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精选8篇)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第1篇
主持人文坛:全球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坛开卷,我是主持人文坛。再过几个月大家非常关注的高考即将到来。我想,高考对于许多考生来讲最主要的事情是赢,要赢身边的许多人,同时最重要的是要赢自己。怎么样才能够赢自己?让我想起两本书,写的非常好,首先是《赢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另外一本是《赢在高三学习方法上》。今天我们也有请到这两本书的作者,新浪教育频道著名主播娄雷。
娄雷:文坛老师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文坛:另外还有两位嘉宾,娄雷身边的这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贾贺社长。
贾贺:文坛老师好,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文坛:还有一位是学大教育市场总监闫浩东先生。
闫浩东:下午好。
主持人文坛:今天我们是和众多的考生、众多的家长以及很多关注高考的朋友一起来探讨高考的话题。娄雷,我记得有一句话,如果不参加、不经历过高考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请问娄雷你对高考的认识是什么样的?
娄雷:每年我都在做高考报道,采访高考状元,采访很多高校招生办主任,我们都是以一个过来人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当我们看到在高校门口徘徊的落榜生,看到他们眼里的委屈和憧憬,那种心态非常让人焦灼。但似乎没有人会否认,高考依然是现在成才的捷径,到大学读书深造毕竟是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的一个好办法。
主持人文坛:一定要跨越的门槛。
娄雷:对。所以不能说不读大学就不能成材,这种例子确实有,可毕竟是少数。
主持人文坛:其实很多人,就像娄雷刚才所说,这是一个门槛,一定要跨越过去,所以你写这两本书的时候有很多点,比如怎么样填报志愿,怎么样在学习方法上多去加强。我首先要替网友问一个问题,娄雷做了六年的高考服务,在大学的时候做了四年,在新浪教育频道一直做高考报导。你出这两本书当时是怎么样的考虑?
娄雷:当时作为学生的时候,可能写点文章,能够有多大力出多大力;来到新浪之后,有很多机会见到高校的领导以及高考状元。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填报志愿当中传递给大家的信息的确让我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写一点东西跟大家交流。
主持人文坛:而且你觉得应该写出来帮助更多的人?
娄雷:对。在高考非常紧张的学习当中,很少有考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到网上查阅资料,所以我才把我的访问心得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主持人文坛:贾社长您怎么结识娄雷的?您对他出这两本书很有信心吗?
贾贺:因为我也是作为高考的过来人。从某种角度上说,在高考志愿填报上我也曾经是一个失败者,以我的成绩应该考到更好的学校,当我拿到这两个选题的时候我自己的心一动,因为跟我当时的情感非常契合。在高考志愿填报,不仅仅是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对自身的衡量,对自己未来的定位,对自己职业的设想,它包含着个人成长,或者家庭的一个寄托。在高三学习方法上,可能会给我们一个加速器,它是一个加速我们成长的过程。在高二阶段可能成绩平平的人到高三会有一个突飞猛进,是依靠什么呢?是依靠一个学习方法,一个心理的素质,所以我觉得是作为出版人来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过来人的经验也好,失败的教训也好。
主持人文坛:你身边有没有朋友或者你的亲戚也面临高考?
贾贺:有,因为这两本书出来之后,在我的案头一直在摆,所有到过我办公室的人,大家看过这本书都说能不能送给他们一本。
主持人文坛:你对这两本书满意吗?
贾贺:我想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完善,因为通过娄雷的努力,通过更多网友的回馈的信息,书确实可以一版比一版做的更好。
主持人文坛:你们以前做过类似高考的书吗?
贾贺:做过高考的复习资料、学习方法以及高考的心理调解,但是这两本书来讲,在短短三个月重印了三次。
主持人文坛:娄雷的这套书有什么优势?
贾贺:他的书在于实际,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可以看得懂,有很多实际的帮助作用,这种价值可能还是更长远的,对我们来讲是帮助了别人,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可以使他们成长的更快。
主持人文坛:我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同事,他出书的时候给我了,我看的时候觉得做的真细心,这是我当时的第一个感受,因为确实做的很全面,而且很多的资料是第一手的,包括我知道他在新浪UC有一个家长圈,跟他们经常沟通。我在看书的时候有一个例子,娄雷写到,有一次在UC家长圈的一个会议上,其实那时候已经有一个多月参加高考,竟然有家长问他怎么样让孩子在这段时间性格上有所改变,因为我的孩子某些性格不适合高考。娄雷在另外的手记里写到,他说当时觉得很纳闷,怎么在这个时候会有让孩子改变性格的过程,这已经不是重点,应该是其他的准备。我印象特别深。
还有一个嘉宾是学大教育的市场总监闫先生。闫先生对娄雷的认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闫浩东:关注娄雷是源于学大教育高三的学生,跟他课下聊天的时候,我问他经常上什么网。他说经常上新浪教育,那时候我们就特别关注他的节目。
主持人文坛:这本书您看过吗?
闫浩东:认真看过。
主持人文坛:你看了以后感触的地方是什么?
闫浩东:和普通的新华书店买到类似的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侧重于实用性,志愿填报方面资料非常丰富,而且是每年上百场高校招办主任访谈的一个经验的汇总。方法上,很多学生比较关注怎么提分,其实学习方法这本书有很多的技巧在里面,包括答题,包括考试心理等等,对于家长,尤其对于考生的帮助应该很大。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第2篇
美国
SAT考试每两个月考一次
美国的高考随便你考几次,只要交钱就可以。可以在几次考试成绩里挑选最高分数寄给报考的学校。考试分数只是录取的一个方面,美国的大学不喜欢只会考试的书呆子。美国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所以许多美国学生根本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复习高考。总的来说家长们对孩子不会施加压力。
美国的高考叫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and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基础课考三门:阅读,作文和数学。SAT基础考试,平均每两个月就可以考一次,费用45美元。只要交钱,不限次数,随便考。
由于美国高中是四年制,理论上高一的学生就可以参加高考。四年可以考24次。SAT的专业考试,花样繁多,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文、美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各种外语。费用20-50美元不等。随便考几门,随便考几次。考试除了作文外,都是选择题,便于电脑打分。SAT考试是我们的高中生进入美国读本科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小SAT考试(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是美国中学入学考试,相当于中国的中考。它创建于1957年,是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中学入学考试委员会SSATB(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 Board)命题的考试。从SSAT开办至今,在全球已设有750多个考场,中国的台湾、上海、香港均设有考点,每年约有60,000名考生报考。SSAT在北美每年举办8次考试,在北美以外的地方每年举办5次考试,上海考点每年于11、12、1、3、4月举行考试,每年的具体考试日程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
另外,ACT(AmericanCollegeTest)也被称为“美国高考”。作为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之一,ACT考试目前在全球126个国家有 400多个考点。ACT目前在中国内地没有考点,考生最近可到香港考试。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ACT的各个科目中,数学和自然科学都能应付自如,阅读部分的挑战性比较大。曾经有700名中国的高二学生参加过ACT的模拟考试,结果100多名学生得到了满分。
韩国
“比死刑还要残酷”
在重视学历的韩国,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和婚姻上都有更多的选择,因此,一年一度的韩国高考被媒体形容为“比死刑还要残酷”。
韩国的高考都是在每年12月举行,每年都有数十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录取率只有50%。
为缓解高考当天的交通压力,除了济州岛外,韩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公司乃至证券交易所的上班时间,都由上午9点推迟到了10点。地铁高峰运行时段调整为早上6点到10点,比平时延长了2个小时。在首尔,所有考场外200米内严禁机动车驶入或者停车。所有飞机都不得在早上8时40分至8时53分之间起飞或降落,因为该时段将进行韩国高考听力部分的考试。
韩国高考又称“大学修业能力考试”,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4门科目。高考一大早,许多高三学生在家长陪伴下来到考场,一些低年级学生也来到考场外为师兄师姐加油打气,有一所高中的低年级男生甚至脱光上身,集体为参加考试的师兄们呐喊助威。许多家长也来到寺庙和教堂,为儿女“金榜题名”默默祈祷。
韩国多次想改变考试制度,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此外,韩国现行高考的试题是根据教科书内容综合而出的,涉及领域很广,难度也很大,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在高中课堂上的学习根本不能达到顺利通过高考的要求。因此,上补习班和强化班,以及请家教的情况在韩国高中十分盛行,甚至还出现了诸如“课堂学习和高考准备分头进行”、“课上睡大觉,补习班上拼命学”、“重读更利于高考”之类的怪事和偏见。
阿根廷
各个大学自主进行入学考试
阿根廷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阿根廷不存在统一的“高考”,而是各个大学自主进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科目根据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各有不同。
阿根廷的中学一般为5年制,中学生毕业以后就要考虑考大学的问题了。阿根廷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了近两百年,现在有91所大学,分公立和私立,比例几乎是各占50%。公立大学收费少,私立相对就要贵得多。
以阿根廷最著名、报考学生最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为例,布大是阿根廷唯一一所全免学费的综合性大学,已经有近180年的历史了,现有各种在校生30多万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还培养出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此,每年报考的学生更是要挤破头,它的入学考试也是最难的。报考的学生首先要在布大的`预科部进行一年的学习,学习科目根据选择报考的专业各有不同。比如一个打算未来学习医学专业的学生,他就要在布大预科部学习数学、自然科学、生物等等基础学科。学习一年以后就要参加布大组织的入学考试,只有所有科目都通过的学生才能进入布大学习。但是,如果学生有个别科目没有能通过,也可以在来年重新参加考试,已经通过的科目则不需要重考。
而报考私立大学,在预科部学习时间就要短得多,学生一般是在高中毕业后、新学期开始前在报考大学的预科部学习1到2个月,考试形式也是根据专业选择学习和考试的科目。当然,报考私立大学的竞争要小得多。不过将来考上大学后,学生可是要交学费的。
日本
一天只睡4小时才能考上大学
在日本,上大学不难,但是上好大学却很难。另外,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学历的国家,特别是名牌大学学历。一个人拥有的学历会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的好坏和薪水高低。这种文化使得日本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有“考试地狱”之称。前几年流行一个说法四当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4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要是睡5个小时,就要落榜了。
目前,日本高考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全国统一考试,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举行。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考试并不分文理科。
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第一次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高考现场,几乎看不到家长的身影,最多只是有些来自私塾或是补习班的老师举着加油的牌子,来现场给学生鼓鼓劲,这和国内高考现场家长云集的情况大不一样。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高考现场,很多考生包括监考老师穿的都是黑色衣服。整个气氛显得过于严肃和沉闷,甚至有些压抑的感觉。据说,考试当天打扮得太花哨的人大都心虚,对高考没有信心,为了给自己鼓劲,看上去沉着冷静的黑色于是几乎成了考生的统一标志。
美国高考为何考倒中国学生?
日前,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差距。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教育界哗然。因为这个报告说明,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国内高中生奉行“高考至上”的金科玉律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会被美国高考难倒?
对这个问题,切勿大惊小怪。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由于国内高中生选择赴美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光有“托福”成绩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加入到“美国高考”大军中。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留美的学生总数达到15.8万人。
SAT的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重灾区”。原因在于,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部分恰好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
其实,中美两国教育环境与背景相差甚异,SAT考试完全由美国人出题,中国学生考不过也没什么稀奇。联想到近年来学术界一直讨论的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较弱、创新思维缺乏的话题,才猛然发觉美国高考中最重视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其实正是“戳准了中国教育的死穴”。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第3篇
一、选取型
例1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 其中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 其中3名女工人.先采用分层抽样, 从甲、乙两组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
(1) 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工人人数;
(2) 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3) 记ξ为3名工人中男工人人数, 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析: (1) 甲组应抽取2人, 乙组应抽取1人; (2) 设“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事件为A, 则; (3) ξ取值为0, 1, 2, 3, P (ξ=0) =, P (ξ=1) =, P (ξ=2) =, P (ξ=3) =,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点评:解选取型概率大题关键是按题目特殊要求分类选取或分步选取, 再利用组合数公式进行概率运算.
二、排列型
例2工人在包装某产品时不小心将两件不合格的产品一起放进一个箱子, 此时该箱子中共有外观完全相同的六件产品.只有将产品逐一打开检验才能确定哪两件产品是不合格的, 产品一旦打开不管是否合格都将报废.记ξ表示将两件不合格产品全部检测出来后四件合格品中报废品的数量.
(1) 求报废的合格品少于两件的概率;
(2)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析: (1) 报废的合格品为0件的概率为, 报废的合格品为1件的概率为, 所以报废的合格品少于两件的概率为; (2) ξ可能取值为0, 1, 2, 3, 4, P (ξ=0) =,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点评:与顺序有关的概率问题一般转化为有特殊元素的排列问题进行计算, 往往用到排列数公式.
三、发生型
例3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比赛, 双方比分在10平前, 一方连续发球2次后, 对方再连续发球2次, 依次轮换.每次发球, 胜方得1分, 负方得0分.设在甲、乙的比赛中, 每次发球, 发球方得1分的概率为0.6, 各次发球的胜负结果相互独立.甲、乙的一局比赛中, 甲先发球. (1) 求开始第4次发球时, 甲、乙的比分为1比2的概率; (2) ξ表示开始第4次发球时乙的得分, 求ξ的期望.
解析: (1) 开始第4次发球时, 甲、乙的比分为1比2, 即前3次发球中甲胜1次乙胜2次, 分三种情况, 其概率为0.60.40.6+0.40.60.6+0.40.40.4=0.352.
(2) ξ可能取值为0, 1, 2, 3, p (ξ=0) =0.60.60.4=0.144, p (ξ=2) =0.352, p (ξ=3) =0.40.40.6=0.096, p (ξ=1) =1-0.144-0.352-0.096=0.408, Eξ=00.144+10.408+20.352+30.096=1.400.
点评:解发生型概率大题一般要弄清事件发生的条件和终止的条件, 转化为分类发生或分步发生模型, 再利用概率加法和乘法公式计算概率.
四、统计型
例4某花店每天以每枝5元的价格从农场购进若干玫瑰花, 然后以每枝10元价格出售.如果当天卖不完, 剩下的玫瑰作垃圾处理. (1) 若花店一天购进16枝玫瑰花, 求当天的利润y (单位:元) 关于当天需求量n (单位:枝, n∈N) 的函数解析式; (2) 花店记录了100天玫瑰花的日需求量 (单位:枝) , 整理得下表:
以100天记录的各需求量的频率作为各需求量发生的概率. (ⅰ) 若花店一天购进16支玫瑰花, X表示当天的利润 (单位:元) , 求X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及方差; (ⅱ) 若花店一天购进16枝或17枝玫瑰花, 你认为应购进16枝还是17枝?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当天需求量n≥16时, 利润y=80.当天需求量n<16时, 利润y=10n-80.所以y关于n的函数解析式为 (2) (i) X可能的取值为60, 70, 80, 并且P (X=60) =0.1, P (X=70) =0.2, P (X=80) =0.7.X的分布列为
X的数学期望为EX=600.1+700.2+800.7=76.
X的方差为DX= (60-76) 20.1+ (70-76) 20.2+ (80-76) 20.7=44. (ii) 略.
点评:解统计型概率大题解题关键是通过读表 (数据表) 或读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条形图) 找出有关数据, 得到频数、频率、样本容量、总体容量等数据, 再依据数量关系进行有关的概率计算.
五、几何型
例5在一个圆锥体的培养房内养了40只蜜蜂, 准备进行某种实验, 过圆锥高的中点有一个不计厚度且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把培养房分成两个实验区, 其中小锥体叫第一实验区, 圆台体叫第二实验区, 且两个实验区是相通的.假设蜜蜂落入培养房内任何位置是等可能的, 且蜜蜂落入哪个位置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1) 求蜜蜂落入第二实验区的概率;
(2) 记其中有10只蜜蜂被染上红色, 求恰有一只红色蜜蜂落入第二实验区的概率;
(3) 记X为落入第一实验区的蜜蜂数, 求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
高考英语新题型大揭秘 第4篇
“七选五”型阅读理解最早出现在北京的高考英语卷中,已有10年历史。该题型比旧的阅读理解题难,考查方式新颖,命题手段更为灵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考查要求;同时,它选用的文章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因而该题型很受命题者欢迎,先后被海南(2007年)、宁夏(2007年)、辽宁(2009年)等地的高考英语命题者采用。据悉,2010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高考英语卷上也将出现此题型。本期我们就先来对这一题型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
真题在现
例:2009年高考英语辽宁卷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Home can be a great place for children to study. It's important to provide a workspace of their own where they can read books or just write a letter to their friends.
Location (位置)
72Kitchen and dining room are not so well suited for regular study, since books and pens get in the way of the day-to-day uses of those areas. Set up a place where a child can settle in and leave papers and pens at hand without having to clear everything away each night. For a child that likes being alone, set aside a corner of his bedroom, but keep it separate from things like games, music and other hobbies not related to studying.
Keeping Things in Order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 to spread out, but to leave it neat and orderly when he isn't using his workspace. Owner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lf-respect 73 The workplace should be personal, but not another part of the playroom.
74
Encourage the whole family to help build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hat children need for success in school. Give them a good example of how to deal with problems, how to manage time and get things done in the right way. 75Study will be more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when supported by the whole family.
A. Attitude Is Everything
B. Bring Organization into Your Home
C. 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choose a location.
D. Building a Good 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
E. Hold a can-do attitude and your child will follow your example.
F. Setting up a space in a common area of your home can be a good idea for children.
G. A child who learns to organize his space will carry organiz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his life.
题型解读
通过上面的真题,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所谓“七选五”型阅读题实际上是选句子(或标题)补全短文。从形式上来说,它包括正文和选项两部分。正文为250~280词的一篇短文,是试题信息呈现的主体,但缺少标题或句子。选项部分给出了七个备选项,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结构、内容、逻辑关系做出正确选择。由于个别选项间区分度不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一旦误选某项,便有可能造成系列错误。所以,“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阅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新课标大纲中“用英语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逐步获取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的要求。
应对方略
考生可以采用“三步法”解题。即:精读选项,泛读文章,细读推敲。
1. 精读选项,通晓选项含义
考生在解题前首先要知道所给选项的准确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并做好标记,不必每做一处选择重新看一遍选项,以便能在后面的解题步骤中有的放矢,节省时间。如:在解上文所给的例题前,我们先精读其备选选项,可知各项的具体含义为(下面的英文为各选项中的关键词):
A:attitude (态度) 决定一切;B:将organization (组织) 引入家庭;C:选择location (地点) 有几种方式;D:建立良好的家庭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E:父母持有一定能做到的态度,孩子们将follow your example [以(父母)为榜样];F:对孩子们来说,在家里setting up a space (建立学习空间) 是不错的想法;G:学会organize his space (管理自己的空间) 的孩子会使自己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条理性。
在精读的基础上,很容易抓住各项的关键字,为下一步解题做好准备。
2. 泛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考生应对文章进行快速浏览,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内容,为最后精读文章、推敲答案做好铺垫。如:
通读例题全文后,可知文章讲述的是在家里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孩子的学习。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提出问题:在家里如何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至四段分别从学习环境的位置、保持物品有序、采取积极的态度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3. 细读段落,推敲定位选项
精读各个空格所处的段落,找出段落中的核心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根据文章写作线索与段落具体内容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将选项填入文中,看所填选项能否与上下文呼应,能否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并仔细分析推敲,排除干扰项,确定选择依据。如:
71. 选D。本题是为文章选取标题,文章的主旨一般都体现在首段与末段,尤其是文章的首段首句及末段末句,因为“开门见山”与“结尾点题”是较为常用的写作方法。从第一段可以归纳出文章主旨:家里也是孩子很好的学习场所。联系答案中已找到的关键词,可知“D项: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为正确答案。
72. 选F。第二段则提供建议,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能轻松拿到笔和纸,要远离与学习无关的事物,这些都与学习地点和空间相关,故选F:在家里为孩子建立学习空间是不错的想法。注意,C项是此题最大的干扰项,因为出现了与文中小题目对应的关键词location,但仔细分析第二段文字,可知其讲述的并不是选择位置有几种方式,因此可排除。
73. 选G。第三段主要讲述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学习用具铺开,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这些东西的主人,但学习的地方不是游戏室,不用的时候应该保持整洁有序,根据段落大意可知“G项:学会管理自己空间的孩子会使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条理性”正确。
74. 选A。根据第四段内容可知,要鼓励家里所有人都来帮助建立一个能使孩子学业有成的环境。本段是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故选“A项:态度决定一切”。“E项:父母持有一定能做到的态度,孩子们将以父母为榜样”是此题最大的干扰项,因为其也有关键词“态度”,但是74这里是小标题,应首字母大写,从形式上就可排除E项,且E项并不是整个段落的主题,更可肯定地排除。
75. 选E。根据上文“Give them a good example...”,对应到E项中关键词“follow your example”,与下文也能衔接上。
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解题后,请大家一定要再次通读全文,检查所选项是否符合文章主旨,段落间衔接是否自然顺畅,从而判断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
备考建议
在近年高考英语试题及全国各地最新的模拟卷中,“七选五”阅读命题均呈现出统一特点,即选材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侧重于题材新颖、时代气息浓厚的文章,尤其重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试题难度上较为均衡。因此预测,2010年高考试题命题与往年试题相比,整体不会有太大变化,大家只需在平时的练习中从以下两点着手即可。
1. 注重选做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考纲中明确提出“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实际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因此大家在选取“七选五”阅读练习时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新颖的、时代感强的材料,二是所选文章应以说明、议论、夹叙夹议等形式为主,内容要求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便于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
2. 方法得当,不断提升能力。良好的解题方法往往能使解题事半功倍,大家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无效的劳动和随意的解题方式,要做到“方法科学,分析到位,逐步积累,不断提升”。同时,在解题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为高考解题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简介:
江苏省历年高考作文大揭秘 第5篇
来源:毛宇杰的日志
长期以来,江苏高考的作文题一直牵动着所有江苏学子的心。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一向奇葩,让人直呼看不懂,各路教育专家,写作大家都不敢轻谈江苏高考作文,也不敢轻易预测作文题,今天,国家一级吐槽大神,江苏高考界职业恶搞学者,11届优秀学长尼玛神毛哥将为大家揭秘江苏高考作文之谜,并将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预测方法教给大家,谨以此文献给2013年高考及以后的江苏考生们,不要再买什么作文参考书了,不要让司马迁割一次又一次了,看看毛哥历经数年呕心沥血总结出的经验吧!
我们先来看下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05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06年人与路
07年怀想天空
08年好奇心
09年绿色生活
10年品味时尚
11年拒绝平庸
12年忧与爱
想必各位都不知道其中的必然联系,下面就由毛哥为大家揭秘江苏高考作文题的秘密所在。请看接下来的对比参照。
05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
06年人与路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07年怀想天空永远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08年好奇心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09年绿色生活我听见你心中那动人的天籁,就忽如一夜春风袭来满面桃花开
10年品味时尚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期待
11年拒绝平庸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
12年忧与爱“忧忧“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让爱卷走左右的尘埃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第6篇
高考填报必看:大专业就业方向前景揭秘-12-31 来源:新浪教育 作者:匿名 3061人在讨论相关问题 导语:专业能影响着一个人未来,专业选得好意味着以后就业更容易、发展潜力更大。因此,考生和家长们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选择应该特别关注,但是面对众多高校上千个不同的专业,考生到底怎样挑选专业呢?本文将对各大专业就业方向前景进行揭秘,希望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理学类专业 1、数学类: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 2、物理学类: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3、化学类专业: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的技术开发工作。 4、生物科学类专业: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 5、地质学类专业: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6、地理科学类: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7、大气科学类: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航天、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实际部门工作。 8、海洋科学类: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9、力学类:适宜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及其他力学方面的实际工作。 10、电子信息科学类:到邮电、电子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工作。 11、心理学类:到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到国防、管理、体育运动等部门从事有关的各种研究。 工学类专业 1、地矿类:在地质部门、有关矿业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的企业、研究院工作。 2、材料类:到冶金、化工等部门的材料研究、设计、生产单位工作。 3、机械类:机械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以及在其各行各业的机械设计、制造、使用部门工作。 4、仪器仪表类:服务于仪器仪表的研究、设计、制造部门,从事有关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和改进等工作。 5、电气信息类:适合到电力、机电、铁道等部门从事科研、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类:适合到电子行业、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设备制造及原材料的开发研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7、通信工程类:适合到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适合到各系统或行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经营和维护。 9、土建类:适合到建筑部门或铁道、交通、工矿、国防和 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建筑设计院、规划局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10、水利类:去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工作。也可以到建筑、铁路、交通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11、测绘类:到专业测绘部门和工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部门从事测绘工作。 12、化工与制药类:到化学、制药工业的生产、设计、科研等部门从事化学和制药工程、工艺及产品的制造、开发和设计等工作。 13、交通运输类:到铁路、公路、水运等单位从事各类运输及其设备研究、生产及管理工作。 14、农业工程类:到农牧渔业部门及乡镇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现代化农业中各种工程措施的开发设计、管理等。 15、林业工程类:到林业部门设计、研究机构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工程设计、新技术的开发和经营等。 农学类专业 1、植物生产类: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3、水产类: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类专业 1、基础医药类:到高等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医学实验研究等工作。 2、预防医学类:到医疗防预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 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到各级医院从事诊治和研究等工作。 4、中医学类:到各级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 5、法医学类:到各级公安、检查机关从事法医学鉴定等工作。 6、药学类: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 文学类专业 1、中国语言文学类: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学、中学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文秘、宣传和编辑等工作。 2、外国语言文学类:到外事、各大企事业单位、教育、文化、对外贸易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3、艺术类:到各种文化、电视、电影、广播、宣传、文艺团体和部门等从事专业工作。 4、新闻传播学类:到新闻、宣传出版单位(报社、杂志社、广电等)从事新闻报道、编辑、教学和科研等。 历史学类专业 到学校研究机构和宣传、出版、新闻、文化部等有关单位。 教育学类专业 1、教育学类:到学校及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2、体育学类:到各级体委、体育研究机构及学校从事运动训练、裁判、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相关文章 大学专业解读:最易混淆的24个专业 中国35所重点大学专业全新解读 大学专业介绍:热门专业点评和就业薪资揭秘 揭秘:高考报考大热就业却最困难的15个专业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第7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孝梯 挑剔
啼笑皆非
风流倜傥 ....B.舷窗 炫耀
玄妙绝伦 烜赫一时 ....C.谥号 对峙
舐犊情深
狼奔豕突 ....D.录用 俸禄
绿林好汉 碌碌无为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轻佻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
赡养 判若鸿沟(形容矛盾很深)B.疏浚 以儆效尤(警戒他人不要做坏事)
膺品 颐指气使(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C.通牒 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针砭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D.缄默 铤而走险(勇敢地面对艰险,知难而上)熨贴 开源截流(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生物都要新陈代谢,细菌又 不是如此。[2]要完成这个课题的实验研究,需要三年的时间
[3]翻开手稿一看,所有的地方都用红笔改过,只有几处没有改动。A.何尝 大体 似乎 B.未必 大致 几乎 C.何尝 大致 几乎 D.未必 大体 似乎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B.曾几何时,十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D.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应名正言顺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北京举办了古埃及第一个文物展览,此次展览有143件埃及国宝级文物集体亮相北
京。B.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C.质量技术监督局昨天公布了对京城市场上皮鞋、旅游鞋的最新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3.9%和46.6%。D.为了选择中国熊猫的饲养员,洛山矾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
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的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高考英语新题型大揭秘 第8篇
阅读表达和阅读简答
题型解读
阅读表达题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山东高考英语卷中。2009年,天津高考英语卷也采用了这一题型。阅读简答题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湖南高考英语卷中,此后一直被湖南卷采用。
这两种题型无论从形式到考查内容都十分相似,都以阅读理解为基础,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用规定的词数简要地回答有关问题;都考查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型更具综合性和主观性,更能体现对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两种题型所选用的阅读材料题材、文体与传统的阅读理解短文没有太大的区别,多以故事和说明文为主,长度一般为300词左右,结构清晰,通俗易懂。
在问题设置上,这两种题型也十分相似,仅在题量上有所区别:阅读表达题一般设有五个小题(每小题2分),阅读简答题则一般设有三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形式上,阅读表达题相对丰富些,有填空和问题简答等,而阅读简答题则主要以问题简答为主。二者考查的方向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词汇语义类,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到一个与所给生词或短语意义最接近的替换词,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二是细节查找类,针对文章某细节内容提问,要求考生用规定的词数回答问题;三是主旨大意类,针对文章主旨提问,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或作者态度、观点等的把握;四是考生个人观点类,问考生读完文章后对文中故事或人物的看法。
总之,这两种题型将答题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突出思维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全面、客观地考查考生“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
解题策略
在解答这两种新题型时,大家可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进行:
1. 答题之前认真审题,了解设题目的,弄清问题的要求,之后带着问题详读文章,并用笔在与题目直接有关的信息旁做标记。比如:
天津卷阅读表达题的第56题给出了关键词语“chrome-plate contraptions”,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推敲其具体含义。大家在短文首段第二句看到这个词时就可以先做个标记,以便后续解题。第58题“Why was Goldman disappointed at first?”给出了关键词“disappointed”,大家在读到第五段时就可对含有关键词的句子“But Goldman was disappointed”做个标记,以便后续解题。
再比如湖南卷阅读简答题的第73题“What did Grandfather do in Hershey's factory?”,关键词是“what”,问Grandfather的工作内容,大家也很容易发现“His job was to push the vats of warm chocolate from the processing room to a storage area in the molding room”中“job”这一表示“工作内容”的词,给它做上标记。
2. 利用标记回原文定位,寻找线索确定答案,抓要点组织语言,用规定词数作答。回答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既要完整又要言简意赅,并注意用词准确性。比如:
天津卷阅读表达题的第56题,利用先前做标记定位原文“Almost everybody in America will spend a part of his or her life behind a shopping cart (购物手推车). They will, in a lifetime, push the chrome-plated contraptions many miles.”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chrome-plated contraptions”指代的就是第一句话中的“shopping cart”。但回答时要格外注意,划线部分是复数形式,所以回答时“shopping cart”也要用复数形式,即“shopping carts”。利用先前做好的标记词“disappointed”,很快就可以锁定第58题的答案在“Most shoppers gave the carts a long look, but hardly anybody would give them a try.”中,但题目要求词数不得超过10个,而且“why”型问题的答句必须用because引出,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组织一下语言,最后得到“Because few customers used his carts.”
当然,上面的步骤主要适用于那些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及依据的问题。对于开放性问题,文中一般没有直接可供引用的词句,需要考生组织自己的语言。所以,回答前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思考,学会抓核心内容。比如:天津卷阅读表达题的第60题问“你对Goldman的看法”。如果你喜欢他,就可以这样回答:“He was a smart businessman. He invented the shopping cart and made it accepted by customers.”或者,你不喜欢他的做法,也可以这样回答:“He was smart, but he shouldn't have used tricks to attract customers.”只要表达的内容确实是你的观点,而且表达准确、用词数量在规定范围内即可。
真题示例
阅读表达题:2009年高考英语天津卷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
Almost everybody in America will spend a part of his or her life behind a shopping cart (购物手推车). They will, in a lifetime, push the chrome-plated contraptions many miles. But few will know—or even think to ask—who it was that invented them.
Sylvan N. Goldman invented the shopping cart in 1937. At that time he was in the supermarket business. Every day he would see shoppers lugging (吃力地携带) groceries around in baskets they had to carry.
One day Goldman suddenly had the idea of putting baskets on wheels. The wheeled baskets would make shopping much easier for his customers, and would help to attract more business.
On June 4, 1937, Goldman's first carts were ready for use in his market. He was terribly excited on the morning of that day as customers began arriving. He couldn't wait to see them using his invention.
But Goldman was disappointed. Most shoppers gave the carts a long look, but hardly anybody would give them a try.
After a while, Goldman decided to ask customers why they weren't using his carts. "Don't you think this arm is strong enough to carry a shopping basket?" one shopper replied.
But Goldman wasn't beaten yet. He knew his carts would be a great success if only he could persuade people to give them a try. To this end, Goldman hired a group of people to push carts around his market and pretend they were shopping! Seeing this, the real customers gradually began copying the phony (假冒的) customers.
As Goldman had hoped, the carts were soon attracting larger and larger numbers of customers to his market. But not only did more people come—those who came bought more. With larger, easier-to-handle baskets, customers unconsciously bought a greater number of items than before.
Today's shopping carts are five times larger than Goldman's original model. Perhaps that's one reason Americans today spend more than five times as much money on food each year as they did before 1937—before the coming of the shopping cart.
56. The underlined words "chrome-plate contraptions" in Paragraph 1 refer to ______. (No more than 3 words)
57.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Goldman's invention? (No more than 10 words)
58. Why was Goldman disappointed at first? (No more than 10 words)
59. Why did Goldman hire people to push carts around his market? (No more than 10 words)
60. What do you think of Goldman? Please give your reasons. (No more than 20 words)
阅读简答题:2009年高考英语湖南卷
(限于版面,在此仅给出问题,原文请参见本刊本期P51)
73. What did Grandfather do in Hershey's factory? (回答词数不超过12个)
74. Why didn't Hershey fire Grandfather? (回答词数不超过10个)
75. What does the incident show us about Hershey? (回答词数不超过15个)
任务型阅读和任务型读写
题型解读
2008年江苏高考英语卷中首次出现了“任务型阅读”这一新题型,并且第二年继续采用。2009年安徽高考英语卷出现了“任务型读写”这一新题型,该题型和“任务型阅读”从设题要求和考查方式上基本一致,因而从本质上看,这两种题型实际上完全相同,是一种读写结合题。
任务型阅读题的形式为短文加表格,要求考生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整理,整合零散信息,归纳要点,并根据表格的形式把加工后的信息准确、有序地表达出来。通常,其所选短文题材多样,结构框架清晰明了但篇幅较长。其表格则通常有两种:结构图表和方框图表。不管是哪种,表格中都设有10个空格,每个空格只允许填入一个单词。所填入单词的线索均来自短文,分为两类:一类为显性,即使用短文中某个现成的单词或词组进行词性或词形的转换即可得到答案;另一类为隐性,即需要用另外的单词去概括短文提供的信息,而此信息隐藏在某个语句、语段或整个短文中,需要归纳、综合才能得到。
真题示例
2009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任务型阅读(限于篇幅,原题此处略,可参见本刊2009年12月号赠卷)
解题策略
针对任务型阅读所填入单词的特点,我们在解题时可以先处理显性问题,再处理隐性问题。
1. 处理显性问题,即能够直接在原文中找出答案的问题。此时应先略读短文,然后速览表格,借助所给图表结构抓住文章中心大意及文章脉络,并确定表格中某一行或某一列与文章中某一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文章中标出与表格中空格前后给出的关键词句相符合或一致的句子。一般来讲,题号靠前的空对应的原文内容也靠前。比如:
江苏卷任务型阅读的第72题,“Communication (72) ▲ others”。这个题出现在表格“Paragraph Outline”一列的第二行,在短文的第二段可找到这样一句话:“communication involves others in the sense that a competent communicator considers what the other person needs and expects when selecting messages to share.”由此,我们很快确定答案为“involves”。第73、77、79题也属于显性问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答案。
2. 处理隐性问题,即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原句或原词的。这需要我们对短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此时,要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工:
1) 注意对信息进行语法加工,特别要注意主动与被动、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动词原形与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动词与名词、名词与形容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名词单复数等形式的选择与转换。比如:
江苏卷任务型阅读的第74题:“Needs and (74)▲ of others should be considered.”这个问题位于表格“Paragraph Outline”第二格对应的“Supporting Details”中,很快我们可以利用“needs”“considered”这两个词定位到短文第二段的“communication involves others in the sense that a competent communicator considers what the other person needs and expects when selecting messages to share”,找到关键词“expect”,但此处显然需要填入一个名词,需要对“expect”进行一下语法加工,采用其名词形式。所以,第74题应填入“expectations”。
2) 变换说法,即把原文中的某句话或某个词组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也是考查你词汇量的时候。比如:
江苏卷任务型阅读的第71题:“We are always (71)▲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从其在表格中的位置很容易在短文首段看到这样一句话“But every day we experience the centrality of ourselves in communication.”“The centrality of ourselves”用一个词来概括不就是“self-centered”或“subjective”吗?所以第71题,可填入“self-centered”或“subjective”。
2010年预测与备考建议
经过对前几年试题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2010年阅读表达题将更有可能选择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说明性文章,内容尤其注重与教育、教学相关,填空、同义句替换、开放性问题依旧是重要的考查形式。而阅读简答题命题依然会侧重考生熟悉的日常话题和最新科技发现或发明等方面的内容,词汇语义题、细节设问题、主旨大意题仍为主要出题形式。
预计2010年任务型阅读题目难度将有所提高,因为,2009年高考卷题目要求“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已经改为2010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的“根据所读,用恰当的词语补全全文提纲,概括关键内容,并提供了两种示例——表格式和树状式。要求考生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空一词。”其中特别强调了补全填空应符合语法和搭配要求。
不论这四种阅读新题型中的哪一种,不论它们会有什么变化,都要求考生既要能在规定时间内了解文章结构框架,把握文章大意,还要有扎实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并能自如应用。因而,大家在日常的复习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备考:
1. 加强相应题型的训练力度。特别是对常见的考查方式要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步学会概括、归纳、理解、分析的能力,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2. 牢固记忆常见词汇、词组、句型,并经常练习组词造句,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使用英语的能力。
3. 尽量避开考试时常见的答题误区,提高得分率,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审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不要答非所问。
※答题时有大局观,重视整体文章含义,对文章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注意答题时的表达形式,避免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句子结构错误等。
赢得高考的策略大揭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