佛老师就是敌人似的。
因此面试一定要从容、放松。如果不能放松自己,心里很紧张的话,就很难有高超的自我表现。机智和才干只能在放松、从容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发挥出来。
放松自己,不但是更好地回答面试官问题的需要,而且面试中的气质或印象分,在你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就开始形成,并影响面试官给你的最终分数。
3、果决、流畅
由于硕士入学面试的问题都是些专业问题,因此涉及面会很宽,记住:有些问题回答不好是很自然的事,所以的问题你都可以回答的上,那也就不要读硕士了,呵呵。所以,不要试图成功回答所有的提问,面试官也不指望你能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太好回答的问题,重要的不是看你回答问题的内容,而是你的反应,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才是那些老师们真正在意 的,更为看重的。
对那些不太容易回答、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你可以稍微做以下思考,可以有几秒钟,但思考时间不可太长,一般老师希望你有比较快的反应,但是不喜欢那种莽撞的学生。这时你要根据提问,给出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回答,然后论证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时说理清晰,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就能得高分,面试得高分的关键很多时候不在于回答问题的内容,而在于你如何回答,你的思路是不是逻辑清晰,能够自圆其说。
4、真实、坦诚
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会问你一些关于个人的问题,比如家是那的,作一些关于自己大学中学习的基本介绍,问你是不是读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专著啊?对于这些问题你最好如实回答,不要弄虚作假。一方面如果被老师揭穿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因为没有老师喜欢不诚实的学生。记得有一个哲学系的学生,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他读过原著没,情急之下说读过尼采的作品,结果他没有向导老师接着会问一个与尼采的作品内容相关的问题,当时这个学生被羞地满脸通红。
如何准备面试
(1)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一般由各招生单位的有关系(院)组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3~5名导师组成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的考查方法也比较灵活,有的可能考查一下专业外语,允许查字典翻译一篇或一段专业外语文章;通过面谈了解一下考生对本专业研究现状的掌握情况,现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读研后搞什么课题及 个人打算等等。还可能出几个题目进行简单的笔试或口试,还有的可能采用实际动手操作的考核办法。所以事先应尽可能了解复试的方式、方法,做到对复试心中有数。了解的途径很多,可以找在读的本专业的研究生了解他们当年是如何复试的,(这点很重要,前面已说明)也可以向本专业的指导老师了解一下应先重点准备哪些东西等,也可以到研招办询问。
(2)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这样做对参加复试十分有益。
(3)通过走访本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或本专业的老师了解一下本专业目前正在承担或已经完成的、比较重大的科研项目,了解本专业老师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尤其是认真阅读一下他们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或许在复试中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附:超越梦想考研工作室(联系QQ465204412或者QQ383705065),提供2013新东方 文都 文登 海天最新最完整的辅导班公共课(英语 政治 数学)以及统考 教育学 心理学 西医 中医 历史学 农学 计算机全程资料,考研视频免费分享网:全程更新最新动态与大家一起分享。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3篇
汽车保养和维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自己们无论是出于好奇也好,还是出去负责也好,都会自己去检查自己的车子,但是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不正当的操作会引发一系列的危险,今天汽车脚垫的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关于自己保养车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平常的汽车维护中,一些简单的维修和保养司机是可以自己来操作的,比如:更换雨刷,车身上蜡,加注玻璃水,汽车内饰等等。没有经过培训或者不懂的车主,建议不要自己动手做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自己爬到车下检查底盘。
下面简单说一下在自己的日常养护、维修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夏季汽车抛锚的时候需要打开引擎盖观察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车的水箱有可能已经开锅,这个时候不要贸然打开引擎盖,防止发生发动机内水蒸气温度过高,灼伤脸部和手部。
正确做法:将车停在路边,稍等一会,等到温度散发的差不多的时候,在打开观看,必要时要需求紧急电话。
当汽车抛锚在陡坡上的时候一定不要就地维修,车主停车时要留意停车的地方是不是斜坡,最好找平坦无坡度的地方停放。检查汽车是否仍挂在挡位上,拉好手刹。如果是在有坡度的地方,最好车轮下放置障碍物防止车辆突然滑动。
不要在不通风的地方,比如车库、车棚等地方长时间启动发动机,汽车发动是需要氧气的,在封闭空间内,长时间发动汽车,会把空间内的氧气耗光,而且会有很多一氧化碳产生。维修人员不断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导致一些恶心、胸闷等症状。容易出现意外。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4篇
1. 公路试验检测的理解
1.1 内容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的检测就是公路试验检测, 通过对样本进行检测, 来达到对公路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目的。而且通过公路试验检测结果, 还能够从检测结果分析中, 对公路建设施工进度以及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调整, 从而确保施工过程能够达到安全高效保证公路质量。
1.2 意义
首先, 通过公路质量试验检测, 能够对建设过程中所用材料是否安全有效进行判断。并且能够对建设过程中材料来源以及运输成本进行优化, 尽可能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降低施工进度以及成本。其次, 则是进行公路质量检测试验, 能够使建设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得到检测, 判断其可行性以及适用性, 将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消除。最后, 公路试验检测能够做到对材料用量以及选材的有效控制, 使整个建设过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艺和技术得到调整, 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公路质量安全。
2. 公路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不完善, 监管力度不足
公路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长期性以及项目性的特点, 所以进行检测工作时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对检测工作进行推进以及巩固。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中, 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关管理监控体系以及实施制度, 但是具体操作性不强, 流于表面。施工企业的, 监督与管理人员对制度文件并没有深刻认识, 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没有按照制度工作。
2.2 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以及意识低
公路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许多方面, 而且因为公路质量检测工作属于见效慢的工作, 所以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现如今我国许多施工中, 管理工作人员对人员配置, 材料供应以及工作进度等关注程度更高, 对公路质量检测工作的关注度极低, 更有甚者完全忽视公路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在施工前没有及时建立专项实验室进行公路质量检测, 就盲目进行开工。在施工过程中, 对于检测实验数据又没有进行及时的整理及分类, 更严重的是在某些施工单位中没有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测试验工作, 一旦出现上级要求进行检测的情况, 则临时抽调非专业人员进行实验, 所以检测试验效果以及数据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2.3 检测仪器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公路建设工程不断增多, 所以, 需要的专业检测仪器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设备制造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利润的诱惑, 纷纷加入到检测设备制造行业中来。但是因为检查设备, 属于非常专业的产品, 所以对检测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要求极高。一些设备制造企业, 在没有得到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就进行设备生产制造, 使得检测设备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对公路质量检测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4 数据记录不准确
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中, 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记录是重要环节。精确客观的检测数据远能够对公路质量进行最直观的反映, 进而帮助施工管理者安排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技术。但在进行实际操作时, 因为检测工作时间长, 所以检测开始之后, 工作人员脱离工作岗位进行其他工作, 之后再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进入时间, 记录的数据属于延误记录。而且检测工作并非一次就能够完成, 往往需要进行多次, 当多次检测数据都没能记录成功时, 检测工作人员往往会捏造数据进行记录。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监管, 完善制度
公路主管部门以及政府要对公路质量检测试验工作提高重视, 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同时, 公路主管部门以及政府要对施工单位所进行的公路质量检测实验进行频繁检查, 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处理。施工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检测试验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完善, 并为制度运行创建良好环境, 使制度能够落实。
3.2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能力
首先, 要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力度, 使其自身专业能力得到增强。其次则是在进行新进人员的引入时确立标准, 专业能力过关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最后, 则是引导从业人员对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认识, 使其对检测工作中的任务以及每个环节都如实完成。
3.3 整顿检测仪器市场
检测市场试验仪器质量参差不齐, 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整顿力度, 对没有生产许可以及生产技术不达标的违法制造企业及个人进行大力打击。同时对公路检测试验仪器的准入标准进行提高, 使设备制造行业的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 施工单位在进行检测试验设备的采购时, 要认真做好辨别工作。
3.4 试验过程严格化, 确保数据精准
针对出现数据解读准确的不同情况, 施工单位要进行针对性改进。若是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或故意而导致数据失真, 施工单位要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端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并组织培训工作, 使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也得到增强。若是因为工作量大而导致实验数据失真, 那么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的试验队伍, 保证实验过程安全且真实。
4. 结束语
公路试验检测不仅对公路质量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具有很大帮助。虽然我国目前的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存在许多问题, 但是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 其所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重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社会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是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承担着我国物资的流转, 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其具有网点多, 便利性高以及网络广的特点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日益增加的物资流转对公路运输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保证公路质量的有效措施就是进行公路试验检测, 因此在本文中, 笔者将从公路试验检测方法入手, 对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路运输,试验检测,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开生.公路检测作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03) .
[2] 马鸣飞.浅谈公路检测试验室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1) .
[3] 潘惠芬.现代公路检测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0) .
[4] 陈宗平.关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几点建议[J].工程与建设, 2009, 23 (5) :685-686.
[5] 张春英, 白宏伟.公路试验检测设备现状与对策[J].交通标准化, 2008 (23) :19-22.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5篇
高速铁路时速快, 效率高, 为了保证其安全性, 基础控制测绘工作尤为重要。与一般铁路不同, 高速铁路对轨道工程精度要求极高, 传统测量方法已显得落后, 且原有铁路控制网存在精度偏低、桩点密度不足等若干问题, 因此建立轨道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已是大势所趋。
1 高速铁路测量技术要求
通常来说我们把高速铁路轨道可以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有砟轨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铁路轨道, 在地面上轨枕下铺设一层碎石组成的道床, 上面再假设木轨枕和钢轨组成, 虽然便于维修, 却无法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无砟轨道是以钢筋混凝土或者沥青混凝土道床取代了有砟轨道的散粒体道砟床的整体轨式结构。
为与目前的高速铁路建设相适应, 提高高速行车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高速铁路轨道对精度的控制必须严格, 甚至达到毫米级别。同时因为无砟轨道施工后的不能调整性,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测量必须具备更严格的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
2 我国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方案
高速铁路技术经过几次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在借鉴德国等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依据误差分析理论和仿真试验, 考虑我国的技术能力, 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测量平面控制网是建立在ITRF2000或者ITRF2005框架下, 选用北京54或者西安80参考椭球体, 通过地区的具体情况, 选择抵偿带坐标系统、任意中央子午线系统、任意中央子午线的较窄宽度带横轴墨卡托或者斜轴墨卡托投影到平面上的。
3 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3.1 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
3.1.1 CPI点位的选取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点位应便于安置GPS接收机。点位周围视野开阔, 在地面高度角15°内不应有成片的障碍物, 便于GPS卫星信号的接收; (2) 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 的距离不小于400m, 离高压输电线距离不得小于200m; (3)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如金属广告牌等) , 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4) 点位应选在稳定、牢固、不易破坏且容易寻找、交通方便、利于安全砟业的地方。
3.1.2 基础平面控制点 (CPI) 施测
(1) 仪器:采用双频GPS接收机; (2) CPI应与沿线不低于国家二等三角点或GPS点联测, 每50km左右联测一个国家三角点。全线联测国家三角点的总数不得少于3个。
3.1.3 GPS网平差及坐标转换
数据后处理采用通用的商业软件 (如TPPS等) 或随机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1) 采用GPS基线的双差固定解进行GPS基线网平差; (2) 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并把WGS-84的三维坐标转换为工程独立平面坐标; (3) 采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己知方向进行坐标转换, 并引入相应的平面坐标系; (4) 为保证GPS测量的高精度性, 坐标转换前, 检查联测三角点的精度, 确认至少满足C级控制点精度后方可采用;
3.2 线路控制网 (CPII)
CPII在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 上沿线路附近布设, 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无砟轨道施I阶段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CPII网在CPI网的基础上采用四等导线或C级GPS网施测, 点间距800~1000m, 离线路50m~100m左右, CPII控制点位尽可能选在铁路用地界内、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当与水准点共用时, 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并按规定埋石。所有CPII控制点均在现场填写点位说明, 必要时丈量至明显地物的距离, 绘制点位示意图, 砟好点之记。
一在线路勘测设计起、终点及不同单位测量衔接地段, 联测2个以上CPII控制点砟为共用点, 并在测量成果中反映出相互关系。CPII控制点应有良好的对空通视条件,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 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个通视点, 以满足放线或施I测量的需要。CPII网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 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并与CPI联测构成附合网。
3.3 基桩控制网 (CPIII)
CPIII为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 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 (C P I) 或线路控制网 (CPII) , 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 为铺设无砟轨道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CPIII测量应按导线测量或后方交会法施测, 控制点的布设应兼顾施工及运营维护要求, 埋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 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 控制点标识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3.4 高程控制测量
勘测高程控制测量应与高一级的国家水准点联测。四等水准测量一般30km联测一次, 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80km;二等水准测量一般150km联测一次, 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400km并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客运专线铁路与另一铁路连接时, 应确定两铁路高程系统的关系。水准路线应沿线路敷设, 水准点埋设满足下列要求: (1) 水准点应每2km设置一个。重点工程 (大桥、长隧及特殊路基结构) 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可与平面控制点共用, 也可单独设置, 单独设置的水准点距线路中线距离宜在50~150m之间; (2)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3) 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时, 在平原地区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在山岳、丘陵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4) 水准基点应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二等水准路线一般150km与国家一等水准点联测一次, 最长不应超过400km联测一次。水准基点控制网应全线 (段) 一次布网测量。
4 结语
高精度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有效克服了我国传统铁路测量方法采用定测中线控制桩砟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维护所带来的测量精度低, 坐标系统不统一的缺点, 使得我国铁路测量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精密测量贯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对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高精度起着非常重要的砟用。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建设时期, 建立有效、经济实用的精密测量控制网是保障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放样及运营维护精度的前提。本文即对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控制测量,GPS
参考文献
[1] 王兆祥.铁道I程测量[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第6篇
前言:静力触探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备, 将一定规格的金属探头用静力压入土层中, 同时用测试仪器采集土层对触探头的锥尖、侧壁的阻力, 以此来判断, 分析, 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提供地层的承载力。与常规的勘探方式相比具有连续、快速、精确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影响、外业操作的不尽合理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及分层等造成的不当, 往往对测试的精度产生影响,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 对影响静力触探数据精度所造成各种原因逐一论述, 做出系统介绍。
一、设备影响:
设备的影响主要是采集设备及触探探头两个方面:
1、采集设备:
由于老式的双笔记录仪灵敏度较低, 划线迟缓等不足, 近年来已经完全被微机数据采集仪所代替,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发展, 由于采集设备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低,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2、触探探头:
触探探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的几何尺寸变化上由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的计算是根据锥尖及侧壁两个通道的受力面积计算的, 在实际测试中由于在测试过程中的摩擦等原因。探头的锥尖及侧壁的受力面积经过磨损会逐渐变小 (或者出现裂口、划痕等) , 虽然这个磨损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及过程, 但是仍然是影响测试精度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 实际测试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探头的外形、尺寸有无异常情况, 超过规范要求的要及时更换锥尖及侧壁两个部件。
二、关于外业操作:
1、贯入速度的影响:
静力触探所采取的贯入速度不同, 产生的贯入阻力也不同, 在常规贯入速度 (20±5mm/s) 下, 对贯入阻力的影响很小, 测试的数据也较为精准。但是现实情况是:通过油压控制的贯人速率难以实现此要求, 特别是在软土层或松软地层 (锥尖阻力值小于1.2MPa) 贯人时, 速率往往超过常规要求的贯入速度一定范围。与之对应的是所测贯入阻力较之实际地层的超标, 导致测试结果的精度受到影响。
2、调零的影响:
(1) 初始调零:
此调零不属于触探过程中的调零, 主要为调试仪器及探头在测试前保持不受力的状态, 保证本阶段探头不受外力, 并以此为受力零点向下进行触探, 能够有效的保持测试精度。
(2) 过程调零:
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范》中静力触探章节中对调零的规定:
A.探头贯入地下0.5-1.0米时应进行调零, 零漂变化符合规范要求时方可向下触探。
B.地下6米深度范围内, 每隔2-3米调零一次。
C.孔深超过6米后可视零漂值大小决定调零次数, 如零漂稳定时可不做调零。
规范对调零的原则进行了要求, 但是具体的操作细节并未明确指出,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认为在测试中除满足规范要求外, 还应注意增加由较硬土层向较软地层过度时在较软地层中的调零, 因为在穿越硬土层后, 探头的应力释放并不十分充分, 两层土的应力差异越大, 此类影响越发明显, 一般情况下满足此段应力释放需要变层后再行贯入0.5-1米, 因为这段范围会使得由探头对下部较软的感受应力敏感程度降低, 所以增加此位置的调零能够及时的消除此范围的零漂。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按照规范进行调零能够基本如实的反映出合理的地层软硬变化, 但是没有任何依据凭空的、机械的增加零次数的, 和测试精度没有绝对的关系, 而且会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调零。
3. 温度影响:
通过触探采集设备测量贯入阻力的主要设备就是探头上的各种应变片,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应变片在仪器调试前和贯入过程中的温度发生变化, 则会导致应变片的电阻出现变化, 进而产生零位漂移, 产生这种温度变化主要由如下原因构成:
(1) 测试的时间过长, 导致应变片产生的电阻热。
(2) 地面温度与地下不同深度温度造成的温差, 在严寒季节时表现尤为明显。
(3) 探头在贯入过程中和土体产生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造成的温度差异。
(4) 探头在本身测试中的不断变形所产生的应力热。
虽然上述的温差变化对静力触探的精度有一定影响, 但是可喜的是, 随着近年来的科技发展, 主流的触探探头全部配置了温度补偿电阻或应变片, 采集设备增加了温度补偿 (调节) 模块, 由此产生的精度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4、不能及时清洗探头的影响:
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范》要求, 探头在经过每一次测试, 再拔出地面时, 都要进行及时的清洗、检查、保养,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 连续测试超过两个孔的探头, 锥尖背面的凹槽最底部的平面部分会产生的夹泥, 分布在顶柱四周的环状间隙内, 虽然夹泥十分微薄, 但是仍然会抵消部分传感器的能感受到的阻力, 造成测试设备所采集及显示的锥尖阻力值偏低, 根据贯入地层的不同, 这部分的影响值的范围为0.01-0.04MPa, 虽然是细微的影响, 但是这一点对于软土地层的锥尖数据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 。
夹泥和清理过的探头锥尖的对比
三、关于内业资料整理:
技术人员把数据精度全部从外业上考虑也不是十分合理, 内业处理数据的不当也可能对数据精度造成的一定的影响, 下面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简单介绍一下。
1、分层不当:
不当的地层分层会把力学性质不同的地层合并在一起, 这里面会出现两种情况:
(1) 不当的将较硬地层并入软层会使得本来较软的地层偏硬, 会给设计的提供的参数高于正常指标, 使得工程面临较大的风险, 透支的使用部分设计上的强度储备。
(2) 与前述对应的是不当的将较软地层并入较硬的地层会使得本来较硬的地层偏软, 会给设计的提供的参数低于正常指标, 使得工程面临较大的浪费。
为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的《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采用下表的要求原则对不同地层进行并层处理, 使得力学指标相近的地层划分为同一地层, 分层得到更加合理的体现, 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较为完善的统一。
2、异常值的影响:
(1) 地层本身产生的异常值的影响:无论是偏软或偏硬的局部异常值, 往往会提高或降低某一层的数据指标, 造成该层的数据失真 (尤其在某些小于1米的薄层会更加明显) , 另外像某客运专线的砂层里的姜石层 (如下图的3.7-3.8米) , 使得触探曲线体现出明显的凸起段 (或凹陷段) , 地层性质出现失真, 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结合着区域地层 (考虑现场是否存在结核体, 或较大空隙、巢穴等) 及钻探出来的地层进行综合判释, 并对异常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和专业及设计人员积极沟通, 确定如何提供具体的数据指标。
(2) 因为在操作设备时出现局部误差, 比如深度记录装置连线或虚接深度记录触点所造成的喇叭口现象 (如下图所示的1米、2米处) ,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深度记录装置的虚接触点造成的, 和操作及地层无关, 该问题的处理应该采用平滑修正的方法, 保持曲线的连贯性及平滑性, 最大程度的复原地层的客观实际及变化趋势。
上述的各因素虽然从单独每一个环节的影响效果上, 对数据精度的影响都并不大, 但是如果不注意控制, 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由量变转为质变, 误差积累为错误, 希望广大从业人员及管理者, 现场控制静力触探质量时要全方位的考虑, 严格要求每一个具体环节, 测试出真实的数据, 为设计提供科学、准确、合理、可信的依据。
摘要:本文针对影响静力触探数据精度的几个方面, 通过静力触探的外业操作以及内业的资料整理展开论述, 并提出了提高静力触探数据精度的相关建议, 指导广大从业人员及管理者, 现场控制静力触探应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使得采集的数据越发精确, 保证提出合理的力学指标并满足设计要求, 使得安全性及经济性均得到很好体现, 确实做到科学、准确、合理、可信。
关键词:静力触探,数据精度,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同济大学1988.12.8
[2]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03.6.1
[3]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孟高头编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伴娘需要注意的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