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春节贴春联的作文600字
七年级春节贴春联的作文600字(精选12篇)
七年级春节贴春联的作文600字 第1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有关春节的风俗很多,流传时间很长,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正如王安石《元日》诗中所云,古时人们在新年来临之际,会把门上避邪用的旧桃符拿掉换上新的,以期来年好运气,现在不再搬木头而是贴春联――以纸代木,经济多啦!
腊月三十,我和爸爸刚到奶奶家,姑姑就提议去老房子贴春联。延庆有许多美丽、古朴的小村落,我们家的老房子就坐落在它们中间,院里有一片庄稼地和一座平房,我们今天就是来给它“贴花黄”的。
自从爷爷奶奶搬到县城住,这里平常有点冷清,去年贴的旧春联上面落有灰尘,已经有些褪色,我和表妹上前把旧春联揭去,姑姑用刷子把门框刷干净,爷爷一边调浆糊一边让我和表妹在一大堆春联中寻找长短一样、内容相配的上下联,再配上横批。准备工作完成后,贴的任务主要由爷爷来完成。只见他把春联的上面两个角对齐上门框的两个角,拖直春联用手掌缓缓往下按,然后把溢出的浆糊抹掉,一副春联转眼就贴好了。贴好春联我们又在大门上贴了门神、在房门和屋门上贴倒“福”字,意为把大鬼小鬼都挡在门外,只让福进来。最后,又在门正对面的墙上贴了“开门见喜”四个大字,这是为了每当打开门,都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吉祥喜气。
大功告成后,我站在门外端详小院:新贴的大红春联给沉静的院落平添了一份活泼与热闹;略有破损的门装饰上鲜红的春联,好像容光焕发了几分。
我明白了,春联不仅是几句吉祥话,它寄托着人们特别是像爷爷这样的老人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这也正是这种风俗经由千百年一直流传的原因。
愿这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美好思想感情的民俗能够永远存于世间,让人们都能美梦成真――明天会更好,明年会更好!
七年级春节贴春联的作文600字 第2篇
大年三十的傍晚,我帮父亲、爷爷贴春联。父亲把桌子搬到门外面,然后把面粉做成浆糊涂抹在春联上,站上桌子,动手就要往门框边上贴,忽然爷爷在一边说:“把春联读一下,看看哪一边是大手’,哪一边是小手’,别把春联贴反了边。”“当真的,别贴反了边,闹笑话哦。”父亲一边说着,一边读起了春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父亲把写着“春风得意年年好”的那张春联贴在大门左边的墙上,然后用手把春联上面轻轻抚平、按压,又用同样的方式把那张“前程似锦步步高”的春联贴在大门右边,最后拿起横幅“大展宏图”贴在了大门框上面的正中间。
父亲从桌子上下来说:“好了,再把门神拿来,把门神一贴,春联就贴好了。”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门神。“往年的门神老是买的古时候的一些大将军做门神,今年换一换,买两张福’字做门神贴。”父亲说。
我站在旁边看着父亲、爷爷,心想贴春联竟然也有这么多讲究。“父亲,您把福’字贴倒了。”我一眼看到父亲把“福”字倒着贴了,就急忙对父亲喊。“对了,福’字就要倒着贴,这就是说福’来到我家了。”父亲说。哦!原来是有意倒着贴的,意味着幸福就要来到了。”“父亲,在门上贴古时候的大将,又是什么意思呢?”我问父亲。“古时候的大将传说都很英勇,把他们贴在大门上,一些妖魔鬼怪、邪气就不敢进家门,一家人才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父亲说。原来是这样啊。
春节贴春联二年级作文300字 第3篇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奶奶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就有双倍红包。今年,我被评上了“优秀学生”。奶奶就分给我两份红包。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我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
春节贴春联的作文六年级 第4篇
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我也被分配到了任务,往墙上刷黏性很强的热粥。
我手里端着碗,面无表情地在通往老房子的小路上行走,心里是满满的不情愿——这碗里装的又不是什么琼浆玉液,还得让我这么毕恭毕敬地端着它。碗里时不时洒出一些粥,滴在我的手上,又烫又黏,难受极了。
终于抵达目的地了。老房子已经好几年没人住了,院子里长满了一个小孩那么高的杂草,我戴上帽子,跑到了被层层荒草淹没的后门前,还没等拿着春联的爸爸发话,就往门的中间刷了一大块粥,便想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唉,还是先想想看该怎么往又高又脏的大门上刷这滚烫的粥吧!
说这大门高吧,绝对不是我信口胡说的,我估摸着只能刷到上下联的下半部分,至于横批嘛,想都别想刷到了。
说这大门脏吧,也绝对不冤枉,如果你看见这大门上厚厚的灰尘和几张上面黏着昆虫的蜘蛛网,肯定会连连后退。我硬着头皮把刷子往门上一拍,只是刷子上面粘上了细小的灰尘以及一些不明身份的垃圾,甚至还有一块口香糖。
我慢慢地用刷子把门上的灰尘刷下来,当我再直视这把可怜的刷子时,它上面的白毛已经被灰尘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就像睡在锅灶前落魄的灰姑娘,看来我是少不了一顿骂了。这贴春联一点都不像对联那样喜气洋洋,倒是十分灰头土脸。
后来,我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把粥刷到春联上不是更方便吗?
说干就干,我把春联平铺在地上,往上面刷上十分均匀的一层粥,大功告成!我顿时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像踩了一朵云似的。当我拿起春联仔细端详时,才发现春联整张都湿透了,并且软绵绵的,我只是拿在手里看了一下,就掉了一个角,我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了。
唉,这春联贴得……
春节贴春联的作文六年级2
一到过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今年我和爸爸高兴地接到妈妈分派的光荣任务——贴春联。
我很喜欢传统红纸上的春联,恨不得马上贴好展示出来。我看着爸爸贴对联那娴熟的动作,羡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对联翻过来,用刷子弄点面糊涂在对联的背面 ,浆糊十分粘糊,纸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双手已经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说:“涂浆糊时用力要均匀,春联要想贴牢,四个角比其他地方多涂些,才有足够的`粘力。”我不敢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复刷上浆糊,正兴致勃勃想贴到大门时,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对联。
我纳闷地看着爸爸,他边低着头边看说:春联可不能贴反了,要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春联都是从右往左念的上联为右,一般以三四声结尾,下联为左,一般以一二声结尾,这样念起来才朗朗上口。” 听爸爸这一说,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书上看过这常识。我大力拍拍额头,好险啊!差点贴错对联了。
我爬梯子准备贴横批时,爸爸提醒我,必须要贴正不能贴歪,这是一种礼节。我心里暗想:“贴春联讲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开眼界。”我胆胆颤颤地想直接把横批压实,爸爸在下面叫了起来:“不行,先得把横联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这样才不会掉。”爸爸说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轻微地调整一下横联左右高度,再轻轻压平,终于把“一帆风顺”贴好。
我爬下梯子时发现所贴的春联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点点挤出春联和墙壁中间的空气,皱巴巴的地方变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将那红红的春联齐心协力贴得漂漂亮亮,让整个家中有了新感觉,有了新气象。
看着新的气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腾起了那种难得的满足感,站得远远的,我好像又听到了欢笑声,听到了嬉闹声,听到了新的一年人们的期盼声,我又开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联:人兴财旺年年好,鸿运家昌步步高。
春节贴春联的作文六年级3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有的人家包饺子,准备在除夕夜好好吃一顿;有的放鞭炮庆祝,不过是我最讨厌的---太吵了且不环保!
有的在做临海最有名的小吃——麦油脂;还有的……哦,可别忘了最重要的——贴春联,我和爸爸自告奋勇报了名。爸爸搬来梯子,拿来浆糊,我负责揭掉旧春联,然后再用小刀把墙壁刮干净。墙壁被我们清理得焕然一新,我们开始贴春联了。这时爷爷走过来说:“你们会贴春联吗?”我一脸疑惑反问爷爷:“我们怎么不会贴?左边贴一张,右边贴一张,门上面贴横批,然后在门的中间贴上“福”字不就行了么?”我边说边拿起这副春联仔细瞧了瞧。爷爷笑着说:“不不不,没那么简单,春联分上联和下联,而且必须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才行!然后贴福字也有讲究……”
我的好奇打断了爷爷的话:“那么,爷爷,怎么区分上下联呢?”爷爷把我手中的春联拿了过去,说:“这个很简单,只要看两张春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应是仄声,下联应为平声。看看咱们这副“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就用上这个方法了。‘艳’是仄声,‘新’是平声。你这回知道哪个是上联,那个为下联了吧!”我恍然大悟,爸爸也是一脸的惊讶,一看就知道他也是刚明白的。于是我们把这几张春联粘满了浆糊,把它们端端正正地贴在了墙上,就大功告成了。我望着春联,心想:原来贴春联也这么讲究啊,这次到爷爷家来真是不虚此行呀!回到学校我还可以教同学们怎么贴春联呢!
接着还得贴“福”字,爷爷又想说了,我抢先说:“爷爷,我知道了,这福要倒过来贴,那才是“福到了”。”爷爷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今天我觉得自己做了件大事,开心得要命呢!
春节贴春联的作文六年级4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春节贴春联的作文六年级5
“喜叮铃铃——叮铃铃。”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个活闹钟似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她窜进我的房间,一边尖声尖气地说:“陈连刚,我的弟弟,快起床吧!”一边还拍打着我的脸蛋。还在熟睡中的我当然不会给她好脸色:“哼,真讨厌。”说着,把头往下埋了埋。突然听到了爸爸的脚步声,一个激灵跳了起来,风风火火地把衣服穿好,这时,爸爸也进来了,说:“快来帮我贴春联。”说着便下了楼。我听了,打着哈欠很不情愿地下去当“小二”去了。
爸爸早早准备好春联,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着胶布,跟屁虫似的随着爸爸东跑西颠。可是贴春联却又把爸爸这个“老手‘给难住了。说来真巧,爸爸拿的春联不管哪个先读都很顺口,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却摆摆手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进屋去和电视“奋斗”。爸爸又问我怎么贴,我读了一读,嗨,还真就把我难住了,但我还是装出一副学富五车的样子,摸了摸脑袋而后装模作样地看看了,随手指了一个。这时,奶奶刚巧从厨房出来,看见这一情形,逗趣地说:”我家陈连刚长能耐了呀,以后春联就让二子贴吧!听了这话,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后摇头摆尾地去帮爸爸了。快,给我一块胶布。“我一时不适应用大胶布,一不小心把撕下来的粘起来了,手忙脚乱地弄着,爸爸着急了,着急下来弄了一块,我也学着爸爸样子又弄了一块,递给爸爸。爸爸往后走了几步,没歪,又继续把春联贴完。我呢。总是表现得手忙脚乱的,不是胶布的“头”又没了,搞得满头大汗。
终于,春联贴好了,我擦了擦汗,看到那一片红的家中,顿时感受到了春节那红火
春节贴春联作文200字 第5篇
大年三十这天,由舅舅、妈妈和我来贴门神和春联。我们先把去年旧的春联和门神撕下来,然后在把胶水贴在新春联上,我和妈妈正准备贴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分春联贴在门上的左右方向。我就去问舅舅,舅舅是老师,他懂的知识可多了。舅舅说:“先用拼音拼出春联最后那个字,用声调来区分,一声和二声贴在门的右边,三声和四声贴在门的左边。”我就帮妈妈分春联的左右,妈妈就开始贴了,不一会我们把春联贴完了。就又开始贴门神,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去贴了,舅舅告诉我们,贴出来的门神要脸对着脸才行。只一会功夫我们就贴完了门神,爷爷家在新春联和门神的装点下看起来喜气洋洋的。
今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都是舅舅告诉我的.,我今天真高兴。现在我就不说了,我要去吃爷爷做的好吃的,还要等着拿压岁钱呢!
贴春联 - 春节日记300字 第6篇
我们风风火火地来到天街。那里的对联令我们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的对联展现在我们眼前。草草浏览之后,我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定格在:“开心如意常纳福,快乐平安永吉祥”。这副对联上,感觉:“对头了”。
带着对联,风呼呼地从我耳边刮过,像刀子一样划着我的脸颊,历经“风吹雨打”。好不容易到了家,却发现没带钥匙,已经爬到楼上了,只好又“颠儿颠儿”地跑下楼买透明胶上来,真是“糗事连连”。
贴上、下联的时候还顺利,但到横批时,麻烦来了,我和妈妈都够不到门槛栏,妈妈只好“驮”着我才勉强贴了上去。
描写春节贴春联的作文 第7篇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正在暖和的被窝里会周公呢,就听见妈妈在喊:“小懒虫,别睡了!快起来写春联了!”。
在妈妈的催促下我睁开惺忪的眼睛,洗漱吃饭。一切打理妥当之后,爸爸已经把笔墨纸砚都摆上了桌子,我坐下来正正身子,拿起毛笔蘸了一些墨汁,三下五除二就写好了两副对联。分别是“犬过千秋留胜迹,猪肥万户示丰年”和“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横批都是“猪年大吉”。
妈妈仔细看了看我写的对联说:“对联写得真不错,那接下来贴春联的任务也交给你了!”我拍着胸脯说:“请妈妈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可是刚说完大话,我立刻就犯了难。我拿着春联来到大门前心里开始嘀咕:“到底是上联贴左边,还是下联贴左边呢?”去问问爸爸吧!可是一想到刚才听说我要贴春联时爸爸不信任的目光,我就偏要贴好给他瞧瞧。我脑子一转,对啦!可以问“度娘”嘛!经过百度查询,我知道了上联应该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横批贴上面。我喜滋滋地贴好了对联,爸爸妈妈看了之后,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说:“小朋友真能干!过年了,你的书房也应该有新气象,再写一副贴在书房的门上吧!”我说:“妈妈,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又写了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是“学业有成”,我把它们贴在了书房的门上。
忙活好后,我欣赏着自己的“大作”,还是很有成就感。贴春联让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真有趣!
春节贴春联
春节贴春联,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的春节又来到了,老爸说:“儿子,书法学得怎么样了?今年的春节不用买春联了吧?”我骄傲得一仰头:“当然不用,我来写!”
红纸铺平,倒好墨汁,我用笔蘸了点墨,怀着激动的心情下笔,一副又一副,地上晾着的春联越来越多,紧张奋斗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写出一副我最满意的春联。
等它们晾干,我迫不及待就开始贴。我先问妈妈要了“胶水”一碗熬得非常粘稠的粥。我把“胶水”刷上去,然后把写着“国泰民安戌岁乐,粮丰财茂亥春兴”的对联拿起来,小心翼翼地抚平,按了上去,退后一看,歪了,我急了,赶紧轻手轻脚地揭下来。打量片刻,我先把春联上部轻轻贴上,底部只贴了一点点固定,然后离远一点查看,慢慢调整,直到春联端端正正,我才从上到下一点一点把它贴实。
有了经验,我信心满满,开始贴横批,这时,老爸出来看了一下,拍着我的肩膀说:“干得不错!”我胳膊一抖,横批贴成了“竖批”了,我只好又从头再来。
贴好横批,再贴福字。看着门上贴的红通通、喜气洋洋的对联,我心里乐开了花。
贴春联
买年货、摆年货、吃年货是人们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老老少少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才准备回家去呢!
临近春节了,大街上热闹起来了。欢呼声、车声、喇叭声响成一片,车跟着车挤在人群中,很是着急!
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到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的那一天大年三十。这天,我早早地起床了,捂着嘴巴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活像一个小贼,可是没想到他们起得比我更早。“干啥呢?赶紧刷牙洗脸吃饭,事不宜迟,快点!”妈妈在大老远儿的地方朝我嚷嚷到。“知道了,用不着你吩咐,今天可是我盼许久才盼来的,我怎能怠慢?”我自己嘟囔着。
经过漫长的时间,我终于磨蹭好了。“不要啊,等等孩儿。”我直奔父母而去。“怎么了,吓我一跳”,我的心脏都扑通扑通跳了。说完,爸爸便装模作样地捂着自己的胸口我倒也是心疼爸,连忙去摸,开玩笑:“这不是兔子吗?”“怎么可能是兔子?”爸爸瞪了我一眼。妈妈见状,赶忙问我:“过来干什么?”我指着桌上的春联,兴高采烈地说:“我想贴春联。”妈妈心头一愣和爸爸嘀咕了几句,便举双手赞成。
我把双面胶分别贴在春联的各个角上,但贴春联时却遇到困难。我扯了扯爸爸的衣襟,不解地问:“爸,我们怎么样区分上联和下联呢?”爸爸得意洋洋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可以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突然,他指着一对春联说:“那这个谁是上联,谁是下联?”我抿了一下嘴唇,喃喃地说:“笑是仄音,欢是平声。”突然,我扯开嗓门,兴奋地叫了起来:“春回大地千山笑是上联,福满人间万民欢是下联。”爸爸听完此话,欣慰地笑了。
折腾了许久,终于把春联贴完了。每次进家门时看见自己亲手贴的春联,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高兴。
通过这次贴春联,我终于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贴春联记
今天是大年三十,回想起老爸昨晚的话:“明天早点起来贴春联啊!”我就兴奋极了。
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刷牙洗脸完毕,准备做一些贴春联的准备。走庭院一看,只见爸爸已经开始熬面糊了,我惊叹道:“爸爸你起得好早啊!”爸爸笑笑:“今天你爷爷忙,妈妈要带二宝,奶奶要烧饭,今天贴春联的重担落在我们父女俩身上啊!”
爸爸拿来一张张红通通的春联,端来面糊,拿出几把刷子,开始手把手地教起我来:粘点面糊,在门上或在墙上刷几下,再把春联从上往下慢慢按平,然后在把四周抹平,一张春联就贴好了。
我先贴了鸡圈上的小春联:六畜兴旺;然后贴了车库上的春联:出入平安;把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了福字。突然我发现爸爸在贴大门的对联,我想每年爸爸只给我贴一些不重要的地方,现在我长大了,于是跟爸爸说:“爸爸,可不可以让我来尝试一下?”看着我满怀期待的眼神,爸爸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毕竟我前面贴的都是福字,可到了贴大春联的时候我还是慌了,究竟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呢?该贴哪边呢?我拿着春联,急得像热锅上旳蚂蚁团团转,不知该如何下手为好。
这时,爸爸来了,他说:“春联讲究平仄,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一般上联旳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旳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这样我们读起来顺口。”爸爸把对联交给我去粘贴,他站在一旁一边帮忙一边指导,在那时不时旳“右一点,左一点”中度过。直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都完好地粘贴到门边旳墙上为止。就这样我们忙了一上午,总算大功告成了。看着红彤彤旳对联映在我们旳脸上,我忍不住轻轻念了出来,下联是:“龙启吉祥云蒸霞蔚。”上联是:“花开富贵人寿年丰。”横批是:“龙腾瑞气。”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写旳那首诗《元日》,这虽是常见旳春联,但表达不都正是“兴旺”吗?
看来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奥妙和窍门,就连贴春联都有学问呢!
贴春联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它们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望。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下午,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贴春联。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我发现爸爸把“福”字倒着贴,感到疑惑不解,就问爸爸:“爸爸,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爸爸说:“因为这样就意味着福到了。”弟弟又问爸爸:“为什么春联有横着贴的,还有竖着贴的?”爸爸接着说:“因为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春联上的文字上下对仗,工整精巧,描绘出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愿望。”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就是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习俗。贴春联真有意思,因为我明白了许多春节的知识!
过年贴春联
过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一幅幅春联象征了吉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瞧,千家万户的门上窗上,到处都红红火火地露出了节日的温馨和喜庆。
今年春节,我妈妈从网上订了一套春联福袋。腊月二十八这天,妈妈一早就去贴春联了,我也好奇地跟着大人看,只见上面写着:“人兴财旺吉祥地,心想事成如意家。”横批:“万事如意”还贴了个大大的福字。室内的每个门上,妈妈也都贴了“福”字,而且今年我家的窗户上也都贴了窗花,每个窗花上也有一个“福”字,还有“四季平安”四个大字,写在窗花的灯笼上,福字下面有两条鱼对着一个大元宝,真是漂亮极了!
贴上春联这年味就更浓了,到处都充满了年的味道。
除夕贴春联
今天是腊月三十除夕,一年里这一天恐怕是最忙活的了,大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准备年夜饭,我和姐姐也从爸爸那里接受了一项光荣的任务贴春联。
我们俩拿着鲜红的对联来到大门口,首先,我们要看清楚这幅对联哪是上联,哪是下联,然后才能动手,否则,如果贴反了,岂不让人笑话。
我们扯开对联,只见这幅对联是:“人兴家兴事业兴,你旺我旺大家旺。”横幅是“福星高照”,看好位置后,我们便要着手贴了。可是得要胶带呀,姐姐便打发我去找。可我翻箱倒柜的怎么也没见胶带的影子。到底在哪儿呢?姐姐可是急等着用呢。我忽然灵机一动,想起来了,在妈妈的房间里我好像见到过一卷。于是,我匆匆地冲到妈妈的房间里,东瞧瞧西望望,终于在床头柜里找到了它。我如获至宝,拿起胶带迅速地跑到姐姐跟前。只见姐姐站在凳子上,早已作好了准备。我给姐姐当起了助手。我站在离姐姐一定距离的地方给姐姐指挥,保证对联贴得位置适当并且不能歪斜。我们先贴门两边,最后,我俩把那个大大“福”字帖在了门上部的正中间。
好了,终于大功告成,看着这红彤彤的春联,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觉得我们的生活都像火一样红呢。
贴春联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我从睡梦中被爸爸叫醒,叫我帮忙去贴春联。
我赶紧起床,从妈妈屋拿了春联,用剪刀把合在一起的春联剪开,和爸爸去贴春联了。
今年是猪年,我们先在窗户上贴上了可爱的猪宝宝。然后来到大门旁边,爸爸先拿了一个横批,用手摁住,让我撕一小块胶带,粘住了横批的四个角。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贴了下去,我就这样东跑西跑,手忙脚乱。
最后,爸爸在大门前面的迎风墙上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贴完后我仔细一看,笑得前仰后合,“爸爸把福’字贴倒了”。爸爸很镇定地说:“对呀,就是福’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呀!
贴完春联,家里立刻有了新年的气息。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的家人、同学、老师健康幸福,开心快乐!
初中春节贴春联300字优秀日记 第8篇
今天是年二十八,妈妈在家清洁卫生,然后吩咐我和爸爸一起去贴春联,我高兴地立个军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看,红红的春联,就好象两条红色的“长蛇”被我放在洁白的地板上,我掏出剪刀小姐和透明胶先生,让它们也来凑凑热闹,一张张胶带马上被我剪出,整齐地贴在桌子边准备待命了,爸爸抄起一条“红蛇”,爬上高梯,把“红蛇”摆弄在门墙上,左瞧右眇的,“儿子,摆得够正吧,胶带侍候!”“好咧”,我大声应到,然后抄起一张胶带,使出一招“佛山无影手”,“叭”一声,胶带就稳稳当当拍在红蛇’身上,随着我手起掌落,几张胶带落下,“红蛇”四个角已经被我死死在钉定在墙上了。噢耶,一条“红蛇”搞定了!爸爸向我发出赞扬的手势,“儿子,利害!”“哈哈,那当然,佛山无影手一出,红蛇立马搞定!”我大言不惭地自夸!
春节贴春联作文 第9篇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奶奶家,别提有多高兴了!是辞旧迎新的一天,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节日要增加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这不,我和爸爸准备就绪可是,贴歪了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我对爸爸说:“爸爸你在上面贴,我在下面看,如果贴低了,我就说上升’;如果贴高了我就说发财’。这样不但看贴没贴歪,还能讨个吉祥呢!”爸爸说:“行呀!”过了几分钟,我和爸爸终于把春联贴上去了。
春节贴春联作文 第10篇
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贴春联的时刻。我先帮爷爷把旧春联撕掉,然后拿来了新春联和浆糊,我们就开始给春联上浆糊了。我费了好多时间才给一张春联上好浆糊,可是看看爷爷那边,爷爷已经把另外两幅上好浆糊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比不过爷爷快,我怎么也想不清楚。
我们开始贴春联了。爷爷爬上梯凳贴,我负责在下边看春联有没有贴斜。
总算贴好了,我累得满头大汗。贴春联可真难呀!
春节贴春联作文 第11篇
我和爸爸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对联、浆糊,将它们“擒拿”到一张桌子上,将对联的上联翻了个身。爸爸说:“现在我们要在这儿均匀涂上浆糊,记住了吗?”“OK!”我满口答应。
我打开浆糊罐子,在手指上沾一点浆糊,正要涂时,爸爸发话了:“浆糊应该先粘在两侧,中间部分待会儿再涂。”“遵命。”于是我便改变作战计划,向左侧发起进攻,而老爸则在右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浆糊。两侧完工后,又集中火力,在中间不停地画着实心的圆圈。大功告成!老爸便拿起上联爬上梯子,把上联贴在右门框上。我百思不得其解,忙请教爸爸,老爸笑答:“因为古代人是从右往左读的,所以要这样贴。”接着,老爸便先将上方固定住,再将下面部分按住。我学着老爸的样子,帮起忙来,上联很快被我们搞定了。
我又如法炮制,随即粘好了下联和横批。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们用沾满浆糊的手去按压对联,许多浆糊纷纷赖在对联的正面不走了。我遂大怒,连忙用手擦。可无论怎么擦,浆糊总像个无赖缠在红纸上不肯离开,看来我还是缺乏经验。突然,老爸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叫起来:“小墨,你眼睛下面怎么红红的?”我大惊失色,究竟怎么了?正在洗衣服的妈妈闻讯急急赶来,一看,哈哈大笑:“是对联上擦下来的吧。”我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平静下来。原来是对联上的红色通过我的手指,无意中把自己抹成了个大花脸。
春节贴春联作文 第12篇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习俗。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先去汇通市场买春联。我们来到市场,进入一家店铺,选了起来。只见那春联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突然,一幅横批为“富贵平安”,上联为“九州进宝财运高”,下联为“四季平安新年好”的春联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幅春联对仗工整,寓意也不错,就选这幅作为正门的对联吧!接着,我们又选了几幅。
该贴春联了,我们先把正门的春联调整好位置。然后,我们又把推拉门上贴了有老虎的春联,横批为“恭贺新禧”,上联为“万千气象开新景”,下联为“迎来瑞虎庆新春”的春联。
鞋柜上方有一个空位置,我便想精心布置一下,在上面挂两个纸灯笼,中间贴一个大纸扇,突出的两边挂春联,最后中间还贴了一个“福”字。
在卧室上面有两个小纸扇,这两个纸扇都是虎,一个是卡瓦伊的,一个是真正的,但大小一样,很配。?春联差不多贴完了,这时,肚子正好饿了,我们便去吃年夜饭了。
七年级春节贴春联的作文600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