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水处理方法 1 洗煤水概况 洗煤废水是煤矿湿法洗煤加工工艺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砂,给矿区附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洗煤废水已是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洗煤废水特别稳定,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因此处理非常困难。在不进行任何适当处理的条件下排入外环境,无疑将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地貌环境的安全造成危害。我国从 60 年代就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始终没有研究出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 1.1 洗煤水的来源 洗煤业的“三废”包括煤泥、煤矸石、洗煤业废水(煤泥水)三部分,其中,洗煤业废水(煤泥水)是危害最大,也是最难处理的。目前,洗煤业常用洗煤工艺方法有:跳汰洗煤工艺方法和重介洗煤工艺方法。在洗煤过程中,均利用水作洗煤介质。洗煤用水量大,洗煤后产生煤泥水量也大(排放系数一般为每吨精煤产生 29(吨煤泥水)。煤泥水含众多污染物质,排入外环境,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将造成一定污染。 1.2 洗煤水物质组分及特点 洗煤水中的物质组分比较复杂,且在不同的矿区,由于不同的煤种和洗煤的方法不同,起洗煤水的组分也不大一样。现以平顶山某一煤泥水为例,其处理前污染物质浓度见表 4.1。表 4.1 煤泥水处理前污染物质浓度(mg/L) 化学成分 项目 pH值 SS CODBOD5CN-挥发酚 硝氮亚硝氮 氨氮汞 镉 砷 铅 Cr6+P S2-煤泥水 7.8 7650 135860 0.002 0.0019.70.0581.20.0010.0040.016 0.004 0.0100.821.73 环保技术联合网www.epteks.com 洗煤废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其主要特点是: ①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可见洗煤废水是一种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的胶体体系; ②SS浓度和CODcr浓度都很高; ③细小颗粒含量高; ④粘度大; ⑤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 1.3 洗煤水的难处理及其原因 由其特点可知,洗煤废水久置不沉,难于处理的最根本原因是悬浮颗粒带有较强的负电荷,使洗煤废水呈胶体分散体系,并且主要体现在胶体的ζ-电位上。因为: ①带有较强负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较强的静电斥力,而且ζ-电位愈高,胶粒间的静电斥力愈大,胶粒愈稳定; ②胶粒的布朗运动因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而使胶体具有稳定性; ③胶粒带电能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从而阻止胶粒间的相互接触。水化膜厚度决定于扩散层厚度,而扩散层厚度又影响ζ-电位。如果胶粒ζ-电位消除或减弱,水化膜也随之消失或减弱。因此,处理洗煤废水,首先要降低ζ-电位,破坏胶体稳定性,然后再采取其它措施,强化凝聚效果。 1.4 洗煤水的污染性 煤泥水是原煤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物是煤和泥岩粉末及其水解后形成的悬浮物,以及少量的金属离子和有机药剂等。 煤泥水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泥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一般达9000—4000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20—130倍,使其被污染的水体呈黑色,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生动植物光合作用,同时造成水域的景观污染。 (2)煤泥水中溶解了大量的金属离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当煤泥水中含油量增加,水表面油膜厚度达到10000cm时,就影响水环保技术联合网www.epteks.com的再次充氧,同时对水生动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4)浮选法选煤过程中添加的各种选矿药剂,有些具有一定毒性,煤泥水中残余的浮选药剂将给环境带来危害。 2 洗煤水处理现状 2.1 洗煤水现有处理工艺及优缺点 目前,在实际的洗煤厂对于煤泥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的是洗煤废水闭路循环法,在减排和回水利用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同时近年来研究人员也尝试着用其它方法来处理煤泥水,大大改进了闭路循环法,使处理效果更好,工艺更简洁。 煤炭洗选在洁净煤筛选技术中是一项重要的洁净煤技术,属优先考虑采用的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在洗选过程中,由于煤泥逐步进入洗水中,使洗水浓度越来越高,不但影响洗选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停产。选煤厂往往由于煤泥回收设备不完善,煤泥水难以管理等问题,使煤泥水不能闭路外排,从而造成资源流失,浪费清水,污染环境。因此,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目前,选煤厂对煤泥水的处理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