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精选11篇)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1篇

一、选地整地

玉米杂交制种田, 隔离距离为300米以上,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具有灌溉能力的水浇地, 利用农闲季节进行深耕细耙, 达到地平无根茬、无坷垃。

二、品种选择

生产基地应选择与本地生育期相适应的高产组合, 父本花粉量要大, 同时易散粉。

三、适时早播, 确定适宜的行比, 合理密植

春季应及时灌溉, 在地温稳定到10~12℃时开始播种, 力争一次保全苗。制种田应集中连片, 不要有插花地, 适当扩大母本行数, 母本亩保苗达到5500~6000株。

四、田间去杂

从苗期到母本抽雄前进行多次田间去杂, 根据亲本的特征特性把杂株及时去掉, 母本杂株率小于0.2%, 父本杂株率小于0.1%。

五、调解花期

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 定点、定株观察生育进程。具体方法是采取倒扒叶片法, 当母本不可见叶片比父本不可见叶片多1~2片时表明花期相遇良好。如花期相遇程度较差, 应以促为主, 以控为辅, 如喷施九二0、母本摸苞带叶去雄、母本剪苞叶、偏施肥、偏浇水等。

六、摸苞带叶去雄

母本要及时摸苞带叶去雄, 去雄时应带最后一二片叶, 每天上午10点前, 下午4点后去雄, 风雨无阻, 母本散粉率每次检查应控制在0.2%以内, 三次累计不超0.5%。

七、母本站秆扒皮, 割除父本

当母本授粉后将父本行割除, 以改善母本的通风透光条件, 促进母本利用边行优势增加产量。当种子籽粒进入蜡熟期, 及时扒皮晾晒, 加快脱水, 提高种子成熟度。

八、适时收获

当植株渐渐变黄、籽粒内含物硬化、表面有光泽时开始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 使果穗尽快脱水, 等待脱粒加工。

如何提高玉米制种质量 第2篇

1.1 幼苗期 结合间、定苗,根据父,母本自交系的长相、叶色、叶形,长势等特征进行去杂,谨防去真存杂。

1.2 拔节期 将田间高大异株、劣株进行严格去杂,确保株型整齐一致。

1.3 抽雄前 抽雄前的去杂是保纯的关键,必须把剩余的杂株((疑株为主)全部去尽,防止杂株散粉。把抽雄后去除母本小株变为抽雄前去除母本小株 多年来,各制种企业把去除母本小株做为进一步控制种子质量的措施来抓,但是抽雄后制种户往往比较忙,去除母本小株工作显得比较困难。为了确保种子质量,不影响其产量,建议在大喇叭口期去除母本小株,这样就能减轻制种户在去除母本小株时的繁琐程度,并且这时对母本小株的判定已经比较准确,确实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把“摸包”抽雄变为“实际”抽雄

近年来,各制种企业制定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中是这样规定的:抽雄要做到“去雄不见雄,雌雄不相见。”但是往往由于品种的不同,导致散粉迟的母本抽断了雄穗,而在检查验收时残穗“冒了头”,这样就不得不延长抽雄时间,再次抽残穗。因此,要根据品种的不同,采取“实际”抽雄(禁止剥叶去雄,必要时可带1--2片叶),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抽雄环节,而且不影响种子质量。把单一的制种合同变为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制种合同相结合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有所改变,为制种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3篇

关键词:尿素品种;大豆;玉米制种;产量;经济效益;影响

中图分类号:81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90-2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尿素是大豆生产中最重要的氮肥之一,对大豆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因此,人们采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

1试验材料

大豆试验地设在宁安农场第一作业站4-1,土质为草甸棕壤,耕层20-25cm,地块平整,均匀,前茬小麦,整地方式秋翻,秋耙。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3.00%,全氮0.124%,全磷0.170%,全钾2.13%,速效氮89.99mg/kg,速效磷76.6mg/kg,速效钾200.00mg/kg,PH6.72.玉米制种试验地设在宁安农场第六作业站2-1谭瑞清地,土质为草甸棕壤,耕层20-25cm,地块平整,均匀,前茬小麦,整地方式秋翻,秋耙;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3.37%,全氮0.147%,全磷0.178%,全钾2.50%,速效氮94.81mg/kg,速效磷70.1mg/kg,速效钾212.5mg/kg,PH6.69。供试肥料(见表1)。

2试验设计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处理见表2,大豆、玉米制种各设3个处理,均以浩良河产尿素为对照。大豆品种为牡丰七号,设计密度株3万株/hm2;玉米制种品种为德美亚1号,设计密度10万株/hm2。见表2。

2.2试验方法

大豆:5月10日机械起垄施肥播种一次成,肥料施于种下6-8cm,播后机械镇压。亩用90%乙草胺100m1+72%赛克津25g+保收2g播后苗前化学除草,中耕深松各一次,叶面追肥3次,10月5日机械直收。玉米制种:播前亩用90%乙草胺100m1+72%赛克津25g+保收2g化学除草,5月10日机械覆膜施肥播种一次成,肥料施于种下4-5am。人工间苗一次,叶面追肥2遍,防虫一遍,8月15日人工放倒,8月25日人工扒皮挂茬,10月5日机械脱粒测产。

3結果与分析

3.1气象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010年气温正常,降水偏多,4-9月份平均气温为16.0℃,降水为523.6mm。各种气象因素均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但阶段性气候异常灾害频繁,影响试验效果。其中第一管理区大风和冰雹、洪涝灾害,对大豆试验效果影响较大,第三管理区较为严重的旱灾,对玉米制种试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2大豆

不同尿素品种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通过生育期调查看,不同尿素品种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表现不明显,只是成熟期处理A比处理B和cK早1d,详见表3;不同尿素品种对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从成熟期产量调查看,处理A较对照亩减产12.3kg,减产7.6%;处理B较对照亩增产2.4kg,增产1.5%,见表4;不同尿素品种对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经济效益调查,处理A亩产149kg,较CK亩减产14.7kg,亩减效益53.52元:处理B亩产163.7kg,较CK亩增产2.4kg,亩增效益8.56元,见表5。

3.3玉米制种

不同尿素品种对玉米制种生育性状的影响通过生育期调查看,不同尿素品种对玉米制种生育进程影响不明显,收获时明显看出,处理A表现为活秆成熟,处理B和cK植株均有大部分死亡现象,说明处理A具有缓释肥效的功效,肥效期长,后期没有出现拖肥现象。详见表6;不同尿素品种对玉米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从成熟期产量调查看,处理A株高较CK高14cm,处理B株高较CK高2cm;处理A穗粒数较CK多5粒,处理B穗粒数与CK一致;处理A百粒重较CK高1g,处理B百粒重与CK相同;处理A亩产较对照增产33.2kg,增产7.2%,处理B亩产较对照增产1.2kg,增产0.3%,详见表7;不同尿素品种对玉米制种经济效益的影响。从经济效益调查得知,处理A亩产494kg,较CK增产33.2kg,亩增效益110.05元;处理B亩产462kg,较CK增产1.2kg,亩增效益3.75元,详见表8。

4结论与讨论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的措施 第4篇

玉米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 关键取决于种子的质量, 而高质量的种子, 一是要有遗传力强、纯度高、配合力高的亲本自交系组配;二是严格掌握制种技术, 玉米制种技术包括种子质量与种子产量两个方面。

一、保证种子质量

1. 亲本纯度的高低是决定种子质量最关键因素

如果亲本纯度不达标, 特别是父本, 在制种的其它环节, 无论怎样严格也无济于事, 所以选择亲本时一定要注意纯度要达到99%, 有必要时要用电泳或种植手段进行纯度鉴定。

2. 安排好隔离区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前提

隔离区要求空间距离在300米以上, 时间隔离在40天 (指春播) 以上, 高秆作物或自然屏障隔离要达到隔离花粉传播的目的, 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3. 适期播种保证花期相遇

确定好父母本的播期, 使它们花期相遇是保证质量的基础。这要求按照不同组合, 确定好父母本行比, 做到适期精细播种, 有利于田间去杂去雄工作。父母本播期的确定一般是:父母本花期相同的同期播种;花期相差三天之内的, 花期长的亲本浸种后同播, 花期相差三天以上的应错期播种。

4. 严格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应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期分别进行。苗期根据幼苗的生长势、叶鞘颜色、叶片形状等典型性状, 结合间苗、定苗, 把生长过旺、过弱、与亲本性状不一致的杂苗拔除。拔节期拔除与亲本典型性状不同的杂株和异型株。抽雄前期是去杂去劣的关键时期, 此时根据亲本的株型、株高、叶片颜色、形状、花药花丝的色泽等特征特性, 及时彻底地砍除杂劣株。

5. 带叶摸苞去雄

母本去雄是玉米制种的必要手段, 也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普遍实行提前带叶摸苞去雄技术, 就是在母本雄穗刚见打苞尚未露蓼时, 连同植株顶端1~2片叶一并抽出, 要求及时、彻底、干净, 保证制种田母本没有散粉株,

6. 收后管理

收获时按照不同品种果穗的穗部性状剔除杂棒, 同时在运输储藏过程中谨防人为和机械混杂, 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保证。

二、提高制种产量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基地选择

最好选择自然隔离条件好,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制种面积集中连片, 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2. 合理密植

在保证个体植株健壮生长的基础上, 合理加大种植密度 (指母本) , 挖掘群体的增产潜力, 是获得高产的最有效途径。目前紧凑型玉米组合较多, 母本亩保苗需在4500~5000株, 才能做到以密取胜。

3. 适时播种, 一次播种保全苗

当土壤5~10厘米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应用纯度高、芽率高、净度好的适合单粒播种的种子, 在墒情适宜时, 使用气吸式播种机单粒播种, 与控释肥同时施用, 要做到种肥隔离7~10公分。用50%的阿乙合剂, 按照说明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全面土壤喷雾, 可有效防除阔叶及禾本科杂草。

4. 加强田间管理

种子出苗后, 在幼苗4~5片叶时, 要根据母本植株特性, 幼苗大小、长相进行定苗, 剔除弱苗、病苗和杂苗, 保证植株生长一致。严密监控杂草生长, 提前消灭草荒。

5. 带叶摸苞去雄, 人工辅助授粉

提前带叶摸苞去雄, 可以节省养分向雌穗转移, 促进雌穗提前生长。在母本吐丝盛期, 父本盛花期, 上午10~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能够增加授粉机会, 提高母本的结实率, 提高制种产量

6. 及时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 应在5~10天内砍除父本, 以利母本行通风透光, 扩大营养吸收面积, 促进母本籽粒灌浆充足, 粒重增加, 提高制种产量。

摘要:玉米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 关键取决于种子的质量, 而高质量的种子一是要有遗传力强、纯度高、配合力高的亲本自交系组配;二是严格掌握制种技术, 玉米制种技术包括种子质量与种子产量两个方面。

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措施 第5篇

我市属生态多样性地区,不同生态区域适宜品种差异较大。根据生态特点,将我市划分为玉米种植四大生态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内筛选出不同的适宜品种,辅之以优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实现粮食增产。适宜品种主要指标:丰产、优质、抗病、熟期适宜。主要栽培技术: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定向栽培技术,玉米不同品种间、混种高产栽培技术,微肥种子处理增产增效技术,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玉米病虫害物防治技术、玉米矮化栽培技术、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等。

一、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是一种新式保护性耕作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加深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我市十年九春旱,昌图西北部地处科尔沁草原南缘属风沙地带,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使土壤耕层变浅,硬化、沙化、盐化程度逐年加重,引起沙尘天气,污染环境。采用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可减少土壤耕作面积,保留部分作物秸秆和根茬,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使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一项技术先进的玉米种植方法。

二、玉米定向栽培技术

玉米定向栽培能够建立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这种栽培方式,实现了人工控制玉米叶片生长方向,通过调整玉米的叶片方向、开张角度、穗位以上节间长度,使玉米叶片合理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通過对玉米群体内部的光路进行合理调控,提高中、下部叶片的光照强度和单株的截光水平,使群体的中、下部通透性更好,减慢叶片衰老速度,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群体增产的目的。

三、玉米不同品种间、混种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对生育期相近但株型不同、品质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间、混种,不同品种间种效果优于混种。混种比清种增产9%、间种比清种增产15%。玉米单交种辽单43、辽单136和辽单526不同行比混播产生花粉直感效应明显具有增产作用。另外,由于不同品种的花期在时间上有所差异,与清种相比,延长了玉米花丝的接粉时间,因此果穗秃尖现象明显减轻。

四、微肥种子处理增产增效技术

用微量元素锌、锰、硼等肥料进行浸种、拌种、作种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浸种比对照增产5.8%、拌种增产6.5%、做种肥增产7.4%。浸种和拌种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种子的出苗率,确保苗齐、苗全、苗壮;作种肥增加幼苗的生长速率。

五、玉米高效施肥技术

玉米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均采用平衡法,即根据目标产量、土壤养分测定值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确定氮、磷、钾肥的投入量。氮磷钾配比施用,可以延缓玉米衰老。在高产施肥条件下,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能够提高生育后期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氧化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延缓玉米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叶片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从而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六、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长期监测表明,我市玉米螟和丝黑穗病发生偏重,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显著,即能保护玉米质量,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玉米丝黑穗病防治以立克锈和黑穗净防效较高,效果分别为73.5%和66%。

七、玉米矮化栽培技术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6篇

1提高超甜玉米单交种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1.1 提高甜玉米自交系的纯度

自交系的纯度直接影响到杂交种的纯度。如果对自交系繁殖把关不严, 导致纯度严重下降。在制种时最好能提供父母本原种, 以保证亲本的纯度。自交系繁殖要规范, 一定要统一繁殖, 严格去杂, 并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制种田不留父本, 坚决杜绝以制代繁的现象。

1.2 选好隔离区

玉米属于异花授粉作物, 花粉很轻, 容易随风传播, 因此玉米制种区要严格隔离。空旷地带的超甜玉米制种田种周围要有500m以上的隔离区;中间有树木、山丘等障碍物的, 隔离宽度至少也要在100m以上;也可用花期时间隔离, 时间隔离的天数不少于20d。

1.3 做好去杂工作

苗期结合定苗根据自交系叶鞘的颜色、生长势等特征去除明显的杂株和生长不良的植株。由于幼苗期不能明显表现自交系的特征特性, 所以抽雄前的去杂工作更为重要。因为此时自交系的各种性状已经表现的比较完全, 可以根据自交系的株型、叶片、株高等特征进行彻底地去杂。

1.4 严格去雄操作

去雄是减少自交株, 保证杂交种子纯度的重要环节, 大多数制种单位都十分重视。现就去雄工作中几点事项做简要的叙述。

1.4.1 根据自交系的特征调节抽雄时间

对于雄穗散粉早, 甚至露头就散粉的母本, 要采取摸苞去雄的方法, 即抽雄前带1~2片叶抽除雄穗。如果母本散粉比较晚, 雄穗完全抽出后才开始散粉, 则可以在雄穗抽出1/3时去雄。此时即可避免损伤叶片, 也不容易抽断雄穗。

1.4.2 去雄一定要及时、彻底、干净

宁可多带一片叶, 也要抢时间尽早去雄;不留弱小株, 边末角;单株去雄要干净, 不留残枝。

1.4.3 对于去除的雄穗一定要带出隔离区或带出制种田外深埋

这样即可防止去掉的雄穗在田间散粉, 又能减少部分病虫害。

1.5 砍除母本弱小株

母本弱小株由于抽雄较晚, 去雄时容易漏掉, 造成散粉自交, 影响制种纯度。母本弱小株一般不结果穗或果穗很小, 并且影响田间的通风透光, 不利于增产, 砍除母本弱小株对提高超甜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有百利而无一害。一些单位往往选择在去雄后砍除母本弱小株, 但此时农民由于对制种田思想放松又忙于其他农事很难有效地执行, 在去雄前彻底清除母本弱小株比较好。

1.6 适时收获

甜玉米由于籽粒含糖量高, 成熟后的果穗遇到阴雨天极容易霉烂、发芽, 并且病虫害严重, 要及时收获才能保证质量。当苞叶变黄白, 籽粒皱缩脱水后即可收获。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时收获, 立即剥去苞叶晾晒果穗。不要堆积, 以免果穗生热影响种子发芽。

1.7 穗选

收获中脱粒前根据穗型、粒型、粒色和轴色等特征淘汰杂穗, 这是最后一次去杂工作。

1.8 人工脱粒

超甜玉米种子成熟干燥后皱缩、干瘪极易破碎。若用一般的玉米脱粒机脱粒, 种子破碎率达10%以上, 严重影响了种子质量, 所以超甜玉米种子最好要人工脱粒。脱粒前要先去掉果穗上发芽和霉烂的籽粒, 因为这些籽粒一旦混入很难清选出来。

1.9 晾晒

甜玉米种子的胚由于缺少胚乳淀粉的保护比较脆弱, 很容易受伤, 所以超甜玉米种子在晾晒时要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更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晾晒, 以免高温灼伤种子, 影响种子的活力和寿命。

2提高超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2.1 精耕细作, 施足基肥

甜玉米自交系由于多代连续强迫自交,

种子生活力低, 顶土能力差。在整地时要精耕细作, 把土块打碎有利于出苗。应多施农家肥, 施磷肥150kg/hm2, 氮肥150~225kg/hm2作基肥, 根据当地土壤情况适当施钾肥和微肥。

2.2 确定行比,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一般玉米制种的父母本行比为1:4或1:5。为了增加甜玉米制种产量父母本的比例可定为1:6, 若父本花粉量较少要在制种田附近单独种植一块采粉区, 如果父本花粉量很大, 母本行也可以增加到1:8。

甜玉米自交系一般比较矮小, 种植密度可增加到57 000株/hm2~60 000株/hm2。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力可以适当调节种植密度, 光照条件好, 地力高的可提高种植密度, 光照和地力一般的则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2.3 确保花期相遇

花期是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制定播种方案, 要控制父本比母本晚1~2片叶比较适宜。为了确保花期相遇, 延长散粉时间, 父本可分两批播种。第1批按照预定方案播种, 第2批比第1批晚播3~5d, 两批播种的比例各占50%。

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父母本的发育情况, 若发现父母本生长不协调, 要及时通过控制肥水的手段调节父母本的生长。在去雄前, 如果发现父本偏早可以提前带叶去雄, 使母本提前吐丝, 也可以通过剪除苞叶顶端部分, 促使花丝提前吐出。

2.4 田间管理

甜玉米苗期生长势较弱, 3片叶到5片叶淋施肥水2~3遍, 淋施N肥75kg/hm2, P肥100kg/hm2。在5~6叶期时及时定苗, 于10叶左右进行追肥培土以促进幼穗分化, 根据地力, 一般施尿素225~375kg/hm2。培土开沟深度15~20cm, 也可以根据情况分期追肥。适时灌水, 特别注意抽雄散粉时不能缺水, 要做到灌水及时、均匀, 不淹不旱。整个生育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以防为主,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用药。

2.5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是增加产量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甜玉米增加母本行数后, 即使花期相遇, 自然授粉的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程度, 尤其是当花期不遇或花期遇到高温、阴雨等不利天气时,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增加产量。

人工辅助授粉方法很多, 下面介绍一种用矿泉水瓶做授粉器的方法:在上午露水干了以后用塑料桶或脸盆采粉, 筛掉花药, 把花粉装入小的干燥的矿泉水瓶, 用较粗的针在瓶盖上扎5~6个孔, 倒置矿泉水瓶, 对准花丝轻轻一捏, 花粉随空气均匀地喷出, 完成授粉。此法授粉速度快, 效果好。如果花粉量较少, 可以在花粉中加入少量的滑石粉。

2.6 砍除父本

砍除父本有利于母本行通风透光, 提高光合效率, 有利于减轻后期母本的病虫害, 提高制种产量。

目前, 我国国内生产的甜玉米种子质量与美国和台湾等进口种子相比差距较大, 相信在国内各个科研育种单位和种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 随着制种技术和种子精选的改进和提高, 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国内种子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超甜玉米制种产量低、质量差的情况, 总结多年来的制种经验, 提出了提高超甜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一些技术措施, 供制种技术工作者参考。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7篇

一、安全隔离

玉米杂交制种田四周必须有严格的隔离区, 这是保证玉米杂交制种种子纯度的前提, 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空间隔离要求是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 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在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二、播种技术

由于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力弱, 顶土力差, 出苗慢, 苗期长势弱, 因此制种区播种必须提高播种质量, 力争一播全苗。

1. 播种前准备

精细整地, 田面无大土块, 无杂草, 无作物残留, 耙压保墒。施足基肥, 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左右, 施二铵5~7千克做底肥, 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千克, 尿素10~15千克做底肥, 不提倡施种肥, 以防烧苗。播前晒种2~3天, 挑出秕、坏、霉、杂粒。药剂拌种, 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 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 防治地下害虫, 种子药和水比例1∶50∶500, 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 随拌随播, 严禁过夜。

2. 调节父母本播种期

调节父母本播种期目的是实现母本的吐丝期与父本的散粉期相遇, 母本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 而父本散粉时间较短, 一般4~5天, 同时花粉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 因此调节播期要掌握“宁可母等父, 不要父等母”的原则。如果母本吐丝盛期比父本散粉盛期早2~3天, 则是最理想的花期相遇。如果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2~3天, 父母本可同期播种。两亲的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就需要调节播期, 先播花期较晚的亲本, 隔一定天数, 再播另一亲本。值得注意的是, 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 并不等于播种期相差的天数, 早播的亲本, 由于前期温度低, 生长慢, 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数多几天, 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是花期相差天数的1.5~2倍。

生产中父母本播种期调节, 是依据两个亲本的生育期的相差天数和叶片数来进行。若父母本生育期基本相同, 可将母本早播3~4天或者把母本种子浸种8~12小时, 再与父本同时播种。若父本比母本抽穗期早, 父母错期播种相差天数应该是父、母抽穗期相差天数加上4~5天。若父本比母本抽穗晚, 则应早播父本, 早播的天数应是两亲本抽穗期相差天数再减去4~5天。依据生育期来调节播期往往受天气变化、耕作条件的影响, 不够十分准确, 而根据父、母本的叶片数来调节播种期比较可靠, 比如两个亲本全生育期的叶片总数相同, 则先播母本, 等母本出苗长出1~2片叶时再播父本, 便可保证花期相遇。

3. 播种方法

制种区播种必须严格分清父、母本行, 不得重播、漏播, 行向要直, 不交叉。父母本分期播种的要将晚播亲本的行距和行数在田间预作标记, 以免再次播种时出现重播、漏播、交叉等现象。为了分清父、母本行, 避免在去杂、去雄、收获时发生差错, 可在父、母本行头或行内一定间距点种豆类等标记作物。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 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父母本行比为l:4~6 (视具体组合而定) 。

4.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 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10℃为最佳播种时期。

三、去杂去劣保纯

要严格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一般在三个时期分五次进行。播种前去杂, 结合晒种去杂去劣, 根据种子籽粒颜色、大小、粒型等检除种子中的杂粒、异型粒、霉、病、虫蛀粒等。田间去杂去劣, 常见的杂株劣株有, 机械混杂造成的杂苗, 生物混杂造成的杂种苗和回交苗, 自然变异引发的畸变苗等。发现杂株、劣株, 可在定苗、拔节后、抽雄前分三次彻底拔除, 根据株型、叶型、叶色、叶片大小、开张角度、雄穗分枝数等去杂去劣。田间去杂去劣必须在抽穗散粉前完成, 以免杂株传播散粉。收获后去杂, 在收获后脱粒前, 根据果穗穗型、穗轴颜色、籽粒颜色进行去杂, 经过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脱粒。

四、花期预测及促控调节

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 由于技术安排、气候变化、土壤墒情、双亲抗逆性不同、管理不及时等因素, 可能会造成花期不遇, 为此要经常检测花期情况。花期预测的方法有叶龄差检查法、雄穗剥检法。花期不遇应采取的措施有, 水肥控制法, 对发育迟缓的亲本给予偏追肥、偏浇水、促进生长发育;断根法, 对发育早的亲本, 在可见11~14叶时, 用铁锨靠近主茎6~7厘米周围上下直切15厘米深, 断掉部分永久根, 控制其生长发育;药促法, 在玉米心叶期发现父本晚时对父本喷施40~60PPm的“九二O”可使父本提前2~3天抽雄;母本剪苞叶及提前抽雄法, 母本偏晚时采取此法, 可使花丝提前吐出2~3天。

五、严格去雄

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去雄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纯度。应遵循“及时、彻底”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所有母本的雄穗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做到超前去雄, 既在母本的雄穗尚未露出顶叶时, 就将顶叶扒开或带1~2片叶将雄穗拔除, 抽雄不见雄。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去雄, 风雨无阻。要打破户与户、地与地界限, 采取专业队伍统一去雄的方法, 做到整个基地统一行动,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 拔出的雄穗要运出地外, 集中埋掉, 切勿丢在制种田内, 确保去雄质量。

六、人工辅助授粉

做好玉米杂交制种的人工辅助授粉, 是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有力措施, 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在开花阶段气候条件不利授粉时, 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可增产8%~10%。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 在母本吐丝5~7天进行, 一般在上午9~12时, 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进行, 授粉时应做到边采边授, 或振动父本株散粉, 人工辅助授粉应在玉米散粉期进行4~5次, 可提高穗结实率, 减小秃尖, 增加制种产量。

七、割除父本

割除父本为确保种子纯度, 同时为母本的后期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授粉结束10天后, 要及时割除父本, 促使母本加快成熟并提高制种产量。

八、病虫害防治

病害的防治。在中后期管理中注意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在后期注意玉米穗腐病的防治, 在生产中常采用扒皮晾晒的方法, 也可用25%的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喷施。

虫害的防治。玉米螟的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盛期到卵孵化期用Bt乳油200倍液均匀喷雾, 可在玉米心叶期用0.5%“一六〇五”颗粒剂或3%克百威颗粒剂, 向玉米心叶内定量撒施每株一克。或在玉米穗期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和万灵粉混合喷施。在防治玉米螟的同时注意玉米粘虫防治。

九、晾晒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8篇

1 严格隔离

虽然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 但辣椒花易吸引昆虫, 容易引起混杂, 影响种子质量。目前, 北方辣椒杂交制种多在塑料大棚中进行, 因此, 采用四周设纱网隔离, 品种间隔离距离在100m以上。

2 培育适龄壮苗

2.1 苗龄与播种期

北方辣椒杂交制种, 制种通常1月下旬、2月上旬在温室播种为宜。为使花期相遇, 应调整好播期。如果两者熟期相同或相近, 可同期或父本早3~4天播种;若母本熟期较早而父本较迟且花粉量较少时, 则要求父本提前15~20天播种。还要通过肥水等措施调控又亲生长发育进程, 一定要确保双亲花期相遇良好, 以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2.2 苗期管理

加强苗期管理, 可提高花的质量和数量, 为保证辣椒杂交种子的产量打下好的基础。在幼苗二叶一心时, 采用直径10cm的塑料营养钵移植苗健壮, 根系发达。营养土可用葱蒜或禾本科作物田土, 每10m3掺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kg、磷、钾肥各1kg, 拌匀过筛即可。移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4~28℃, 夜间保持在15~18℃, 为保证花芽正常分化, 增加植株2~4层果实内的胚株数;决不能出现低于10℃以下、高于32℃以上的温度。

2.3 苗期病害的预防

播种时用20kg加20g70%五氯硝基苯粉剂标准的过筛壤土覆盖。移植时营养钵土用每m3加500g7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标准的过筛壤土或在育苗中后期保持喷水均匀、营养钵内土壤见干见湿、浇水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3 选地与定植

3.1 土壤质地和前茬作物的选择

辣椒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宜选择轻、中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葱、蒜类作物茬口为好。

3.2 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塑料中棚制种在4月下旬, 每穴栽2株, 每公顷4.5万~6.0万穴, 行距50~60厘米, 穴距25~33厘米。

4 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4.1 留果部位

塑料中棚制种, 去掉母本第一、二层花, 从三、四层花开始杂交授粉, 每株留杂交果8个。在杂交授粉前对父、母本双亲固有性状进行严格的拔杂去劣, 以保证F1代种子的纯度。

4.2 母本去雄

去雄时间宜选在下午, 选乳白色大花蕾, 用尖头镊子轻轻拨开花苞, 夹去六枝雄蕊, 切忌伤害柱头和子房, 也可采用留半冠, 无花冠的方法, 去雄要干净、彻底套好隔离袋, 写好标签。与此同时, 应把植株上已开的花全部摘除。

4.3 采集花粉

选乳白色、微张的父本花蕾, 取下饱满但尚未开裂的花药, 用取粉器收取花粉, 将花粉放在纸上, 在25~32℃下自然风干6小时, 用花粉筛筛取花粉备用。

4.4 人工授粉

授粉适宜时间为次日上午7~11时, 用蜜蜂棒蘸满花粉, 在已去掉雄蕊的母本柱头上轻轻涂抹2~3次, 使柱头布满花粉。也可用父本花挑药授粉, 每朵父本花可授粉8~10朵母本花。授粉后做好标记, 授粉完毕后把小花蕾全部摘除。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和灌水

定植后及时中耕除草, 促根壮秧开花授粉期视情况灌水, 保持土壤表面见干见湿即可。

5.2 施肥

结合整地, 每6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 磷酸二铵20kg做基肥, 杂交结束后, 每666.7m2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各l0kg, 促进果实膨大;喷施0.1~0.2%的磷酴氢二钾1~2次, 促种子早熟。

5.3 病虫防治

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蚜虫;喷病毒灵防病毒病;喷灭杀毙防蛀果性、食叶性害虫。

5.4 整枝、摘心摘除自交果

及时整枝打杈, 将第一分枝下腋芽抹掉。杂交结束后, 将未杂交的花、果彻底清除掉, 最高杂交果位之上留15cm高的叶幕, 保证杂交果的营养供给。

6 种果的采收及种子晾晒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9篇

一、选地做床

1. 选择地势平整、有水源条件能灌能排、土壤肥沃的地块。

隔离区在1000米以上。

2. 整地做床

(1) 每亩地施优质腐熟鸡粪1.5~2立方米 (注意:施太多易烧苗) 随整地均匀翻入30厘米土壤中。

(2) 母本苗床规格为110~120厘米一带, 父本苗床为100~110厘米一带, 床高15~20厘米, 床面宽60~70厘米, 要求规范一致, 床面平整。

(3) 土壤处理:为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甲胺磷或辛硫磷300~400毫升加细土25~30千克治成毒土, 也可用土壤菌虫净每亩800~1000克加土25~30千克均匀撒入床面或随底肥翻入土壤中。

(4) 盖膜:为提高地温和保墒要提早整地及时盖膜, 一般掌握在播种前5~7天盖膜, 盖膜前还要注意保墒和造墒, 盖膜要做到直、平、紧、严、实。

二、播种

1. 播种期:朝阳市适宜播种期为父本4月10~13日、母本5月1~3日, 父母本间隔时间为20天左右。

2. 播种:采用直播方法进行播种, 并在两粒种子中间随播种亩施复合肥30千克。

3. 播种密度:父本株距18~20厘米, 母本株距20~22厘米, 父母本比例为1:3, 即每亩5000株母本需父本1700株。

三、苗期管理

1.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 盖好苗眼, 缺苗的要及早补齐, 在二叶一心前及时定苗。

2. 适时浇水:

黄瓜需要渐湿渐干的环境, 不可过于干旱, 也不能大水漫灌, 要根据天气、苗情灵活掌握适时浇水。

3. 诱雌处理:

在幼苗一叶一心和两叶一心时分别进行诱雌处理, 用增瓜灵10毫升加水15千克喷雾, 要均匀喷在叶片上,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都不能重复喷施。

4. 插架绑秧吊绳:

露地栽培二叶一心后开始插架, 防止风吹断苗, 插架后需人工绑秧2~3次。棚室栽培4~5叶开始吊秧, 注意一定要及时绕秧。

5. 追肥:

苗龄在一个月左右 (去雄授粉前) 要追肥一次, 每亩施钾肥20千克、尿素10千克。

四、花期管理

1. 坐瓜节位要求:

一般出苗30天左右进入授粉时期, 从7~8节位开始坐瓜。

2. 去杂:

授粉前要根据品种特征特性, 严格去除杂株, 特别是父本杂株必需株株检查宁错勿漏, 母本采收前进行一次杂株清理, 做到干净彻底方可采收。

3. 授粉

(1) 授粉之前必须将所有母本7~8节以下的瓜和全部雄花干净彻底清除, 最好在插架绑秧时随时将出现的瓜和花打掉, 检查合格确信无遗漏后方可进行授粉。

(2) 父本花粉采摘:要求早晨4~6点摘取当天可开放的花, 放于筛中进行短时间干燥, 将花瓣剥去检查雄蕊有花粉时方可进行授粉。

(3) 授粉:上午露水干后, 时间为7:00~11:30分, 将父本的花瓣剥去露出花药, 轻轻涂抹于母本雌花柱头, 随涂抹随转动雄花, 不得伤害雌花柱头, 随即用专用夹子将花瓣夹好, 不能碰落花蕾或使花瓣断裂。授粉后采用颜色明显的毛线或布条在瓜柄或瓜柄茎处系好, 做为已授粉标记。下午将母本雄花和未授粉的瓜清理干净, 第二天授粉之前重复此项工作, 确信无遗漏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授粉工作。

(4) 对隔离区达不到要求的地块, 要采取母本去雄花和夹花双保险方式, 即授粉头天下午选择第二天能开放的雌瓜花蕾, 用专用夹子将花瓣夹好, 手法要正确, 不能碰落花蕾或使花瓣断裂, 第二天露水干后打开母本花上的夹子进行授粉, 然后再将夹子夹好, 做好标记。为提高结实率最好一朵雄花只授一个雌瓜, 父本花充足情况下两朵雄花授一个雌瓜更佳。一般每株授3~4个瓜即可。

授粉结束后要继续清理多余的雌瓜和雄花, 直至到顶, 不得出现自交瓜长大现象。还要抓好病害的防治, 保证采收前叶绿瓜熟。

五、采收

提高玉米产量 推广晚收技术 第10篇

1 玉米成熟期的特征

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子粒变硬,乳线下移到籽粒1/2至3/4处,乳线上方坚硬,下方较硬,有弹性,此时为蜡熟期。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包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子粒含水量30%左右,籽粒基部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此时为完熟期。

2 收获时间的确定

2.1 根据抽雄时间确定

玉米在正常情况下抽雄后40~45天为蜡熟期,抽雄后45~50天为完熟期。

2.2 以常年收获时间为依据确定今年收获时间

今年,由于玉米播种比往年晚5~10天,加上玉米中后期阴雨低温,往年本地玉米收获在9月20日左右,今年需延长到9月30日以后收获为好。

3 晚收的好处

3.1 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玉米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80%~90%的子粒产量来自于灌浆期间的光合产物,10%~20%是开花前贮藏在茎、叶鞘等器官内,到灌浆期再转运到子粒中来的。因此,灌浆期越长,灌浆强度越大,玉米产量就越高。玉米蜡熟期千粒重仅为最大值的90%。此时收获可减产10%左右。蜡熟至完熟期,每晚收1天,千粒重会增加3~4克,每667平方米增产5~7千克,如按晚收10天计算,籽粒灌浆期可延长到50天以上,每667平方米增产50千克以上。

3.2 玉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加,玉米商品质量提高

玉米适当晚收不仅能增加子粒中淀粉含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玉米子粒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子粒营养物质的积累随着子粒的充实增重,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也逐渐积累,至完熟期达最大值。玉米子粒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相对含量随淀粉量的快速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含量却随粒重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完熟期达到最高值,使玉米的商品价值提高。

另外,晚收的玉米籽粒饱满、均匀,小粒、秕粒减少,籽粒含水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商品性好,也便于脱粒储存。

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质量的措施 第11篇

1 选用独特的制种基地

应选择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便利、农户积极性高、干群关系好的村社作为生产基地。对基地管理实行合同制, 公司与基地村、基地村与制种户要分别签订生产合同, 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近年来, 大部分公司的基地都选择在西北, 如甘肃省的酒泉地区,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 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 200~3 500℃, 4~9月光照时数较长, 降雨稀少, 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 光照充足, 气候干燥, 全年无霜期130~159d, 极少的花期降雨和雪水灌溉及较大的昼夜温差, 使生产出的玉米杂交种籽粒饱满、纯度高、发芽率高、色泽鲜亮、商品性好。

2 壮大亲本生产队伍, 强化管理力度

亲本种子纯度越高, 配制的杂交种质量越好, 优势越强, 产量越高。而亲本种子纯度除决定于自身种子纯度外, 还需采用科学繁育措施。公司应在现有科技人员的基础上, 招聘一些相关专业毕业生, 将他们充实到亲本生产第一线, 因为他们掌握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业气象学等综合性学科知识, 能有效利用这些知识从事、指导亲本生产, 可控制玉米亲本生产的关键过程, 从而提高种子生产质量。在制种亲本生产的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等关键时期, 公司检验部门应极力配合省、市、县级种子管理站进行系统的质量检验, 对整个生产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控。

3 严把生产技术环节, 提高种子生产质量

(1) 提高肥水的利用率。改变习惯施肥方法, 依照“前重中轻后补”的方针, 有机肥无机肥并施, 底肥施优质农家肥, 氮、磷、钾、微肥合理搭配。

(2) 制定适宜的播种技术。制定适宜本品种的父母本播期和行比, 保证制种田苗齐。由于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力弱, 顶土力差, 出苗慢, 苗期长势弱, 因此制种区播种必须提高播种质量, 力争一次全苗。制种区播种必须严格分清父、母本行, 不得重播、漏播, 行向要直, 不交叉, 以防种错。如玉米杂交种连玉16 (辽宁审定品种) , 其母本芽较软, 播种时每穴不得少于3粒, 才能保证苗齐;父本花粉量大, 可以采用1∶6的行比。不同品种应根据其特性确定播种技术。

(3) 选用优质的亲本。优质的原原种关系到种子质量, 应用遗传性状稳定、纯度较高的亲本, 不仅可节省去杂去雄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提高制种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保证亲本种子的遗传稳定性, 提高杂交种子的杂种优势。

(4) 做好隔离。杂交制种基地, 一般要求空间隔离在300m以上。时间隔离春播在40d以上, 夏播在30d以上, 采用自然屏障以达到隔离花粉传播的目的。严格去杂、去劣, 去杂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亲本的特征特性, 按照玉米杂交种制种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掌握去杂的关键时间, 于苗期、拔节期、抽雄前和收获时反复剔除亲本以外的植株及果穗。

(5) 母本去雄。严格进行制种区母本去雄, 固定专人负责, 实际操作时要遵循“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或摸苞就去;“彻底”是指必须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一株不漏地全部拔出;“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可漏下分枝, 应全部拔除干净。对母本去雄的时间要严格掌握, 可隔天去雄1次, 抽雄盛期和后期必须每天去1次, 一般在早晨7~8时进行, 做到风雨无阻, 当制种区去雄达90%~95%以上时, 可做最后一次去雄, 应结合清理弱苗进行, 此时要逐棵用手摸, 彻底拔除, 这是缩短去雄时间、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拔除的雄穗要就地深埋, 不要在制种区四周乱散, 以防串粉。

(6) 割除父本行。散粉后7d左右割除父本, 改善制种田环境, 使田间通风透光, 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母本植株的养分吸收, 充分发挥母本的边际效应, 促进种子籽粒饱满, 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同时可以防止人为掺杂、机械混杂等隐患。

(7) 收获与晾晒。未进行父本割除的制种田在收获时父母本要分别进行收获, 严防父母本果穗混杂。制种田的收获期应适当晚一些, 等种子完熟后再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 在晾晒和存放过程中, 要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种子发热、发霉、受冻和混杂, 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不受影响。

(8) 脱粒和包装。脱粒前要对场地和机械进行彻底清理, 并拣除杂劣穗, 减少混杂机会。对于达到标准的种子, 可以边脱粒、边精选、边包装、边入库。

参考文献

[1]毛朝军.玉米杂交制种花期调控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7) :52.

[2]赵洪兵, 黄亚群.不同玉米杂交种抗旱性比较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7, 22 (10) :66-70.

[3]马朝阳, 朱红彩, 夏瑛光, 等.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 2009 (5) :28-29.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精选11篇)提高玉米制种产量 第1篇一、选地整地玉米杂交制种田, 隔离距离为300米以上,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具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