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暗访“健康讲座”班:老年人莫入误区

暗访“健康讲座”班:老年人莫入误区_第1页
1/1
近年来,保健品销售出现一种新模式---打着养生的幌子,从宣讲健康知识,到药品与保健品偷换概念,再到受益者现身说法,环环相扣,直至将你“洗脑”,售出产品。这就是各类健康讲座。这种销售模式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一无发票二无售后三无固定门市,产品售出后该找谁负责?近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为何专请老年人?5 月底,市民李先生在电话中偶然得知,家住峰峰矿区孙庄矿的岳母,花了 1500 元购得十盒长靓胶囊和十盒羊胎盘胶囊,最近,又花 1400 元买下一种净水器。一问才知,近一个月来,岳母每天早晨都去参加一个免费的健康讲座,这些钱就是在这个讲座上花掉的。健康讲座并不陌生,不知从何时起,听讲座已成为退休老人的新工作。市民王女士的母亲在中华大街与陵园路交叉口附近的一个礼堂内,花了近千元买了十盒羊胎素胶囊。记者走进这个礼堂时,发现连过道都站满了老人。讲台上,一位女士一边“爷爷、奶奶”地招呼着,一边高声宣传一种羊胎素胶囊,并表示产品 5 折优惠。随后,几名老年人上台,诉说其服用胶囊后自身的变化……2 个小时后,现场每位老人得到一袋胶囊赠品,并被告知可到某路上的门市购买。●为何老人易被忽悠?记者调查发现,起初,老人们只是占便宜拿些赠品,之后,抱着不买不好意思或吃比不吃强等心态少量购买,再后来,在销售人员的多花样、炮轰式宣传下,不少老年人产生信赖和认同,开始越买越多。对此,心理专家分析,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把身体健康当成首要问题。但他们接触到的外界信息相对较少,对新事物了解不够,在心理暗示作用下,会相信产品被放大的功效。“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比较弱,对他人的认同感却很高,他们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心理专家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人享受了别人的服务,不买产品过意不去的原因。●讲座背后藏何猫腻?6 月份,峰峰矿区工商局对一个讲座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对方一些许可证照已经过期,开办的一家保健品店也未取得相关证照。执法人员对现场保健品进行了暂扣,并立案调查。工商、药监及卫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靠讲座来销售保健品的行为,是近几年新生成的一种销售模式。保健品销售人员不再是直接销售其产品,而是先讲一些养生、治病等理论,混淆药品与保健品的概念,达到“洗脑”目的后,再推出其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销售流动性很大,产品销售完,就更换地点,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后得不到发票,售后没有保障。负责人介绍,如果其销售的保健品有夸大功效或治病功效,可由药监部门按无证药品查处;如果其保健品缺乏有关经营许可证,由工商部门查处;如果保健品本身存在问题,则由卫生部门查处。但是现在,推销保健品都不用宣传单,而是口头讲座,这使得取证十分困难。同时,这些保健品都由外省运过来,有正规的授权和许可,无法找出其产品本身的毛病。这一系列问题为监管带来难度。●所售保健品是否灵验?半个月前,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收治一位慢性肺心病的老病号。这位 70 多岁的病人每年都需定期进行一段时间的稳定治疗,但今年再来住院,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从前。原来他买了一些保健品,听信其夸大宣传后,擅自停了药。该科主任武付忠说,大家对保健食品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都将其当成能治百病的“灵药”,但目前未曾听闻有权威的临床数据可以证明保健食品对病人确实有疗效。武主任强调,目前最重要的不是老年人吃不吃保健食品,而是有些老年人过度信赖保健食品的问题。消除这种误解更为迫切。如何正确养生?武主任表示,老年人的保健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式就是坚持合理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以及适当的运动。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暗访“健康讲座”班:老年人莫入误区

漫步者+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