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精选6篇)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第1篇

幼儿园为了迎接中秋节的到来,特此举办了一场中秋节的活动,活动主题是“欢庆中秋,共团圆”,活动举办很成功,因而在此为这个活动做如下的一个总结:

这次活动,是为中秋而准备,首先我们是把园内的环境精心布置了一番,让整个幼儿园看上去有中秋的氛围,我们在园门口挂上了一排的灯笼,让节日气氛更加浓厚。我们把整个大环境布置好了后,就由各班班主任和老师分别布置班级环境,这样更好的迎接幼儿们。在我们把装饰都布置好了后,就给各班的家长下发的活动的通知,邀请他们来园做客,一起过一个不一样的中秋。

活动当天,我们诚挚的邀请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做月饼的环节,还有猜谜语的活动,另外还有制作花灯写祝愿的活动,最后就是中秋晚会,由老师、幼儿和家长一起合作完成。

在家长和孩子做月饼的环节中,孩子很感兴趣做月饼,极力的参与进去,从糅合面粉到最后成型,孩子也都有去做,这很好的让幼儿学习到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知道做一个月饼有多少的步骤,更能够让家长与孩子有更亲近的关系,本身在这样的节日里就该是一家团圆的,这一个环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关于月饼的知识,还能与家人的关系能在亲近一些。在这环节的最后,能够吃到自己做的月饼是多么开心的事情,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活动里的猜谜语环节,我们收集了很多关于中秋的谜语供幼儿和家长一起猜,猜对谜语还有奖励拿,让幼儿的积极性变得更大了。对中秋节这一个传统节日有更深的了解。通过猜谜语,幼儿对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有更深的认识。

最后就是中秋晚会的举行,早在半月前,就已经在准备节目了,大家一起坐在操场上欣赏美丽的舞姿和美妙的歌声,还有关于中秋诗歌的朗读,场上一片热闹。让这个中秋佳节变得更加的完整,大家都一起参与到里面去。这个节日是园里的老师和每一个幼儿家庭一起度过的,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独特的记忆,也是让我们会永久的记忆的一天。这次中秋让我们大家团圆在一起,过了丰富又美好的一天。我相信经过这个活动,幼儿对中秋的了解更加深刻,也懂得了中秋这个节日是团圆的日子,成为孩子心中一个特别的节日。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第2篇

20__._._~20__._.__

二、活动内容

1、销售活动

优惠一、超值优惠提前锁定,9月15号前,购买5盒以上享受8.5折,购买20盒以上7.5折,购买50盒以上享受6.5折优惠;

优惠二、超值优惠提前锁定,9月28号前,购买5盒以上9折,购买20盒以上销售8折,购买50盒以上享受7折优惠;

吃饭消费送购月饼代金卷,每盒最多限定使用1张;一盒起用,15元/张;满100可以使用一张。

2、个人奖励

销售绩效:8折以上售出提成每盒10元/盒,6.5折以上售出每盒5元。

3、团队奖励

活动开始前以单店为单位开动员会议,保底任务按照部门分配,由店长负责,PK金额按照各部门任务比例,由部门基金出资。活动结束后,单店任务完成,胜出门店获得PK金;若两店都完成任务,所有赔付的PK金由公司支付(营销费用);若均未完成任务,PK金充作各店员工福利基金。

团队设置优秀销售奖:

第一名:(实际销售月饼数量)_(1元)_50%;

第二名:(实际销售月饼数量)_(1元)_30%;

第三名:(实际销售月饼数量)_(1元)_20%。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第3篇

关键词:湘西,苗族,节日体育

湘西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神秘而又勤劳的民族。每年苗族人民的民俗节日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就是赶秋节,节日庆祝活动中开展了丰富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文化浓厚。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湘西苗族赶秋节日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怎样使苗族赶秋节在现代化潮流中矗立不倒,促进民俗节日文化与现代文明合理交融,传承和保护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湘西苗族赶秋节为个案研究,分析现代化进程湘西苗族节日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提出促进湘西苗族节日体育活动有利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达到发扬民俗节日体育活动,促进苗族村落体育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1 湘西苗族赶秋节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1.1 湘西赶秋节体育活动组织者情况

赶秋节活动是由活动举办地的村委会、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由于赶秋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组织是一种自发型的状态,在管理工作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约束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湘西,是一个经济条件落后,教育事业不发达地区。苗族村落的村委会成员组成,一般是由村里稍有领导才能并人际关系较好的人担任,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和策划大型活动的相关知识更是缺乏。

1.2 湘西赶秋节体育活动的举办场地

湘西地区苗族赶秋节的集会地点,称之为“秋场”,其选址是每年立秋之日赶场的墟场。墟场都是交通较为便利,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农民进行定期互市的地点。每逢场期,墟场就像一个大磁场,具有强大的吸引,使自己成为货物、资金、技术、信息、娱乐及人员最集中的地方。苗族人民进行互市的墟场附近都至少有一所学校,然而苗族赶秋节活动举办的主会场都设立在墟场附近的学校。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对艰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据统计湘西苗族地区82%以上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篮球场一至两个,两百米跑道一条,水泥乒乓球桌2-3张。苗族赶秋节影响力较大,参与人数较多,主会场所能容纳的人数有限,故墟场附近的一些平坦宽敞的空地也是赶秋节活动的场地,这些空地一般举行舞龙舞狮,苗族武术等表演项目。

1.3 湘西赶秋节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

赶秋节是一个自主型的苗族民俗文化节日活动,庆祝丰收、祈福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传承民俗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增进苗族同胞交流是其主要目的。活动举办所需经费由举办地村委会拨款,商业赞助,上级政府拨款的“三个一点”的方式筹措。调查湘西花垣县董马库乡第八届苗族赶秋节得知,此次活动经费为4.5万元,其中上级政府拨款2.5万元,举办地董马库乡拨款1.7万元,商业赞助为三千元。赶秋节活动举办在商业赞助这一块,相对薄弱。由于附近没有大型企业或工场,一些小的民营企业对于赞助能得到的后期效益认识不足加上自身成本较小,固都不愿意赞助。

1.4 湘西赶秋节体育活动的参与人群

“赶秋节”是苗族人民传承的民族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相互交流,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苗族人民是一个团结并且极度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群体,固当“赶秋节”到来之际,他们会停下手中所有的农活,来到指定地点参加节日庆祝。在节日庆祝中,各个乡村都会出代表队参加,节日庆祝中举行的各项体育活动。其中有舞龙舞狮,篮球,上刀梯,苗歌,苗鼓等活动。这些参赛队伍的成员全是由当地农民组成,其中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但每个村民都积极的参与赶秋节活动,来展现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赶秋节活动参与人群不仅农民化,而且年龄结构偏高。这是由于外出打工,上学的原因,留在家乡的年轻人较少,所以参与苗族赶秋节活动的人群都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群,年龄结构偏大。

1.5 湘西赶秋节活动的体育项目设置

苗族人民在其生活,生产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长时间传承下来的一项民俗体育与文化盛宴。从古至今,苗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一直伴随着赶秋节,在赶秋节中人们能够发现和了解苗族传统体育。曾经赶秋节中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祭祀和表演,发展至今,聪明的苗族同胞将赶秋节中的体育价值挖掘和发扬,将曾经的苗族赶秋节举办成现代的赶秋节日运动会。赶秋节中体育项目设置有,表演项目:上刀梯,苗鼓,八人秋千,玩龙灯,舞狮子,苗族武术,接龙舞,绺巾司刀舞,打猴儿鼓,苗族绝技;竞赛项目:拔河,男女篮球赛。在赶秋节体育项目设置中,竞赛项目选择一些场地要求不高或者已有比赛场地的项目,体育竞赛项目中只有集体项目。

2 湘西赶秋节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不足

2.1 活动组织策划者专业素质不强

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决定了这项活动的档次高低,精彩与否。一个好的组织策划方案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活动变成一个精彩丰富,吸引眼球的一场盛会。反之一个好的活动题材遇到一项庸俗的策划方案,必将使这项活动变得更失败。活动、赛事的组织者,是这项活动的掌舵人,策划组织者的每一项决定都影响着整个活动的发展和进程。所以活动组织策划者的能力对于活动的成功举办极为重要。湘西苗族赶秋节活动的组织策划者由举办地村委会及有经验的农民组成,其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活动组织策划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在整个赶秋节活动组织策划中缺乏创新意识,多数是按照前人创办的经验,进行复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只有不断的更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赶秋节活动组织策划者专业知识缺乏,组织策划能力不强制约了活动开展的精彩度,及其影响力。

2.2 赶秋节活动举办地体育器材场地设施不健全

赶秋节活动的主会场设立在墟场附近的乡镇中小学,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湘西苗族地区乡镇中小学的环境相对艰苦,学校内体育场地设施不健全。体育场地设施是苗族赶秋节活动进行的硬件设施,赶秋节日活动中含有的众多体育项目,有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现代篮球、拔河运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了体育场地设施的质量。苗族赶秋节日活动中一项主打的体育器材就是八人秋千,由于八人秋千的造价较高,活动经费有限,其数量在赶秋节日活动中受到限制,一次赶秋节日活动中一般只有一架八人秋千。体育器材、场地设施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苗族赶秋节活动的发展。

2.3 赶秋节体育活动资金不足筹措困难

苗族赶秋节活动是由举办地村委会主办,农民自愿、自主、自治开展的民俗节日庆祝活动。其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举办地村委会拨款、商业赞助、上级政府拨款的“三个一点”的方式筹措,大部分款项还是有当地村委会及上交政府部门拨款。由于湘西苗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村委会及上级的乡(镇)政府的财政也较为紧缺,对于赶秋节活动的拨款能力有限,无法给予充足的资金来筹办赶秋节活动。在赶秋节活动中,商业赞助得到的资金过少,这些小额的赞助费还是依靠“友情”的成分,由一些主办人员或参与人员靠人际关系拉来的。赶秋节活动举办的档次高低,影响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湘西地区经济条件落后,赶秋节活动资金筹集困难这些客观因素也影响了苗族赶秋节活动的发展。

2.4 表演与竞赛项目严重失衡

湘西民俗节日体育活动中由于参赛队伍全是各个乡或村里的农民组成,故其竞赛能力较弱。参赛队由于是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对民俗节日和体育运动的热爱,其只能在农闲时自发组织起来进行练习,以备参加节日运动会的表演或者竞赛。在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因为时间少,没有专业的指导,故其竞赛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项目只能参与表演和娱乐。在湘西每年举行的赶秋节日运动会中,其真正进行比赛的体育运动项目只有村民篮球赛。其余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千等都只是在民俗节日运动会上作为表演或者祭祀项目举行。苗族赶秋节中,虽然参于队伍众多,参与人数庞大,但活动中的竞赛项目较少,其中只有男女篮球、拔河两个竞赛项目,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表演项目进行。

3 湘西苗族赶秋节体育活动发展对策

3.1 政府重视苗族赶秋节发展培养高素质活动组织人才

苗族赶秋节不仅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而且含有众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家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期,政府部门应重视苗族赶秋节或的发展。苗族赶秋节活动中不仅文化底蕴浓厚,而且拥有的体育价值极高。赶秋节活动中,其举行的表演,竞赛项目90%以上都是体育项目,赶秋节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苗族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无论从赶秋节活动蕴含的文化或者体育价值,政府部门都应高度重视苗族赶秋节活动的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赶秋节活动的组织人才,将湘西苗族赶秋节发展带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3.2 利用赶秋节庆日打造体育旅游产业

传统节庆日与其他劳动产品一样也可以转变为商品,与经济资本一样能带来物质利益,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1]湘西苗族人民每年举行的传统节庆日众多,赶秋节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民俗节日之一。赶秋节庆日活动中,伴随着丰富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如上刀梯,耍龙灯,舞狮子,接龙舞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赶秋节庆日,苗族人民欢聚“秋场”,共度佳节,举行大型的富有苗族人文风情的表演,这一场文化与体育的盛宴不但吸引了附近人民,而且吸引了外地的商人及游客来亲身体验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欣赏具有浓郁苗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表演。这些体育活动不仅承载着苗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还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功能。政府应在政策上鼓励、支持、引导湘西苗族赶秋节中体育活动的发展,实现民俗节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3.3 发展民俗节日体育,促进全民健身

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群众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意味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湘西处于武陵山片区,属于国家特大贫困地区,这里经济条件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区域受到经济条件制约,开展困难。但是,这里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如赶秋节日活动中,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多达数十种,民俗节日体育活动的开展在这片区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且场地要求不高,农民可以在农闲时段随时随地的开展,故赶秋节日活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有利开展,可以促进苗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的将民俗节日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全民健身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法层面借鉴现代体育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2]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湘西现有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人,苗族武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人,此外还有一大批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苗族赶秋节庆日活动中,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如苗族武术,苗族鼓舞,上刀梯等。这些项目的传承人不仅对苗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传承和保护了优秀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这些民间艺人的保护,在资金、物质和生活上给予其帮助,并大力宣传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苗族传统体育爱好者来学习和传承苗族传统体育文化。

4 小结

湘西苗族赶秋节,以其丰富的文化与体育价值传承至今。通过苗族赶秋节,人们能够了解苗族人民的人文风俗,能够领略优秀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苗族赶秋节的开展为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献出了一份力量,促进了苗族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脚步的加快,苗族赶秋节原有的开展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加上受到组织者、场地器材、资金及活动项目设置因素的影响,阻碍了赶秋节体育与文化价值更好的体现。通过研究,文章提出:政府应重视苗族赶秋节发展,培养高素质活动组织人才;利用赶秋节庆日,打造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民俗节日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来促进湘西苗族赶秋节科学、健康的发展,以此带动湘西苗族地区体育事业的繁荣,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路径。

参考文献

[1]闫艺.民族学视野中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J].四川体育科NM学,2011,(2):29-32.

[2]张波.湘西墟场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34-137.

[3]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71-75.

[4]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269-270.

[5]于善旭.论《全民健身条例》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推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4):277-281.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第4篇

本书中的主题活动都以“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发展”为原则,结合各年龄班孩子的认知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做手工、看视频、参观、游园及亲子活动等形式,收录了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社会节日,植树节、爱牙日等主题日活动,较完整地构建了幼儿园节日课程框架。

在介绍每个节日的主题活动时,本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主题说明

主要介绍节日的由来、主要风俗活动,该节日蕴含着哪些教育意义。

主题目标

分别介绍了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通过主题活动应达到的目标。

具体活动安排

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设置了“延伸内容”板块。“延伸内容”主要介绍与节日相关的区角活动设计、给老师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环境创设的方案、如何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等。这样,不仅把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纳入到了教育资源的范畴,也对一线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组织和参与活动提出了实践性和可行性都很强的策略及建议。

资料包

包括与节日相关的故事、童谣、统计表、调查表、记录表等,为老师们实施主题活动省去了大量的搜集资料、设计表格的时间。

端午节主题活动“延伸内容”

中秋节节日的活动策划方案 第5篇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8日周四半日活动

二、活动主题

1.小班注重感官体验吃喝玩乐过中秋

2.中班注重自我挑战我最爱的月饼

3.大班注重文化传承中秋文化节

三、活动准备

1.小班:大板纸一个班级两张大板纸

2.中班:一楼门厅两侧各4张桌子

3.大班:作品展示台

每天小喇叭播送有关中秋节、国庆节的故事。

四、活动安排

开展以下活动:

小班吃喝玩乐过中秋

1.甜甜蜜蜜尝月饼

秋的月儿圆又圆、中秋的月饼甜又甜秋高气爽,月桂飘香,又到中秋月圆时。为了让孩子们最直接的了解我国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也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中秋节第一个活动是“中秋月饼品尝会”。

每位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一些美味月饼,要求种类丰富,口味各异。活动中,老师先简单的介绍中秋节,然后进行品尝活动。通过品尝,让孩子们体验到中秋月饼的香甜,中秋节日的甜蜜。

2.齐心合力拼“月饼”

为了让小班的幼儿体会到中秋节团圆的含义,让幼儿用身体拼摆“月饼”。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围起来,组成一个大大的“月饼”,这也代表我们小班的每个班级团团圆圆一家亲。

3.快快乐乐印“月饼”

小班地幼儿都喜欢以游戏地形式开展活动,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加入了游戏地成分,让孩子们在快乐自由中度过这个节日。小班每个班级准备一块大画布,在画布上画一个大大地圆,代表“月饼”。宝贝们在这个大大地圆中自由地用小手、小脚印画,体验绘画游戏地快乐,同时也充分和班级每位幼儿交往,孩子们体验着有朋友地快乐,最后,每个班级大大地“月饼”做成,进行展示。这也代表我们小班每个班级地团结友爱。

4.学说一句祝福语。

根据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学说依据简单的中秋节祝福语,并将祝福送给自己的老师、同伴和亲人,培养幼儿敢于表达的能力,提升幼儿乐于表达的情感。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班级老师也要进行拍照留念,最后将每个环节的照片、作品在中厅进行展示。

中班我最爱的月饼

1.认识月饼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月饼,知道月饼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月饼的外皮以及馅料的不同。

2.品尝月饼

教师帮助幼儿将月饼切成小块,同伴之间互相分享品尝,感受月饼的不同口味。教师带领幼儿到小班大班送月饼,让幼儿向小班大班的老师小朋友推荐自己的月饼,比一比谁最会推荐自己的月饼。

3.介绍月饼

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月饼,说说自己月饼的口感味道以及喜欢这种月饼的原因

4.歌唱月饼

学唱一首和月饼有关的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在歌唱中体会中秋节中月饼的含义。

5.创意月饼

教师启发鼓励幼儿设计一个独特的月饼,并画出来图上漂亮的颜色。为幼儿的创意月饼画照一张“月饼团圆照”,将作品悬挂在走廊上共大家欣赏。

6.推荐月饼

离园时,中班每个班级选出10名幼儿,在电动门口草坪上向过往的家长推荐自己的月饼,送上中秋节最温暖的祝福,并请家长对小朋友的推荐进行评价,画一张甜美的笑脸。

大班中秋文化节

1.中秋文化传承

说一说:幼儿中秋节的印象和节日习俗。

聊一聊:祖国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讲一讲:中秋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树》

2.月饼创意DIY

观察和了解不同材料和口味的月饼,结合中秋古老的传说,请幼儿用彩泥设计制作不同种类和造型的富有创意的月饼。

3.佳节古诗朗诵

学会吟诵古诗《静夜思》,与家人分享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团圆之美。

4.作品欣赏度佳节

每班挑选20个优秀作品,于一楼中厅进行展览。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前各位老师认真按照方案进行精心准备,确保材料配备。

2.活动组织过程要有序进行,注重孩子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的提升。

中秋节节日活动方案 第6篇

以落实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充分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文明素质,主动营造建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活动内容

1.开展网上庆佳节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感恩、团圆”主题,借助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平台,开展中秋签名寄语活动,通过抒发感想、发送感恩寄语,表达畅想团圆、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之情。营造出不忘故乡,思念亲情、期盼团圆的浓重氛围。

2.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来源、有关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趣闻轶事,并以此为基础精心制作自己的中秋小报,来感受历史,领悟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

3.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其他课余时间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经典诗词,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开展节日卫生整治活动。组织本校师生开展卫生大扫除,整治校园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认识,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部要把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精选6篇)幼儿园中秋节节日活动策划 第1篇幼儿园为了迎接中秋节的到来,特此举办了一场中秋节的活动,活动主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