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精选13篇)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1篇

最近,我发现了只要蜻蜓老是在低飞,天上就会下雨,为什么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吧。

星期一我吃完午饭后,我就到操场上去玩。玩了一会儿,我看见空中有许多蜻蜓,还是红色的。

我到坐椅上坐着观察这些红色的小家伙,发现它们渐渐地都往低处飞。只要它们低飞,天气就会闷热,意味着就要下雨,这让我想到一句谚语“蜻蜓低飞,代表要下雨”。我看着这些蜻蜓一会儿点一下水,一会儿触一下地,有些一直在转圈圈。哈哈哈!有一只比较小的蜻蜓,转圈圈转得太多,好像有点晕了,被一个小男孩撞到了,差点从空中摔了下来。

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一连看了半个多小时。

我看见许多蜻蜓被小朋友追着玩,我的兴趣也被勾了起来,但是要保护昆虫,所以我又坐了下来,哇塞!那两只蜻蜓连在一起了,在空中低飞。

我又看了看那个弄得两只蜻蜓不能连在一起飞的小朋友。我突然发现,蜻蜓真的喜欢点水,我就问哥哥,他说:“蜻蜓点水,就是代表要下雨。”一会儿,果真下雨了。

这次观察,我发现了蜻蜓低飞和蜻蜓点水就代表要下雨。蜻蜓可以测天气下不下雨,别不相信它哦!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2篇

星期六我回到家写完作业,我的好奇心莫名其妙地被一缸鱼吸引住了。我跑到鱼缸前,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浅水里的几条鱼,发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眨眼睛,我苦思冥想,怎么想也想不出其中的秘密,我决定去问问见识多广的妈妈:“妈妈,鱼儿为什么不眨眼睛?”妈妈说她不知道,那我只能自己去观察了。

我一直认为鱼睡觉的时候会闭上眼睛。我晚上趴到鱼缸前,一点声音都没有,生怕惊着小鱼。结果我趴了三个多小时,腿都麻了,小鱼的眼睛一点也没眨。第二天到我家的书柜上拿起《可爱的动物》这本书,看见书上写着:因为小鱼没有眼皮,所以它们不能眨,也只能转动,睡觉是也只能睁着眼。

当我知道答案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真相大白了。妈妈对我说:“瞧见没,以后要多看书,才能成“状元”啊!”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3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 对中年段习作要求第一点是“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篇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进而“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呢?很多教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明显成效, 尤以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的系列研究实践最为突出, 被广泛仿效。受其习作教学主张、习作指导模式、习作展示方式的影响, 我依据课标、教材、教参及学生实际特点, 以班级为单位, 将“作前指导、作后评议、作后展示”有机整合, 进行了班本小作文的实践, 构筑起有班级特色的习作指导、评改、展示的平台, 力求通过这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发展习作能力。

一、作前指导:课内外相结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进行习作, 只有先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然后知道“怎么写”, 才能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人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每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 围绕主题安排课文、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 习作内容更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教师要分析各单元的习作内容及要求落实的习作方法, 将单元学习的每一课时都当做习作指导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现成例子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学会表达, 将习作意识培植到学生头脑中, 唤起学生的习作觉悟, 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

“三分课内, 七分课外。”要真正解决习作问题, 还得让学生学会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 畅游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因此, 我想方设法让课外成为课内的有效延伸, 使课内课外成为一个整体。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景物”, 我首先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特点, 结合教参, 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点: (见附表1)

在确立以上教学要点, 同时也明确了读写结合点之后, 我开展了两方面的习作前指导工作。

(一) 素材积累库:为有源头活水来

1. 以生活为源, 建立素材本

三年级教学参考书的“第一单元说明”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本单元的导语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导语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 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习作要求及方法, 要求是“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方法是“观察”。我利用导语, 让学生了解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观察身边的景物, 为习作提供来自生活的素材,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具体操作是每个学生准备“素材积累本”, 围绕“春天在哪里”的观察主题, 去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变化, 尤其强调学生注意校园的草、木棉树、荔枝树、龙眼树、柳树、燕子等能明显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 将观察所得、个人感受简单地写在“素材积累本”上, 每周记录不少于三次, 内容可长可短。这样的任务不费事, 学生进行起来也不觉得困难。经过这样的准备, 学生对“春天是怎么样的”已经很清楚, 不再为“写什么”而愁眉苦脸了。在学生的笔下, 南方的春天一样春意盎然:“荔枝树长出了嫩绿嫩红的新叶;像伞一样的大榕树上光秃秃的, 仔细地看, 能发现很多黑色的叶芽;木棉树脱下了黄色的衣裳, 枝头上冒出了暗红或黑色的椭圆形的花苞……”

2. 以佳作为本, 形成词句百宝箱

如果眼光只放在课文中, 又未免太狭窄了。因此, 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广阔的课外世界, 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 汲取营养, 积累相关的词语、句子, 达到既立足课内又拓展课外, 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词语百宝箱就是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 不但从课文中摘抄, 更强调课外的积累, 这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做读书笔记, 以此来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但缺少具体要求, 导致很多学生“跟着感觉走”, 如此摘抄起不了实际作用。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进行摘抄积累, 最好能根据单元学习主题布置学生进行摘抄, 为“怎么写”提供范例。

根据教学进度, 一个单元学习时间为两个星期, 我依照单元主题安排好每周读书笔记主题, 例如第一单元摘抄要求如下: (见附表2)

这样的摘抄, 是根据习作表达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 读写俱乐部:润物无声, 行之有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窃以为, 要让三年级学生将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在习作指导课上告诉他们怎么怎么写, 而是要在课堂上让他们认识各种表达方法, 知道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进行模仿, 潜移默化地将写作方法一点点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载体。入选教材的文章好处自不必提,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表达。

1. 挖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独树一帜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 得到了大家认可。他的做法启示我们要注意挖掘课文的读写结合点。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可利用精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是“演练场”, 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练习,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 习作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分析了第一单元的课文特点后, 我将读写结合点落在概括描写到分解描写上, 第一组:概括语段后, 能具体呈现该特点的文段有《燕子》第一段与第四段、《荷花》第二段、《珍珠泉》第三段。前面两个例子由我引导学生发现、探讨、总结其特点, 《珍珠泉》为略读课文, 则提出几个统领性强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在此基础上, 我结合单元习作主题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春天来了”, 要求学生围绕该重点进行片段描写练习, 写几句话。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 片段练习”, 先行优化了部分习作内容, 更利于整体习作优化。

2. 仿写——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模仿, 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一条可行大道, 众多名家刚开始创作的时候都是先模仿的。学生学习习作, 从“学步”开始, 更是必须要有一定的例子为基础。在课堂上, 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表达上有特别之处的句子, 尤其是那些适合学生仿写的各种修辞方法或句式, 让学生当堂仿说仿写。

仿写优美的句子。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将句子好在何处向学生讲清楚, 使学生明白如何仿照。例如, 叶圣陶先生“荷花”中描写花开姿势时运用了排比句, 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各种姿态。教师可立即让学生仿照描述某一地方的花, 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可以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花开的各种姿势。当我和几个写作比较吃力的学生一起讨论该如何描写春天的花时, 几个学生都不假思索地使用了排比句式。又例如学习了《燕子》中的“青的草, 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地聚拢了, 凑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后, 有个学生就写道“一颗颗黑黑的花苞像赶集似的聚拢在枝头上, 形成了一排排、一列列的花苞, 好像马上要裂开似的”,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木棉花花苞的样子, 使得习作增色不少。

仿照表达方法。叶老《荷花》一文, 在写作者“看荷花看得入迷”一段时用了通感的方法, 写得颇有情趣。在学习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仿照“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句式来写一段话, 当堂评价, 学生觉得很有趣, 非常乐意动笔。在写第一单元习作时, 不少学生运用了类似“蜻蜓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飞行的快乐;蝴蝶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采花粉的喜悦;蚂蚁从榕树爷爷脚下爬过, 告诉榕树爷爷搬到粮食的喜悦”的句子, 使得整篇文章生动有趣得多了。

我通过这样的引导、积累、训练, 于无形中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也不再觉得习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二、习后评议——实名制

(一) 扣分实名制, 让学生看得明白为什么被扣分

我们教师在习作批改的时候, 往往很细心地圈画出习作的不足或优点, 再写上几句评语, 给个分数。但从实际上看, 这个分数给得过于笼统了, 尤其是三年级学生还不能领悟教师评语的意思,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数, 因此教师劳动的意义不大。经过思考, 我采用了“扣分实名制”:先针对三年级习作的要求制定出扣分标准, 例如写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用错句号、逗号等基本符号扣一分, 出现一句病句扣3分, 内容方面也做了详细要求, 再将这一标准告知学生。批改作文的时候, 圈出一个错别字注明“-1”, 有病句则简单注明毛病再扣分, 如“缺少人物-3”, 最后再统计该篇作文的分数。这样批改后, 学生对习作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修改的时候也不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这做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 佳句实名制——让学生得到被肯定的快乐

习作指导课上, 我只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要写什么和大致的要求后便放手让他们写。我将习作指导课重头戏放在课后的点评课上。点评课上, 我拿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供学生们集体评议。但是我认为,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评议不足以加强其印象, 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于是, 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就某一片段进行再创作, 当场把这些句子通过电脑记录下来, 谁说得好, 便采用谁的, 附上姓名, 当做是一种荣誉, 通报给家长并张贴在班级习作光荣榜上。这样就减轻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拉近了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 因为他们只要说出一句或几句佳句, 便能“榜上有名”, 比起要写一篇好的作文容易多了, 所以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他们会拼命搜刮脑子里所积累的好词佳句, 不断思考如何表达才更恰当。长期下来, 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 更因为是通过思考而获得的成功, 所以学生对此印象更加的深刻, 效果更为明显。

这一方式尤其对后进生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班上有个叫何丽君的同学, 人聪明, 但懒于学习, 习作对于她来说更是一个难题。有次在讲评习作, 她说出了一句非常棒的句子, 我毫不犹豫地采用了她所说的句子, 把她的名字附后, 全班学生当即为她鼓掌, 她也激动得脸都红了。此后, 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励, 上课也专心多了, 尤其是上习作讲评课时, 她的参与热情在班上名列前茅!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得降低要求。不管是日记还是作文, 只要表达有特点或具体、生动、形象的, 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都会收集起来。当然, 那些整篇均突出的更要采用, 我往往安排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回家编辑成电子文档再发给我, 家长乐见这一现象, 因为这样不但说明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肯定, 还从正面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电脑, 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更有一位曾经做过教师的家长, 主动为所有的作文进行了点评和全面编辑。当学生的佳作 (包括句子) 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 我再进行统一的编辑, 利用PPT这一简单技术将习作制作成一本内容丰富, 精美动感的电子书, 形成了班级习作《荔花飘香》, 再发送给各个家庭, 还利用班级Q群、飞信等形式进行大肆宣扬, 并表彰入选者, 激励更多的学生行动起来。这样一来, 学生对习作有了极大的兴趣, 经常讨论谁的习作入选了, 或者会主动问教师,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习作入选?家长对孩子们的习作也开始关注起来, 他们会激励孩子多看书、多动笔, 或者直接跟孩子讨论字词使用的对错等等。这样, 学生不仅在学校有习作的氛围, 回到家中也能感受到这一氛围。习作的热情自然就会越来越高涨了。

三、习作展示——家校互动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这段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向我们点明了习作教学的策略和要求, 尤其是新形势下习作教学的新趋向。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该如何利用这些现成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呢?据了解, 班级中95%的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并能使用网络。于是, 办班级习作报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章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热爱习作, 使之具备初步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班本,作前指导,作中评改,作后展示

参考文献

[1]林彩珍.《班级周报》进行时[J].小学语文教师, 2011 (12) :77.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3]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J].小学语文教师, 2011增刊.

《我的发现》三年级作文400字 第4篇

前两天,我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和爷爷聊天。突然,爷爷看了看墙角的蜘蛛网,对我说:“胜恒,要下雨了,回屋吧!”我半信半疑地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天果然下起雨来。我转过头来惊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和蔼地说:“胜恒,你先去观察蜘蛛网吧,到时候一切答案都会揭晓!”

第二天,我来到蜘蛛网旁,一动不动地盯着蜘蛛网将近两个小时,眼睛弄得非常酸痛,忽然,蜘蛛匆匆地离开原来的网,在墙角上竖着织了另一个网。我看了非常奇怪,为什么蜘蛛要竖着织另一张网呢?正在此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我慌忙地回到屋里。

雨过后,我又来到蜘蛛网前,发现原来的那张网已经被雨水打烂了,只有竖着的那张网安然无恙。这时,爷爷走过来,笑了笑,并对我说:“胜恒,这下明白了吧?蜘蛛一感应到气压下降,知道要下雨,就织了一张竖着的网,避免下雨后无家可归。”“哦!原来是这样,爷爷您可真聪明!”我因为这一新奇的发现高兴地说。

三年级我的发现作文主题400字 第5篇

看着可爱的小金鱼,我心满意足地笑了。刚开始,我给金鱼勤换水,定时喂食。但是慢慢地,我觉得养金鱼太麻烦了,于是就不给金鱼换水了,也不定时给它们喂食了。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金鱼的头老是浮在水面上,嘴巴都张得大大的,而且嘴里还不停地吐着气泡。我感到非常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金鱼生病了?

于是,我就赶紧翻阅我的百科全书去查找原因。经过仔细翻阅,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是金鱼缺氧了。鱼在缺氧的时候,头就会浮在水面上,嘴巴张得大大的,想去呼吸更多的氧气,时间长了鱼就会死掉的。找到答案后,我急忙给金鱼换水。很快,金鱼就没事了,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我也就放下心了。

从此以后,我开始经常给金鱼换水、定时喂食。金鱼再也没有发生过缺氧的现象了。

三年级我的发现作文主题400字 第6篇

一天语文课上,我不知道怎么的,感觉很困,不停打哈欠,可能是昨夜晚睡了吧。我打哈欠时被正在讲课的夏老师看见了,她说:“黄铭,站后头去,上课打哈欠,昨晚没睡好呀?”我听了,赶紧捂住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夏老师又说了一遍:“站后面去!”我这才慢悠悠地走到后面去。在后面,我一边想一边思考人为什么困的时候会打哈欠?快下课了,夏老师才说:“黄铭,坐下吧!上课时别打哈欠,如果是生病了我可以原谅。”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呢?我放学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搜了百度,原来打哈欠时,因为嘴张大,胸扩大,双肩抬高,使肺能吸收比平常多的空气。呼气时,许多二氧化碳也被排出。所以,打哈欠除了可以补充所需要的氧气外还可以放松肌肉等,如果不断打哈欠,说明疲劳了,应该合理的活动和休息。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今天开心极了,因为我不仅自己发现了新问题,还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7篇

你知道吗?一个小小的瓶盖就能够控制水流的力度!想知道原因吗?今天我便带你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最近,我从抖音上看到了一个科学小实验:把一个空瓶用牙签扎几个孔,然后倒满水,接着盖上瓶盖并且转动瓶盖。随着瓶盖的松与紧,漏出来的水也会变大变小,简直是一个微型的喷泉。我初看时,心里有一万个小问号,难道瓶盖是控水遥控器?千想万想,倒不如自己来一试!

做实验得先有材料。于是,我马不停蹄的找全了各种材料:有空矿泉水瓶子、牙签、水。

“人员已到”!一场“实验大战”一触即发!

我首先用牙签往空瓶子身上狠狠地扎去,“噗”!结果瓶子没坏,牙签断了。看来,这牙签不太结实啊!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再次向它扎去。yes!成功!一个小针眼似的洞出现在瓶身上了!我又如法炮制,在不同方向共扎了五六个。

第一步完成后,我开始往瓶子里装水。我把水龙头开到了最大,当那一朵朵水花溅到我的裤子上时,我一点也不在乎。装水时,我使劲用手指摁住小孔,不让水外流。

当手指完全松开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摁着的手指完全松开时,那些水并没有像大口流出,而是一点一点、滴滴不舍地流出(此时,瓶盖处于松的状态);而当我把瓶盖转得紧紧的时候,水却喷涌而出!我好奇地反复试验,结果相同!

这是为什么?我上网查了资料,才终于明白:这是由于大气的压力造成的!当拧紧瓶盖时,由于大气死死地压着它,它就大方的外流了!当松开瓶盖时,因为有了“秘密通道”,所以,它就“小气”的滴流了!

春天的发现作文三年级400字 第8篇

清晨,我来到公园里,看到了桃花开了,柳树再也不是像冬天那样光秃秃的了。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就像飘在空中的桃花一样。

突然,“嗡嗡”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蜜蜂在我的头上飞舞着,好像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向前走了走,竟然闻到了爆米花的香味,我喊妈妈带我去买,妈妈给了我钱,让我自己去买,我把爆米花买回来,喜滋滋地吃了。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9篇

牵牛花是一种美丽的淡紫色花,它有着喇叭型的花瓣,花瓣里有一颗嫩白的花蕊,牵牛花的身后一直藏着衬托花的叶子,它们绿油油的,上面还有一层细小的茸毛,可爱极了。当牵牛花刚搬进“ 绿化角”的时候,就长得很茁壮,为了她快快长高,我们给她按了一条攀爬绳,当时直到我的大腿那么高。一天,我惊奇的发现:在绿叶中有一个花骨朵。旁边都有绿叶保护,显得十分害羞。一天过后 ,旁边的绿叶像故意的一样为这位“害羞的姑娘”让出了一条道,这是的牵牛花想一个钻子,卷了许多个圈,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她慢慢的绽放了。

每当我一回到家,看到牵牛花绽放的身影,心里可高兴了,可一觉醒来:美丽的“少女”却变成了衰老的花瓣,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的发现作文四年级400字 第10篇

我一向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这个悠悠球我一定会搞懂的!我先去问我的爸爸,爸爸想了一会儿,说:“这应该是物理撞击和圆转产生的效果吧。”“什么是物理撞击和圆转?”“你的悠悠球落下去有一股冲击力,在线的末端圆转,就会产生一种圆转的力量,像太极一样被带上来。”是这样吗?我又把悠悠球放下去,上来的时候悠悠球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放下去时线在左边,现在线就在右边了,看来爸爸是正确的。可为什么悠悠球会在空中停住呢?

“这我也不知道。”爸爸也不知道,看来只有去查资料了。在网上搜寻了一会儿我就找到了我需要的东西。网上说好一点的悠悠球里面有几颗小铁珠,叫做定珠,有了它就可以把悠悠球定在空中。差一点的悠悠球就没有定珠。是这样吗?我又去买了一个一元的差悠悠球来试验。

我的发现作文四年级400字 第11篇

我们拿到可乐后,先轻轻地摇了几下,发现有一些气泡,再使劲地摇了几下,气泡更多了。这时,我们三个中的老大猛然把瓶盖拧开,想喝一点。没想到,刚一拧开,我们就听到“嗤嗤”的声音,可乐一下子喷了出来。大量的汽水喷到了他脸上、手上、鼻子里,呛得他不停地咳嗽,难受得要命。我和老二在旁边看得哈哈大笑。我们吸取了这个教训,等瓶子里的气泡没了,再慢慢把瓶盖拧开喝。

喝了几口后,我们拿着可乐跑到妈妈那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使劲摇了几下可乐,拧开瓶盖的时候,可乐就从瓶子里迅速喷出来了呢?”妈妈说:“你们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我拿过妈妈的手机,开始查阅。经过查阅,我们明白了:可乐中溶解有大量二氧化碳,摇晃后,二氧化碳从液体中溢出充满在没有水的空间里,使瓶内压力增大。拧开盖子时,由于瓶子内部气压很大,所以气体就会快速溢出,与瓶口摩擦发出声音,液体也就从瓶口喷出来了。

后来,妈妈还对我们说,可乐含有碳酸,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只能偶尔喝喝。

我的发现五年级作文400字 第12篇

一天,我下去玩的时候,发现几只蚂蚁,由于出于好奇心,便拿出一块随身带的小饼干放在地上。

蚂蚁看见了,围着小饼干转了几圈便走了,咦!难道蚂蚁不吃饼干吗?看了一会儿,我实在等不及了。便去小区玩了,回家时顺便看了一眼,那几只蚂蚁又回来了,而且身后还跟着好多大蚂蚁,原来是小蚂蚁去搬“救兵”了。那些小蚂蚁用触角指向小饼干,仿佛在说:“就是那个东西。”那些大蚂蚁便走向小饼干,在每个角各站几只大蚂蚁,忽然,我感觉饼干被抬高了。乖乖,它们的力量怎么有这么大呢!这些蚂蚁迈着整齐的步伐,犹如军人一般。只见蚂蚁们齐心合力地把食物搬回了巢穴,终于享受了这一丰盛的午餐。

顺便告诉你们,蚂蚁还能预测天气呢!要下雨的时候,它就会摆动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两根天线,大概是在接受天气的.信息吧!它们还会把家从低处搬到高处,有的搬食物,像一支庞大的部队在浩浩荡荡行军,场面非常壮观。

不要小看蚂蚁,实际它们懂得好多事情,它们简直就是团结的象征。

三年级作文500字:我的发现 第13篇

听了妈妈的话,我脑子里顿时闪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小金鱼睡觉时会睁着眼睛,而我们人类睡觉却要闭上眼睛呢?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连忙去书房请教爸爸。爸爸告诉我:“除了鲨鱼之外,其它鱼都是没有眼皮的,所以,小金鱼睡觉时,是不能闭上眼睛的。”哦!原来如此。

通过这次的发现,让我觉得大千世界,真是奥秘无穷无尽啊,大自然给我们创造出许多的物种,留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发现。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多加观察,努力掌握科学知识,不断去探索更多的发现。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精选13篇)我的发现三年级记叙作文400字 第1篇最近,我发现了只要蜻蜓老是在低飞,天上就会下雨,为什么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