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看护合同范文
儿童看护合同范文(精选6篇)
儿童看护合同 第1篇
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双方在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原则的基础上签订本
协议。
二、值班时间为xx年12月01日-------xx年01月30日。
三、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值守岗位,防止甲方安排其看管的设备物资丢失。如果在值班人员值班期间给甲方造成损失,一切后果由值班人员负责。
四、值班人员的工资每月的28日由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到徐开林卡上。
五、值班需看护的设备物资清单见附件。
值班人员签字:
新能源有限公司
xx年11月30日
儿童看护合同 第2篇
前 言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结构的转变,大批的农民走出土地与乡村向城市中流动。伴随这一现象而生的,就是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之外,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的父母远离了家园在大城市里打拼生活的同时也是在建设祖国,而他们身后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已是国家无法忽视的当务之急。
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政策无法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让人揪心。
本校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理念,以提高留守儿童素质的德、智、体、美、慧为中心,以提升留守儿童的素质为使命,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及成为未来国家栋梁而努力。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出目前的困境,为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一、创建背景
二、创建目的
三、成立意义
四、培养目标
五、建校规模
六、人员配置
七、发展展望
一、创建背景
留守儿童在当今的中国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存在于中国各省市乡村中的普遍现象。这些儿童的生存状况已然让人忧心,物质的匮乏更需要精神的弥补。担当精神补给的教育工作者是对这些留守在乡村等待父母归来的儿童的最大安慰,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乡村基建问题简陋等等,或新兴或悠久的各种问题的影响之下,留守儿童的教育政策的落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家庭环境的缺失,物质生活的艰辛,教师、教学资源的短缺让独自生活在乡村的儿童在面对教育的时候时常充满着憧憬和怀疑。他们渴望着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怀疑着相对于他们来说高昂的学费能否赚得回来他们需要的未来。此时,针对教育政策实施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探讨显得亟不可待。破旧屋檐下的孩子们在昏暗的灯光中,手握粗糙的文具孜孜不倦的抓紧仅有的时间吸取知识的身影伴随在家禽牲畜的鸣叫声中的场景紧抓着每一个关心这一问题的人的内心。相依为命的祖孙或尚未成年兄弟姐妹手中的课本是通往他们渴望的未来的入场券,这张入场券应把他们引向一个真正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让他们陷在恶性循环的悲剧中,不能走出孤独,不能走出贫困。
二、创建目的
由中央、地方下达的各种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都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群策群力和时间的运转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缓解。这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所带动的,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经济落后的乡村的教育援助和投入,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成长,将来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面对全省230万留守儿童,仅仅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目前是很难解决这一长期而又困难的社会问题。民间力量的注入,新颖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将加速解决各地留守儿童问题。
所以,留守儿童看护学校的建立,将标志着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次大踏步前进。这不仅仅是国家、地方政府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要合理、积极、善于去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祖国未来的栋梁。
三、成立意义
留守儿童看护学校,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必将成为解决国家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对于政府,对于孩子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留守儿童看护学校的建立,属于民间资金的注入,所以可以大大减轻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
2、留守儿童看护学校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针对一些优秀教师进行再次任凭,使得更多的孩子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环境。
3、留守儿童看护学校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缺乏家长的管制约束,或是受到祖父、祖母等监护人的溺爱,或是由于缺少教师关爱而受到来自同学等方面的歧视,而导致学习成绩差,进而产生了厌学心理,使得他们不愿接受教育等问题。
所以,留守儿童看护学校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社会的主力,更是造福万代的益民工程。
四、培养目标
留守儿童看护学校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理念,以提高少儿素质的德、质、体、美、慧为中心,以提升少儿、青少年的素质为使命。为少儿、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及未来成为国家栋梁而努力。
五、建校规模
1、办学模式
留守儿童看护学校(以下简称本校)以丰富、关爱留守儿童课后生活为主,学业辅导与兴趣培养共进的办学理念,为所有在校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最温馨的环境。
本校主要对留守儿童课后进行监管,负责孩子的正常饮食起居,课余活动以及文化辅导。
2、容纳人数
本校根据目前条件,暂有资源,初步拟定第一批可招收学生200人。
3、办学条件
(1)、住宿环境
给每个孩子提供六人每间的集体宿舍;安全卫生的食堂环境;每4个寝室配一个阿姨负责洗衣和后勤打理。
(2)、上课环境
课后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提供给孩子完成课后作业,在此期间,会任聘优秀的教师进行辅导。
(3)、活动环境
设立专门的活动教室,提供给孩子下棋、打乒乓球和英语角等。
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提供给孩子在户外运动,打球。
(4)、安全设施
本校会专门安排符合国家规定的校车,对各所学校的学生进行接送,确保在上课途中学生的安全。
对于宿舍、教室都会统一按照校园消防要求,对所有的逃生通道,消防措置,安排到位。
对于食堂卫生安全,定期邀请卫生部门上门检查,指导工作。
4、校址选择
本着合理、高效、节约的办学理念,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可对废弃老旧校舍进行改造,尽早开班,尽早进行帮扶。并在形成一定规模后,选择场地,新建新校舍,容纳更多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教学环境。
六、人员配置
1、领导部门
本校配置一名校长负责所有统筹,三名副校长分别负责人事、教务、后勤。
2、教务处
教务处老师1名,主要职责为:
1、教学计划管理2、3、4、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师资队伍管理
5、教学档案管理
3、办公室
人事办1名,后勤办1名,财务办1名分别负责本校的日常工作和细则问题。
4、师资力量
针对文化课程辅导,学校将聘用部分在校优秀的老师进行兼职,并培养一批年轻的全职老师,与本校共同进步与发展。
儿童看护合同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2010年在成都不同区域选取5所幼儿园教师共91名,幼儿监护人480名,其中母亲290名,父亲123名,其他67名。
1.2 研究方法
运用体力活动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幼儿教师和家长现场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幼儿体力活动的认识、相关知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支持幼儿体力活动、妨碍幼儿体力活动的因素、对幼儿体力活动方式的建议等。
2 结果
调查的幼师中,63.7%文化程度为大专,24.2%为初中和中专;调查的家长中,幼儿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分别为60%和47.5%,大专25.4%和33.5%,80%以上父母为脑力劳动者;家庭月均收入5 000元以上为46.9%。体力活动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注:“-”表示无数据
调查显示,80%以上家长和幼师认同幼儿运动习惯对成年后健康有影响,90%以上知道缺乏运动与某些疾病相关,但具体有什么影响,与哪些疾病相关,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不清楚,他们认同运动对身高、体重、预防肥胖、心肺功能、骨骼、抗病能力等有积极影响,但对幼儿学习效率、成绩、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不确定。
在幼儿运动相关知识方面,虽然大都认同室外运动优于室内运动,但只有25.8%的教师和42.1%的家长认同运动多出汗为好,仅30.8%教师和17.7%家长听说过“体力活动金字塔”或相关运动指南,所以,他们在如何科学指导孩子进行适宜的运动,以及运动的形式、时间、强度、频率等方面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在预防幼儿运动伤害方面,68.3%的教师和10.2%的家长知道部分方法,可能与幼儿教师接受的相关培训相对较多有关。但家长在愿意接受培训的态度上与教师是一致的。幼师和家长获得体力活动知识的途径分别为:报纸杂志92.3%和82.3%,专业书籍64.8%和36.7%,广播电视76.9%和68.3%,同学和朋友45.1%和77.1%,说明幼儿教师主要通过书报、传媒、专业书籍获得,而家长偏好报纸杂志、朋友和传媒,较少通过专业书籍获得。
在行为方面,16.5%幼师和22.1%家长从不锻炼,坚持每周运动1~2次以上的幼师占67.9%,家长只有36.7%,经常带孩子一起运动的家长只有19.5%,说明幼师自身运动频率合理,可能与其工作性质有关,而家长可能由于办公室工作繁忙,造成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少有时间运动,尤其是室外运动。结果显示,幼师运动方式前五位为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爬山,可能与幼师以20~30岁女性为主,喜欢偏向耐力和柔韧性的运动方式。家长能够陪孩子一起运动的方式依次为游戏、骑童车、跑步、爬山和游泳,与他们认为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基本一致,但实际上运动很少。
幼师认为适合幼儿运动的方式依次为广播体操、游戏、跑步、跳绳、骑童车、跳舞、跳跃运动、投掷运动、游泳、爬山;而家长认为是游戏、游泳、骑童车、跑步、爬山、跳绳、体操、跳舞、跳跃、投掷。由此可见,幼师偏向于幼儿园内能够进行的运动,而家长更偏向于与大自然接触的运动和自己能共同参与的运动。两者均认为武术、滑雪、滑冰不太适合幼儿,可能与运动场地、运动习惯局限性和认知危险性有关,见图1。另外,笔者对幼儿室外活动偏少的原因进行了开放式调查,主要原因包括:幼儿机构场地限制、运动课程安排、幼儿人数多、家长工作忙、户外活动场地环境差、没有运动设备、担心感冒、受伤、弄脏衣服、家长不喜欢户外运动等。
在态度方面,94.5%的幼师和89.4%的家长表示愿意多接受关于幼儿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知识,较强烈的求知愿望与其匮乏的相关知识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幼儿运动知识传播不到位,有待改善。同时,76.3%的家长表示喜欢和幼儿一起进行运动,但现实却只有19.5%的家长能够经常带孩子一起运动,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 讨论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除了可预防肥胖、增加骨密度、保持血压稳定、降低血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提高注意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也非常重要[2,3,4]。幼儿运动环境包括托幼机构和家庭两方面,幼师和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决定幼儿运动的方式、时间、频率和场地等[5,6],他们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是决定能否正确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关键因素。
本次研究发现,幼儿看护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他们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对运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是认同的,但相关知识较欠缺,幼儿运动的形式和频率与看护人的偏好密切相关,但接受专业指导的机会较少。
Moore等[7]研究发现,父母爱运动的孩子自己也相对爱运动,这种家庭带动作用很明显。本研究中家长由于环境或其他外界因素,实际引导孩子正确运动的机会偏少,尤其是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优于室内运动的原因在于,在户外活动范围大,感觉更自由,更容易释放自己,创新性更强,心情愉悦,更易交到新朋友,日光有利于骨骼发育,增加抵抗力,提高睡眠质量,而且,在户外可消耗更多能量而利于预防肥胖。
幼儿多数时间在幼儿园和家庭度过,统一的幼儿运动指导规范,是幼儿运动时间和运动标准化的保障,建议在幼儿园建立规范的运动指导标准;同时,创造积极的体力活动家庭氛围,对幼儿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如果有看护人的引导和带动,比让孩子自由活动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喜欢运动并更加活跃[8],在今后的幼儿运动干预研究中,幼师和家长应作为关键干预对象。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选取的幼儿园虽然处于不同区位,但是比较同质,均为机关或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幼教师资水平和幼儿家庭背景较相似,不能代表私立托幼机构和郊区、农村幼儿园的情况,故未能比较不同师资水平和家庭情况之间对幼儿体力活动认知的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调查成都市学龄前儿童幼师和家长对幼儿体力活动的认识程度,包括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选取2008~2010年成都不同区位5所幼儿园教师91名和家长48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经验证的体力活动知-信-行调查量表。结果 大部分幼儿看护人对体力活动缺乏科学认识并缺少实践,25.8%幼师和42.1%家长认为运动多出汗好,30.8%幼师和17.7%家长听说过“体力活动金字塔”,幼师比家长更了解预防幼儿运动伤害知识。每周坚持1~2次以上的幼师占67.9%,家长占36.7%,能常带孩子运动的家长占19.5%。运动方式上,幼师偏向于园内运动,家长偏向于与大自然接触和共同参与的运动。结论 建议幼儿园建立规范运动指导标准,创造家庭运动氛围,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看护人,体力活动,现况调查
参考文献
[1]Sallis JF,Prochaska JJ,Taylor WC.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0,32:963-975.
[2]Saakslahti A,Numminen P,Varstala V,et al.Physical activity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early child-hood[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4,14:143-149.
[3]Barros RM,Silver EJ,Stein RE.School recess and group classroom be-haviour[J].Pediatrics,2009,123:431-436.
[4]Tomporowski PD,Davis CL,Miller PH,et al.Cognition,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Educ Psychol Rev,2008,20:111-131.
[5]Copeland KA,Sherman SN,Khoury JC,et al.Wide variability in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s and weather-related outdoor play policies in child-care centers within a single county of Ohio[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11,165:435-442.
[6]Brown WH,Googe HS,McIver KL,et al.Effects of teacherencouraged physical activity on preschool playgrounds[J].Early Inter,2009,31:126-145.
[7]Moore LL,Lombardi DA,White MJ,et al.Influence of parents'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young children[J].Pediatr,1991,118:215-219.
山林看护承包合同2017 第4篇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 住址: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切实做好森林防火、林木防盗、林地防侵占工作,本着“就近兼管”的原则,甲方将山林承包给乙方看护,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双方经协商,签订山林看护承包合同。
一、山林看护范围:
1、山名:
,面积,东至
,南至,西至,北至。
二、承包期限:合同期限一年,从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甲方对乙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继续承包看护。
三、承包费用及支付方式:承包看护的费用为
元/年,乙方每月未出现失火、林木被盗伐等情况的,承包款实行按月支付,即每月
元,由甲方按月支付给乙方。
四、甲方的职责和权利
(一)、甲方已明确无误告知山林为承包方式承包给乙方看护以及范围、看护承包费用。
(二)、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山林看护承包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
1、毁坏林地、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挖土等违法行为。
2、在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区内砍
柴、放牧等行为;
3、未经批准进入林区以营利为目的采集珍贵林木种子、药材行为;
4、擅自移动、损坏林业标志和林区工程设施;
5、非法征占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6、乱埋散坟;
7、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非法野外用火;
8、捕猎野生动物;
9、盗伐、滥伐林木。
(三)、对乙方提供的破坏森林线索,依法律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
(四)、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督促考核,对乙方不能履行合同,造成下列后果的,甲方可终止承包合同。
1、因玩忽职守,不履行看护职责,造成本责任区森林资源损失的;
2、对盗伐和滥伐林木行为不制止、不报告,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
3、因乙方看护巡护不力或擅自同意单位或个人进入林区施工、放牧、埋葬新坟,又不制止、不报告,造成林地破坏的;
4、对本责任区存在的森林火灾隐患,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消除,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
5、以权谋私,监守自盗,弄虚作假,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
6、违反或不履行合同,甲方提出警告仍不改正的;
7、在履行协议期间,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八、甲方核实乙方承包范围内的全年林木损耗数为
株(注:10cm以上),超过损耗数,其标准按当时市场价赔偿,乙方追回原物,不作损耗处理。乙方未发现或未报告甲方,由甲方发现偷盗的,则由乙方负责赔偿林木款的2倍。乙方承包看护范围出现盗伐林木及森林火灾等追究刑事责任案件,乙方未发现、未报告和未提供案件线索的,甲方可终止承包看护合同。
(二)乙方职责和权利
1、乙方应切实做好山林看护承包范围内的森林防火、林木防盗、林地防侵占等工作,发现情况及时汇报。正常情况下,乙方每周不得少于两次全面巡山。
2、乙方对山林看护承包范围内发生毁坏林地、林木;非法征占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埋散坟;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非法野外用火;捕猎野生动物;盗伐、滥伐林木等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直接向甲方和森林公安机关报告;
3、乙方应积极做好护林防火宣传。在森林防火期内,特别是清时、冬至节前后,以及连续天晴高森林火险等级时段,乙方要加强巡山检查,及时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巡山时需穿着橘红色森林消防服,带头禁止在林区烧香纸、点蜡烛、放鞭炮,制止违法用火。发现森林起火,乙方应立即报告甲方和森林防火指挥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组织扑救;
3、协助做好森林病虫害疫情监测,及时向森防部门报告森林病虫害情况;
4、积极配合森林公安机关做好各类林业案件的侦破工作;
5、积极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林业法规的宣传工作;
6、接受、服从甲方等上级机关对护林情况的检查。
五、甲方为乙方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乙方在承包看护山林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医药费、赔偿费等由保险公司理赔,涉及其他一切费用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本合同为山林看护承包合同,乙方在承包期间,按照就近兼管的原则由乙方独自承包看护,乙方在兼管之余可以从事其它生产活动,但以不得影响甲方利益为前提。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林场备案一份。以双方签字为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签字:
儿童看护合同 第5篇
2011年08月29日20:32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人民网上海8月29日电 29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小福星”学前儿童看护点发生一名工作人员用自制钢尺划伤8名幼儿(5名男孩,3名女孩)事件,其中1名幼儿伤势较重。作案人已被公安部门控制。
目前受伤幼儿均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治疗。据卫生部门介绍,1名伤势较重的幼儿经过手术,目前生命体征稳定,已进入监护室进行监护;其他受伤幼儿已转至病房接受观察治疗。
作案人为女性,安徽籍人,现已被公安部门控制。目前公安部门已介入,正在立案调查。
案发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非常重视,要求全力做好救治受伤儿童和安抚工作。受俞正声书记委托,副市长沈晓明带领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和闵行区领导立即赶赴医院,看望受伤幼儿并表示慰问。医院正按市领导要求,全力组织救治工作。
儿童看护合同 第6篇
父母教育水平对预防儿童贫血和营养不良很重要[4,5,6,7]。母亲教育水平同低出生体重和儿童生长迟缓负相关,而同中国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 尤其是来自动物性食品) 正相关[7]。由于父母负有工作职责,许多儿童由近亲抚养,因此调查应该包含“看护者”,而不仅是父母或母亲。
本研究探索看护者教育水平和其他人口学因素与中国城市学前儿童缺铁之间的相关性。笔者也比较了缺铁儿童与正常儿童饮食摄入差异,以确认儿童的看护者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规定饮食。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本次研究地域,贫血现象被大量研究[8,9,10,11],但大多数研究讨论的是遗传因素。中国西南地区尤其广西,是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高发区,这是一种遗传性贫血。本研究通过识别和评估同儿童缺铁相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有助于填补相关研究空白。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中国西南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开展,调查了5所学校220名看护者。问卷调查开展于2007年6—7月,针对学前儿童的看护者,搜集其有关家庭社会人口学背景和饮食方式的资料。每个孩子只有1位来自该家庭的看护者参与调查。看护者签署书面同意书,并被告知回答匿名调查问卷是自愿的。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柳州工人医院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本项研究。
1.2方法
饮食偏好调查的部分问题来源于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调查。选择了同本研究相关的题目,并把提出的调查发送到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第四工人医院和范德堡全球健康研究所,以便在完成调查和进行翻译前征询反馈。
缺铁的过去诊断结果: 主要看护者被问及其孩子是否曾被一位医生诊断为缺铁。由父母报告的儿童过去诊断结果以往研究加以应用过[12,13],并且在本研究中是合理的,因为在每年体检中都包含缺铁的血检项目并且把结果告知了看护者。笔者把缺铁作为主要的结果变量是因为其与饮食习惯和贫血直接相关。
目前饮食方式和补充食物。主要看护者被问及饮食方式相关的问题,包括豆制品、瘦肉和绿色蔬菜的食用频率( 每月2 ~ 3 次、每周1 ~ 4 次、每天) 。在附加分析中,看护者被问及孩子是否曾补充维生素、目前的补铁状况、孩子的拒食习惯和任何食物过敏情况。
主要看护者也报告了各种社会人口学特征,如儿童年龄、性别、民族( 汉族、壮族、侗族) 和出生体重、家庭大小、看护者教育水平( 小学、中学或大学及以上) 、每周工作时间和月收入水平( < 700,700 ~ 1 000,>1 000元) 。看护者也被问及是否担心他们的孩子贫血。就业状况和就业类型也被问到,但因回答比例较低没有使用。220 位被调查者中,135 位回答了他们的孩子是否曾经被诊断为缺铁或贫血的问题,其余85 位参与者( 38. 6% ) 回答“不知道”,并被从全部分析中加以排除。因此,全部分析包含了135 位儿童。
1.3统计分析
使用Stata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并使用t检验计算出不连续变量(由主要看护者报告的儿童先前缺铁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比率列联表测量结果变量同每一类型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Fisher精确检验评估数据之间的差异。此外,多变量回归分析被用来决定儿童先前缺铁诊断结果的最重要预测因子。在所有检验中,P<0.05(双侧)解释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3. 3% ( 18 /135) 的儿童曾被诊断为贫血,17. 8%( 24 /135) 的儿童曾被诊断为缺铁。62. 3% 的看护者担心他们的孩子有可能目前患贫血。
相应于父母或主要看护者人口学特征,表1 描述了先前缺铁诊断结果的普遍程度。看护者教育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但是不同看护者收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28) ,且工作时间更长的看护者( P < 0. 01) 所照看的儿童缺铁更加普遍。缺铁诊断结果在儿童人口学和健康特征( 儿童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入园年龄、是否母乳喂养以及断乳年龄) 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先前缺铁诊断结果在经常食用绿色蔬菜( P =0. 06) 和豆制品( P = 0. 002) 的儿童中较少出现。有拒食习惯的儿童更有可能缺铁,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11) 。缺铁状况在瘦肉摄入频率、维生素补充、目前补铁或食物过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此外,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识别出与缺铁诊断结果相关的最重要因子。与每月只有2 ~ 3 次摄入绿色蔬菜的儿童相比,每周摄入1 ~ 4 次( OR = 0. 16,95% CI = 0. 02 ~ 1. 11,P = 0. 06 ) 或每天摄入( OR =0. 17,95% CI = 0. 02 ~ 1. 19,P = 0. 07 ) 的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缺铁,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的瘦肉和豆类食品摄入频率同曾被诊断为缺铁没有统计学意义。就看护者教育水平而言,同受过初等教育的看护者照料的儿童相比,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OR = 0. 09,95%CI = 0. 01 ~ 0. 80,P = 0. 03) 和大学及以上教育( OR =0. 04,95% CI = 0. 003 ~ 0. 49,P = 0. 01) 的看护者照料的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缺铁。儿童的出生体重、年龄和性别与缺铁的关联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曾补充过维生素、正在补铁、与儿童同住的人口数和民族与缺铁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回归模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多因素回归分析所用的是小样本,以上变量在最终模型中被排除。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17. 8% 的学前儿童曾被诊断为缺铁,而同时期在柳州城区只有4. 6% 的3 ~ 5 岁儿童被诊断为缺铁[14]( 从1992 年全国15% 开始下降[15]) 。由此可见,伴随着大量的城乡移民,本研究对象较该市其他地区有更高比例的缺铁儿童,并反映了地方疾病控制中心和医生的关切。
父母教育水平与儿童曾经被诊断为缺铁负相关。一项针对中国农村地区四五年级儿童的研究也发现,父母教育水平同贫血比例呈负相关[4]。在菲律宾和印度,母亲的教育水平分别同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或补铁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16,17]。或许,具有更高教育水平的看护者对于合理的膳食和营养具有更完善的知识,或者有更多的收入为他们的孩子购买更健康的食物。
受过更多教育或具有更多收入的母亲也较少缺铁或贫血,可以转而提高生育质量。研究已经显示,母体血红蛋白状况同儿童的铁元素状况相关[18]。其机理可能在于产前贫血会导致低出生体重或早产,从而提高了儿童贫血的风险[19]。严重的母体贫血会降低母乳中的铁含量[20]。来自较贫困农村地区的儿童更有可能患上贫血[21]。
看护者教育水平是儿童是否缺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授看护者有关儿童早期均衡营养重要性的知识是一个改善儿童临床、行为和认知表现的富有前景的策略。
经常摄入绿色蔬菜的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缺铁。有研究表明,绿色蔬菜含铁[22,23]; 不过,植酸含量高的蔬菜,如小扁豆和小麦胚芽,会降低对铁元素的吸收[24]。一项对香港4 ~ 14 岁儿童的研究发现,素食的儿童相比杂食的儿童获取了充分的铁元素[25]。
经常摄入豆类食品的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缺铁( 26名每天食用豆制品的儿童从未患过缺铁,而被诊断为缺铁的儿童从未每天食用豆制品) 。研究显示,大豆富含铁[26,27],但豆类也会抑制人体对非血红素铁( 以非肉类为基础) 的吸收[28,29]。相对于食用铁强化牛奶的婴儿,食用含铁大豆配方的婴儿具有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30]。
经常摄入瘦肉的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缺铁。来自肉类的血红素铁在人体中具有20% ~ 40% 的高度铁吸收率[22],并能阻止幼儿铁含量的降低[31]。一项在中国3 ~ 7 岁学前儿童中的实验表明,食用诸如肝脏和动物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品增加了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32]。
在附加分析中,曾补充维生素和正在补铁与缺铁状况没有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与饮食性贫血相关[33,34]。相对于仅仅是维生素A或铁加维生素A干预,一项在重庆学前儿童中进行的多种微量营养元素饮食干预有效改善了血清视黄醇水平( 维生素A的生物标志物) ,并调动了肝脏中的铁储量[35]。
本研究也发现,男孩相比女孩更可能被诊断为缺铁。有文献显示,在婴儿早期,男孩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高于女孩[36]。但是中国的一些研究发现,女孩比男孩具有更高比率的贫血[6,37,38],但性别与血红蛋白水平没有相关性[39]。本研究儿童的年龄同缺铁状况没有相关性。但在中国学前儿童中,随着年龄增高,贫血比率降低[40,41]。
现有数据的最大局限性可能在于依据主要看护者对过去诊断结果和儿童饮食方式的自我报告,而不是依据儿童的医疗记录以及直接观察或使用饮食日志,不准确的回忆会导致自我报告的误差。另一局限是样本数量太小,也没有基因检测数据以筛选出因遗传紊乱而患缺铁的儿童。
潜在的选择偏差和横向搜集数据也构成了局限。尽管有这些局限,但本项研究代表了中国卫生官员与美国大学生和研究者之间通过暑期研究实习项目而进行紧密合作,探究柳州市学前适龄儿童中缺铁相关的营养、行为或人口学因素的首次尝试。广西地区曾是小儿贫血的高发区,尤其在农村和移民人口中,因此需要本研究和未来研究帮助该地区的医院管理者、临床实践者、公共卫生专家和儿童看护者更好的进行健康和教育干预。
儿童看护合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