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小宇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小宇:(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小宇:“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小宇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小宇:“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小宇:“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小宇:“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小宇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小宇:“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小宇宝宝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姓
名
梁骏乐
年
龄
四岁半
性
别
男
家庭成员
爸爸、妈妈
评估方法
观察记录法
观察目的
帮助幼儿改掉乱扔东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常规意识。
观察者
罗翊丹
观察主题
喜欢扔东西的乐乐
观察时间
四周
解决方案
鼓励和奖励、转移注意力、家园沟通
【观察与记录】
日
期
时间段
观察情况
情况分析
采取措施
2019
9.4
9:1510:15
(区域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正进行着区域活动,突然有个小朋友从教室外面跑进来说:“老师,梁骏乐把玩具扔下去了。”
梁骏乐是这学期刚转过来的新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而且和小朋友不熟悉,大家游戏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觉得不好玩。
1.
重新跟乐乐讲了一遍班级活动的流程以及介绍教室周围的环境,着重强调了在走廊活动的注意事项,尤其不能扔东西下楼。
2.
向全班重新介绍了乐乐,加深幼儿对乐乐的了解;集体活动的时候注意引导他与其他幼儿的交往。
3.
班主任通过微信向家长反映乐乐的情况,引起家长的注意。
2019.9.9
12:10-12:20
(午检时间)
午饭后散完步回来,孩子们都陆陆续续换拖鞋准备上床了,我正帮孩子午检的时候,有孩子又跑来跟我说乐乐把拖鞋扔下去了。我赶紧走出去,乐乐看到我迅速就举起手上的另一只鞋子抛了出去,完了还很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可以把鞋子抛这么高。”我把他拉到身边,问他:“上次老师已经告诉你一楼下面有弟弟妹妹,扔东西下去会怎样?”“弟弟妹妹会受伤,会流血”。“那要怎么了?”“要去看医生,要打针。”我继续问到:“那你为什么还要扔下去呢?”“因为我就是想扔东西咯。”
1.
通过与乐乐的问答,发现他对老师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感知阶段。理解认知水平相较于其他同龄幼儿稍有落后。
2.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乐乐转学前所在的幼儿园只是一个早教机构,人数少,氛围放松,老师较少对幼儿的常规意识进行培养。家长觉得乐乐有这种行为发生是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
1.
密切关注他的行为,尽量让他留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对他的常规严格进行要求。
2.
在班上专门进行了一次《高空抛物的危害》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和照片,让乐乐更加直观深入地知道该行为的危害,加强安全意识。
3.
放学前找乐乐谈话,针对当天表现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指出继续需要改正的地方,强调“不能扔东西”的要求。
4.家长在家配合教育,
2019
9.16
11:1511:30
(户外活动结束后)
户外活动回来,其他小朋友都放好水壶进教室换衣服了,而乐乐还站在栏杆上迟迟不进来。突然,趁老师转身的时候他就把手上的水壶给扔了下楼。他看到老师发现后,没有像之前那样还表现得很兴奋,而是赶紧跑回了教室坐好。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怎么又扔东西了。他吞吞吐吐地说:“我不记得了。我下次不扔了。”
乐乐事后的行为表现(从之前的兴奋到现在的害怕以及主动认错)可以看到乐乐的意识是有了转变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对他的要求和行为培养需要继续坚持和强化。
1.
针对他喜欢扔东西的兴趣,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他进行扔沙包的活动。
2.
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午饭后当值日生、帮忙其他小朋友脱衣服、帮忙摆鞋子,尽量让他有事可做。
3.
批评与鼓励相结合。对其犯错行为及时指出,并采取惩罚措施,比如停止他喜欢的游戏五分钟;放学前的谈话除了语言肯定,还增加了实物奖励,每天奖励不同的折纸。
4.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幼儿情况:娇气任性,容易发脾气。 个案观察记录:
一、2017年9月14日
生活活动
午餐前,小朋友分两圈倒U形坐在教室中间,为了避免造成盥洗室内拥挤,小朋友卷好袖子后由老师轮流请去洗手,你坐在里圈的线上,这时候老师先请外圈的小朋友去洗手,你突然大叫着“我不要!我不要!”接着你便躺到地板上打起滚来,哭声越来越大,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被你吓到了,老师越安慰她,她哭得更凶。
二、2017年9月20日
集中活动
老师播放集中活动的音乐,请小朋友搬椅子坐下来,当其他小朋友都坐下来以后,你还在玩你感兴趣的玩具,老师请你把玩具收起来,你拒绝收玩具并开始哭,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三、2017 年9月28日
午餐
午餐时间,大部分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尝试自己拿勺子吃饭,你却迟迟不动手,想要等老师喂饭,老师喂你吃了几口后,手把手教你自己拿勺子,然后便去看看隔壁桌小朋友吃得怎么样了,你看到老师走开于是又大叫起来:我不要!我不要!然后开始故意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分析研究:
林萱小朋友娇气、任性、不讲道理,没有集体的规则意识。和家长沟通了林萱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这些表现后,从家长那得知,原来林萱小朋友是家里的独生女,而且是家族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所以家里人都十分宠爱她,有一次她发脾气大声哭,用力咳,使得满脸发紫,家人看到后吓到了,从此只要林萱想干什么,家人都顺从她,讨好她,免得她发脾气。了解了林萱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后,我们得知了林萱性格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育对策:
一、家园共育,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一致。
和家长沟通林萱在幼儿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引起重视,配合老师在幼儿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家长们也要以榜样示范、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和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困难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人相处时要和气、讲道理、有礼貌。
二、实行短时间冷处理。
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例如:当她发脾气满地打滚时,老师不要去制止她,而是让她继续哭,当她发现哭并没有用时,她自然就不哭了,这时候再开始和她讲道理。
三、多开展集中活动进行行为矫正。
虽然孩子的感受可以理解,但是不代表他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一个人不能一不顺心就耍赖。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法疏导、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1.倾诉心声
倾诉能化解烦恼。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孩子的感受,并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加以分析。有研究表明,描述情绪对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有舒缓作用。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应多问一问:“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讲给我听一听吧?”这样,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倾诉过程中不但锻炼和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从中获得自我调整的力量与方法。
2.转移注意
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新奇、有趣的事情上。如,孩子走到玩具柜台前要求买玩具,你拒绝了,他很生气。你可以立即转移他的注意力:“看,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看一看!”这样,边走边看边讲故事,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孩子往往会破涕为笑。但同时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告诉他,当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坏情绪时,就在心里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想想能让自己高兴的事。
3.适度宣泄
有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空间、一段时间,让他适度地宣泄一下,情绪自然就会好转。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宽松的心态让孩子“闹就闹吧”。比如孩子非常生气时,塞给他一个枕头供他泄愤;随他在自己房间里吼一吼,叫一叫但这之后,一定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明辨事理。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时间:2005年3月9日
行为表现:
今天,我对小杰一上午情绪进行了观察:
1. 入园:小杰笑眯眯的说:“老师早!”并且高兴地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边跳羊角球一边大声笑着,我提醒他:“有汗,请你休息一下。”他摇摇头,继续跳,我又说了一遍,他笑眯眯地拿着球走了。 2. 做早操:小杰眼睛看着地面,我提醒他:“小杰,做早操!”他面无表情地抬头看看我,手慢慢挥了两下,不动了,眼睛看看我又看看地面,直到早操结束。
3. 集体活动:大家都在念儿歌,小杰的眼睛一直望着前方的窗户,我提问,他看看我,不动。“小杰,起立回答我的问题。”他看看其他小朋友,摇摇头“我不会。”“请你认真听。”他点点头。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望着窗外。
4. 游戏时间:小杰边跑边喊:“南南,快来!”我提醒他:“慢慢走。”他望着我笑个不停。一会他又从我身边跑过,我拉住他:“请你慢慢走。”他一边笑一边把我的手拿开,跑了。
原因分析:
从观察中发现,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小杰的情绪很好,甚至过于兴奋,即使我提醒他也没有稍微安静。游戏容易让孩子兴奋,虽然孩子的兴奋大于抑制,但是过于兴奋也是有害的。小杰在家中没有同伴一起玩,只是在店里玩店中的东西,而幼儿园的玩具很多,他也非常期待在幼儿园玩游戏,也很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因此,他在游戏时的情绪很兴奋,即使我给予提醒他也没有觉察到。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性别:男
年龄:6岁
观察者:H
个案分析:
小A是我们班一个热情开朗、聪明可爱又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他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老师教的本领总是很快就记住了,上课时能积极开动小脑筋举手发言。但是他缺乏耐心和静心,上课坐了几分钟能够之后就坐不端正了,小屁股像抹了油,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小手也管不住了,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容易分心。玩玩具时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他每次都说别的小朋友不对,扭曲着脸孔来气呼呼地骂人,甚至还会举起椅子作出砸人状,或者发脾气把玩具扔得一塌糊涂,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因为幼儿园以早期阅读为教学特色,所以我们很注重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经常利用午餐后、起床后、放学时等一些零星的时间请孩子们自由翻阅图书。当别的小朋友津津有味地看书和好朋友一起讲述书中的内时,他却静不下心来仔细看书,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这时最喜欢无所事事地和班中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打打闹闹,有时还会钻到床底下。
个案指导设想:
1、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小A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与小朋友较和
谐地相处。
2、教师给予他特殊的关爱,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3、家园联系,调整小A的家庭教养方式。
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自由活动时小B哭着跑过来,“小A打我”,只见小B的脖子上有一条指甲抓伤的痕迹,别的小朋友见小B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小C也跑来告诉我“小A打我,还抢积木”。只见小A若无其事的样子,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
看到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人,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措施:
因为小A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许多次了,他觉得反正我打小朋友、抢小朋友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所以我觉得必要的时候也要让他受到一些惩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我趁他不注意,一下子把他在玩的积木抢了过来,他马上一脸凶相地瞪着我,气呼呼地说:“这是我的积木呀,为什么要抢我?”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高兴了吧?你抢小朋友积木的时候小朋友是不是也向你一样不开心呢?这样吧,如果你把刚才抢过来的积木还给小朋友,我也会把你心爱的积木还给你的,你说好吗?”小A想了想,很不情愿地说:“好吧。”他把积木还给了小C,我笑眯眯地摸摸小A的头说:“这样才是乖孩子呢,赶快向安安道个歉,大家还是好朋友。”小A爽快地向小C道了歉,两个小朋友还互相握了握手,又开开心心地玩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让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实录三:
午餐后,小朋友们都津津有味地拿起自己带来的书看了起来,可是小A却笑嘻嘻地和俊俊、鸣鸣钻到了床底下,不肯出来了。我批评了他们,小A说:“是他们先钻到床底下去的。”我说:“你有一个聪明的小脑袋呀,你有没有想一想,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做错了,你怎么还要学呢?再说,老师也批评了他们了。”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有说:“你今天带书了吗?为什么不看?”他说自己忘记带书了,我提醒他可以想什么办法看到书呢?他说可以向好朋友借一本,我赞同地点了一下头。他真的向好朋友借了一本书,认真地看了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
反思:
当孩子调皮犯错时,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有什么样具体的办法可以改正。小A在我的教育下明白了自己做错在哪里,心服口服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结语:
经过一学期中的自身努力、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小A在各方面都有可喜的改变,特别是在自控能力、和同伴的关系及做错事能及时承认与改正方面,都有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基于小A的转变,我决定从现在起结束对他的跟踪观察记录。但是对他的关心不会结束,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他,帮助他向更和谐、更完美的人格方向发展,让这个可爱的孩子茁壮成长!
幼儿表现:
王卓在室内练习做操的时候,非常认真,眼睛总是看着老师做动作,跟着音乐反复的练习。有时方向不对,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改正过来了。他是在非常正常的情况下学习,情绪稳定。 集体出操时,我做了动员,强调动作一定要到位,耳朵听着音乐,方向要正确,并强调,如果谁表现的不好,回来后老师让他自己在班里表演。音乐响起时,我发现王卓眼睛不停地四下里观看,表现得无所谓。在班里能够积极,到了外面反而腰也塌了,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动作不紧不慢,跟着队伍被动地走着。
分析与措施:
王卓是一个情绪化的孩子,平时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下都是显得特别高兴,都能积极地参与室内的各种活动,在室外活动时,由于老师既要关注各方面的安全问题来提醒全体幼儿,而且在室外场地宽广,老师用语言提醒相对较少,大多数采用表情、手势语来提醒幼儿,王卓又经常站在队伍后面,听不到老师说什么,也没有注意到老师表情和手势的鼓励,结果对于王卓这样爱听老师表扬话的孩子,他就无所谓,四处张望,被动跟着队伍走。
针对王卓在幼儿园的表现,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我们及时地和家长联系,进行了沟通,请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讲些相关的故事引导教育,并提醒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与老师的要求口径一致,取得家园教育同步。
2.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注意对他的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王卓在室外活动的自信心。
3.通过对其他幼儿能够乐意接受适当批评、勇敢改正错误的事例,有意教育王卓向他们学习。
个案姓名:程晓龙
性别:男
年龄:5岁
观察者:庄莉
个案分析:
程晓龙是我班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的男孩子,平时的他,脸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却是一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但有时也会很调皮;如果老师批评了他,他就会乖得一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过不多久他多动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
个案指导设想:
1、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程晓龙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2、教师给予他特殊的关爱,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在学习方面随时督促,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3、家园联系,调整程晓龙的家庭教养方式。
观察与教育记录:
3月27日周四
实录一:
自由活动时,毛毛哭着跑过来,“小龙咬我”,只见毛毛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毛毛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陈悦也跑来告诉我“小龙打我,还抢积木”。但见小龙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
看到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经过家访,才知道他一直是由店里的阿姨领着,父母平时忙着经营理发店,很少回家,对孩子的关心尤其不够。
一、从说“我”到“看我”,增强自我认识能力
二、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
三、通过体育游戏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四、家园合作,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上活动课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于是我点名让耀耀起来回答,可刚才还在下面和小朋友唧唧喳喳讨论得非常兴奋的耀耀,站起来以后结结巴巴地好一阵也没回答清楚,急得小脸通红,见此情景,我走到耀耀的面前蹲下身子跟他说道:“耀耀别着急,就把你心里想到的说给大家听见可以了!”受到鼓励的耀耀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张了张嘴,恩恩啊啊的还是没有完全的说出一句内容,而且耀耀显得更紧张和不自在了,不停的用手摆弄衣角。我只好让他坐下继续听我讲课,过程中我偷偷的看了几次耀耀,发现他和小朋友一起时,却能够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互动,耀耀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思索。
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让耀耀充当我们的小助手,让他帮助我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搬小椅子,给小朋友发餐具等,只要他一完成我就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他,从耀耀腼腆的笑容里我读懂了耀耀内心的喜悦,后来,我又鼓励耀耀到隔壁班老师处帮我借一本书,当他回来以后,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搂紧耀耀惊呼:“耀耀这么能干啊,帮老师把东西给借回来了,你真棒!那你能帮老师把这个皮球还给刚才班上的小新老师,你能行吗?”受到鼓励的耀耀激动得脸都红了,接着出乎我意料的大声说:“我能行!老师只有这个皮球吗?还有没其他的东西哦?”见我摇头,耀耀马上转身到隔壁班去了,很快他就回来了,兴奋的对我说:“皮球还给老师了”我连忙夸奖他并跟他说谢谢,耀耀还调皮的回答道:“哎呀!不用谢!”看着他的表现我开心极了。 分析措施: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报告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