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绒山羊种养殖范文
白绒山羊种养殖范文第1篇
1 隆林黑山羊养殖现状
隆林县土地面积为3 5 5 1 k m2, 林地面积高达34.31%, 牧地面积为3.17%, 可使用的农耕面积为7.5%, 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隆林县的黑山羊养殖具有一定的优势[1]。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黑山羊养殖的现状令人担忧。
1.1 黑山羊养殖的布局不科学
在隆林县养殖黑山羊的时期内, 约有5个乡镇的养殖量比较大, 分别是克长、德峨、蛇场、介庭、猪场等。而这五个镇的养殖量占据整个隆林县养殖量的五分之四以上, 其他乡镇仅为1/5, 这种现状导致养殖量大的乡镇牧草不够用, 而养殖量少的乡镇牧草得不到合理利用,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1.2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隆林县现阶段的黑山羊养殖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保种育种的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的匮乏, 养殖户只能自己繁殖, 没有科学的育种技术支持, 黑山羊的品种逐渐退化, 许多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示范养殖场地缺少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资金政策。这些问题导致养殖场地的建设不规范, 环境卫生不达标, 饲养方式不合理, 不能保证繁殖率[2]。
1.3 退耕还林政策的负面影响
隆林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 陆续退耕造林达到18000 hm2, 在大刀阔斧植树造林的过程中, 天然牧草的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隆林县养殖户并未认识到农作物秸秆对于养殖的作用, 也没有专门种植牧草的习惯, 只是依靠传统的放牧方式。牧草的缺乏降低了黑山羊的生产效率。
2 隆林黑山羊养殖问题及优势
2.1 优良的黑山羊品种
隆林县养殖黑山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能够追溯到康熙年间, 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和人工择优, 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终形成了适应性强的山羊品种。例如, 隆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当地的少数民族在亲朋好友在庆祝结婚或者举行葬礼时都会送些牲畜, 免不了互相攀比, 因此大家为了养殖出个头大、品质高的牲畜不遗余力。他们甚至长途跋涉到其他寨借用优秀的种羊来配种, 母羊也选用优秀的个体。因此, 在这种长期选择中, 隆林黑山羊成为优良的山羊品种。优秀的适应性、抗病能力强、耐粗饲、肉料比高使得该品种受到广泛的青睐[3]。通常在5个月时即达到性成熟, 7~8个月时即可进行配种, 在圈养条件下, 公母混合饲养的年产能达到1.82胎。近期的引种试验再次证明了该品种繁殖性能的优越, 与当地山羊杂交后能够使体质量与净肉率得到显著提升。
2.2 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资源
隆林县位于广西云贵高原边缘地带, 毗邻田林县以及西林县, 县境内部多山, 气候温暖, 降水量大。适宜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造就了适宜黑山羊生存的环境;草地、植被种植种类很多, 可作为饲料使用的植物与农作物可以常年生产;山区的自然屏障能够有效阻挡外来疫病, 只要将春季以及秋季的疫苗接种工作做好, 就能有效预防疾病。
2.3 饲草资源丰富
2.3.1 丰富的天然草地
隆林县的草地面积达到14.26万hm2, 每公顷能够提供新鲜草料高达1万kg, 其中优质牧草达到1/2以上。这些草场在每年4-11月均可提供牧草。
2.3.2 人工植物势头良好
目前, 该县的人工草地超过3000 hm2。优良的品种如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和山毛豆等已经被引入进来。这些品种的抗逆性强、品质高, 只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就能保证全年的青饲料供给。
2.3.3 农作物秸秆多
隆林县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能够达到135000 t, 其中玉米秸秆是黑山羊的优质饲料。虽然农作物秸秆丰富, 但利用率十分有限。
2.4 先进的养殖技术支持
关于隆林黑山羊的养殖, 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标准, 内容更加科学、全面, 操作也更为便利, 这给科学育种、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加上近年来出台的《山羊圈养技术规范》, 加速了山羊圈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5 政策优惠
隆林县政府对黑山羊的养殖给予了高度重视, 不仅将黑山羊的养殖列入重点建设项目, 每年还拨付150万元左右作为发展资金。现在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力度, 制定出既能够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政策。
3 隆林黑山羊养殖对策及展望
3.1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 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作用, 向民众宣传规模圈养山羊的好处及意义, 鼓励群众参与其中, 不仅能够保证黑山羊的快速发展, 还能转变养殖者的观念。
3.2 充分利用草地资源
合理、充分地利用草地资源是隆林黑山羊养殖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 要根据实际的草地情况, 匹配合理的养殖计划, 采用科学轮牧、加强管理等手段提高草地的使用价值及利用率。其次, 要加大人工种草的宣传力度, 重视草场建设, 积极引进狗尾草、多年生黑麦草等优良品种。最后, 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重视, 这种粗饲料能够促进隆林黑山羊的肠道健康, 提高瘦肉率。
3.3 加强疫病管理
有关部门要加强黑山羊的疫病管理, 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展开工作。在隆林黑山羊的养殖前、中、后期都需要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 保证在疫病出现的前期, 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完善种羊的性能监测体系, 保证品种质量。
3.4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
养殖户作为黑山羊养殖的主体,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其的培训力度。根据养殖户养殖科技的掌握情况, 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利用这种方式, 提高隆林县黑山羊养殖的科学性, 提高经济效益。仅有政府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养殖户自身还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落实防疫制度, 提高养殖水平。
4 结语
隆林黑山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市场潜力很大, 但由于黑山羊养殖的布局不科学、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隆林县的黑山羊养殖受到了负面的冲击。因此, 加大圈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疫病管理、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保证黑山羊养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摘要:隆林黑山羊是优质的肉用山羊, 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耐粗饲、不易生病, 已经被列入广西畜禽品种志。隆林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选择该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率, 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隆林黑山羊的养殖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对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进行探析。
关键词: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展望
参考文献
[1] 黄俊杰, 廖胤强.隆林山羊养殖现状及前景解析[J].湖北畜牧兽医, 2015, 36 (2) :57-59.
[2] 杨国进, 段天才.大地基乡黑山羊养殖发展规划及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 2016, 12 (4) :19-21.
白绒山羊种养殖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