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抒情诗歌范文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1篇
这里有诗经的讲坛
这里有毛长的故乡
我选择了一个古老的村庄
那里是一个诗意的名字---影林
我选择了亲爱的爹娘
那是一对贫困善良的农民
那里流传着金星爷的故事
那里最早启我生命的信仰
一口苦苦的井水
饮下了我童年的忧伤
一家兄妹的爱怜
给与了我幸福的城墙
直到我十五岁----
踏出了乡村
当我在想起故去的往事
我的眼里
都噙满感激的泪花
如今父亲和哥哥去了天国
我守在百岁的母亲身旁尽孝
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
将来会有一个故事发生
我曾孤独的流浪
滹沱河的两岸
遥望诗经台
我看到有无数的故人
从这里过往
所以 我要 离开家乡
到远方追求学业的课堂
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重新再筑诗经的华章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抗日女杰的奶奶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敢为天下真的父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敬仰佛陀的母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肮脏的世上
因为滹沱河的流水
对应着天上银河
我就是天上的星星一颗
因为影林村的苦难
浸透了我的血液
我就是它古老的桑林一棵新枝
因为祖辈的坚强
从不畏惧扎进胸膛的刺刀
因为佛陀的护佑
就在身旁
因为这里的土地生长着善良
这里的真诚行走在大街小巷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庄
我的生命才能烙上灵魂的金光
我光荣这里的村庄
我赞美这里的风水
我生长在生命的泥土
甘愿为她留下未来的芬芳
我航行的灵魂的河水
甘愿为她留下信仰的星光
这是我的家园
我也知道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2篇
《诗经》是中国现 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诗经》中最为常见的“ 比兴”手法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无论是“因情寻景”的“比”,还是“缘景生情”的“兴”都使得“景”与“情”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在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变现手法便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小学、初中考试比较容易涉及到“借景抒情”,但是到了高中,考试古诗景情关系的时候就再难见到“借景抒情”了。反而“ 以乐景写哀情”却屡见于考试答案当中。
下面略举数句古诗加以说明。
01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
《诗经》中的这句诗描写的是离别的场景。杨柳依依的季节本是躬耕田野之时,合家踏青游春之季。然而战乱迫使人们不得已离家行役,出征时春光明媚,杨柳青青, 柳条随风轻舞,仿佛送别之人轻挽离人臂膀不忍分别,景物色彩明丽,情感哀伤低回,景愈欢快,情就愈加悲伤。
02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一诗写思妇之思。妇人居家,夏日采莲江上,心情本是欢快的,可当收获满满的时候,喜悦的情感却戛然而止,所采莲花却无人可赠,所采莲蓬也无人可烹,于是眼前的碧波芳草对于思妇而言便是“ 乐景写哀情”了。
03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李煜
李煜的《虞美人》被称为“绝命”词。是李煜亡国以后的作品,“春花秋月”本是极美的事物,但对于阶下囚的李煜来说,往事已矣,春花秋月依旧,这种情感的变化与春花秋月的永恒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是乐景衬哀情。
04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杜甫
诸葛亮与刘备有君臣相得之谊,这种君对臣信赖和倚重是后世文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于杜甫而言更是奢求。所以诸葛亮在杜甫的心目当中是让他敬仰的高山,可是凭吊蜀相祠堂,他没看到香火鼎盛的情景,没有遇到像他一样前来凭吊的路人,看到的却是台阶生碧草,黄鹂隔叶啼。若是赏春这必然是春光泛滥的美景,但对于心存仰慕之心前来凭吊的诗人而言这份乐景早已成了荒凉的代表,让他觉得刺眼心伤。
05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长恨歌》白居易
唐玄宗经安史之乱而幸蜀,路途之上看到的青山绿水与逃亡路途上的悲凉格格不入,此时再美之景已然没有了携贵妃出游时的欢愉,美景只会让玄宗不时的追忆往事,而往日的喜悦只会让落难帝王的此刻更加无奈,这样一来美景竟成了触发哀情的媒介。
06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王维
雨后澄澈的天空和洗去尘埃的青砖绿瓦,以及青青柳色总能带给人们舒爽的感觉,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不合时宜的送别让大好的心情一扫而光,离别的不舍涌上心头,清新的美景让离别之情变得更加浓郁。
07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3篇
这里有诗经的讲坛
这里有毛长的故乡
我选择了一个古老的村庄
那里是一个诗意的名字---影林
我选择了亲爱的爹娘
那是一对贫困善良的农民
那里流传着金星爷的故事
那里最早启我生命的信仰
一口苦苦的井水
饮下了我童年的忧伤
一家兄妹的爱怜
给与了我幸福的城墙
直到我十五岁----
踏出了乡村
当我在想起故去的往事
我的眼里
都噙满感激的泪花
如今父亲和哥哥去了天国
我守在百岁的母亲身旁尽孝
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
将来会有一个故事发生
我曾孤独的流浪
滹沱河的两岸
遥望诗经台
我看到有无数的故人
从这里过往
所以 我要 离开家乡
到远方追求学业的课堂
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重新再筑诗经的华章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抗日女杰的奶奶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敢为天下真的父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有一个敬仰佛陀的母亲
我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肮脏的世上
因为滹沱河的流水
对应着天上银河
我就是天上的星星一颗
因为影林村的苦难
浸透了我的血液
我就是它古老的桑林一棵新枝
因为祖辈的坚强
从不畏惧扎进胸膛的刺刀
因为佛陀的护佑
就在身旁
因为这里的土地生长着善良
这里的真诚行走在大街小巷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庄
我的生命才能烙上灵魂的金光
我光荣这里的村庄
我赞美这里的风水
我生长在生命的泥土
甘愿为她留下未来的芬芳
我航行的灵魂的河水
甘愿为她留下信仰的星光
这是我的家园
我也知道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4篇
一、《青春的力量》
青春如同初日的朝阳
青春是一段流淌的时光
青春拥有火热的激情
青春憧憬着美丽的梦想
青春是忙碌的
精力充沛奋发向上
青春是跳动的
激情燃烧勃发力量
青春是激昂的
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青春是跌宕的
美文
锤炼意志百炼成钢
青春
如同走进看不见的战场
在成功与失败中成长
青春
如同奏响奋斗的乐章
希望成为金子般闪闪发光
青春
拥有一颗火热的心
凝聚着热情发奋图强
青春
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在用激情把人生点亮
青春
拥有最美丽的梦想
懂得什么是骄傲和感伤
青春是一首歌曲
青春是一幅诗画
青春是一部书籍
青春是一曲交响
青春会在趺倒后爬起
知道了什么是坚强
青春会迸发无穷的力量
用那份自豪撑起生命的脊梁
青春会用最真挚的情感
在书写着人生的辉煌
二、《青春》
青春是蓝色的,象深远的晴空,象迷人的海洋。
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青春是绿色的,象滴翠的青竹,象坦荡的草原。
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象燃烧的火焰,象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洁无瑕。
犹如一张白纸,如写的文字,爱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青春是无色的。象风变幻无穷,象雾绚丽迷人
。放纵它,遗憾终生;驾驭它,乘风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
让我们真诚地把握住它,让青春之花绽放四季。
三、《青春的诗》
有没有一种美丽能够成为永恒?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只有天幕上划过的流星。
有没有一种回忆能够成为感动?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只有雨霁后七色的彩虹。
怎么能说,
没有梦想的世界就不再美丽?
你看那孩童天真的笑容。
怎么能说,
没有灯光的夜晚就不再感动?
你可知星星也是关爱的眼睛。
我们是青春
我们是夜空璀璨的星星
我们是不羁
我们是天边执着的飞鹰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
对美的向往
没有什么能够左右我们
对青春的虔诚
青春最美的诗行
应该由我们
大声的朗诵
青春是一个美梦
却终有梦醒的一天
青春是一条小河
却终有干涸的一天
青春是一道彩虹
却终有消失的一天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却终有凋落的一天
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
不知不觉已然漏去
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
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5篇
抒情方式
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用典抒情:
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
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播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又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本诗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了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托物寓理:
古人写哲理诗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借助形象表达哲理。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
1.常见的抒情方法
古诗常见的抒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考查重点,主要有: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③借事抒情,④借人抒情,⑤用典抒情,⑥借古讽今,⑦借议抒情(寓情于理)。
另外,像衬托对比、虚实结合、联想想象以及对写法、无理而怨等手法,也属于抒情方法。应该说,它包括表达技巧中的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法。但要注意:一些写景技巧,如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多感官结合,又如个别修辞手法,它们都与表达情感关联性不够紧密而直接,一般不在抒情方法的知识系列中。
边练边悟1 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抒情方法。 (1)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借景抒情)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情)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事抒情/对写法)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托物寓理/托物言志)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典抒情/对比) (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事抒情/细节描写) (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典抒情)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第6篇
停留在这陌生山崖。
花团锦簇的季节,
你梦回家乡的苦寒。
山上的风景啊!
能醉落多少翱翔的翅膀,
怎么就托不起你断裂归途!
生命坠落在山巅,
绝望吧!
飞翔的羽翼!
心的倔强,
绝不让眼看向崖底,
用你最骄傲的姿态,
藐视天空最高的蓝,
再不飞翔,
你的世界也一样是天的旷远。
抬起你孤傲的头,
一样翘起的眉眼。
无视垂下的翅膀,
断落的羽翼,
用最坚强的笑定格山的回忆。
既然注定了今生的结果,
那就伫立在山头,
用定格的笑意,
等待,
等待,
等待那一刻,
200字抒情诗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