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合同范文
公路绿化合同范文(精选8篇)
公路绿化合同 第1篇
公路路面树木管理合同
甲方:东平县公路局
乙方:东平县旧县乡陈山口村民委员会
为保护公路和美化公路环境,强化公路的绿化与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本合同,双方共同恪守:
一、合同标的
甲方负责国道东郑线 K+ M至K+ M公路两侧公路绿化规划,并向乙方提供绿化物种苗 ; 乙方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在适宜公路绿化物栽植的季节进行栽植,并进行日常管理。
二、相关标准
1、乙方应按照有关工作标准,做好其责任范围内绿化物的种植、浇水、施肥、除草、防寒、防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和清扫保洁工作。
2、乙方应妥善管护绿化物,不得出现树木枯萎,路段缺树,虫害未及时防治,绿化带未及时修剪或有杂物,存在应绿化而未绿化的路段等现象。
三、采伐与收益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应报告甲方并经上级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及时进行砍伐、更新:
(一)树龄已达到更新期或自然枯死的;
(二)有严重病虫害确实无法挽救的;
(三)严重枯朽、倾斜或断裂,妨碍交通或危及人身、建筑物以及其他设施安全的;
(四)因其他原因需要砍伐或更新的。
2、公路行道树的所有权益作为承包费用由乙方所有,甲方提取其50%作为种苗、技术支持费等相关费用。
四、监督管理
甲方对乙方的树木养护管理进行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及时收集、通报公路绿化物病虫害情况,积极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乙方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防治,确保绿化植被正常生长。对不按养护规范进行养护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甲方代为管理,费用由乙方负担。
五、双方责任
1、甲方应在法律及本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给予乙方施工和管理的便利。
2、乙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约定的责任义务,服从甲方及上级公路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否则甲方有权依法解除合同,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乙方负责因合同范围内事项和第三人的发生的有关事项的协调工作,因协调不当造成甲方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六、其他
1、其他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2、本合同一式3份,甲、乙双方各执1份,报有关部门备案1份。
3、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4、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地 址:
地 址: 联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公路路面树木管理承包合同结算协议
甲方:东平县公路局
乙方:东平县旧县乡陈山口村民委员会
年 月 日,甲乙双方根据双方 年 月 日签订的《公路路面树木管理承包合同》,对国道东郑线 K+ M至K+ M公路两侧公路树木进行结算。
一、现该路段的所有公路路面树木共产生收益22万元。根据合同约定乙方需要支付甲方11万元作为种苗、技术支持费等相关费用。
二、乙方应当于 年 月 日前支付给甲方,逾期乙方应当支付5%的滞纳金赔偿甲方。
三、乙方支付甲方相关款项后,甲已双方 年 月 日签订的《公路路面树木管理承包合同》终结,双方互不负责权利义务。
甲 方(盖章)乙 方(盖章)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地 址:
地 址: 联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公路绿化合同 第2篇
万元,精心打造承德公路绿化美化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国省干线2123.514公里,其中绿化里程1667.15公里,现存乔木101.108万株,灌木2703.559万丛,绿化率达97.7,建成绿色通道537公里。
一、科学规划,营造绿色长廊承德境内多山,公路多蜿蜒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公路用地窄、绿化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坚持点、线、面结合,积极探索立体绿化模式。一是以线路绿化为主线,对不可绿化和难以绿化的路段通过开山、凿岩、整形造地等工程措施创造条件进行绿化,保证公路沿线不断绿,修建花坛、种植片林,提高绿化档次;三是充分利用公路边坡、边沟,见缝插绿,全面覆盖可绿化的公路用地;四是在保护原有野生植被的基础上,对公路绿化进行补充完善,提高绿化标准;五是在公路挡墙、山体石壁上种植攀缘植物,使山梁峭壁形成了一道道苍翠的绿壁长廊。我们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谋划设计方案,抽调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对绿化路段进行科学设计,敲定了适宜的绿化植物,形成可绿化用地全部覆盖的一整套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边坡不稳定路段栽植沙棘、棉槐,用来稳定边坡、路基,保护路面;傍山险路、道路线型变化较大路段,设计种植醒目树种,以预告线形变化,引导驾驶员谨慎驾驶,提高安全系数;线形顺畅、平整路段以观赏花木为主,为行人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了我市列养干线公路绿色覆盖率,公路两侧呈现绿色长廊之势。
二、优化绿化模式,提升绿化品位多年来,我们针对以往公路绿化以杨柳树为主、树种单
一、效果欠佳的问题,打破常规,开阔思路,先后引进了国槐、黄金树、白蜡、五角枫、油松、桧柏、云杉、沙棘等多种品种用于公路绿化,极大地丰富了绿化树种,提高了公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过去公路等级低,绿化美化千篇一律。现在公路等级高了,绿化美化也应与时俱进,上档升级。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模式设计上坚持乔、灌、花、草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互补,用材树种与观赏树种并重,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共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上乔、中灌、下花草”为主框架的绿化模式。“上乔”即公路绿化的上层以在公路边坡和坡脚种植高大的乔木为主,以乔木树冠为主线,形成绵延起伏,错落有致的主绿化带,构筑绿化骨架;“中灌”即在公路两侧绿化平台种植棉槐、沙、刺槐等灌木,形成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灌木层,增强绿化功能;“下花草”即在下层栽植不同品种的草本花卉,形成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花草长廊,重点突出美化效果。上述模式使公路绿化基本上实现了四季长青,两季有花的目标,绿化标准和绿化档次有了显著提高。
三、精心配置,突出美化效果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国内外游人神往的地方。因为承德目前还没有机场,陆路是游客来承德的唯一通道。所以,树立良好的承德公路形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是交通公路部门的首要任务。为使列养公路达到畅、洁、绿、美的目标,我们在搞好公路绿化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旅游城市特点的模式和方法,强化公路的美化效果。最初是在公路两侧撒播扫帚梅(学名波斯菊)。每到盛夏,鲜花盛开,煞是好看。但是,扫帚梅植株比较高,深秋时节极易倒伏。为此,我们于2002年启动实施了“红花绿叶工程”。即以原有的乔灌绿化为背景,按照“红”要红到时候、“绿”要绿出特色的要求,精益求精、大做文章。一是在品种选择上以红、黄、蓝为主色调,选择了抗性比较强的串红、串兰、芙蓉、步步高、醉蝶等十多种花卉,以求姹紫嫣红、鲜艳夺目的视觉效果;二是在花期搭配上,注意此消彼长、相互衔接,做到花常开、景常在、色常鲜;三是在配置形式上,以公路两侧乔灌绿化为背景,充分利用对比、互补、跳跃、呼应等表现手法,采用连续性栽植和间隔性栽植等不同的配置形式,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上述手段的综合运用,营造出了树影婆娑、柳暗花明、莺歌燕舞、一步一景的美化效果,使得人在路上走,宛如画中游。
公路边坡的绿化防护 第3篇
关键词: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形式,具体方法
近年来,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 边坡的防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有效地解决岩质边坡、高边坡的防护问题, 提高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 同时降低造价, 创造一个绿意浓郁的边坡生态环境, 改善高速公路景观, 防止水土流失, 是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的发展方向。
1 概述
公路根据本身的特点, 涉及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特别是高速公路, 由于受到路线的限制, 多为高填深挖, 对原始地貌的破坏比较严重, 建设期间使得公路沿线植被难以恢复;由于水土流失, 对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另外, 公路边坡防护的设计不合理, 不能提高行车时视觉舒适性, 运营期间交通量的急剧增加, 废气排放, 噪音等对环境的污染与日俱增。
目前, 全国早期投入运行的大部分公路, 其边坡防护由于采用大量浆砌片石满铺防护、喷浆岩面、拱形截水骨架等防护方式, 因此完全破坏了植物生长的环境, 使得由于高速公路开挖或填方边坡而破坏自然或人工植被难以恢复, 没有对边坡整个植被的逐步恢复进行充分考虑。缺乏植物覆盖的边坡, 一方面不利于水土保持, 大量的水土直接流失, 还加大了对公路周边的冲刷, 给附近农田和房屋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吸收阳光、降低噪音和吸收汽车排放物。
为了公路边坡的稳定、美观、经济和环保, 我们吸取和借鉴其他相关类似高速公路项目边坡防护的成功经验, 结合各种类型公路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形态特征, 降雨强度、地下水、材料来源等综合考虑,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 确保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 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 美化高速公路效果。
2 公路边坡绿化防护的几种形式
公路边坡的绿化防护形式应该根据详细的地理情况和地质条速度, 防止坡面冲刷, 保护草皮生长, 是应用较早、较为成功的一种边坡绿化防护形式, 利用骨架可以很好地实现边坡绿化的防护。
3公路边坡绿化防护的选择
边坡绿化防护方法的确定要以公路所处的地理地质、边坡的开挖体形、土壤特性等条件为基础, 再根据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园林学等专业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综合考虑。边坡的绿化一定要按照地形变化分段、分层进行, 并且分类对待, 突出重点, 做到“点、面、线”有机地结合, 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
边坡绿化防护力求运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的绿化形式:喷播植草, 土工三维植被网, 喷混植生。绿化植草, 尽量选择本地的物种, 因其适应性远远优于引进物种, 以暖季为主, 冷暖季节草种相结合, 并适当配以灌木的原则, 从而使其能够自身自养, 以适应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达到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的效果。养护完成后, 形成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
4公路边坡绿化防护的具体方法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几种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形式的适用条件, 结合边坡开挖的实际地质条件, 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建议采用“分段、分层、分块防护”的方法。
4.1挖方路基边坡的绿化防护
公路路基开挖完成后, 形成稳定边坡, 进行绿化防护设计。土质边坡和全风化土质边坡采用喷草植播或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强风化岩石边坡采用土工三维植被网或喷混植生防护, 也可以采用浆砌片石人字拱 (网格) 植草防护;弱~微风化岩石边坡应该采用窗孔式护面墙植草、锚杆混凝土框格植草或锚索地梁混凝土框格植草的绿化防护形式;开挖过程中可以采用光面爆破施工的边坡, 由于岩石地质条件比较好, 石质坚硬, 无裂缝孔隙水, 植物很难生长, 可以考虑在边坡碎落台和马道平台上砌筑培土槽, 在槽中种植爬藤植物
件选择确定, 并且随着公路开挖出现的地质情况而不断调整、优化。 (如爬山虎) , 实现边坡的绿化防护。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边坡绿化处理形式。4.2填方路基边坡的绿化防护
2.1 喷播植草
适用于低填方土质路基的边坡;稳定的低挖方土质边坡;以及护坡马道、碎落台、挖方边坡平台等部位。建议使用坡比为1:1~1:1.5。
2.2 土工三维植被网
适用面比较广, 可用于高填方路段的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和碎石土路基的两侧边坡。主要用于挖方路基的高边坡部位的全风化土质、强风化岩石部位。建议使用坡比为1:1~1:1.5。
近年来, 土工合成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建设和水利工程中, 土工三维植被网用于护坡工程中效果明显, 造价低廉, 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以逐步取代传统的混凝土板块、浆砌石片或干砌石片等护坡方法。
2.3 喷混植生
是一种常用边坡绿化防护方法。可用于挖方路基的全风化土质和强风化岩石的上边坡, 主要用于草木难以适应生长的岩石或土石混合边坡。建议使用坡比为1:0.75~1:1.5。
2.4 浆砌片石人字拱 (网格) 植草
主要用于挖方路基的稳定土质可植草的两侧边坡。建议使用坡比为1:1~1:1.5。
2.5 窗孔式护面墙植草、锚杆混凝土框格植草、锚索地梁混凝土框格植草
主要用于高挖方路基的土质、弱~微风化岩石边坡的上部。建议使用坡比为1:0.75~1:1.5。
在框格内植草绿化防护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 减缓水流
公路路基填筑完成后, 经过沉降, 形成稳定边坡, 进行绿化防护设计。填方路基边坡的绿化防护主要采用喷播植草和土工三维植被网。
填筑高度小于4m时, 以砂性土、粘性土或碎石土作为填筑料的边坡, 可以采用喷播植草和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以碎石作为填筑料的边坡, 可以采用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
填筑高度大于4m时, 以砂性土、粘性土或碎石土作为填筑料的边坡, 可以采用喷播植草和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采用喷播植草的方法进行边坡防护时, 边坡上必须设置拱圈排水, 以保证边坡稳定, 防止水土流失。以碎石作为填筑料的边坡, 可以采用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
填筑高度大于8m时, 可以采用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
填筑高度大于12m时, 可以采用土工三维植被网防护。但是必须在边坡高度等于8m的位置假设一道拱圈, 保证边坡稳定。
5 结论
公路绿化合同 第4篇
关键词:绿化;高温反季节施工;交叉施工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1-0067-02
1项目概况
本路段所处环境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温度适宜但持续时间较短,年均温157 ℃。夏季湿热,极端高温通常出现在本季,可达408 ℃;冬季湿冷,最低温度为-167 ℃。这两个季节持续时间较长,年平均降雨量800~1 000 mm。沿途经过汉江、莺河等流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工程特点
本项目施工主要以乔灌木以及草坪地被种植为主,属园林常规绿化。施工根据苗木生长习性不同具有相应的季节性。主要可利用施工季节为2014年度的3~6月及10~12月。上半年施工因需要度过夏季高温的考验,因此主要以养护时水源交通方便,设计区域苗木抗性强的段面为主。下半年集中完成全线可视作业面的主体工程。
3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高温反季节施工
苗木种植有高温期反季节施工,可从种植材料的选择、种植前土壤的处理、夏季施工中苗木的运输和假植及其他特殊措施、种植穴和土球直径、种植前的修剪等5个方面严格管理,能提高种植成活率。
(1)种植材料的选择。由于夏季环境较为恶劣,选材原则是观赏性生态性兼顾,有冲突时以生态性为主,因此多选用乡土树种如樟、深山含笑、雪松、夹竹桃、红叶石楠、茶梅等。在选材上要尽可能的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
(2)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前对现场土壤做理化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点,所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也不同。当树种为深根性乔木时,覆土厚度≥15 m;当种植浅根性乔木时,覆土厚度≥09 m;大灌木、小灌木所需覆土分别≥06 m、045 m;而草坪地被及一些草本花卉的所需的覆土厚度则≥03 m。
(3)夏季施工中苗木的运输、假植及其他特殊措施。苗木在运出前,应由专业园艺人员负责植物的挖出、包扎、打捆的工作;装车前采取相应措施如用草绳或麻布包好树干树枝等以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量,在运输途中不断给其喷水保证茎干的水分供应;当天种多少运多少,尽量减少现场苗木暴晒的情况发生。苗木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如无假植条件则保持土球的湿度。
针对大规格常绿乔木,如雪松、樟,采取大土坨麻包打包,早晚种植及一系列特殊措施如:①本地夏季气候炎热,降雨量小,水分是重中之重,因此雨天要抓紧施工。苗木进场时间以早﹑晚为主,若天晴,每天给新植树木喷水两次,时间适宜在9∶00前、16∶00后。②为了增强断根移植苗的树势,在适度修剪的基础上,施用浓度为1 000 mg/L生根粉APT3号。③搭建遮阳棚。为了减少恶劣的气候对移栽苗木的伤害,用竹杆或钢管搭建类似井字架的脚手架,在井字架上盖上50%~70%的遮阳网,网和苗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空气流通。
(4)种植穴和土球直径。在夏季种植苗木,种植穴和土球直径到尺寸要严守规范,为了提高成活率,甚至尽可能扩大尺寸。
(5)种植前修剪。夏季苗木种植水分是制约其成活率的最大因素,应加大修剪量,减少其蒸腾作用及对水分对需求。
通常在种植前会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相应地也会修剪一部分树冠以保持平衡。落叶树种则留一些生长枝和萌发力强的枝条后抽稀,对于常绿阔叶树适当疏剪内部弱枝,针叶树以疏枝为主;对樟等含易挥发芳香油和树脂等树种需在移植前一周修剪,只要伤口大于10 cm应保持其光滑平整并消毒涂保护剂;灌木则应修剪枯枝、病虫枝,但是对于带土球或湿润地区带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木不宜作修剪。另外,灌木修剪剪口应平滑,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1 cm,修剪直径2 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3.2交叉作业
由于项目规模较大,参与部门众多,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业主也会要求加快施工进度、抓抢工期,那么就常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
(1)同一期单位的交叉作业。当一期施工单位在填方边坡护坡道及土路肩段面植草防护施工时,而我所在部门同样在此处有乔灌木种植,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作业施工。因此,必然造成前期单位绿化防护施工的成品破坏。
相关对策:①加强沟通,抢在一期植草防护前完成苗木栽植。即积极沟通土建方,了解其护坡土建施工完成进度情况,一旦其完成,就及时开展施工,抢在其开始植草防护施工前把乔灌木种植完成。②加强协调,尽量减少对植草防护成品的破坏,避免双方冲突。在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发生两方工期错不开的事情,应尽可能减少对前期植草防护成品的破坏,并且在之后及时植草恢复。
(2)同二期路面的交叉施工。我部门中央分隔带绿化施工建立在路面施工单位基层及硅芯管铺设完成的基础上。只有待其完成我部才能开展种植土回填施工。因而土方回填车辆在施工过程将对路面基层必然造成污染。
同时,由于工期紧张,在施工后期经常存在抢抓工期的现象,二期单位在完成基层铺设后需要养生,养生后我所在部门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回填种植土就开始面层施工,从而造成土方施工给路面面层造成的污染。
相关对策:①加强沟通,掌握路面基层及管线铺设完成段面情况,及时开展施工,并在面层铺设前完成,避免造成对路面面层的污染。②加强防护措施,在施工时尽量减少运输车辆的土方外撒、扬尘。同时采用彩条布对施工路面进行垫底,减少因施工位置过窄造成土方外溢后的污染。③对于已回填的土方,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整平。在机械整平过程中,尽量采用橡胶履带的场平设备,避免对基层及面层的伤害和污染。如现场没有橡胶履带设备,就采用沿途铺设厚质传送带交错运行的方式进行平场。④禁止施工人员及设备带泥上路,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及时配置洒水车跟踪冲洗,去除污染。⑤加强协调、避免因交叉施工造成的冲突。
(3)通交安单位的交叉施工。在工程建设后期,由于工期紧张,为了抢抓工期,各单位往往根据自身需要提前开展施工。交安单位在路侧及中央分隔带护栏施工时经常出现抢在绿化施工前将护栏施工完成,这样就造成我部回填土施工无法进行或形成较大的困难,也给路面污染形成隐患。
相关对策:①及时调查沟通,掌握作业面提交情况,抢在护栏施工前完成种植土回填施工。②在已经开展护栏施工而土方尚未完成回填的段面,加强协调,要求暂缓横向护栏施工,并尽快完成回填,以便交安单位完成护栏施工。
4结论
生态与环保已是这个时代的大命题,但是怎样去实现它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对比国外,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理念上、材料、设备还是问题处理方面。因此,注重施工质量,不仅从整体把握整个绿化施工流程更要落实到细节,才能呈现好的效果,营造一个更为宜人的环境。
公路绿化指标 第5篇
一 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和功能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要充分反映交通线路的特点:不仅美化公路景观,使旅客舒适,又能起到防尘、防污染、防止风沙和水土流失对公路的侵蚀,稳定路基边坡,起到加固路堤和路堑的作用,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其绿化功能为:
l、净化空气功能
首先,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使空气保持新鲜;其次,由于行车的影响,柴、汽油燃烧后排出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物等,这些有毒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绿色植物如同空气过滤器,能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再次,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尘埃,是细菌和病毒生殖繁衍的场所,减少灰尘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细菌病毒的含量。绿色植物对尘埃有很好的黏附作用,密集的草皮、根茎、叶片与地面紧密结合,形成植被,不宜出现二次扬尘。在绿化工程中,通常选择臭柏、桧柏、侧柏等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树种。通过这些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杀菌抑尘,创造一个比较洁净的行车环境。
2、降低噪声功能
汽车噪声是噪声危害的主要来源,高速公路的绿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汽车噪声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树木有散射声波的作用,能把投射到叶片上的噪声分散到各个方向,造成声能消耗使其减弱。枝叶表而的毛孔、绒毛能够象孔纤维吸音板一样,把噪声吸收掉。由于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表层,可象海绵似的吸收声能,减少噪声危害。
3、美化路容功能
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绿色的环境中,会使人精神振奋,思想活跃,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人的信息几乎都是由视觉传人的,因此,改变驾驶员的视野环境极为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会在精神上、视觉上产生疲倦,对行车不利。通过色彩多样的植物及形态各异的乔灌木景观,可以改善枯燥的行车环境.涮节视觉,消除精神疲倦,提高安全保障。
4、水土保持功能
土方工程构成公路的基本形式,为了保护路堑、路堤等边坡的稳定,在筑路施工中采用了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但这些工程防护措施只能是局部的,而广大面积是利用植物材料进行防护,植物的根条纵横交织而发达,可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固着能力,提高了抗冲、防蚀能力,起到了保持水土,稳固路基的作用。边坡、护坡的绿化植被可截流阻挡雨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地表径流,防止路基变形及坡面坍塌。
二 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原则和绿化目标
1、设汁原则
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要适应高速公路的整体需要,符合小气候的特殊性以及“高速”、“安全”的要求。绿化是高速公路设施的组成部分.绿化必须充分考虑现有行车要求、交通安全、环境状况、自然
条件及道路养护维修等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绿化时要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1)为高速公路的运营服务,保障车辆在高速运行下的交通安全。由重点到一般,优先抓好距城市较近公路主干道、互通式立交桥的景观建设。
(2)绿化考虑通行问题,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视野良好、开阔。
(3)绿化模式应注意防护功能与观赏性相结合,以立交桥出入口为景点绿化,干道实行普遍绿化,不让土地裸露。
(4)绿化建设应考虑背景条件,要同绿化带外侧毗邻的现有农田防护林、果树经济林、村屯绿化等建设相结合,做到防护、绿化、美化和谐统一。
(5)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栽植乡土树种的同时,大力引种具有美化、经济、高效、适用等多用途、多目标、多功能树种,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6)坚持公路绿化与防护功能并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使绿化见效快,寿命长,景观富于变化,与道路设施功能紧密结合,通过绿化加强设施功能的发挥,方便道路设施的养护维修,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操作。
2、绿化目标
在对公路的环境现状综合分析、评价和解析的基础上,根据公路的性质、功能以及绿化立地条件,结合公路的建设布局,通过对各种绿化设计模式综合平衡与汇总,考虑预计可能投入的资金情况,根据绿化环境、防护功能及景观观赏等综合效益和谐统一的需要,绿化目标为:
(1)多功能生态绿化体系
在公路两侧、互通立交区及服务区全面实现绿化,建设多功能景观观赏性防护林。建成以道路出入口、立交桥和服务区各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点;道路普遍绿化为重点的多功能、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生态绿化体系。
(2)多物种防护绿化体系
在绿化工程中丰富生物多样性,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增强绿化植物种类。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观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呆板模式。通过种植高大乔木与周边毗邻的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等有机结合形成的防护林带降低风速,有效地减少风沙危害,提高公路的能见度,保持路面清洁。发挥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周边扩散。
三 高速公路绿化布局
高速公路总体布局一般呈带状分布,绿化工程要根据公路现状及特点,结合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和绿化目标,将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机地衔接起来,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绿化空间,提高绿化覆盖度,增强防护性和绿化观赏性。
l、绿化工程的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
绿化工程水平布局采用点(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线(公路主干道)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园林绿化方式将各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道路出入口进行景点式绿化,与公路主干道沿线多功能防护林的绿化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条公路形成多功能、多色彩的绿化布局形式。在垂直层面布局上,根据绿化物种的特征,乔、灌、草相结合,突出表现空间层次结构。主干道绿化要根据绿化空间,合理配置植物株行距,以高大乔木做骨干构成绿化骨架和基调,使其挺拔雄伟,四季有绿,并配以花灌木形成垂直层面布局。
2、立交桥景点绿化布局
立交桥景点绿化,以其建筑形式和体现地方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进行绿化布局。配置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针叶树作基调,用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花灌木做成寓意深刻和突出地方特点的各种图案。在树种配置上,采用多组团,大色块,流线型的自然式,铺以大面积开朗明快的草坪作衬托。树木配置高矮相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体现气魄,对立交桥的建筑艺术起到美化和烘托的作用。
3、植物优化结构布局
绿化工程的设计与布局中,植物材料是极其重要的素材。植物除能作为设计的构成因素外,还可通过造型、色彩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栽植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以及景观的装饰作用,正确选择植物材料,优化物种的配置,为树木的培育与养护管理创造最合理的条件。
根据高速公路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绿化建设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植物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多样性。可选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草本花卉,针叶树,阔叶树等树种,这些物种都各有独特的色彩、风韵、芳香、听声(松涛)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又能随季节及树龄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呈连续变化的动态效果。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要考虑季相的变化,配置一些常绿的树种,达到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树成荫,浓影覆地;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季松柏翠绿.白雪挂仗的绿化效果。
4、中央分隔带绿化布局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要保证道路功能所规定的视距、建筑界限,并要通视良好。中央分隔带绿化,在夜间能起到防眩屏障的作用,既节省了防眩网的安装费用,又增加高速公路的绿化面积。
根据车灯位置及扩散角度,中央分隔带树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5米即可,过高会妨碍驾驶人员观察对方车辆的行驶情况,过矮难以遮掩会车灯光,失去防眩的作用。防眩树通常选用灌木树带,伴随桧柏点缀,色调调配有深浅不同绿色,保证了冬季也有绿可观,无萧瑟之感。
合同:绿化苗木合同 第6篇
乙方:
依照《一、甲方需用苗木的名称、数量、规格如下:
1、金叶女贞:P20厘米、H30厘米3500株,单价0.7元 合计2450元
2、红叶小波:P20厘米、H30厘米3075株,单价0.6元 合计1845元
3、樱花:D6 P20厘米,15株 单价175元 合计2625元以上苗木合计陆仟玖佰捌拾元整,(¥)
二、供苗时间、地点、方式
1、供苗时间:乙方于213月15日至2312年3月20日向甲方提供上上述苗木,具体交货日期由甲方在上述时间内自行确定,但需提前两天通知乙方。
2、交货地点和方式,甲方指定地点,运费由乙方自行承担,
三、乙方向甲方提供的苗木达到第一条规定的`要求。
四、付款方式:验收合格后付款。
五、违约责任及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仲裁委员会寻求、仲裁调节,仲裁不能解决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本合同一式俩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用,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公路绿化养护规范 第7篇
总标准:实施园林式绿化管理,园艺性绿化效果。绿化景观明显,群落特性突出,环境整洁,达到点成景、片成林、面成型,乔木整齐、绿地优美、绿篱成型。植物健壮,长势优良。补植到位,无缺株,无死树:环境清整、保墒及时,无数挂。无垃圾。根部无堆积,修剪合理,外形美观;病虫害防治及时,常年控制在不影响美观的危害程度之内:浇水得当,无枯黄及生长不良现象。
1.1行道树(乔木类)养护标准 整体景观效果突出,植株健壮,长势茂盛,冠干比协调、树冠完整优美。透光适度;树体通直无歪斜,无树挂;修剪合理:落叶乔木截干处分枝点以下无枝芽,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伤损枝、无死树、断桩:基本无病虫害危害迹象,其中蛀干性害虫危害率不超过2%,并做到及时防治;食叶性害虫要控制在大面积爆发之前,害虫危害率不超过5%,并做到及时防治。
1.2花灌木类植物养护标准 生长和发育健壮、枝叶繁茂、分布均匀、修剪成形,树形优美、色彩自然、无明显病虫害、无徒长枝、无树挂垃圾、根部常年保持整洁,无堆积杂物;无缺株断垄现象。
1.3绿篱类植物养护标准 整株枝叶丰满、色泽正常、修剪整齐划一、修剪面平整、棱角整齐、外形美观,无缺株、无明显病虫害、无树挂垃圾,根部常年保持整齐,无堆积杂物。
1.4地被、攀缘类植物标准 生长旺盛、覆盖度不低于95%,无明显斑秃,根部整洁,无杂物。
1.5草坪养护应达到的标准
暖季型草坪养护标准 草坪地整洁、平整(自然)美观、排水良好、覆盖度不少于95%、色泽正常、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明显裸露斑秃、无明显高草、杂草、无生活垃圾,生长高度不超过l5cm。主要抚育措施标准
2.1浇水
浇水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树制宜、见湿见干”的原则,根据气候、土壤质地结构和植物习性合理安排浇水。新植树木必须做到随栽植、随浇水,浇足浇透。盐碱地浇水,要“明水大浇”、“灌耪结合”,即:灌水与中耕松土相结合。砂地种的树木要增加灌水次数,并小水勤浇,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较黏重的土壤应减少烧水次数。视当年当月降水情况和草皮土壤干湿状况;可酌情增加或减少浇水次数
(1)新植乔木浇水。深度80-100、浇水量每穴l00-120公斤(以80cm*80cm树穴为例)。浇水前应查看树穴墒情,避免水涝:连浇3-4次,干旱季节可根据墒情酌情增加浇水次数:ll月底浇“封冰水”;全年共浇5-8遍水、翌年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翌年11月底浇最后一遍“封冰水”。栽植3年以上的苗木 视干旱情况酌情浇水。
(2)花灌木、绿篱及桧柏等常绿树浇水。浇水深度不低于60cm。每年3月中下旬大水浇“返青水”,在干旱季节:4月份、5月份、6月份、9月份每月应至
少浇水l-3次(不喜水植物浇水应酌减),11月底浇“封冻水”。
(3)新植小榆树、柽柳组团浇水。深度不低于60cm。新植苗木应浇4遍透水和一遍“封冰水”:翌年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一遍。栽植3年以上的苗木要浇灌返青水及封冻水,干旱季节要酌情浇水。(4)草坪浇水。浇水深度不低于l5cm。
冷型草浇水。大水满灌,3月中旬浇第一遍水;4月份2遍;5、6、7月每10天一遍;9月、10月2遍;ll月l遍;全年至少l8-20遍。休眠期(6、7月)宜在上午l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浇水。
暖型草或耐旱地被植物。3月中旬打水漫灌浇“返青水”一遍;4月、5月、6月应每月至少浇一遍水;11月浇“封冰水”一遍。2.2修剪
对树木进行正确的修剪、整形可以均衡树势,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调整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促进树木生长茁壮,形成优美的树姿,增强公路绿化的观赏性。修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对弱主枝弱剪”、“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以此到达调节生长、使养分逐渐平衡的效果。草坪修剪也可以 防止草坪植物退化,延长草坪利用年限。修剪后可整齐划一,变成美丽的毯状草 坪。
(1)乔术修剪。应将乔木下垂枝、徒长枝、交叉枝、弯曲畸形枝、病虫枝、过密枝、枯枝烂头以及侵入公路建筑限界、遮挡交通标志、触及电线、影响驶距的枝条剪除,使得树冠圆整,分枝均衡,保持树形优美和自然形态。修剪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到外”的顺序,先看好树冠的整体应整成何种形式,然后由主枝的基部自内向外逐渐向上修剪。修枝切口应平滑,并与树齐平,防止损伤树干、高杖突出和树冠大小不一。
幼年期乔木的修剪。植株具有旺盛的生长势,不宜强修剪,应做整形修剪,修剪下垂、过密、并生枝。修剪时期,应在休眠期,即:11月底l2月初或2月底3月初。一般说来,白蜡留5-7个主枝,槐树、杨树、柳树、椿树等要保持其自然形念,除去分枝点以下杂乱枝。雨季修剪仅对枯枝、病虫害枝进行。另外新植树木仅做抹芽定干处理。
成年期乔木修剪。树木具有完整优美的树冠,应适当修剪,保持植株的健壮完美,要去除死枝、枯枝、杂乱枝、并死枝、断枝、过密枝。
衰老期乔木的修剪。生长势力衰弱,宜受病虫害侵染,应以强剪为主以刺激以恢复生长。在生长期随时修剪干枯枝,必要时在休眠期做“截头去顶”处理。树木“截头”修剪,留茬高度离分枝点l0-15cm,切口平滑、涂油漆封口。截头处理必须报公路局审批。
(2)灌木类修剪整形。按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可分为下述几类剪整方式:花灌木类每年修剪2次,3月下旬、8月中旬各一次,确保“五一”“十一”开花整齐。
先开花后发叶的种类 可在春季开花后修剪老枝保持理想树姿。对碧桃、毛樱桃、榆叶梅等枝条稠密的种类,可适当疏剪弱枝、病虫枝。用重剪进行枝条的更新,用轻剪维持树形。对于具有拱形枝的种类,如连翘、迎春等,可将老枝重剪,促进发生强壮的新条以充分发挥其树姿特点。
花开于当年新梢的种类 可在冬季或早春剪整。如月季、珍珠梅等可达到在生长季中开花不绝的,除早春重剪老枝外,并应在花后将新梢修剪,以便再次发枝开花。
观赏枝条及观叶的种类 应在冬季或早春施行重剪,以后施行轻剪,使萌 发多数枝叶,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
萌芽力极强的种类或冬季易于干梢的种类 可在冬季自地剪去,使来春重 新萌发新枝,如紫穗槐等。
2.3绿篱(组团)剪整。
一般修剪成几何形状,统一高度和侧面,修剪时顶面和侧面兼顾,按照设计意图修剪。常见的绿篱(组团)修剪:
(1)隔离带小桧柏。高度应控制1.2-1.6米。雨季整形,剪去徒长枝:夏季整形,剪除过密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避免“烧膛”。
(2)小榆树、柽柳。高度应控制在85cm左右。修剪遍数:5月、6月每月修剪2次,7-9月,每月3次;10月-ll月每月2次。雨季要加强修剪,经常性保持美观。
(3)卫矛、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高度应控制在60-70cm,生长旺季每月修剪2次,雨季要加强修剪,经常性保持美观。(4)黄杨类。修剪高度应控制在70-85cm。
2.4地被、攀援类植物的修剪。应促进枝条分散,加速覆盖和攀援的功能。多年生攀援植物要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藤。
2.5草坪修剪
草坪(常见高羊茅、黑麦、早熟禾)修剪。平整草地用草坪修剪机,自然起伏地形或路缘石、高侧石边高草用割管机修剪。剪草前应彻底清除草坪内坚硬物,对刀片做消毒处理,确保刀片锋利;修剪后的草屑及时清除:修剪后应进行浇水。修剪高度控制在8cm,不得高于10cm。一般在4月底进行第一次修剪;5月2次;6-8每月3次;8-10月每月2-3次,ll月上旬最后一次。每年至少20次。病虫害防治
严格苗木检疫制度,保持绿地卫生,消灭越冬虫卵,蛹,烧毁落叶虫瘿、虫茧,及时清除衰弱、病害绿化植物。各单位可依照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有关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方法进行预防。对树木病虫害,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勤巡查、勤视察,发现疫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除治,杜绝病虫害的蔓延。进行化学防治时,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确保药物的使用功效,杜绝“药害”等安全责任事故。
施肥
一般情况下,每年施肥两次,施肥宜在第一年3月底4月初,7-8月份,月季、卫矛、金叶女贞栽植施腐熟有机肥,每年应追施氮肥2次,冷型草宜在4月、8月追施氮肥为主,每次以20-25g/m2。新植树木宜在早春及雨季追肥。
树木刷白
行道树刷白每年四次,分别是五一前、十一前。刷白注意事项:刷白前彻底清除老灰层,上边要齐、整体呈一条线;刷白时,树底根部应用油毡等物体遮挡,刷完后清除树根散漏的白灰,做到工完料静场地清。草坪绿地清整
行道树、绿篱、各类花灌木树挂随见随清除。
绿地草坪、分隔带每天都要捡拾一遍垃圾,重要点位如外环线、放射线每天要集中捡拾2遍,并有日常人员随时保洁。草坪绿地中杂物最多,对于这些杂物,除平只要经常处理外,每年应集中清理两次,尤其是清明节前后,要进行一次大清理,清理的方法是用短齿耙紧贴地面,将废弃物、杂物和枯枝落叶等一并清除干净,这样做可以使草坪清洁整齐,并减少覆盖,更多地接受阳光照射,提高地温,促使草坪植物返青。
绿篱、花灌木根部要及时清除杂物,清掏根部、降低高度,要保持原设计高度,无防寒设施时每月要清整一遍。
草坪达到一年,极易形成土壤板结,降低通透性,使草坪衰退。因此,每年打孔一次,不仅可以增加草坪植物的绿度,还可以延长草坪的利用年限。
打孔松土是用特制的打孔杈进行。打孔杈带把长1.2—1.3米,具有4个齿,齿长30cm。一般将打孔杈垂直踩入土壤中,前后轻轻松动两下,垂直拔出即可,这样板结的土壤中,前后轻轻松动两下,垂直拔出即可,这样板结的土壤便于通气透水,有利于草坪植物的复状和生长。
除杂草:每年3-8次,景点草皮4月至9月每月1次。防寒措施
要求所有花灌木、绿篱、分隔带均做冬季防寒处理,防风挡设置时间一般在11月份,解除时问一般在3月份,防风挡统一要求绿色,防风挡要认真固定,不允许出现被风吹散现象,防风挡要双面设置,重点及敏感路段上面也要设置。
公路管理所
公路建设绿化美学研究 第8篇
1 道路绿化美学的意义
一般而言,公路工程施工后现场为完全破坏的工程环境,使工地原有地貌及附近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无法继续协调。故在公路建成初期,应采取妥善的补救措施,以调节周围环境,达到美化的目的。植物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生命”。良好的绿化设计将会为公路带来景观的时空变化,为公路赋予“生命”的含义。
从环保的角度看,植物的树冠及草皮可以防止雨水的冲蚀,浓密的枝叶可以遮阳,叶面绒毛或毛孔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植物的各部分更可将声音吸收、折射,所以可用绿化的方法控制公路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采用绿化方法还能增进环境协调,恢复自然生态,而且这种方法有时比工程方法更为持久。所以,公路建设中,公路绿化已成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绿化的一般原则
好的景观绿化不仅会带来优美的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公路绿化要从美学与发挥它的多维作用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
2.1 加强公路个性
绿化有很多设计手法。在单调的景观区域内(如草原、森林),应当运用对比绿化法使风景多样化,如可以采用整齐的行道树、林边或林间道路与开阔草地之间交替布置的方法;可以种植装饰性树木和绿化群体,利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栽植手法在重要的技术、文化和生活设施内建立视觉标识。在多样的景观区域内(大森林、山区),则应采用连接绿化法,即重复邻近景观区域内容易记忆的形态(绿化的形式、规模和树种等),强化路线识别特征。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将有助于加强公路特征,使公路景观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从而使不同的公路区分开,增强公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
2.2 绿化要注意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绿化方式和树种,在绿化设计时,应尽量利用原有的树木,维持地域性生态体系的运作。特别是在景观单调区域的长直线上、弯道的外侧、林边、路堑旁、进出口和交叉口附近、较陡的凸形竖曲线附近生长的树木都是很值得保留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种植树群可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使司机和乘客能预感到前方景观要发生变化。
2.3 绿化树种的选择
适合公路绿化的树种一般应是能耐受不良气体影响的,对土质和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的,耐风、耐雪、耐光和耐寒的品种。为了使绿化种植尽快发挥作用,应选用速生树木,但为了达到装饰目的,不宜使用很快会失去装饰作用的树木。
各种绿化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景观、功能上都有不同的效果。根据公路景观上及功能上的要求,贯彻“四季长青、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单明快”的原则,就需要多品种与多种栽植方式相配合。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及观赏要求,处理好绿化的间距、树木的品种、树冠的形状以及树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的问题。
2.4 绿化草种的选择
高等级公路绿化用草种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生长及护坡的功能。因此应考虑根系深而发达,扩张性强,生长和成坪快,抗逆性强,抗寒、耐热、抗旱,多年生、绿期长,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因素。我国幅员辽阔,纬度差大,基本形成了亚热、温、寒三个气候带,选择草种首先考虑的问题应是气候。
2.5 绿化虫害的防治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害虫有4 000种左右,危害较大的优势种有近100种。这些虫害常常造成公路绿化林的损害,甚至大面积死亡。
多年来,公路对植保重视不够,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基本上采用农药防治。
为适应“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需要,公路害虫防治工作宜采用“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的策略。
IPM的基础是“容忍哲学”而不是以前的“消灭哲学”,只求降低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不造成危害,而不是追求彻底消灭。它要求科学地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次数与施用量,逐步增加生物及微生物药剂的施用量,使昆虫种群和植物类群生态平衡,避免虫害的发生。
3 绿化的功能和作用
3.1 环保降噪功能
道路绿化之所以能降低噪声,是因为当声波碰到林带时,部分声能被吸收,部分声能被反射。其降噪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1)当声波入射到树叶和树干表面时,一部分声能在低频范围内变为树叶和树枝的固有振动频率,另一部分声能被树叶和树皮吸收;2)由于地面或草皮的反射引起的声衰减;3)由于树林形成的垂直温度梯度引起的声衰减。
3.2 确保交通安全功能
1)视觉诱导功能,包括视线诱导和线形预告两方面。
2)安全功能,包括防对向车灯眩目,限制人车随意进出等方面。
3)暂停休息,解除疲劳功能。
3.3 景观美化功能
1)美化环境。众多的土石方人工构造物使公路景观往往单调枯燥,而绿化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柔和而安静的感觉,把自然界的生机带进公路景观空间;不同的绿化布置还能增加公路特征,从而使不同公路由于绿化不同而区分开来。2)协调环境。在自然景观杂乱的地方建立起风格统一的背景,装饰不美的景观,突出美的景观;绿化还可以分割区域,以减轻由于公路构造物的体重而造成的强烈印象,并与当地景观融为一体。
4 绿化的内容
4.1 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起着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景观的作用。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树种应选择耐贫瘠、抗旱、枝叶茂密、常绿灌木。考虑到花木的生长空间,一般宽在80 cm以上的中央分隔带方可考虑植被绿化。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在狭长的分隔带不适宜栽植高大的树木,可考虑栽植花草及矮生灌木,如冬青、洒金榕、小叶女贞等。
4.2 路侧植被绿化
1)边坡植被绿化。随着对植被绿化功能的逐渐认识,边坡绿化更积极地考虑到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限于边坡缺水、土壤贫瘠等条件,其植被材料应考虑根系发达、茎矮叶茂、涵养水能力强及具有美感的耐旱草种。2)边沟及坡脚绿化。边沟两侧栽种乔木不仅能稳定坡脚、美化路容,而且可作为视线诱导,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明显,有利于驾驶员安全行车。
4.3 空地植被绿化
公路改线或截弯取直后余留下的废弃道路或空地,路边的弃土堆,取土坑等,可妥善利用,规划为绿化、美化的景点,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休息场所。
5 绿化的发展趋势——生态绿化
生态绿化的意义,就是根据所须绿化地区的潜在植被,以人工的方式诱导加速其生长、演替,使生态绿化后的植物社会与周边环境相互吻合,并融入地域性生态体系的运作。故生态绿化是要重建特定地段符合其生态背景的天然林,恢复天然林的复杂组成,防止单一树种的大面积枯死。植物的苗木种类则以潜在植被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为主要培育对象。
生态绿化则着重于考虑现况植被及其潜在植被的演替关系,并依循其演替途径,以人为方式加速潜在植被之发育,因此,可在遭人为开发破坏后,以较快的速度与自然状况吻合,起水土保育的功能,并可减少后期昂贵的养护费用。
6 结语
中国正处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随之而来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量极大。我们要在自己的实践中摸索适合中国的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绿化国土的技术与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了解和学习国外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借鉴那些能使我们走向成功和少走弯路的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明怀.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赵强,王勇.化临高速公路绿化设计[J].华东公路,2000(5):62-63.
[3]宋永英.公路绿化虫害的防治对策初探[J].东北公路,2000(2):80-81.
[4]John Qrmsbee Simands.Landscape Architecture[J].Mc 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3):10-11.
公路绿化合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