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_第1页
1/20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_第2页
2/20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_第3页
3/20
2015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3 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重点了解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解答】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 B 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 C 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本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客观评价儒家思想。 2.(3 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第 1 页 | 共 20 页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答】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和矛盾,故 B 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 C 项错误;D 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 D 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中央集权措施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3.(3 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考点】29: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解答】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B 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C 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D 项错误。第 2 页 | 共 20 页 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的理解。 4.(3 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考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跨区域贸易繁荣),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 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 B 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漫步者+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