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_第1页
1/6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_第2页
2/6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_第3页
3/6
王羲之《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王羲之《游目帖》,又名《蜀都帖》,草书,摹本,纸本。11 行,102 字,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该帖真迹早佚,仅存的摹本在年代问题上一直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出自唐代。 《右军书记》著录。此帖宋、明两朝皆在民间,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 年)乾隆帝此帖,刻入《三希堂法帖》。咸丰、同治年间出赐恭亲王奕,后又传给奕次子载滢。八国联军入侵时流出恭王府,后归日本广岛安达万藏所有,内藤湖南为安达氏书跋。1913 年 4 月 9 日,日本京都举行“兰亭诗会”,安达万藏也带着他的《游目帖》赴会展示,全场震惊。来自中国的学者王国维、罗振玉当时也应邀到场。1934 年曾印过珂罗版复制品。1945 年,《游目帖》毁于美军对广岛的原子弹轰炸,现只有照片存世。 此帖经过多次装裱,前后隔水缝间的收藏鉴赏印模糊不清,有乾隆御玺、恭亲王印多方。前隔水外题签为“晋会稽内史王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迹”,题签下有一无名题跋:“此真晋泠金纸,紧薄如金,索索有声,与笔阵图相类,载在襄阳待访录。”帖尾有守和审定题跋:“有钟绍京书印二字小印。钟盖唐之越公也。晋谢奕、谢安、桓温三帖,并黄素《黄庭经》上,俱有此印。见米元章《宝章待访录》。而《黄庭经》今藏韩雷州处,予屡见之,尤可据证耳。”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字道和,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浔阳。永昌元年(322 年),为王敦爪牙。太宁二年(324 年)王敦失败,周抚等逃入西阳蛮中。太宁三年朝廷大赦。咸和初(326 年)周抚为王导所用。兴宁三年(365)六月卒于益州刺史任上。王羲之与周抚关系亲密,多有问讯。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

漫步者+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