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1篇
最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廉洁从政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深深的体会到,要做到廉洁从政,遵守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必须做到: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否则就会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就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钱权交易,最终迷失了自己。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廉政准则里面也提出了八个禁止和52个不准,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对于廉洁自律问题,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任何人,无论以前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如果躺下身子,不思进取,甚至不洁身自好,违反党纪国法,党和人民是不会姑息迁就,任你所为,而是定以严惩的;无论你在何岗,官有多高,位有多重,还是最基层的普通工作人员,只要你违了规、犯了纪、触了法,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三是,立足岗位,爱业敬岗。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必须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观念,诚实守信,清正廉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争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水务工作者,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过共产党员“要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此看来,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就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应该深刻检查、认真反思,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贯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始终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牢固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照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真正对待权利,地位,政绩,利益的问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努力钻研,努力创新,将活到老,学到老发扬下去。生活中,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理想而战,为了理想而生,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澄清模糊认识,为自己找准方向,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永远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跟随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要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习和发扬党的先进性,自然要用更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一,在任何时候,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要记住态度的端正,这样才能经受住考验。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树立更高的人生追求,以后的工作中,要正确的权衡权利利益,金钱的关系。要看到权力首先是一种信任,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就越大,我们要谨记。而且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种信任,然后再肩负这种责任。在工作中,要从基层做起,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然后更好的为组织,为工作,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会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把别人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像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那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为确立共产主义最高价值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将科学理论真正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与自己头脑中一切陈旧过时的、不科学的思想彻底决裂。加强理论学习,一定要端正态度,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从理论上真正弄清弄懂。要坚持把所学科学理论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三,要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要做一个有道德,重操守的人。一个人高尚不高尚,要看道德高尚不高尚,一个人有没有气节,有没有操守,主要是看他的道德气节、道德操守,良好的道德操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经常的反映和折射,必须大力养成。有的人很缺德,根本就不可能说他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人要有点操守,就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随波逐流。严格廉洁自律,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警、自省、自重、自励,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提高反腐拒变的免疫力,坚持防微杜渐,做到堂堂正正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清正廉洁。
第四,团结就是力量,以集体为重,坚守职责,做好本职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不能脱离集体,个人只有在群众的集体中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我们要始终发扬党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精神。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依然要记住班级的集体,学校的一个大集体,到了社会,到了工作岗位,我们更要把集体的利益作为首要的利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在学校,履行一个学生的职责,在工作岗位,履行好一个员工的职责。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2篇
正确的人生观是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
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积极认真,努力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这是正确的价值观,要是大家都把它当假话,那这就没什么意义。也正如当今的社会,拜金、享乐、自私这些价值观充斥人心,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假话空话。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文化教育,至少我把它当真话,我也如是要求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得太低。
当今中国社会中一些人的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引进来的除了菁华,还有思想的多元化,也就导致了思想的混乱。而当今如此之快的社会节奏,又有几个人能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准确定义是什么?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等,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人们对各种事物,如学习、劳动、享受、贡献、成就等,在心目中存在主次之分,对这些事物的轻重排序和好坏排序构成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从社会来讲,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传统的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见,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不是看人们如何看待“职业价值”的本质,而是注重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与不可取的观念。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当我们根据强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价值系统。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程序而形成层次。
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每个人在加入一个组织之前,早已形成了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思维模式。当然,这些观点不可能与价值观毫无关系,相反,它们包含着对正确与否的解释,而且,它们隐含着一种观念:某种行为或结果比其他行为或结果更可取。因此,价值观使客观性和理性变得含糊不清。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
(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3篇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我很荣幸自己成为了第十五期发展对象,刚好可以在这个培训期间很好的学习党的十八思想。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正确的思想是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形成的,而那又取决于这“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发展对象的基本要求。由此,今天我们小组围绕“深入理解党的性质、纲领和能指导思想,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党的性质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纲领是“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生活中要随时随地的关注同学们的生活学习的需要,并全心热情为他们提供帮助。在学习的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动手操作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来发挥发展对象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争做创先争优的表率,努力实践十八大的指导思想。人民是党的后盾基础,为了实现其性质和纲领,我们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和平时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首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在为完成前面联系群众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发展对象,就要自觉主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和法律学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跟进落实十八大确定指导思想和账户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4篇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世,又双手空空地离开,不带走任何东西,这就预示了人的一生终究是空的。人生就像白纸啊,自己描绘自己的命运。既然来走了一遭,不如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一些,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人生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晦暗,就看你怎麽去面对了。
金钱的数量,权力的大小,能力的高低,这都不能代表生活的意义,更不能代表生命的价值。这样说,肯定伤了无数人的自尊,因爲这是他们的一生所求,是他们活着的的终极目标。
不过,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帝王,他们之所以千古留芳,所依靠的主要资本并非这些东西。若能拥有至真、至善、至美的如水心境,拥抱自然,博爱苍生,这样的生活就最有意义,这样的生命就最有价值。
二、生命的本质 对于生命的本质,不能把它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孤立地看,只有把生命融入自然,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去认识,才能认识生命的来龙去脉,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切实的精神寄托和永恒的心灵归宿,才不会感到失落和绝望因爲自己的生命能在自然中得到永生。
任何人都是“有用”的,都有存在的意义。他们也许会被人忽视,但不会被道抛弃。道需要他们,他们是组成道的整体的一分子。他们爲道作出了相应的必不可少的“贡献”这也是其生命的本质意义。
当我们认清生命的本质意义以后,就不会被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所迷惑而进入人生的误区了。比如贫富、贵贱等都是生活形式上的差别,而生命的本质没有什麽不同。当我们认清生命的人生意义以后,就不会受社会的诱惑和刺激而迷失自我了。比如毁誉只是社会的评价,并不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
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将生命的光芒毫无遮掩的炫耀出来,但有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只能像一颗暗淡无光的星星,所以生命的本质不在与长短,而在于有限的生命中自己的付出与贡献。
生命的本质在于来人世一次所创造的价值,大到爲世界,小到爲自己当我们生命终结时,我们还能想起什麽并爲之微笑和不悔,那便是自己生命的本质了。当我们自豪地想起那些事,无论大小,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曾经所重视的,用心做过的,用生命维护过的,甚至用鲜血捍卫的,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无常的,它像树叶从枝头坠落,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持久的:永远有变化及死亡。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爲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容易消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必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三、人生的行道意义:
从本质上看,我们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属于道,(或者说我们的生命彻头彻尾不过是道的一部分,)因此道的意义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而我们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替 天行道“把自然放在你身上的东西说出来,做出来,是正当的、合适的、不可避免的;而且它是一个责任,甚至是一个人的一切责任的总和。”
一个人,那怕主观是爲自己,也必须在客观上循道才能生存下去并享受人生实际上,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他知不知道,或愿不愿意,都以自己的方式,爲道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不爲道作贡献的人,既不配做人,也做不成人。
单纯追求自我的成功,并没有实现人生的本质意义。在替天行道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才实现了人生的本质意义,才是完美的人生我们不是爲了享受才生到这个人世来的,我们是爲了传道和扬道才生到人世间的。
将道的精神发扬光大是人类的使命,实现人类的使命是个人的社会使命“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行道意义就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
四、人生的自我意义: 对真人而言,人生的自我意义是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培养和发扬自我的精神,以此拥有自我,并使自己在道中得以永恒。道不是虚无的,道是实在的。人回归于道不是“空”,而是最大的“实”使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在道中永存。
相反,生前所追求和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在死后都是一场空。因此,人生最实在的自我意义在于培养精神和灵魂!人生尽头最根本的意义不在于得到过什麽,而在于能否找到心灵的归宿!
如果感受自我与物质财富相对应,那富人都应很快乐,穷人都应很痛苦,或者古人都无欢乐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往往在奢华背后有酸楚,在平淡之中有怡然。因此,人生的自我意义并不建立在对物质的拥有上。财富,只是培养精神所用的物质资源;享乐,只是培养精神的一种途径;拥有合道的人生道德,才是培养精神的根基。
因此,最有自我意义的人生是通过追求自我的不断进步实现的合道人生,而非通过争权夺利获得的富有人生和穷奢极欲挥霍的享乐人生! 一日不努力,一日不进步;一日不进步,一日不充实。
一日不充实,一日无意义;一日无意义,一日无生命!
但对常人而言,人生的自我意义是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感受自我感受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存在的意义及价值。我们正是通过感受自我,不断地解释我们自身的存在,才拥有了人生人生就是日复一日体验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某种内容和形式的“流水帐”。
人生的本质意义是替天行道和实现自我。爲了能够替天行道,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相应的实力;爲了有效地替天行道,我们要实现真善美;爲了实现自我,我们要先确立自我
因此,人生的广泛意义在于求智慧,求进步,求真,求善,求美,以及确立自我但是,追求这些都是爲实现人生本质意义而采取的手段,它们并非人生的根本目的。
五、人生的价值: 人必须探索他自己他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人生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是否能生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能否避免陷入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知道生命、时间、空间、内容有限,然后就能知道生命的价值,告别人世之时,我会想起什麽?会挂念什麽?什麽让我欣慰?什麽让我遗憾?回答这些问题,就能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自己占有过什麽及享受了多少,而在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释放了上天赋予自己的潜能爲世界作出了多少自己能作的贡献!因此,充分实现自然的自己,就是成功的人生,就实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当生命之火熄灭时,灰烬里剩下真金自己真正拥有和珍惜的东西!这些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不在于经历了什麽和经历了多少,人生的自我价值在于对人生感受了什麽和感受了多少,在于在世间留下了什麽和留下了多少!你的创新越多,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就越多,重复别人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人生,惟有自己开创的新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才具有自我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培养精神和灵魂的途径在于“感情”通过感受“人生的心情”来滋养和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因此,“有情人生”是最充实和最有价值的人生。要合理、有效地感受人生之情,其根本的依据在于识道和循道。因此,“得道人生”是最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最高价值在于以“日新(进步)”爲“盛德(精神修养)”,以“富有(强大)”爲“大业(实际成就)”,完整的人生应该是精神修养与实际成就的“双丰收”。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拥有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合道的理想,最大的快乐是感受了充实的自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永恒的精神!
人生的价值中,精神感受远重于物质享受!
名声与自己的生命相比,那一样亲近?钱财与自己的生命相比,那一样贵重?得到名与利,却伤害自己的生命(折寿),那一样有害?所以,过分地追逐欲望就必要付出重大代价,而收藏的财富越多,将来失去时丧失的也必定越多。
只要知道多少足够自己用,就不会伤害自己的生命去追求额外的,并避免激起他人嫉妒而招致侮辱;只要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无关紧要的东西,而生命也因此得到休养,可以长寿。(道德经)
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保全生命”,而不是“功成名就”,后者只是服务于前者的形式和手段。保全生命的实质不是仅求活着,而是活得“自我”,活得“有精神”!那些宁死不屈,舍生取义(义即本人信仰和追求的人生价值)的人,就是爲了实现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不朽。爲此,即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幸福的,胜 过苟全性命。故“全生爲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最下。”(迫生,各方面都不如己意的被迫的生存方式。此时人生实现的尽是负面价值。)
人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精神,而不是生命对人生而言,生命只是载体和躯壳,精神才是实质和灵魂。没有精神的生命是“行尸走肉”,连植物都不如;失去生命的精神仍然“光照千秋”。
因此,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得久,而在于活得有质量“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爲生命而奋斗,是道对人的要求;爲欲望而奋斗,是人对生命的摧残!“出卖灵魂的人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也是折磨人的。”
生活的本质在于有一颗快乐的心,即心情的安逸、恬静。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的惬意,一切其它事情,执政、致富、建造産业,充其量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因此,与其蒙得一万个庸人的瞩目和崇拜,不如获得一个能够洞察真相的智者的理解来得实在和珍贵前者只是给你虚荣和物质,并不能使你的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得道者宁实现一分生命的意义,不去争十分名利的负担。个人与人类的关系,好比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只有把个人的价值与全人类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个人的价值才永不磨灭!因此,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应当看他爲社会贡献了什麽,而不是看他索取和占有了什麽。“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价值长存),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对社会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在社会公德方面有所建树的话,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生命是个持续的过程,只有到了肉体死亡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尘世生命”作个定论我是一个什麽样的人。而在尘世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塑造自己,发展自己。所以从生命的精神内涵来说,能够获得最大进步的人就是伟人,反之就是有所欠缺的小人。
用财富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价格的;
用地位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级别的;
用名声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大小的; 用享乐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限度的;而用精神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可以是无限、无穷和永恒的!
最高尚的是人格;最可贵的是自由;最有限的是时间;最富有的是睿智;最显赫的是荣誉;最权威的是思想;最幸福的是满足;最美丽的是心灵;最永恒的是精神
《节录一段**老师慈训》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就像一篇文章,要紧的是其内容,而不在乎其长短。
人生福常,皆有分数。惜福之人,福常有余;暴殄之人,福常不足。
人生难得三无:「无忧、无争、无愧。」; 人生难得三有:「有节、有规、有常。」 人生看得开,则得失可淡。生死识得透,则无什可求。 我见放得下,则争执可除。责任担得起,则圣业可办。
行为做得正,则訾论可灭。事理讲得对,则人心可服。
六、结论:
人活着爲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爲了弄明白,人爲了什麽而活着?爲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每个人都要去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人生价值就是我们人生的导引,我们会依循这个指向而努力。也许外面的环境是黑暗的,可是我们自己愿意化作一盏发光发亮的小火灯,大家紧紧地集合团结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照亮黑暗世界的强大光明,带领着这个世界持续光明智慧。 人生短短数十年,数十年光阴之生命,意义与价值在于切切实实运用这得来不易之生命,作出有益于公众的事,让人幸福、快乐与富足,而自我生命之存在亦得以定位与踏实。最怕浑浑噩噩、自暴自弃、行尸走肉地度过生命。积极从事公益与服务之事业,创造自我生命存在之意义与价值。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价值;现实意?x;文学
[中图分类号] I1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6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79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文化作为国家与民族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英文文学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英美文学作品通常能够更为深刻地刻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文学能够通过各种语言表达进行实现,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表现路径和文化特性密切相关,因而深入研究文学作品是理解文学特征与文化特性的主要途径。文章深入研究英美文学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西方文化特征与精神价值,进而产生不同的文化体验,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一、英美文学的基本功能与特征
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学还是英美文学,都是文学的重要分支,而文学最为基本的功能与特征就是能够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与现实状态。不过,针对文学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也有一些人提出异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存在主义学者萨特曾提到过的问题,即对于处于饥寒交迫困境中的人们来讲,文学有什么实用价值呢?文学既不能帮助人们抵御严寒与敌人,也不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还有伟大学者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文中就将人们划分成三六九等,其中诗人则位居第六等,由此可见诗人在柏拉图心中的地位也不高。但是,社会是极其复杂的,尽管文学无法解决人们基本的温饱问题,但自古至今谁都无法忽视众人对文学的喜爱、追求与痴迷。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诸多从事与文学不相关的人也如同鲁迅一样放弃自己原来的事业选择文学道路,即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大胆尝试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按照马斯洛提出的五等级需求论可知,人类在生理方面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需求;人类在安全方面的需求,即人类的感受器官、智能器官以及效应器官等都是人类寻求安全的工具;人类在归属感与情感方面的需求,是人类渴望相互理解与照顾的需求;人类在尊重方面的需求,是人类展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需求。每一个想要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与抱负的人,都必须做好自己所承担的事情与任务,并使自己从中感受到价值、快乐与幸福。文学作为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活动之一,其主要建立在人类的生理、归属与安全感的需求上,因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以自己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在这一前提下,人们通过阅读有关文学作品,可以明显体会到自己的情感与归属感,尤其是经过一定数量的阅读积累后,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还能进一步帮助人们获得尊重需求。所以,英美文学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二、英美文学的重要价值
(一)人文主义价值
英美文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者,对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享誉世界的著名戏剧学家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坛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创作者,其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瑰宝,同时其相当多的文学作品还极大地推广了英语语言。深入探究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文学创作,我们还能发现其诸多文学作品还蕴含有深刻的人文精神――人类思想的解放,即独立的个人应该具备的独立意识与主观意识等人文主义精神,都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影子。当然,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有不同程度的阶级束缚性与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美好人性的窥探,都是人类文学领域中的巨大进步。与英国文学相比,美国文学受阶级思想的影响较小,美国文学中所彰显出的人文主义精神以个性追求与精神解放为主,如著名作家惠特曼所著的《草名集》,这部作品中的“草”是平凡事物与平凡人类的代表,是作者对民主与自由的期待,其诗中的“自我”是美利坚的代表,其作品颂扬了民主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主义价值。
(二)理性主义价值
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深入探析了人们在追求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方面的矛盾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埋下的精神隐患。譬如索尔?贝娄创作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作品中的词语“心碎”是当代人们心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即对在崩溃边缘徘徊的现代人来讲,其内心的折磨要远远大于肉体上的折磨。索尔?贝娄通过对美国工业社会后期的现实状况描写,有力抨击了“以消费为核心”的消费主义。还有索尔?贝娄创作的《赫索格》向世人揭示了物质化的美国工业社会,人们在疯狂追逐名与利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人类关系的恶化与异化。因此,纵览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不少优秀作品都是对人类道德观、社会发展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露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理性主义价值。
(三)黑色幽默价值
黑色幽默是用笑代替痛苦的感情,用荒诞形式宣泄痛苦情感的一种独特文学艺术。文学创作者通过对个人所受到的社会压迫、荒谬的世界等现象描写,用无奈的嘲讽态度展示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并进一步把这种不协调进行扭曲、放大直至畸形,从而使得这种不协调现象显得更加滑稽可笑与荒诞不经,同时又给人一种苦闷与沉重之感。例如《第22条军规》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描写始终采用的都是黑色幽默写法,令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第22条军规”的无奈。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将整部作品衬托的十分荒诞有趣,同时也让故事中的主人翁陷入了极度的绝望泥潭中,文中有关情感的具体描写少之又少,但读者又能通过一系列荒唐可笑的故事情节明确感受到隐藏于无形之中的细微情感,这些情感既不纤细柔和也不澎湃热烈,而是周而复始的、难以自拔的且能够对读者心灵产生巨大冲击的深深的“绝望’。像《第22条军规》这部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一样,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且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学习价值。
三、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与认知西方文化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主要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高于生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情感态度。对英美文学来讲,其作为西方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描述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经济社会制度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所以,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读者了解与认知西方文化。
(二)有助于净化心灵与完善自我
学习与研究英美文学,能够帮助人们净化心灵并完善自我。文学创作者通过作品可以将部分社会现象或者情感进行展现,塑造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且通常这些角色形象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能够给人正面鼓励,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们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往往能够迅速进入故事情节中的情境与氛围,亲身感受英美文学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思想,并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品质与人格。
(三)有助于激发英文学习兴趣与动力
英美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一方面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即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主与开放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含蓄与内敛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也能使读者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有丰富的本土英语与口语英语,可以有效提升读者对英语的感悟能力,进而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最大程度调动读者学习英文的动力。
(四)有助于增强读者的理性思维
英美文学所具有的理性主义价值,使得其作品创作带有鲜明的理性思维模式,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透露着理性光辉。因此,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引导读者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进而不断强化自身的理性思维。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所受文学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因此人类精神文明急需进一步提升。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属于强包容性、文化多元性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文学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英美文学无论是在精神价值方面,还是在现实意义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所以,深入探究英美文学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权继振.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科学版),2014(9).
[2]赵丹,张焱.解读20世纪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创作风格――从艾略特等几位文学巨匠谈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钟俊,张丽.梅尔维尔对超验主义的挑战[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4]丁礼兵.从莎士比亚悲剧浅析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群文天地,2011(22).
On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GUO Jun-xi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military and others i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se areas. Compared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re relatively weak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humanism, rationalism and value of black humor value and explore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basic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valu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第6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农村中小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想要打好这场仗,首先必须要确保思想上的统一,要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进行思想认识的培训,要通过不同形式的针对性学习,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要从心理上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要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前提准则,要拥有强烈的奉献意识,要能够积极响应我党的思想号召,要在教学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要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准则,要定期参与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尤其教师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较为特殊,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的先锋官,要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熏陶学生,要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宗旨,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职责,响应党的十八大的政策方针。
2创新活动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意识
在农村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靠广大教师和村民一起努力,不是一个口号或一个文件就能完成的,要稳扎稳打,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创建学校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爱国情感,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践行,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
2.1校园晨诵活动
加强对农村校园广播站的建设, 要在每天早晨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晨诵活动,可以由广播站的播音员进行领读,然后全体同学都要一起朗诵,朗诵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倡导”,也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还可以将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古代诗词进行结合,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们喜爱的,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农村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每月四件事”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 层面价值 准则就是 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农村学校要注重对个人价值准则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每月坚持完成四件事,就是指每个学生每月都要做一件“爱国事”、一件“敬业事”、一件“诚信事”、一件“友善事”,要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四件事进行记录, 教师每个月都要抽取一定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四件事进行汇报,通过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评选,设置“爱国之星”、“敬业之星”、“诚信之星”、“友善之星”等四个奖项,要对得奖者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3每期主题演讲活动
农村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时,可以采用校园演讲活动的方式进行,在一些特殊的节庆日和时间, 举办一些演讲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比赛,可以利用身边的所见所闻和日常事宜作为演讲素材, 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同时还必须要在学校内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要对学校各项事宜进行统一管理,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价值观的巩固和考核, 要完善班级管理, 要将教师考核制度加以完善,教师要与少先队或团支部共同合作,要将“主题演讲”开展下去。
3建设文化阵地,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舆论导向
想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要对农村校园的文化氛围进行营造和建设,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农村校园内部的永久性标语, 要组织学生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视频,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社会主义价值方面的书籍, 要对“每月四件事”的获奖者进行校园模范的树立,要引出先进, 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还离不开社会舆论氛围, 教师要积极与相关村落和家族进行沟通, 在家庭中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在村落里村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全体村民思想观念的培养,要注重对社会氛围的构建,要鼓励学生做好事、 讲诚信、友善待人,要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平等、自由、公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工作开展不顺利。学校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尤其应将农村中小学校作为重点,要培养专业的思想政工人员,要有丰富的政工经验,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