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障儿童培训汇报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听障儿童培训汇报(精选3篇)

听障儿童培训汇报 第1篇

关爱听障儿童,向他们献出爱心

作者: qy 发表时间: 2008-6-3 浏览量: 251

抓住‚红十字博爱月‛这一契机,启英幼儿园充分运用‚聋健合一‛的优势,开展‚关爱听障儿童,向他们献出爱心‛活动,引导幼儿走出‚自我‛,去关注、关爱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懂得帮助别人,献一份爱心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六一前夕,幼儿园经过与家委会沟通,决定在‚欢度六一亲子运动会‛期间举行一次捐助活动,动员幼儿和家长积极捐献爱心,所得钱款全部捐于幼儿园成立的帮困基金用于帮助家庭不宽裕的残听幼儿。经过精心筹备后在该园的操场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关爱听障儿童,向他们献出爱心‛捐款活动。捐款活动在《爱的奉献》乐曲声中徐徐拉开帷幕。首先,家长代表宣读了义卖倡议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感谢聋健合一的启英幼儿园给孩子们营造了‘关爱弱者,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作为家长,最希望现在的学校能够把孩子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而此次捐款活动正是给孩子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机会。‛然后园长沈巧珠女士带头捐款,社区居委主任紧随其后,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们积极踊跃的参加捐赠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爱心款45437.5元。外教小班陈家逸小朋友和妈妈一起捐了1000元人民币。全园80余位教职员工,近500位家长,社区居委会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

聋孩子是不幸的,但是幸运的是,他们生活在启英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有那么多人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融融爱意。捐款活动帮助健全幼儿从小树立‚伸出我的手,献出我的爱,关爱弱者‛的意识。

孩子们稚嫩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听障儿童的康复工作不仅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最后,志愿者和孩子们合影留念,灿烂的笑容成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印在每个志愿者心里福利院受到社会爱心团体和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许多爱心团体帮助孩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2010年7月10日的上午,阴沉的天空下笼罩着闷热的空气,令人难以喘息,而江川 街道的活动室里却传来人们阵阵的欢笑和浓浓的温情。原来这里正在举行2010年江川街道 社区爱心家教的颁奖典礼。爱心家教活动旨在为社区中家庭生活困难但渴望 知识的学生提 供免费的家教服务。江川街道妇联早在1997年就与上海交大家教部联合发起这一活动,迄 今为止,已走过了13年的历程。这13年里,江川街道社区将活动不断发展,不仅加深巩固 了与交大家教部的合作,帮扶家庭近200户,而且还与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上海电机学院两所 高校也开展了合作。社区和高校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颁奖活动,来表彰志愿者们无私的奉 献精神。

今年的活动是由江川街道社区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家教部承办的。上午9点半,颁奖 典礼准时开始,活动室内坐满了受助家庭的学生、家长以及来自上海交大、华师大、上海 电机学院的爱心家教志愿者们。江川街道妇联主席翁主席在开头的讲话上先是对此次活动 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而后又表达了对爱心家教能够越做越好的期望。如今,爱心家教活动 在江川街道及其附近地区不仅进展良好,而且规模空前,影响也日益深化。而这美好的牵 手能够顺利进行,还要得益于江川街道的妇联以及团委对此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充分帮助。

随后,有“玻璃女孩”之称的陆海英学员代表全体受助学生宣读了她的感谢信。陆海 英因为患有成骨不全症而极易骨折,像玻璃一样脆弱,所以人们称她为“玻璃女孩”。陆 海英自幼因病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学习,但是在闵行江川街道社区和闵行二中的大力帮 助下得以入学。自初中起,就有上海交大的哥哥姐姐来为她提供爱心家教,帮助她补习学习课程。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科,为此她要特别感谢江川街道妇联和爱心家教活 动。之后,又有一位学员杨伟露和大家分享了她与来自上海交大的苏秋怡同学之间不是姐 妹胜似姐妹的友情,引来了人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翁主席和江川街道团委徐书记向爱心家教优秀教员代表颁发证书和奖品,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并勉励他们秉承志愿者的高尚精神,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 力量。

之后是游戏互动环节。由江川街道社区和上海交大家教部设计的多款寓教于乐宣传 世博和低碳环保的互动游戏,让平时流连于知识海洋的教员和学员们能共同体味玩的乐趣。主持人的幽默表现和孩子们的天真调皮常常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在最后环节,大家一 起跳起兔子舞,将整个颁奖活动气氛推向高潮。直到十一点钟,学员们才依依不舍地与教 授自己知识带给自己温暖的教员们挥手再见。

红色党旗下的第二课堂 ——关爱听障儿童

2011年4月28日,梧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第二党支部积极分子第二组和第八组的成员携手迈进梧州聋儿语训中心.首先是李俏俐老师为我们上怎样与听障孩子们接触的培训课,课中李老师用“感恩”这个词诠释了老师们从事这份行业的感受,老师生动的课也让我们了解了跟多有关听障儿童的信息。

在活动中,我们的积极分子采用一对一教学,通过折飞机、画画、吹纸条、剪纸、吹蜡烛,敲鼓等游戏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动嘴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教会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字和词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最后的两个互动游戏把今天的气氛推入高潮,搬小猪游戏和为四月份孩子过生日切蛋糕,孩子们也笑了,我们也笑了,今日因为我们幸福的笑声变得无比美好……

在与孩子们相处将近三个小时后,此次活动最终以拍照合影的方式结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获得最多的是孩子们稚嫩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动作、每一张笑脸,我们都将深深的记在心里。

通过此次活动,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的了解也得到进一步加深。可以说,这次聋哑学校之行算得上一个成功的典范。

它生动地诠释了关爱的具体做法,点明了青协此次活动的目的。青协以此为纲,认真扎实地做好其本职工作,从而使青协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也有益于以后工作的继续。

一、此次活动见证了孩子们的乐观向上

尽管他们生遭不幸,但是天真无暇的笑容表明了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此次活动验证了大学生的办事能力

与聋哑人交流实属不易之事,要是与低年级的小朋友交流更是难上加难。此次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这使得青协原先计划实施的难度加大。当然,这次活动正是恰如其分地考虑着志愿者的能力,从中透视出一个大学生所具有的魅力。随着日益多样化社会的形成,一个大学生光有学习成绩优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品德。在此次活动中,志愿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及动作,无不凸显了新一代大学生“敢于当家作主”的形象。

三、此次活动凸显了国家的希望

在此次活动中,从低年级孩子们那纯朴天真的笑到高年级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都在表明着一个后起的名族将要腾飞的现象。是否还记得“微尘”的来源?那个本是一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者的代称到一座城市良心的代名词,也是源于我们心底的那股爱,点燃了我们名族即将前进路上灯笼。大学生与孩子们,尤其是这些特殊可爱的小精灵们,就好比正在怒放的花儿与正含苞待放的花蕾,欲将祖国大地点缀得姹紫嫣红。始终萦绕在脑海中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孩子们用双手叠成心型的那种认真的表情。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也需要被人呵护和照料;他们却不是简单的孩子,因为他们懂得彼此关心,懂得他们必须学会相互照应。

看似一次简单的志愿活动,其中意义却是颇为深刻。志愿活动并非形式主义,它更注重的是后期影响。所以,在此号召,各位有爱心的朋友能在你们的闲暇时间里去看望和关心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手牵手,共谱和谐乐章”。

听障儿童语言发音训练个案研究 第2篇

听障儿童其实就是听觉障碍的儿童。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 以致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听觉障碍与听力残疾意思相同。根据听力的损失程度的轻重, 医学上把听力损失程度重的称为“耳聋”, 听力损失程度轻的称为“重听”, 并且只要是听觉系统传音部分、感音部分或两部分发生了病变, 出现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的症状, 我们对其可统称为“耳聋”。

二、个案基本资料

常某, 女, 4岁5个月, 左右耳听力损失均为85d B, 2岁半配戴助听器.35d B以上的声音可以听见, 2012年5月到沈阳省听障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训练前情况如下:该听障儿童有聆听意识, 能察知和分辨常见的环境声;能理解简单常见的词汇, 语言清晰度为60%;根据家长陈述和观察发现, 该儿童过于依恋家长,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动作发育迟缓。

三、教育训练的具体目标及训练计划

1.长期目标

通过助听器的辅助, 经过六个月训练之后, 理解姓名的指代作用并能做出正确反应, 理解生活中常用指令, 并能听指令行动。能发出简单的词, 能参与群体活动。

2.短期目标

第一个月:首先通过呼吸练习发出简单的声音。

第二个月:锻炼舌部, 读出字母, 能与熟悉的人微笑。

第三个月:会正确宏亮地模仿小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 区分两种不同的声音。

第四、五、六个月:学习拼音字母的发音, 和拼读。能叫出“爸爸”、“妈妈”。

四、实施过程

根据常某的目前发展水平, 发音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发音器官的不同发音部位和活动方法, 因此我分8个部分进行训练:呼吸方法训练、舌部锻炼、口部锻炼、鼻音练习、嗓音练习、音素训练、拼音训练、四声训练。

为此我大致将计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 (时间2012年10月1日——2012年10月31日) :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求是锻炼她的呼吸:

首先老师先做示范, 将一张纸吹起, 然后将纸交给她让她模仿, 并尽量让她呼吸加长。然后将她的手放在老师的喉咙处感受震动, 并和一起发“呼”音。

(二) 第二阶段 (时间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 :在这一个阶段中, 目标是要她锻炼舌部发音。

1.舌部发音练习

在她面前放一块糖需要他伸出舌头才可以舔到, 固定他的头, 更换糖的位置, 通过锻炼几次后作为奖励给她, 或是在她的嘴唇上涂上蜂蜜, 让她舔这样可以锻炼他的舌头的灵活性。

2.口部锻炼

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锻炼她, 带上听诊器自己张开嘴, 让她进行模仿。然后出示一张哭泣并嘟嘴的照片, 让她进行模仿。

(三) 第三阶段 (时间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在这一阶段中, 通过鼻音的练习, 要求是她会正确宏亮地模仿小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 区分两种不同的声音。

出示小牛的图片, 并作出示范的发音, 让她仔细观察你的发音位置, 让她把手放在你的鼻子上, 感受气流的流动和震动。逐步取消动作。同样训练小汽车的发音, 让她自己感受发音的不同。

(四) 第四阶段 (时间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 :在这一阶段中, 通过进行嗓音训练能叫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 重复简单的词。

1.嗓音训练

拿出爸爸的照片, 指着照片告诉他b—a—bā (爸) , 并让她进行重复, 同样妈妈也是这样训练。

2.四声练习

要有正确的口形。拼音卡片要正确应用, 用手势加以指挥, 像唱歌一样。第一声手平挥, 第二声手上扬, 第三声手先下划再上扬, 第四声手下划。

五、结果分析

(一) 经过六个月的训练, 结果常某基本上达到了短期的目标。

训练结束后, 对常某进行了系统的评估, 她会模仿小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 能叫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

(二) 通过训练, 有主动与人打招呼的意识, 并且能够微笑, 但运用的时机和场合仍有不妥的地方。

能够有意识地进行点头、微笑, 对于自己熟悉的场合运用得很恰当, 但是一些训练中没有接触的情景, 还需要在生活中继续泛化。

(三) 发音的时候, 音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发音也明显清晰许多。

通过吹气训练的练习, 常某说话时的气流明显增强了, 发音也明显清晰许多, 听力的敏感度也提高了许多。

六、分析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积极性和局限性,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听障儿童康复师的我们, 不仅要正确认识听障儿童, 关心听障儿童, 更主要的是不断地探索和钻研对于听障儿童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使更多的孩子早日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经过半年的努力让我发现他们的世界是单纯的、开心的、快乐的。但是却远离社会这个大家庭,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会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我们的广阔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黄卫红, 聋儿语言的发展及其培养, 读与写杂志, 2008, 7

[2]聋童的社会适应及教育牛玉柏2004, 12

[3]黄艳华, 硕士论文, 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4, 18

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 第3篇

基本条件:补偿听力

言语学习的过程是先听清,后模仿,再理解,最后交流。听力障碍患儿要获得言语功能,首先必须获得足够的听力补偿。一般情况下,听力的清晰度越高,言语学习的效果也越好。

补偿听力的方法有2种:①听力在85分贝以上的聋儿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补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可达到30~40分贝。②听力在80分贝以下的聋儿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获得有效的听力补偿。

当然,由于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技术限制,获得听力补偿后,患儿听到的声音与正常人并不完全一样,但通过大脑的适应,患儿可以有效分辨声音、理解声音和学习言语。

值得注意的是,听力在85分贝以上的聋儿选配助听器的效果较差,由于无法得到完全的听力补偿(仅补偿低频听力,无法补偿高频听力),故言语分辨力较差,患儿能听到很响的声音,但听不清楚。

关键因素:听力补偿的年龄

言语的学习有赖于听觉中枢的发育,而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必须接受声音的刺激才能逐步发育。一般地说,听力补偿的最佳年龄是出生后半年。这时候,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或配戴助听器,儿童可以自然学习言语。3~6岁儿童获得有效听力补偿后,需进入专门的学校学习,才能学会讲话。6岁以上儿童若得不到听力补偿、接受不到声音刺激,听觉中枢就基本失去了发育的机会。听觉中枢不发育,相邻的言语中枢也不能发育。8岁以上儿童若依然没有听力,即使以后植入人工耳蜗,也只能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声音的含义,学不会讲话。

主要方法:听觉口语训练

当听力得到有效补偿后,患儿可以开始学习言语,主要方法是听觉口语训练,即让儿童通过听声音,来学习言语。老师和家长在教学及日常交流中,不要让儿童看口型,也不要借助手势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方法,即让儿童在生活环境中学习言语。比如,在厨房中学习各种食物的名称,在客厅里学习各种生活用品的名称,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玩具的名称,在室外学习各种动植物、交通工具的名称等。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获得听力补偿的儿童与听力正常的儿童经常在一起玩和学习,儿童之间的言语交流往往比课堂教学更有效。此外,让患儿看动画片,也是一个边游戏,边学习言语的好办法。

助推器:多开口、多交流

2岁以内获得有效听力补偿的儿童,可在专家的指导下,自然学习语言。半年内,儿童主要处于理解阶段;半年后,当他们理解了声音的含义后,就会逐步开口学讲话;两年左右,儿童就能学会讲话。家庭成员与患儿讲话越多,学习效果越好。临床观察发现,在我手术的700多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为出生后7个月),1岁之内植入人工耳蜗的,言语学习效果最好。

3~6岁儿童获得听力补偿后,需送到专门的学校学习。这时候,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因为在这种学校,周围都是听力残障的儿童,进行言语交流的时间有限。最佳模式是家长陪读,晚上接回家,让患儿与家人多讲话。当孩子学会讲话后,家长应及时将他们送到正常学校,让他们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增加交流机会。多看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也有助于言语的发展。

听障儿童培训汇报

听障儿童培训汇报(精选3篇)听障儿童培训汇报 第1篇关爱听障儿童,向他们献出爱心作者: qy 发表时间: 2008-6-3 浏览量: 251抓住‚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