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71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 护士的管理

1.1 病区护士意识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 现在的护理人员从成长环境上来说大都习惯了物质充足, 处处在家人的呵护、关心之下。这也造成了不懂吃苦耐劳、关怀他人疾苦的缺点。做为护士长: (1) 要有豁达的心胸, 有积极向上、通达乐观的精神面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处处以身作则, 通过自身来教育、感化她们, 培养护士们热爱岗位、关心同事、爱护患者的良好心态。 (2) 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处事能力, 有意地通过平时的细节及实例潜移默化感染她们, 善于发现自己“兵”的长处,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及时给予展示他们自己的舞台, 做到知人善任。沟通时注重技巧, 使其充满信心和决心。 (3) 增强“护理工作从属医疗”的工作意识。护理永远建立在诊治的基础上, 没有医疗就谈不上护理。同时树立忧患意识, 牢记患者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是我们梦想的舞台, 是他们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大夫着想, 也是为自己着想, 替患者负责, 也是为自己负责。 (4) 重视对护士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辱感的培养。在平时工作和处理事情中教育警示每位护士, 懂得团队、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浮散的沙子只有凝固在一起, 才会有强大的力量。

1.2 病区护士能力的调动。

作为护士长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护士们的强项和潜力: (1) 病区各项工作都有责任人, 做到人尽所能、人尽其才。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大家定期反馈、总结, 拿出措施, 打破按资排辈的陈规旧习。沟通能力强又受患者欢迎的护士无论年资都可安排责护班, 工作认真、协调能力强的可安排主班, 如“理论知识广、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组织管理护理业务查房、重危患者的讨论”等, 使大家有激情、有干劲, 建立病区“比知识、比进步、比能力”的风气。 (2抓住工作中救治及护理的特殊病材, 及时讨论、会诊、查阅书籍从中揣摩新的措施方案, 形成文字, 必要时推广、发表。使每位护士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针对创伤重、病情急的患者, 为了不因护理技能延误救治, 平时就培训好操作强、技能精的人员予以应对, 遇机会还可推选到医院、省市等比赛得以展示, 从而增强大家的自信心, 壮大队伍。

2 医护配合

(1)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通过护士给医生提供病情信息, 保证每位医生所下达的医嘱及时、准确、规范, 也是需要护士长协调管理的一环。当今高学历、理论精的年轻医师逐渐增多, 实践经验相对欠缺, 往往遇到工作中一些需灵活、技巧处理的问题, 尤其医患分歧时, 他们的能力显得是那样的薄弱, 尽管费了很大力气, 最终还是得到患者的很多不理解。可见护士把医生尽心尽责给患者医病的高尚情操, 不打折扣的传递给患者是多么的重要。可以密切医护关系, 是取得患者信赖和防止纠纷发生的一大保障。

(2) 重危患者的抢救, 是衡量医护配合的有力见证。抢救患者过程中, 医嘱的下达和执行应做到稳、准、快, 所有的治疗、护理都应争分夺秒, 保证患者的有效救治永远是护理工作的第一目标。

(3) 帮助医生在患者心目中树立好的口碑, 也是护士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医生往往忙着做手术、搞科研、钻研新业务, 与患者沟通闲聊的机会较少, 为了密切医患关系、拉近医患距离, 应借助我们护士的嘴、护士的手, 讲解传递医务人员对病友们的关心和爱戴, 做好医患之间的纽带。

3 患者的管理

(1) 患者的安全管理, 即:据病情轻重程度, 合理安排病房, 确保各级患者抢救治疗、护理巡视得力到位。为患者提供确切到位的护理措施, 对专科疾病及伴随的并发症要有预见性, 减少、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保证病区的医疗环境、安全稳定。

(2) 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措施落实的管理。重视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一切管理都从提高护理质量为最终目的, 使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自己也满意。比如注意患者的生活习惯, 尽量不将易起冲突的患者安排同意见病房等等。

(3) 患者人性化的管理和心理护理, 要善于走近患者、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合理化的解决, 多和他们沟通、谈心。拥有时刻以患者为本的理念, 将如何善待、尊重患者做为一门艺术来对待 (深入病房, 仔细观察, 服务周到) 。把患者作为护理对象的同时, 更得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 处处关心他们的冷暖、苦乐, 帮助他们忘记疾病的痛苦和折磨, 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决心。

4 结语

通过近年来护理管理的不断发展变化, 我们知道,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 管理不应再抱着行政思维的模式, 要注重结果人性化、科学化的处理问题。如何协调好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如何发挥自身的人格感染力, 如何建立病区积极向上、勤学奋进的工作团队, 抓住、抓好护士长病区管理的3个核心, 这就是我的答案。

摘要:目的 护士长病区管理中既要处理各种琐事, 又要带动病区发展, 应怎样去开展工作。方法 通过抓好“护士的管理、医护的配合、患者的管理”三大核心, 严格自身要求, 以全面的工作盘活病区发展。结果 协调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发挥自身人格感染力, 建立病区积极向上、勤学奋进的工作团队, 使病区管理工作井井有条。结论 通过抓3个核心, 加快向科学型病区管理的转变, 更好的发挥护士长的职能和基层领导作用。

关键词:护士长,病区管理,管理核心

参考文献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50例用药者为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50例用药者为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6.00%),有顯著差异(P<0.05)。结论:用药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降低用药差错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而用药过程中,出现各种原因而导致用药差错,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疗效,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1]。因此,在用药护理干预实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50例用药者来源于本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用药者来源于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作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如下表1所示,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

研究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管理方法:(1)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选择科室的护士长作为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成员由病区护士长、药品管理员组成。该小组主要负责总结当前用药安全护理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制定相应的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定期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进行考核,提高安全用药知识。(2)规范药品使用标识。单独放置较高浓度及危险性的药品,并粘贴醒目的药品标识,清楚的标明药品名称。对于散装的针剂药品,要放置小卡片,在小卡片上写明药物名称,置于针剂盒的上端。不同的剂型要写不同的药品管理卡。定期清理口服药,按照药品的期限顺序放置药品。对于有效期在半年内应贴近期标识牌。(3)规范制定药品标识卡。由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商讨,完善药品管理手册,制定不同的药品标识卡,并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药品的有效期,如:白底黄字、白底蓝字,前者可表示期限在3个月内,后者可表示期限在6个月内。卡片材质采用硬质为主,卡片上清晰的标明厂家、剂型、名称、有效期等。尤其对于高浓度或者高危药品,需采用白底红字来标识,清晰明了。(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三查八对标准,确保用药安全性。采用排班方式来核对药品,每次的药品需至少2人核对,完成日常查对工作,降低用药差错率。患者用药期间,应反复校验患者身份及疾病类型,以免用药错误。(5)寻找用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每周五召开相关会议,通过讨论方式找出用药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如:患者信息与使用药物信息不一致,对于此隐患,护理人员可反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及年龄,以防出现名字重复的用药差错。仔细确认医嘱,要求取药人员与医嘱核实无误,发放给患者药物时,再三核对患者信息。(4)加强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知识培训。由于医院药品时长更新,且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药物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的安全管理培训,包括用药安全、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挂钩,从而确保用药准确性。强化医护人员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用药观念,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药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能力。还应出版关于西药合用的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合理用药知识掌握度,使患者配合临床治疗,从而提高用药疗效。(5)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在医院设置临床医师咨询台,可邀请药学方面的专家来讲解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展开相应的用药教育。建立药物合用的监测机制。对于用药过程中的用药途径、剂量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的沟通交流。药学部邀请临床医师加入到“微药师”的微信公众号,并利用QQ群等院内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临床医师、药师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干预机制。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包括用药剂量、用药类型、过期药物。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

3、讨论

用药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临床多数护理人员不重视用药护理,使得用药护理中出现护患纠纷,不仅降低患者用药疗效,而且还影响了医院形象[2]。因此,做好用药护理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提出了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规范药品使用标识、规范制定药品标识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寻找用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等管理方法,旨在降低患者用药差错率。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用药剂量、用药类型及过期药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3]。

综上所述,用药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风军. 安全用药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426(19):73-75.

[2]郭静.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隐患与应对措施[J]. 药品评价, 2019,3(20):7-8.

[3]闻美茹.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45-46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2.基础护理:以10分为基础。病人指甲长.脏每人扣0.1分;床单有血迹未及时更换,一次扣0.2分;床头柜.床下.窗台杂物多(不超过三件)一人次扣0.2分;分级护理工作一处不合格扣1分;发现一例追床.烫伤或护理不当出现皮肤损害扣5分;其余基础护理项目一处不合格扣0.1分。

3.护理工作量:每日统计工作量,月底合计总量。统计方法为一位病危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加0.4分;一级护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者加0.3分,能自理者加0.2;二级护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者加0.2分,能自理者加0.1分;三级护理病人加0.1分;心电监护加0.1;雾化吸入加0.1分;氧气吸入加0.1分洗头加0.5分;会阴护理加0.2分;导尿加0.2分;气压治疗加0.1分;胎心监测加0.1分;中频理疗加0.1分;灌肠加0.2分;每个夜班加2分,小组长每月补2分;中午值班加0.5分。

4.优质护理服务:以10分为基础分。病人提名表扬一次加0.5分,被一名病人提名不满意或对其有意见者经核实扣2分;与病人争吵者扣5分,未及时与病人沟通者,发现一次扣1分。未做健康宣教者,一次扣2分,做过宣教,但病人还是不了解应掌握内容者扣0.2分,病人提出疑问未认真解答或未及时处理的每次扣1分。责任护士对病情未掌握者扣2分,掌握不全者一次扣0.2分。

5.护理文书以10分为基础分。病情记录不认真,字迹潦草,发现一次扣0.1分,发现漏记一次扣0.2分。

6.规章制度执行:以10分为基础分。一项未执行扣1分,执行不全面.不认真扣0.5分。如未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一次扣1分;巡视后未及时发现异常扣0.5分;未及时记录扣0.5分。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五常法”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及意义。针对心外科的学科特性及护理环境,着重综述了“五常法”在完善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等方面的应用,并建议推广其应用。

【关键词】“五常法”;心外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99

“五常法”是一种用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来源于日本,由五个日本字组成,即整理(Seif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修养(Shitsuke),因此也称为“5S”法[1]。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嘉莉医院率先将“五常法”成功地运用到医院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经由香港引入到国内[2]。

本科室现有固定床位96张,临时床位40张,病人年龄跨度大,小至3天,大至76岁,在年龄、教育背景、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并且心脏外科病人病情十分危重多变,患者救治的危险系数和病死率均居外科手术之首,导致护理工作十分繁重。此外,心脏外科各种抢救设备、伤口辅料、换药盒、陪伴床、以及各种医疗表格等物品多、用量大,因为此前放置不规范,给病区的物资管理增加了一定得难度,占取了护士的很多工作时间。我院于2007年引进“五常法”后,在心外科室率先实施“五常法”管理,经一年多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反馈,现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五常法”实施方法

①在“五常法”实施之初,成立“五常法”宣讲和推广小组,由护士长负责本科室“五常法”活动的开展、组织学习、检查与相关评价。②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激发各护士参与“五常法”活动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完善考核标准。③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关“五常法”的措施,并将结果记录、比对。④在科室成立专门的成果展示区和实施前后对比图,且在病区开展护理服务及管理质量问卷调查。⑤试点与推广:本科室为医院首批试点科室,试点后向全院推广。

2.“五常法”实施内容

通过应用“五常法”的五项内容,并结合心外科室的具体情况,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具体内容:

2.1常组织:将相关物品分类为必需和非必需物品,把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放置在合理位置,把过去1年没有使用的物品处理或回仓。此外,工作区场所多放置工作必需品,减少私人物品在工作场所的放置数量。列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按重要次序排列。

2.2常整顿:时刻保持过道的畅通和整洁,并以相应的货架和储物箱放置相关物品,贴上标签。加强在各病区内的视觉管理,通过粘贴各种颜色标签,使物品标识明确,且将不同药品、物品按颜色分类并编号。

2.3常清洁:划分保洁责任区,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和物品整齐,并对病区做定期清扫和定时维护。相关物品尽可能离地放置,便于清扫。

2.4常规范:规范日常工作行为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开展一定的监督措施,在不定期检查中依据考核标准加以考核与评估,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定期的宣讲和相应的检查,强化与落实物品管理的标准化和程序化。

2.5常自律:日常工作中,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去实践“五常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守则。此外,工作中的错误彼此纠正,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下班前,对照当天的工作计划检查本班的工作完成情况。

3.“五常法”实施结果及体会

通过一年多实践,“五常法”在本科室取得了良好的反馈。“五常法”实施后,医护人员和病区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整体环境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详见表1)。

表1“五常法”实施效果比对(%)

通过开展“五常法”活动,我们清除了不需要物品,为原本拥挤的空间腾出了场地、改善了整体环境;并提高了心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日常工作效率。此外,通过一年多的实施,护理人员养成了彼此监督、互相纠正的习惯,并加强了集体荣誉感。

4.小结

本院心血管外科是全军重点专科,病人多,且护理任务较为繁重。自从我们把“五常法”运用到了护理管理中后,护理人员的个体的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并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该项活动提升了护理人员及科室的形象,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此外,通过科室专门的成果展示,满足她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护理人员更主动地去维护科室的整体环境和自我形象,无形中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我们也将继续深化“五常法”活动、并向全院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素真.“五常法”在医院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101-104.

[2]王玉婷,张冬红,郑峰.“五常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819-820.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医院改建期间,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情况,监督检查科室清洁卫生工作情况。

2、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每位护士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

3、培养护士良好的习惯凡是液体、棉枝、茂康碘开包或开瓶后及时填写使用日期,同时经常督促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

4、每星期检查一次紫外线登记、含氯消毒剂监测登记和医疗垃圾放置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医嘱单:一份临嘱缺页码。

护理记录单: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项。一份护理记录不全善。住院须知缺项。

大交班本:一班未签名。

整改措施:

1、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检查发现及时修正。

2、督促医生在开医嘱及时填写页码。

3、经常查看交班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控检查情况

病人护理存在问题: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不符。27床、5床翻身卡填写不全

考核存在问题:病情观察无针对性:脑损伤病人无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呼吸道情况,对病人异常化验、检查欠熟悉。

整改措施:

1、落实基础护理三级质控检查:即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长,每天进行质控查房。实行组长负责制,护长加强监督。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医务队伍组成

作为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应该至少具有1名副高以上任职资格的医,5名初级以上资格的康复医师,5名康复护士名,和10名受过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其中康复治疗师又分为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师等人员,分别治疗相应的功能障碍患者。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程序,一般是先由康复医师诊断患者病种及其功能障碍的程度类型病种,然后下达治疗处方处方给康复治疗师给康复治疗师给康复治疗师,组织带领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对患者共同实施完成康复治疗的过程,此为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模式。

二、设备配置

我院现有康复治疗设备:中频电疗仪、高频电疗仪、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电针治疗仪、颈椎牵引机。但是现有设备却还远不能满足康复医疗及建科的需要,根据 “标准标”及我院医疗需要。建立康复医学科仍需配置的设备有:

1、物理治疗室:

运动治疗:训练用软垫,肋木,姿式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训练用棍和球,轮椅,砂袋和哑铃,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电动起立床,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平衡训练设备等。

其它物理治疗:低频脉冲电疗机,磁疗机,超声波治,蜡疗设备,紫外线治疗机,冷疗设备、腰椎牵引设备、,气压循环治疗仪。

2、 作业治疗室:

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备等。例如: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拼板拼板拼板拼板,,,,积木,橡皮泥,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编织用具等。

3、 言语治疗室:

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例如录音机、言语治疗机,吞咽障碍治疗仪,言语测评和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等。

4、 传统康复治疗室:

针灸用具,电针治疗仪,火罐,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模具,按摩用润滑液、中医润滑液等中医康复设备。

5、康复评定室:

肌力计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例如肌力计,关节功能评定装置,其它常用功能测评设备。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及其它常用电诊断设备(功能测评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

6、 信息化设备: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三、确定收治病种

1、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等);颅脑、脊髓损伤;;脑肿瘤术后;各种缺氧性脑病(包括植物状态);各种脑炎、脑病后;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颈腰椎病;周围神经损伤;格林格林格林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肌病等肌病等肌病等肌病等。。。。中枢性面瘫以及周围性面瘫、小儿脑瘫引起的智力及体格发育迟缓

2、痛证:颈椎病、腰椎间突出症、颈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四肢风湿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痛、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头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退行病变

3、运动功能障碍:各种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及骨科手术后或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4、头痛、头晕、失眠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的系统康复治疗。

5、其他功能障碍:

痪:偏瘫、截瘫、脑瘫、周围性瘫痪。

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广泛智能损伤性言语障碍。 感觉障碍:各种深、浅感觉障碍。摄食吞咽障碍。

失认症:体像障碍(单侧忽略、左右分辨困难、手指失认、躯体失认、疾病失认等);空间关系紊乱;失认(颜色失认、颜面失认、触觉失认等)。

失用症: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思维障碍。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协调、平衡功能障碍。排尿、排便功能障碍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

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1 护士的管理1.1 病区护士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 现在的护理人员从成长环境上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