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精选8篇)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第1篇
开题报告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有关田径运动的论文开题报告,一起看看吧。
田径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跨栏跑中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跨栏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跑与跨相结合的径赛项目,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高,有较强克服水平障碍的运动项目之一。因此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跳栏”、“惧栏”的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对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如起跨距离、栏间节奏等,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柔韧及克服“惧栏”的心理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学生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跳栏现象的对策。实践意义:跨栏跑是高校田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我院级田径专修班(男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跳栏”这一错误动作技术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期能给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训练中带来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
二、研究方向的动态及本文创新点:
韩先利在《浅谈高效跨栏跑教学中的“跳栏”现象》文中提出了产生跳栏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完全领会跨栏的技术,如栏间节奏和起跨点,学跨栏时总感觉栏架高、栏间距太短产生惧栏心理因素。并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姚伟丽在《体育院校跨栏跑教学应对学生恐惧心理的探究》文中提出:引起跳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惧怕问题,通过心理训练就能克服学生跨栏跑时的恐惧,解决跳栏问题。张栗一在《如何克服跨栏教学中的胆怯和恐惧心理》一文中提到跨栏产生恐惧心理是由于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和跨栏技术所决定的,为了避免跳栏现象就必须解决自身的速度、力量、柔韧等问题。研究发现,前人的这些相关研究成果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产生跳栏现象的原因,有些研究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纵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往的相关研究普遍表现得不够系统和全面,对产生“跳栏”现象这一问题分析得不够深入。本文在借助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学生的心理、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系统分析,找出造成“跳栏”现象的各种原因,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心理素质对“跳栏”现象产生的影响
3.1.1学生产生惧怕感的原因分析
3.1.2克服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对策
3.2学生身体素质对“跳栏”现象产生的影响
3.2.1速度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3.2.2力量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3.2.3柔韧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3.3学生技术动作质量对“跳栏”现象产生的影响
3.3.1起跨点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3.3.2栏间节奏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3.3.3摆动腿的攻栏技术与“跳栏”现象的关系
4.结论与建议
5.参考文献
四、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1.问卷调查法通过向我院08级田径专修班男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获得材料和信息。
2.数理统计法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统计分析。3.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期刊,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文章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4.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为本文的论证找出逻辑关系提供有力的帮助
五、参考文献:
[1]韩先利.浅谈高效跨栏跑教学中的“跳栏”现象[J].哈尔滨体育学报,(1).
[2]郑柏武.浅谈中学跨栏心理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3).
[3]何选,钱杰.跨栏跑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报,(3).
[4]黄静珊,王兴林.跨栏教学中使用“软式跨栏架”的实践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6).
[5]姚伟丽,魏国辉.体育院校跨栏跑教学应对学生恐惧心理的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4).
[6]吴鉴鑫.跨栏运动与心理训练[J].体育科技,1983(3).
[7]尚志强.跨栏跑产生跳栏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J].中国体育,2000(1).
[8]张栗一.如何克服跨栏教学中的胆怯和恐惧心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33).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2.包装论文的开题报告
3.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4.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5.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6.论文 开题报告题目
7.mba论文开题报告
8.论文开题报告举例
9.论文开题报告作用
10.论文的开题报告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第2篇
选题,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实习体会结合,有现实意义,有完成选题的能力和条件,其开题报告体现了我院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的要求。同意该学生的开题报告。
该论文构思较为严密,论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合理,目标可行,可以开题。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第3篇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 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 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 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 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 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 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 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 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 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 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 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 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 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 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 需要去研究、去解决, 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 然后, 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 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 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 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 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 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 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 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 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 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 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 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 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 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 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 (起点)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 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 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 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 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 人们普遍认为,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 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 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 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 内容创新点。
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 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 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 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 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 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 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 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 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 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 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 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 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 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 (.) 分开,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 (一级标题) ;1.2 (二级标题) ;1.2.3 (三级标题) ;1.3.4.1 (四级标题)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 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 可用 (1) 、 (2) ; (1) 、 (2) 的形式表示。其次, 要衔接自然, 用语精练, 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 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 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 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 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 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 让人一目了然。因此, 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 音高动态感。 (1) 同音进行; (2) 级进; (3) 跳进; (4) 曲折进行。
2. 节拍、节奏律动感。 (1) 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 (2) 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 (3) 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 (4) 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 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1) 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2) 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 音色、音量适应感。 (1) 音色适应感; (2) 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 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 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 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 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从蓝图走向实施 第4篇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后者把需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成为表格式,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开题论证时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一)开题报告的定义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经申报批准立项之后,课题负责人在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而修订的报请专家论证的课题研究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课题实施方案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更加科学。所以,开题报告也被称为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论证报告。简言之,开题报告是课题承担者对教育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二)开题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开题报告的读者对象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开题报告要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成果形式等写清楚,同时要阐明完成这一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研究课题所依据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所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是否合适,人员的科研基础是否符合条件。
2.实用性。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或教学实践,同时可以推动他人的教育或教学的发展与变革,或者能填补空白,开拓新的领域。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实践层面,还应体现在理论建树与创新,这是科研课题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3.竞争性。开题报告的前身是课题评审书(有的上级主管部门还要求附有可以匿名评审的论证报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申报课题是为了立项,不是每项课题申报都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部分课题立项后还能获得研究经费,错失了申报时限,就失去了立项机会。
(三)开题报告、论证报告与研究方案
如果课题还没有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评审立项,开题报告就是在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研究方案或是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整体设计。所以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开题会上,专家们主要对课题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进行论证,所以开题报告也称为课题论证报告。论证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教育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论证报告,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论证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
研究方案主要是写给课题组成员阅读和使用的,它的特点是: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具体可操作。课题研究方案是一项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称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的设计蓝图,是开展研究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统一课题研究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有了一个好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为什么要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日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准绳,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对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1.通过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加以整理、概括、表达,使具体的研究目标、内容、步骤、方法、条件等清晰化,从而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行动提供科学规划。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开题报告非常重要。如果课题一旦被批准,得以正式确立,还可以通过开题报告,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2.通过开题报告可以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陈述自己的规划,以获得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作为立项依据,以决定是否批准立项。课题一经上级部门批准,开题报告就成了课题任务书,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实施课题管理,按照其内容和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它还是科研课题结束时验收和鉴定成果的标准。
三、怎样写开题报告
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需要写开题报告,也就是报请上级批准的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总体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开题报告的第一步,“题好一半文”。
(一)选题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一所小学的选题是“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属于教育科研的尖端领域,应该是教育部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所小学明显不能承受,无法完成研究任务,因此应重新选题,注重可操作性。选题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合乎时代要求。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尊重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当前的选题要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教师角色、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型课题值得我们去选择,去研究。二是选题要具有实践性。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必须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题要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要体现校本研究的理念,把学校当成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把教室当作研究室,搞好教育科研具体实践。三是选题要有连续性。(1)一所学校前后的主课题要连接。前一个主课题通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结题后,要以此为基础,向深一个层次或更广层次做研究,这样的研究十年、二十年下来,研究领域和对教育实践的推动就更系统、更有效。(2)主课题与子课题要衔接。要紧紧围绕主课题研究目标来设计子课题,同时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前后左右要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本校教育科研体系。四是选题要有实用性。教育科研课题不能成为花拳绣腿,不能成为应付检查的花架子,要真正体现实用性。一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要实用,要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对具体工作有指导价值。二是课题研究的内容要实用,要符合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之需要,不能成为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
(二)结构
一个完整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或子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过程设计、课题研究方法设计、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等几个部分。在此,不一一陈述各个部分的写法,就主要的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1.课题名称
一个课题名称起得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一是课题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普通高中教与学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普通高中,研究问题是教与学品质提升,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二是课题名称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没有语法与逻辑错误,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三是课题名称要简洁。课题名称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近几年来,出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丰富性以及课题名称表达形式的创新,有些课题名称呈现了一些变式,如“分布式课程领导:一项合作与赋权的学校变革行动研究”课题名称中间使用冒号,“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教研范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与“电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基于企业研修视角”两个课题名称中“基于XXX”或前置或后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同一研究领域”不等于“同一课题”,还包括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不同课题。“现状”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重在对“现状”的分析、提炼和概括,而不是罗列。要聪明地借鉴而不是贬低他人成果,没必要将自己课题和他人课题“对立”起来,也不要“表白”过度。要用“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成果的整理。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研究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缺陷,要是别的研究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具体地说,文献综述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包括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这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经典性不够,可以从简。二是随时整理。要随时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开题报告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随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三是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文献综述切忌把自己看过的文献一篇一篇地总结下来,一定要按照问题分类进行综合性叙述、分析与评论。
3.研究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研究目标要指向课题所想解决的特定问题。研究目标的表达要概括化,体现一定的抽象度,能够整体把握。研究目标一般可从理论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维度,分别描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发展性结果状态。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目标是“回顾反思学校百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理性思考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维度和路径,确立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文化承创的操作体系,推进我校管理、课程、教学、师生、环境的优质特色发展,以优质强化特色,以个性彰显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学术性示范高中。”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水平。研究目标不宜偏高或偏低。
研究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研究内容落实研究目标。课题有了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更具体、更明确,它是一项课题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内容忌面面俱到,忌工作话语,要紧紧围绕课题名称特别是核心概念从各个侧面进行思考和选择,以子课题名称加研究要点的形式表达,以体现研究个性和特色。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内容(子课题)包括百年文脉回溯及其价值研究、优质特色发展的理解及其实现路径的理性思考、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研究、主题单元式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实践研究、学校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的研究、教师自能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自能发展”视域下的高中生社团建设研究等共计9项,每项子课题陈述研究要点,如子课题“‘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的研究要点是: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理性思考、“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整体设计、基于创设物质情境的“晓庵天文馆”建设、以“晓庵天文研究所”为载体的天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炼“晓庵天文研究”的文化特质、评估“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对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意义。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在研究内容设计与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二是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三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四是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开题报告,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比撰写一篇教育论文复杂得多。只有在系统思维中认真、科学地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以及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一项课题研究的整体性的精心设计,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徐炳嵘,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室,215200)
论文开题报告 第5篇
本论文主要通过阅读材料和网上搜集资料分析总结日本动画的历史现状,动画漫画和日本人的情结及作为日本重要文化之一的日本动漫的影响,探讨日本动画未来发展前景。
先行研究分析:当今世界,动漫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娱乐、广告等各个领域。且动漫产业继广告行业之后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读图时代的到来更使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中在我国青少年中极受推崇的日本动漫已经形成一种社会亚文化,并对我国青少年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日本动画以其对人物的生动刻画、情节的复杂描述、题材的多元并立、年龄层的广泛拓展,以及思想内涵上超越“儿童剧”的表现,在世界范围内拥趸日多,影响日益广泛。这种情况在宫崎骏《千与千寻》于2002年独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两项大奖后达到顶峰。动画也作为日本当代文化最具影响力的表现形式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而日本动画缘何在今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这点不回溯历史发展,恐怕难以了解。因此关于日本动画何以有如此力量,以及其今后发展动向等问题也是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的。
2.设计(论文)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
理论意义:动画能代表日本的重要文化特色,动画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日本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符号,拥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它具有多元和动态的特点,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源于日本文化的形成和长期发展的积淀。理解日本动画,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的文化与国民性以及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对日本文化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实际意义:本论文详细的介绍动画的历史现状及日本人对动画的情结、日本动漫的巨大影响和发展前景,帮助广大动画爱好者们了解日本动画, 更好的体会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而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动漫一直风靡中国,给我国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带来了巨大影响,也迫使我国动漫产业加快步伐奋起直追。然而面对动漫产业的国际化,我们更需要用理性的第三只眼来欣赏和借鉴日本动漫的优秀之处,从而探寻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之路。
3.设计(论文)任务、重点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进度安排设计(论文)的任务是:
论文将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目次
序言
第一章日本动画概观
第一节所谓动画
第二节日本动画的历史
第三节日本动画的现状
第二章动画和日本人
第一节动画和日本人的情结
第二节动画业界的先驱者
第三节从动画来看日本人的传统意识
第三章作为日本文化的动画的影响
第一节对日本国内的影响
第二节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对欧美的影响
第四章未来日本动画的发展
结束语
4.设计(论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本论文预期根据日本文化和动画漫画等相关资料,以动画和日本人的情结、动漫的影响力为代表向大家介绍动漫在日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及日本的文化内涵,希望能对广大动漫爱好者们在以后的动漫研究中有参考作用。通过动漫,我们可以了解并借鉴日本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同时也应对其文化中消极危险的一面保持清醒的认识。
5.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是: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阅读关于动画及日本动漫文化介绍方面的著作,使自己对所要研究的领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网络上收集关于动画介绍及其文化内涵方面的信息,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材料,对此进行认真分析.将上述各种方式综合运用,加入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总结出关于日本动画的代表意义、巨大影响力及其发展前景。
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第1周:确定论文研究方向、论文题目,拟定论文提纲。
第2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选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第3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书写。
第4周:开题报告论述完成,进入毕业论文书写阶段。
第5周:完成论文引言部分的构思写作,提交导师审阅。
第6周: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引言部分。
第7—10周:完成论文本论部分的写作,提交导师审阅。
第11周: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本论部分的内容。
第12周:完成论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的写作,提交导师审阅。
第13周: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4周:完成并修改论文摘要部分,论文初稿完成。
经济开题报告材料范文 第6篇
篇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一)源于早期对海外华人经济圈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曾在英国留学,在两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海外华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引起我的兴趣,在对欧洲其他国家华人社会的调查后,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经济和文化问题,比如华人的择业模式,生活状态,收入情况,族群的生存方式等,进一步观察后就会发现,“华人经济圈”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哪一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下,它都表现出共同的经济特征,这引起我对这一现象人文因素的关注。
(二)对当代中国推行以人为本的经济政策的关注是本文研究的动力。
中国经济经过 20 多年的高速成长后,许多问题不断涌现,像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高速经济成长的现象就特别突出,这促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
(三)受学术界探索经济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西方现代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就成为经济学的核心话题。
2.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正如温家宝总理 2003 年 12 月 10 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作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着名演讲中所言:进入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人文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实际应用价值。对经济繁荣大国英日美等国的典型国民特性的研究,分析离我们国门最近、而文化传统又最相似的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经验和文化建设经验,以它们作为个案,对经济发展与人文动因、经济发展与精神支持、经济发展与精神动员、经济发展与文化更新(或者说文化变迁)进行研究,将大大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协调、可持续的较高速度的发展。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本文研究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从民族特性和国民性入手,强调人文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就文化论经济,这种跨学科研究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边缘学科,并且试图融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新意。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1、研究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理论
关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主要学说有制度说、资本说、需求说、消费说、技术说、自然资源说、政策说、世界体系论与依附论,还有文化说和心理说等等,以下简要介绍。
2、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影响理论研究的回顾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西方学术界对东亚经济予以关注,认为它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些学者有《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 John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透视日本》(1982)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 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的作者 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Edge Roy,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and Kent E.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 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等。
3、对上述理论研究的评价
(一)取得的成就。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正统的自由经济学派和文化人类学派都开始了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因素的探索,这两个学派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存在的缺陷。
其一,主流经济学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因素研究不足。经济学领域基本上还是把自由经济学奉为正统,而自由经济学基本忽视文化因素。
其二,对文化因素的研究停留在定性分析并缺乏系统性。
其三,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
其四,缺乏文化主体的研究。
三、创新努力和框架内容
论文的创新努力
1.本文从经济主体切入,从族群形成、民族特性、国民性和其它人文因素如信仰、价值观角度来分析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视角独特。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儒家文化,研究儒家思想中对东亚经济模式和现代化产生影响的人文因素,不同于以往的研究。
3.融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以不同视角分析经济发展中人文因素的作用,试图突破传统经济学中从经济到经济的工具分析法的局限。
4.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来说明经济繁荣背后人文因素的作用,并分析民族性格,国民特性,文化特征所带来的经济结果。
5.首次提出当代中国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是通过国民性的改造、创新人格和民族性格塑造、诚信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及中产阶级的培育来加强。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进行回顾和综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之处后,提出论文的创新努力和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内容。
第二章探索影响国民经济兴衰的人文因素,主要是从族群的产生、民族性格和社会心理形成,到国民的信仰价值观等人文因素论述对国民经济繁荣的影响,并介绍了影响国民经济的 20 个典型人文因素。
第三章首先对儒家文化进行经济学诠释,再切入儒家思想中的人文主义,从而阐述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成长模式和现代化的巨大影响。
篇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网络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巨大。网络审计亦是如此。试从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时代审计的特点、审计技术等理论要素角度浅析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新的经济模式迫使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创新,而且信息技术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社会中介监督服务的审计也必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审计模式来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审计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使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网络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审计的诞生主要有以下动因:
1.新的经济运作机制的需要。随着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商务交易模式,而且其快捷、方便、高效率、高效益等特征也改变了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2.审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客户业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实时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促使审计组织向在线实时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低成本、快捷性和跨越时空性等优势来开展业务。HttP://
3.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审计的特点。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诞生了网络技术和审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网络审计。网络审计是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并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资源共享和授权资源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网络审计已呈现出传统审计无以伦比的特点和优越性:
1.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众所周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有关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它相关主体进行理性决策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
2.审计信息数据传递网络化。网络审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设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经营业绩进行审计测试,形成审计结论,维护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审计报告的实时性。在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追踪,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工作的指向性。
4.审计服务智能化。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为委托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特征为:智能化的面向客户服务,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块化动态组合,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单位的利益。
5.审计费用成本低。
第三部分现阶段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一般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网络系统中资源的共享性和数据存取的灵活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难以控制,尤其是用户的分散、数据安全控制等完全左右了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而其固有风险在计算机辅助下是应该可以降低的。从总体上看,由于所面临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网络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并且,其控制措施也会与非网络系统下有所不同。因此,网络审计虽然有着以上的优势,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挑战。
开题报告演讲稿 第7篇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接下来由我来替大家介绍我们小组的开题报告,我们的题目是《在湛蓝的天空,寻找属于你的“心”》。由此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每天都在医院的电梯里帮助别人,但他的行为却不为人们所理解,对她的帮助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后来有一个女人趁她送丢了玫瑰的女孩时迅速关上了门并按动了上行的按钮。她说了一句 “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电梯内剩下的十多个人恍然大悟。仿佛是为那个女人帮助别人的“怪异”行为找的了理由,还暗自庆幸甩掉了那个所谓的“病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些人身体很健康,却还不及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心灵那般善良,冲锋展现了人们心灵麻木冷漠的一面,这是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是人们的心灵变得不美好,丢失了善良,希望以此唤醒大家内心深处却是的美好!这次我们小组选择的科目是心理健康方面,下面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
本次我们小组的课题背景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良好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击社会的稳定。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又因为心理健康涉及范
围比较广,所以我们从青少年这一方面切入。
目的及意义
现代学校不仅仅是为年青一代“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因为课时及时间有限,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通过本小组的此次课题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
这是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
这是任务分工。
接下来是一个小测试,心理健康第一步,首先测出你的性格。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不同的性格,也正是有不同性格的人存在,才有了我们这多姿多彩的世界。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第8篇
本分析的重点放在开题报告演示的内容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利用网络资源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所做的比较分析。从所收集的这些开题报告来看,总共八篇。其中四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一篇是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外加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作者自评。
1 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分析
依据Moore(2000)的相关理论,撰写的研究计划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目的。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获得导师的认可=>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目的,开题报告结构安排的侧重点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变化而采用不同的结构,让导师清楚你要做什么及为什么那样做。但基本的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目的。
我们首先来看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博士刘群(2005)的开题报告。从整体来看,仅仅一个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且是幻灯演示版,竟然浩浩荡荡长达104页,笔者觉得无论哪个参加答辩的成员都会感到头疼。即使博士论文的开题有字数的要求,哪怕是要求写一万字,在开题答辩时的演示也不应该超过30页,笔者认为20页左右较妥。因为演示的目的就是把他想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给别人看,20-30页还不能说清楚问题就显得啰嗦,反而使答辩委员对他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而且他所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纵观整个报告结构,显得冗长、杂乱无章、没有侧重点、没有逻辑顺序。而且演示中多次出现了诸如“目录,引言,总结”等画面,笔者却找不到归属于哪个步骤和内容,真令人费解。从其选题来说,应该是计算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实是比较好的选题,不过也嫌过大过宽。因为机器翻译几十年来都无突破性进展,这同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一篇博士论文就想实现机器翻译恐怕让人觉得野心太大了。再有,演示中使人分不清哪是绪论,哪是文献综述,哪是目标,哪是方法。总之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再来看一下“胡诗文(Shiwen Hu,2003)”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她的演示与刘群博士的比较而言显得短小多了,可是也有50多个页面,还是嫌多。其实她的报告结构思路还是清楚的。演示中列出了报告的结构安排,有研究目标、理论框架、方法等。只是绪论部分太少,好像没有文献综述之感。另外,第7页和第14,18,27页重复列出提纲,不知为何原因。如果是从第14页才正式开始的话,那前面十多页都是术语解释等,不免使人觉得半天没进入主题。她的正文内容只到30页便结束,即便把“参考文献”部分算入正文内,也只到37页。而后面约20页的内容却都是附录,让人觉得不知作者的重心在哪。笔者认为,如果简化首尾两头过多的附加内容,重点放在中间的内容介绍,刚好差不多20多页的阐述就比较成功了。
再看看两篇美国的博士论文。不是笔者崇洋媚外,第一感觉就觉得比前面提到的几篇国内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好很多。两篇开题报告总页数分别是14页和19页,都没超过20页(虽然与幻灯演示版不可相提并论),真的是结构安排清晰明了,语言简洁精炼啊。尤其是俄勒冈大学计算机系Douglas R.Dechow(2002)的开题,第一页封面便有一个简短摘要,告诉读者其研究的大致内容。第二页整洁的内容目录简介更是令读者深感作者的思路清楚明晰,研究时间进度都详细列出了,还列出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而整个篇幅只用了仅仅14页!另外加利佛尼亞州地理学系James Mc Carthy(1997)的开题也相当不错。虽然在结构安排上没有Douglas的明了,但对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时间进度等都有阐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在四年之后做了跟踪反馈的分析。这是他在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且做完了相关的研究之后,对当初做研究计划时所做工作的一个对比回顾和总结。从中他得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原计划的预期目标,哪些尚未成功,并依此分析了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基本按计划报告中的要求进行了,但与具体研究进程还是出现一些脱节现象,这除了不可预测的客观原因外,同自己当初做的研究计划不足和欠周密有一定关系。这说明了做好研究计划是多么的重要。但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他做的这些总结也是事后才“诸葛亮”。不过对我们怎样写好研究计划有很多的启示。他是从开题报告的语言表述、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及其理论框架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的,从研究结束后的角度来总结当初做计划时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了自我评价。具体详情可参见所附文章。
还有一篇是加利佛尼亞州人类学系的Nancy Grey Postero(1998)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注:在美国,博士论文一般称dissertation,此报告没特别注明,又较短,故笔者自判断其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这篇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文献综述和绪论的阐述没有分得很清楚,有点混在一起了。
2 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的分析
最后要看的就是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了。这类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申请资金=>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不同目的,其结构安排的侧重点应该把自己或机构的雄厚实力和光辉历史放在计划的最前面,也可先讲研究的结果会带来怎样好的影响,研究计划的结尾应包括费用情况。详细列出资金运作的流程,详细的资金运作计划,越详细越好,态度要诚恳。以取得资金机构的信任,获取足够的研究资金(Moore,2000)。
但这三篇总体来看,如果按上述要求则都有欠缺,同时关于“网络教学”的这篇其“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在内容方面有些重叠之嫌。后两篇作为演示版总页数也稍嫌庞大,都缺少研究费用、资金运作计划等的介绍。特别是市教育局杨锦兴(2004)的这篇开头空话、套话连篇,满股“官僚”机关作风味,又没研究时间进程安排等。不过比较而言,谢璞(2002)的这篇较好些,除了正标题被“开题报告”几字喧宾夺主和前述欠缺外,有时间进度安排,其他内容安排也较合理,算是比较成功的开题。
3 结束语
以上是对利用网络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所做的比较分析,分析的案例材料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但因篇幅问题,本文只重点讨论了开题报告的结构安排及演示内容等问题,其它许多方面尚未能深入探讨。然而,开题报告的优劣与否事关下一步研究的关键,且实践当中产生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此,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以期有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或研究能否按计划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和教学中及时发现论文开题报告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该文通过网络收集数篇硕博开题报告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指出开题报告在撰写内容及演示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必须注意的方面,也为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计划的撰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Dechow R D.An Aspect-Oriented Infrastructure for a Typed,Stack-based,Intermediate Assembly Language[D].Depnce:Sci e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2.
[2]Moore N.How to Do Research[M].3rd Edition.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2000.
[3]McCarthy J.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The Political Econ omy of the Wise Use Movement[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1997.
[4]Postero G N.Manufacturing Identities in Lowland Bolivia:Na tional,Ethnic,and Individua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1998.
[5]Shiwen,Hu.Optimizing Adapt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via Binary Translation Systems[D].Texas:University of Texas,2003.
[6]刘群.基于模板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及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实现论文开题报告[D].北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5.
[7]谢璞.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南京:南京市教育局,2002.
[8]谢幼如,李克东.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
田径开题报告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