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一、关于提问的名言警句: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3.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二、关于秋天的气象谚语:1. 立了秋,把扇丢。2.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3. 二八月,乱穿衣。4.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5. 夏雨少,秋霜早。6.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三、古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明白课文中做人的道理?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第一单元1. 《观潮》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2. 《走月亮》表达了作者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3. 《秋晚的江上》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4. 《花牛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和向往。5. 《繁星》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以及热爱自然,追求光明情感。第二单元1.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2. 《夜间飞行的秘密》激发了我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3. 《蝴蝶的家》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4. 《蝴蝶的家》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第三单元1.《暮江吟》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描写傍晚时分江面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色十分生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题西林壁》作者宋代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见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且,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全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1. 《雪梅》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3.《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五、四字词语欢(声)笑(语)愤愤(不)(平)惊慌(失)(措)挽弓(搭)(箭)若(隐)若(现)(水)(天)相接月影(团)(团)(山)崩(地)裂(震)(耳)欲聋(风)(号)浪吼(摇)摇)欲坠(齐)(头)并进坑坑(洼)(洼)风平(浪)(静)人(山)人(海)(漫)(天)卷地呼(风)唤(雨)(密)(密)麻麻横(七)竖(八)半(明)半(昧)毫(不)可(惜)出(乎)意(料)悄(无)声(息)弯弯(曲)曲)世世(代)(代)美(其)名(曰)三头(六)(臂)摇摇(摆)(摆)各显(神)(通)神通(广)(大)上天(入)(地)刀枪(不)(入)奔流(不)(息)气(急)败(坏)精(疲)力(竭)随(遇)而(安)(窃)(窃)私语(响)(彻)云霄(闪)(闪)烁烁鸦雀(无)(声)低(声)细(语)人声(鼎)(沸)归根(结)(底)腾(云)驾(雾)六、古诗,文言文 (统考 真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释词语:横看:从正面看。侧:从侧面看。识:认识,辨识。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3)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澈并称“三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解释词语: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瑟瑟: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2)诗中作者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