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精选7篇)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1篇

品质管理人员见习工作报告

到今天为止,在xx工作、生活共计12个工作日,总体上感觉良好。处在珠三角的经济开发区之一——珠海这个繁华的花园城市,这里有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各种体系完整的产业链,还有一支稍具规模的组织队伍和相对充裕的订单来源,这便是xx所具备的的优厚条件吧;然而,xx也和以前工作过的工厂一样,有自身美中不足的一面,下面我将以一位品质管理人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是一个公司整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赚到的第一桶金。企业文化是整个公司大环境的管理、交流、处事的一种风格,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对于公司单个成员来讲,直接影响他的处事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然而在这十几天的工作中,在一些流程及品质标准和原则问题上我们一些中管理人员却常说:“在xx就这样,要适应大环境。。",作为品质人员的我不敢苟同,从这儿体现出相对一部分人员已经失去了往好的方向变革的心态和勇气,这是很可怕的,公司正在推行向国际标准化看齐(推行ISO),这样一来这种现象必将成为标准化进程的阻力,也必将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公司更需要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层次感分明、分工详细、素质优良(技术、管理、品质观念、个人素养)、密切配合沟通、共荣辱共进退的一个团体;

二、公司缺乏一个pMC部门对每个项目在各阶段的各项工作进度进行计划和跟进,易导致各部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在有些环节还容易出现掉链子的可能;

三、从目前来看,公司相对注重技术和加工制造两大领域,而忽略质量管理的平衡发展。主要体现在:

1.中高层管理的早会内容,主要在强调技术和生产状况,而讲述品质方面的内容则很少或是没有;

2.在产品质量问题和生产进度发生冲突时,我们项目和生产管理人员往往以妥协品质原则和标准为处理依据(如“这批货先出吧,下批再改善”或者是“如果这个问题要这样管控的话,恐怕生产做不了哦<客户已经有了标准,缺乏改善意识>”再就是“就这样做吧,客户上次好像没反映这个问题<侥幸心理>”)

3.目前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相关部门对品质管理的认识比较浅浮,目前仅限于检验(属于一个简单防火、救火的水平,没有深挖“火”的根本起因和来源,从根本上做到防“火”)检验工作对于整个质量管理系统来说属于基础的数据来源,而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分析对策、持续改善的过程;

为改善这种现状,有以下提议:

公司高层重视质量管理的平衡发展,提高“品质”在公司应有的威望和分量,强调和宣传品质;组织对全员进行品质知识和品质意识方面的培训,如观看一些品质方面的视频(建议组织观看海尔的发展史纪录片);对来料、制程(包括试模检查)、出货等检验数据进行收集,建立一个MRB数据库,每周、每月、每年进行一次品质总结,要求所有相关责任部门参与分析和对策,并要求做出下一周、月、年的质量管控计划,由品质部对其对策和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检举;在公司范围内组织建立一个QCC改善小组,共同组织和维护各个环节的品质运作状况,并定期由QCC小组组长组织各种QC活动和会议;…不定期组织管理评审会议,组织对产品从设计到客户交付过程中每个部门间、每一个运作系统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不断优化及持续改善流程,从运作体系上为质量管理做好铺垫;

四、目前在品质的实际控制上缺乏层次感。现项目部门在塑胶方面对前期项目开发、制程及供应商品质全程插手管理,致使品质部在对产品各个阶段的管理上失去了应有的层次感和自主的管控、判定能力,在品质的策划和各项工作展开中增加不少阻力,使品质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建议,在塑胶板块,每一个新开发产品,由项目跟进完成两次客户交付后,期间应把客户对产品的各项品质、工艺、物性要求和内部生产的稳定状况等记录并做成标准文件,随同客户提供的各种样板一起和品质部进行交割(如有外包,则须把外协厂质量管理信息一起交割),把品质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交给品质主导,必要时可参与评审,而不参与判定;

五、品质内部品管员缺乏督导和培训。需建立培训管理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和考核,以增强其工作技能和效率;

六、现场5S和目视化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以上是我个人之见解,牛犊小子不知所云,冲撞之处,万望见谅!

报告人: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2篇

随着的经济的发展,品质管理日趋完善,在各行业的品质管理体系也逐渐融合,基本要求和条款互操作性更多。在众多的品质管理要求和方法中,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执行成为各类企业品质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环节。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质人员转正述职报告,仅供参考。

品质人员转正述职报告篇一:

一、述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1、述职期间的突出工作业绩量化呈现(适用于可用数据来说明的突出工作业绩)

1)一二分厂、E栋制程成品全检数据对比、入职前6、7、8月全检不良率约为0.09%,入职后9、10、11月平均不良率为0.05%,不良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达40%。

2)制程重大异常:9、10、11月品质巡检共检生11例品质重大异常,其中9月份2例,10月份5例,11月份4例,均已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改善并结案;

3)一二分厂、E栋9、10、11月成品入库合格率均为100%;

4)客诉率:9、10、11月客户投诉率均为0。

2、述职期间的突出工作业绩典型案例剖析(适用于不能用数据来说明的突出工作业绩)

1)一二分厂、E栋生产线标准化作业的推进工作:之前各生产线6S差、地面台面脏乱不堪,生产物料随意掉在地上,员工作业无SOP或不按照SOP作业,拉上产品堆积严重、不良品没有指定区域随意丢放等,QC巡检不良率达1.0-1.5%,标准化作业推进以后各车间各线别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10月份车间地面重新喷洒油漆整个车间看起来非常干净,所有线别SOP全部更新,无SOP不作业,各流水线产品整齐有序,堆积现象大幅下降、QC巡检不良率为0.6-0.8%,不良率大幅降低;

2)制定QC定点工序巡检方案:根据不同线别不同产品状况制定出重要巡检工序,要求QC围绕该线重要工序按照时间频率重点巡检,并将巡检结果记录于巡检日报上。该方案可保证产线不会出现批量性不良,QC能时时把握产线品质状况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3)产线每日6S问题点爆光:10月份起每天不定时的对产线6S进行巡检,发现亮点及问题点拍照取证,并制作成相关表格汇总发送相关责任人及部门最高领导,限时督促其责任人改善,对改善亮点进行宣传推广;

4)质量月活动方案执行,运用人机料法环对生产线异常成立改善小组进行专案改善,得到了公司上下领导及第三方供应商大力支持,取得圆满成功;

5)优化更新QC相关报表(巡检日报、首件报表、成品检验报表等)

3、述职期间的基础工作情况(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基础工作的推进与建设)

1)人员管理与安排(各检验区员工工作纪律及工作安排,确认审核检验员每日检验报表,明确各QC岗位职责,对QC绩效考核)维持好本科室正常良性运转;

2)5S管理(各检验区域5S保持干净整洁,区分要与不要,各区域定点定位标示,每日不定时巡查)

3)制程品质的改善与推进、提升生产制程良率,异常的追踪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4)协助生产线顺利进行生产,保证产线在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5)对生产高发不良及重复性不良致命性不良组织召集生产、品质技术部、工程技术部、研发等部门商讨对策分析改善;

6)执行品质中心各项品质制度和质量方针;

7)对员工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提升检验员专业技能及理论水平;

8)高效地配合完成领导交待的其它工作。

二、到新岗位后的工作目标、行动步骤与方案,需附工作计划推进甘特图

工作目标1:

带领一二分厂、E栋QC团队依照QC工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对生产线制程品质进行管控,制程不良率目标≤1000ppm;入库合格率目标99%;客诉率目标:每月≤1件,每季度≤2件。

对应的行动方案:

1)制作出相应的QC标准作业指导书;2)要求QC依照作业指导围绕产线重要工序按照时间频率重点巡检,3)要求产线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作业。工作目标2:培养一支强意识、高效率的QC团队;对应的行动方案: 1)定期对各QC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理论知识水平培训,2)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团队配合优势,3)培养QC人员品质意识,4)培训QC对有品质隐患的产品做好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优点:

1、善于学习和总结;

2、求真务实、有责任感;

3、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挑战;4,分析能力强;5,从事品质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能更快的学习适应现在的工作;

存在的不足:

1、对LED产品及工序还不是很了解。

改进措施:多阅读LED相关书籍撑握相关国标参数,去生产现场了解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向经验丰富的同事汲取经验、虚心学习。

四、公司建设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通过三个月来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我对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品质管理人员,期望雷士产品质量更进一步,以下是我个人对公司的一些建议:

1)加强供应商管理,严格把握来料品质,降低返工率,尤其是一些代加工的产品,来料品质批量性不良,但为了生产计划往往采取特采形式流入产线挑选使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客户投诉退货,将对我们公司形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2)建立健全供应商来料考核管理制度,品质协同采购计划工程等部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如价格、来料合格率、退货批次率、交期准时率等等),对评分较低的要求限时整顿改善,评分差的给予降低订单量或直接取消订单;

3)建立健全好的管理制度,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一线普通员工设立绩效奖金0-200元)让员工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心态,从而达到强化管理员工的目的;

4)复杂问题简单思考,简单操作,对那些复杂的管理制度进行适当修改,所有制度首尾相应,环环相扣,避免事情重复发生、重复解决,减少资源浪费;

5)多增加相应的内部技能培训及外部团队拓展训练,可以增加员工的专业知识及团队精神。

以上的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帮助。

品质人员转正述职报告篇二:

我在公司领导正确指引下担任公司质量主管,主要负责公司产品质量,是公司给了我一个切身实践的机会。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收获

1.这几个月,作为质量主管,认真学习公司质量管理控制流程,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主要对于公司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工作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检验工作是一项精细的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在检验的过程中我一直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目前我已掌握了所有产品的检验方法及步骤。我有信心按时按量完成好公司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

2.数据处理。记录数据也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我一直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对每一个月的数据进行记录、总结以及上报。2011年凸轮轴合格率98%,下摇臂轴合格率99.8%平衡轮99%,电机轴99.7% 凸轮轴合格率较同期下降了1.1%,这主要是职工对自动车床的掌握不专业,不仔细造成,同时希望各位职工严谨求精,保证产品质量。

二、态度决定一切

1.工作一定要一丝不苟,仔细认真。有必要时检测一下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工作万无一失。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工作中的一些错误,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及时纠正,总结经验,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2.不断思考、不断学习

岗位的日常工作比较繁琐,这就需要我们勤于思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个人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出成绩,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快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给公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后我会以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完成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和领导以及同事多沟通交流,确保产品质量。

2011年的结束预示着2012年的到来,既是结束也是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严格要求,创新进取。也希望各位职工积极配合技质部做好未来一年的规划管理,同时按图样严格要求加工产品。

最后祝愿公司产品能够拥有更广阔的销售前景,效益蒸蒸日上,共同努力,开拓更辉煌的明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心,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品质人员转正述职报告篇三:

一、自我评价

本人进入公司以来,认真学习各种业务和专业知识,真诚与同事进行交流沟通。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热情积极性投入工作。感觉不足的是,与各部门沟通还不够到位;对部门管理的精细度还需要加强;专业和业务知识的系统性欠佳。

二、本人准备2011年开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遵循上下级关系进行开展工作。接受品质部长的指导、指令和监督,工作中及时与副总经理进行请示、汇报和沟通,并努力完成品质部下达的工作任务。

2、细化品质管理部市场投诉的各检查制度,有时80%市场投诉的问题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是制度上完善的问题,我们不怕遇到问题,所有的问题其实是可以分解成销售问题、设计问题、生产问题、运输问题、安装问题等等。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的才是一个健康的、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企业团队所应该去做的事情。

3、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努力学习更多先进的品质管理理念,努力和品质部人员一起提高我们的工作素养和个人工作能力。

4、多深入基层队伍了解现场操作情况,实时跟进市场客户要求的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5、将每月的品质检查工作及报告整理成有效的数据显示报品质部审核,主动将服务动态与客户进行分享,并与车间各相关部门分享。让客户感受到质量服务的不断提升。

6、根据市场部制定的月销售情况,品质部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努力降低市场投诉次数。根据每月统计的《市场质量问题月统计表》,制定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将所有的质量问题量化,形成报表。根据2010年的9月到12月份市场投诉次数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11月份产生的市场维护费用为六千多,此后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市场质量反馈问题明显下降。品质部会在2010年的数据显示基础上制定2011年的预防措施计划,努力降低市场投诉率,提高客户满意率。

7、我时刻要求自己每天都需要归零,归零后继续开始新的改善,改善我们的流程、改善我们的现状。例如: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我还需要做什么?我所在企业环境支持允许我做什么?每天进步一点点,改善就是这样慢慢的体现的。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对包头客运段包头至北京、包头至宁波、包头至广州、包头至武汉9列空调客车,在车厢乘客满定员开行2 h以后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以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66)为准。并同时对乘务人员进行与对车厢环境反应有关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3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331份,有效率94.6 %。

2 结果

列车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结果见表1。

各车厢乘务人员对室内环境症状反应情况见表2至表5。

3 讨论

目前,我国铁路空调客车注重对空气温度的控制,对空气品质重视不够。因此,长期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下的乘务人员极易产生“空调病”症状。车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人体呼出的CO2;吸烟、餐车燃烧所产生的CO;空气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气等。这些污染物影响范围大,多种空气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可能会发生复杂的协同作用。同时车内的低浓度污染物的长期影响对人体作用机理及其阈值也不清楚。虽然也有相关研究对空调客车内环境及空气品质进行卫生学调查与评价,但都是从客观指标上进行研究[1],很少有从主观指标上进行研究。

从本次旅客列车空气卫生质量监测来看,车厢内的温度及CO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氨(厕所内)的不合格点数均多于合格点。在软卧中可吸入颗粒物、CO2、空气细菌数合格点数要比不合格点数多,说明软卧里的空气卫生质量较好;硬卧中CO2、可吸入颗粒及空气细菌数的合格点数和不合格点数基本相同,但不合格点数的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硬座中CO2、可吸入颗粒及空气细菌数的不合格点数均多于合格点数,且不合格点数的超标情况较为严重,这说明硬卧及硬座的空气卫生质量较差。

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对旅客列车车厢内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未作规定,但根据相关研究及调查中乘务人员对车厢内不满意程度,对旅客列车车厢内的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定性监测,参照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从监测结果来看,车厢内有苯有机溶剂等,这与车厢内装饰材料或车厢大修用油漆有关,于相关报道一致[3]。至于其它有机物是否造成空气中的异味,或对人体有何危害,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从本次对空调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调查情况来看,各类车箱乘务人员对室内环境症状均有反应,男性以疲劳(68.88 %)、喉干舌燥(55.10 %)、头晕(53.57 %)为主;女性以喉干舌燥(52.59 %)、皮肤发干(48.89 %)、疲劳(48.89 %)为主,其它“空调病”症状均有出现,但各类车厢乘务人员对不同的症状反应程度不一,这与工作场所及工作环境有关。各车厢乘务人员对空气品质均不感到满意,不满意程度均大于20 %,其中,乘务人员对车厢内空气气味不满意程度最高。同时,因性别、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的原因,乘务人员对车厢内的室内环境、送风量、气温、气湿的不满意程度也有区别,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一致[4]。

空调客车空气品质不佳有很多原因,在制造车辆及大修车辆时,要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及环保装饰材料,新的车辆在使用前及大修后的车辆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运行使用,以减低总挥发性有机物及甲醛的含量。空调客车在运行前及运行后要多开窗通风,在运行时要加大新风量的输入,同时,要注意对空调客车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清洁。对现有的空调客车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车内的空气品质。加强对空调客车内空气品质改善的研究,对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的危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减少空调客车空气污染物对乘务人员的健康危害,提高乘务人员的劳动卫生质量,保障乘务人员及旅客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利,张吉光,史自强,等.空调客车内空气污染物的特征及空气品质改善措施[J].铁道车辆,2000,38(7):15-16.

[3]陈焕新,杨培志,赵向红.空调列车室内空气品质调查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02,(2):16-18.

浅谈护理人员心理品质的提高 第4篇

当代世界医学的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整个护理事业还尚未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禁锢,护理人员还存在不以人而以疾病为中心,只重视躯体生理,无视心理护理,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把整个护理工作摆在了被动从属的位置。与患者之间变成了处置与被处置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赶上医学模式转变的总体趋势,并积极的推动这一转变,而要依据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去做好护理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还要培养适合于护理工作的最佳心理品质。因此,我们要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有计划的采取以下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更新观念的在职教育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热爱护理事业,遇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坚定信念。

热爱护理专业是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品质的首要条件,由于热爱本职工作,就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提高自身心理品质从而更好的适应患者的需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深切理解患者的痛苦,承认患者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从患者的生理现象,心理社会等方面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让患者在躯体上和精神上得到最佳治疗。反之,对工作缺乏爱心在实践中就会表现出消极、冷漠。成为遵从医嘱的“机器”。也就无从谈起提高适合护理工作的心理品质。只有热爱护理工作,才能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又具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坚定信念,也就有了推动护理人员提高自身心理品质的内在动力。

2、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只是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心理品质的认识。

护理人员的良好心理品质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记忆力,思维的独立性主意的灵活性,积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美好的言语,良好的能力与技巧,人际关系等。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有护理专业知识,还应学会社会伦理学,美学等知识。尤其应加强对心理学的深入学习,因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活动规律都是它研究的内容。学习了这些知识,可以使护理人员了解提高自身心理品质对搞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在护理学已被提高到本科及专科专业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虽然开设了心理学,医学伦理课,但是学员对此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重视护理专业只是而轻视相关学科课程的现象,因而学校应针对这种情况对学员进行认识上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向,并清醒的认识今后的护理工作需要的是具有多方知识,高素质的护理后备力量。不具备这些知识的在职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这些课程的理论学习,以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

在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品质的锻炼,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品质,只有掌握了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还不够,重要的还在实践,实践出真相,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品质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要认真总结自身各种心理品质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思想上便能进一步重视提高心理品质。例如,工作中对那些疑难病症情绪极度抑郁、怪癖、暴躁的患者拿出自己真挚的同情心,加强自己的自制力,不被他们的异常情绪所吓到,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情绪,和善亲切的表情举动,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使他们觉得未被社会抛弃,唤起患者治疗的信心,看到患者走出心理误区进入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就会激励自己更好的运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展护理工作。反之,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对患者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经常遗漏一些对治疗、护理有意义的细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这就要反省自己在实践中明确观察目的,对观察对象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观察中要多思考,有条理的详细记录,并加以总结。

另外护士会自觉的或者无意识的仿效他们所尊重的人,因此,负责一定领导工作的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人员的心理品质对下级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做好榜样,重视言传身教,更要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先进人物,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以激励护理人员提高自身心理品质。

④加强社会对护理人员品质的重视,有助于督促护理人员提高自身心理品质。要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社会舆论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集体生活或个别人的行为阶段所做出内容的一致评价,是群众的意见和看法,社会舆论如果正确的反映客观事实和个人品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得到有利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工作上卓有成效的护理工作者。例如,媒体反映某护士服务态度好,工作积极热情,对患者如亲人,体贴入微,并发动全体护士向她学习,要端正态度,那么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护理人员会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提高。同时,媒体也应报道那些由于不良心理品质造成护理工作严重失职的实例。以警戒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多学习、多看报,认识到媒体中报道的那些因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工作造成的不良影響,给患者带来精神上、躯体上巨大痛苦的事件,从而使护理工作者从本质上认识和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品质,使其认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及时表彰和奖励优秀护理工作者。

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品质是社会对护理事业的要求,也是护理人员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大课题。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5篇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发展概述1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定义1

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定义1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应用3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发展概况5

一、全球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发展简述5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国内行业现状阐述7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市场现状9

一、市场概述9

二、市场规模11

第四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产品发展历程13

第五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产品发展所处的阶段14

第六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地位分析15

第七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产业链分析16

第八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国内与国外情况分析17

第二章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产业运行态势分析19

第一节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发展分析19

一、国内品质管理人员招聘生产综述19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发展的特点20

三、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景气向好22

第二节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分析26

一、国外企业品质管理人员招聘料发展的特点26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专用料供需分析29

三、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专用料市场发展综述31

第三节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33

二、提高品质管理人员招聘整体竞争力的建议35

三、加快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发展的措施36

第三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外部环境分析40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40

一、国民经济影响情况40

二、国内投资品质管理人员招聘情况42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政策影响分析46

一、国内宏观政策影响分析46

二、行业政策影响分析49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产业上下游影响分析52 33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下游影响分析54第四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的技术影响分析58

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技术现状分析58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技术发展趋势61 第四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经营和竞争分析65

第一节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构建65 第二节经营手段分析66

一、消费特征分析66

二、产品分类与定位69

三、产品策略分析7

1四、渠道和促销72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分析7

5一、国外同类技术重点研发方向75

二、国内品质管理人员招聘研发技术路径分析76

四、国内最新研发动向78

五、技术走势预测81

六、技术进步对企业发展影响83

第五章2013年中国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环境分析86第一节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86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86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89

三、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91

四、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92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9

5一、中国相关环保规定9

5二、国外相关环保规定96

第六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国内市场深度分析100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100第二节2013-2017年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101第三节2013-2017年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102第四节产品消费领域与消费结构分析103第五节价格趋势分析104

第七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需求与预测分析106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106

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需求总量及增长速度106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需求结构分析109

三、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11

1四、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未来需求预测分析112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地区需求分析11

5一、行业的总体区域需求分析11

5二、华北地区需求分析116

三、华东地区需求分析118

五、中南地区需求分析12

3六、西北地区需求分析12

4七、西南地区需求分析126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130

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市场需求量情况130

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市场供求量情况133 第八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进出口分析137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进出口分析137

一、进出口总量对比分析137

二、进出口金额对比分析139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出口分析1

41一、出口总量分析1

41二、出口金额分析1

43三、出口市场分析14

4四、出口价格分析146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进口分析150

一、进口总量分析150

二、进口金额分析1

53三、进口市场分析15

5四、进口价格分析156

第九章2013年国内外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160

一、**公司1591、企业简介1602、产品介绍1623、经营情况1654、未来发展趋势167

二、**公司1681、企业简介1702、产品介绍1733、经营情况1754、未来发展趋势176

三、**公司1781、企业简介1812、产品介绍1833、经营情况1844、未来发展趋势186

四、**公司1891、企业简介1912、产品介绍1923、经营情况1944、未来发展趋势197

五、**公司1992、产品介绍2023、经营情况2054、未来发展趋势207

六、**公司2081、企业简介2102、产品介绍2133、经营情况2154、未来发展趋势216

第十章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20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结构分析220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220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22

2三、替代品威胁分析22

5四、供应商议价能力227

五、客户议价能力228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2

31一、生产要素231

二、需求条件232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234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237

五、政府的作用239

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

41一、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集中度分析2

41二、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程度分析243

第四节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策略分析24

5一、殴债危机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245

二、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格局展望247

三、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竞争策略分析248 第十一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融资分析252

第一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的SWOT分析252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国内企业投资状况253第三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外资投资状况254第四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资本并购重组情况255第五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特点分析256第六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融资分析257第七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机会分析258

一、2013-2017年总体投资机会及投资建议258

二、2013-2017年国内外投资机会及投资建议26

1三、2013-2017年区域投资机会及投资建议26

3四、2013-2017年企业投资机会及投资建议264 第十二章产业政策及贸易预警268第一节国内外产业政策分析268

一、中国相关产业政策268

二、国外相关产业政策270第二节国内外环保规定27

4一、中国相关环保规定27

4二、国外相关环保规定277第三节贸易预警280

一、可能涉及的倾销及反倾销280

二、可能遭遇的贸易壁垒及技术壁垒282第四节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286

第五节我国与主要市场贸易关系稳定性分析287

第十三章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分析289第一节行业投资机会分析289

一、投资领域289

二、主要项目291

第二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29

3一、市场风险29

3二、成本风险29

5三、贸易风险296第三节行业投资建议299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299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300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302

第十四章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307第一节中国品质管理人员招聘产业投资机会分析307

一、投资机会分析307

二、可行研究分析308

第二节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效益分析311

一、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状况分析31

1二、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效益分析31

2三、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趋势预测31

4四、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的投资方向317

五、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的建议319

第三节2013-2017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第十五章项目投资建议333

第一节技术应用注意事项333第二节项目投资注意事项334第三节生产开发注意事项335第四节销售注意事项336

------------------------------

321 321 323 324 326 329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电话订购】010-62665210 62664210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构成图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生命周期示意图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销规模对比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企业竞争格局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总产量统计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细分产品产量统计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市场容量统计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细分产品市场容量统计 图表:2012-2013年中国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结构变化

图表: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总产量及细分产品产量预测 图表: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总产量及细分产品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原材料供给模式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下游消费市场构成图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企业市场占有率对比 图表:进出口产品构成图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进口量统计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出口量统计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进口地区格局图 图表: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出口地区格局图

图表: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进口预测 图表:2013—2017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产品出口预测 图表:2012-2013年品质管理人员招聘市场投资规模 图表:2012-2013年主要投资项目统计

品质部人员工作职责架构 第6篇

规范品质部各工作岗位职责。

范围:

品质部

1.品质部共分为四大功能组:IQC组、QA,IPQC及OQC组,其中QA、IPQC、OQC/FQC统一由OQC组长兼任。完成产品的导入、试产、量产直至其生命周期结束的所有质量支持工作。组织架构及职责:

品质主管

IQC组长

OQC组长

备注:IQC组人员与仓库上班时间同步,负责人为IQC组长,分为检测三大件及电子料,检测壳料及辅料;IPQC/QA/OQC/FQC人员每条线安排,由OQC组长安排,请知悉!

2.品质主管职责

1负责制定本部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

2根据技术要求编制、修改与更新检验规范

3制定质量计划和质量改进计划

4参与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供应商评价

5编制供方品质调查计划与实施

6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和考核

7审阅质量日报

8客户退回的处理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9对违反质量规定者进行惩罚

10车间现场巡查视

11负责建立和健全质量岗位责任感。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力和义务,及时制订或修改并严格贯彻执

行各项操作规程,教育员工严格遵守技术纪律

12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IQC组长职责:

1查看来料到库时间制作检验计划及查看生产计划单

2检验样品的分发

3督导检验员按标准检测产品、督导检验结果的记录及督导检验员对首末件检查确认4不合格品确认

5退料的确认、原物料不良、制程不良的追踪改善

6负责检验员工作调配、检验工具自校保养

7品质异常的确认,改善对策的追踪及成效结果,交接班事项处理

8新进检验员培训;

9负责检验记录审核及汇总并提供每天检查总数、检验批次、退货批次、选用批次、特选批次及选用工时的统计

10负责每天早上九点前交前一天IQC报表给文控

11每月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12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4.IQC职责:

1填写进料检验记录

2根据物料的验收状况分门别类标识或隔离

3合格来料签IQC PASS章

4物料不良的处理、跟踪、送呈各部门会签

5检验器具的保养、保管、自校

6库存品原料或外协件重检

7呆滞料重检

8报废物料确认及制造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原料确认、退料确认;计算质量损失,供方赔款及罚款数并上报

9不合格评价

10供方提供不合格品异常信息反馈

11填写进货检验日报表,并上报

12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5.OQC组长职责

1查看生产计划单,督导IPQC作首件确认

2新进QA/IPQC/OQC/FQC员工培训

3负责QA/IPQC/OQC/FQC员工岗位调配

4负责QA/IPQC/OQC/FQC记录审核及汇总并于次日九点前交文控

5品质异常的确认,改善对策的追踪及成效结果,交接班事项处理

6不合格品确认

7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6.IPQC职责:

1查看生产计划单

2首件检查确认记录

3督导操作员按程序作业,做好自主检查

4对品质异常的反映、追踪、确认

5检查操作工用的检测工具精度

6填写IPQC日报表,并上报

7督导产线5S

8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7.OQC.FQC职责:

1查看检验计划安排及查看生产计划单2依据手机成品检验规范进行全检、记录3确认不合格品并隔离、标识4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8.QA职责:

1查看生产计划单及抽检计划

2根据出货单按公司出货检验计划作业3合格成品签QA PASS章

4不合格品按批次返退生产部并上报5填写QA日报表,并上报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7篇

Tel:0756-8682088

Email:zhangll@lexing.net 张亮

2011工作总结报告

――――2011工作总结和2012工作计划 品质部

我2011年3月回到公司后,被任命继续接任品质管理工作,对此我心存感激。任职后,经过培训和学习,我逐步熟悉汽车项目及在TS16949标准要求下的运作,也按职责要求在老工作项目继承后进行了规范和改进,并尝试开展了一些新品质工作项。工作虽逐步完成,但也有很多问题待解决,我将在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充分使用体系管理的方法,在领导和同事的协助下,让品质部发挥更多的作用,妥善解决各种问题,逐步推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回顾2011年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体系维护和改进(ISO9001 ISO14001 TS16949)

  家电项目2011年全年质量较稳定,月质量会议数据统计显示达标,客户投诉及时处理。家电项目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工作完成后,5月份顺利通过了ISO9001监督审核与ISO14001换证审核。

汽车项目2011年月度质量FTQ波动较大,1到12月汽车项目平均FTQ经统计约为12000 ppm,虽经过各部门努力,从7月到12月FTQ呈稳定趋势,但离目标值仍有较大距离。10月底修订了新版本TS16949体系手册,重新整理修订了过程指标管理、顾客满意度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项目运行、以及计量检定等,完成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工作后,在11月中旬顺利通过了TS16949监督审核。

 10月和12月开展生产现场5S全面整改及考核不符合点共78项。目前在与生产主管一同努力改善现场环境、布局、纪律问题,目的是通过周期现场检查考评来树立领班和员工的 5S意识,维持现场环境整洁,减少质量隐患。

 1月到12月期间。统计广州审核,客户审核,内部检查等问题改进点共217项,均基本得到了对应改善关闭。

质量人员管理

 完善QC员管理办法,以便及时查阅QC员的在职状态、评审情况、履历,以及离职情况。目前1 2车间配置QC员约33人,3 4车间配置QC员约46人

任命QC领班一名,QC领班助理两名以应对CUTTING区、总装区QC白晚班管理 组织多次培训,拟定相应文件指导以提高检验效率,对QC员心态进行纠正,指导做好份内工作。

对CUTTING区QC端子检验能力进行爬坡考评,督促做到检出快、辨别准。调配1 2 3 4车间检验人员,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做好合理调配。协助各项目质量、工艺、生产负责人、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

  

BDAPZ.46

报告日期LX2011 12 29

page 1-3 珠海乐星电子有限公司 报告zhuhai luckstar electronics co.,ltd

Tel:0756-8682088

Email:zhangll@lexing.net 张亮

质量统计分析

  对总装发现的各种不良进行研究和分类,合计53种不良,规范了对不良类别的定义。依据汽车项目月FTQ DPM统计,以数据为基准协助生产进行改善。统计每天的不良情况,按绩效考核规定对超标工序进行直接责任人考核。

依据5步分析法对内部批质量红牌问题及客户投诉进行处理,合计共18项。

对供应商的考核

 对外包方货运公司造成的客户投诉以及货物遗失执行罚款考核,合计17295¥

项目责任区域质量管理

  对N300区域各班组进行质量管控工作。对GP50 ENG区域各班组进行质量管控工作。

对2012年的品质工作开展,计划如下:

质量人员管理

 元旦节后,及时开展1 2 3 4车间全体QC员的纪律培训,纪律整顿会议,对问题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屡教不改的进行考核或更换,协助家电质量主管建立检验指标考评机制,设定检能爬坡并提高检出数量,并统一对各个车间的QC员进行调配,减少质量成本浪费。

协助现场管控

 与生产主管一同持续开展生产线整理整顿及5S工作,每月现场计划检查一次并考核一次。然后由生产科安排各班组领班进行每周小自查。

计划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改,每次安排3-4小时,由品质、生产、工艺、计划、必要时工程、物料,一同按控制计划要求对3 4车间进行现场审核。同时协助1 2车间家电项目质量负责人与技术部开展现场审核。

 协助生产科、物料科,解决长期胶带未用完丢弃问题,减少或杜绝物料丢弃造成的公司损失。对屡教不改的责任人进行考核。

培训体系标准

 除了按培训计划,由品质部安排对一线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外,计划再申请并组织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TS16949 ISO14001等标准的学习,增强对标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体系、流程改进

 完善工程更改工作流程,主要拟定目前工程更改工作会议后各部门的必要工作项目,并定义合理的流程。如:1 对工程更改进行详细的账目登记,以便能及时准确的查阅目前工程BDAPZ.46

报告日期LX2011 12 29

page 2-3 珠海乐星电子有限公司 报告zhuhai luckstar electronics co.,ltd

Tel:0756-8682088

Email:zhangll@lexing.net 张亮

更改的阶段情况、实施情况。2 工程更改下达时,各个部门进行的必要工作进行详细的定义。3工程更改各阶段的工作流程。3 以此基础上对流程进行试用、再完善。

  协助网络工程师对服务器平台进行优化,对各部门信息数据进行5S管理。逐步优化体系文件,程序文件,并对三阶文件,表单文件进行归类管理。

一些建议:

 优化质量成本建议1:由于人员配置是一项 “资源配置”工作,涉及产品成本、因此对于什么项目配给多少QC人员,并不应该完全由品质部定义,应该由工艺科主持定义(如:项目前期,产品必须全检并PTC的情况下,该型号产品多少生产人员应该配置多少QC。应该有标准数量参考),由品质审核、再由管代或经理批准后交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

 降低质量成本建议2:若FTQ等质量数据直接反应该型号产品该班组的质量已经良好并稳定(即连续3个月低于指标3000ppm),而且经过各部门确定该型号暂无4M变更(人、机、料、法变更)时,品质部会及时将全检降级为逐级抽检、直到逐步撤销QC员,多余的QC员可以及时转职给生产部进行生产。我认为这样才可以做到质量成本最小化。

 目前车间主任召集职工现场开会基本靠吼,建议给车间主任配备喇叭,用于现场开会和人员召集,提高会议效率和传达准确信息,同时也保护了健康,减少咽喉病的发生。

以上总结和计划以及一点建议,望领导参阅。

祝:新年愉快 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乐星电子有限公司 品质部

张亮

2012-1-3 BDAPZ.46

报告日期LX2011 12 29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精选7篇)品质人员工作总结报告 第1篇品质管理人员见习工作报告到今天为止,在xx工作、生活共计12个工作日,总体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