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1篇

cuimin0506

采纳率:52% 10级 2013.09.03 检举 242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美丽的、香气扑鼻的花,可是,我却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生在淤泥中,长在风雨里,才开出了这种经受风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花朵。荷花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壮成长。荷花池中,一般相对稳定,那是因为荷花喜欢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所以,荷花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荷花不像别的花那样张扬,相对来说很谦虚,不骄傲,所以,即使它生长在淤泥中,人人也会喜欢它。

荷花象征着纯洁。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虽说寒梅傲骨,挺立水中。但是荷花也是坚强的、不屈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也有不少具有荷花品质的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个。他不是傲骨,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陶渊明出生于乱世,但他对中国文学的造诣却很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有名的诗就是出自于陶渊明的笔下。正是这些乱世“淤泥”,才造就了历史上这么出名的陶渊明!他如一朵朵白莲,挺立于这淤泥之中。陶渊明家境贫寒,可正是这,成就了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的风格,艰苦奋斗,成就了他一生的造化!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王维曾提过这首诗。就怕弄脏了这圣洁的荷花。连不懂事的小孩们,都知道,哪吒就是从纯洁的荷花中诞生的。

传说,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而这鲜花,就是荷花,纯洁的、和平的、善良的荷花。

荷花,让人珍惜,让人感到像孩子般的纯洁。荷花,荷花圣洁美丽,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啊!我爱荷花,爱她的纯洁,我就是喜欢这样的荷花!我写的,布吉岛好不好。。。

荷花的资料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荷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也是有“泉城”美誉的山东省会济南和孔孟之乡济宁的市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荷城”贵港的市花。

济南的大明湖里有多种上好的荷花,是我国荷花中最优质的品种。苏州的园林比如拙政园里,也有许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香远益清。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汉刘氏有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

荷花的象征意义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 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称作代表和平的友谊之花。

荷花的特点

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

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的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

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君子之风

莲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的,而其却不为淤泥所染,其藕洁白。其叶清翠,其花香美。因此自古大家就将其作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后来人们更是赋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民间流传的《一品清廉图》就是一茎青色莲花的图案,取“青莲”与“清廉”的谐音,以莲之高洁喻为官清廉。而成语“捣麝拗莲”取了蔡文姬和苏武的典故,用来形容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坚贞不屈的情怀。

说到莲花象征的君子之风,就不得不提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爱莲说》廖廖119字,却成为了千古绝唱。在文中,周敦颐描述了莲的四种品格:积极入世却不为世俗所染;本身美丽却不向他人献媚;行为正直而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可亵渎,将莲花的象征意义提高到了顶峰。这篇文章在我国的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页,也就是从这篇《爱莲说》问世之后,莲作为君子的象征意义才真正深入人心。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象征君子、洁净无染。荷花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

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梅:处士、孤傲坚贞

荷:君子、洁净无染

菊:隐士、淡泊无争

松:斗士、不屈坚韧

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

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喻为美女。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描写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悲伤得不得了。如今醒着睡着,眼泪和鼻涕下雨般淌下来。

2.象征爱情。唐初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便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绵绵不断。 3.意比和合。莲又称荷,与“和”谐音。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4.表示清廉。青莲与“清廉”谐音,人们便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如画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

5.喻示吉祥。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图,谓之“何(荷)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以莲花和鱼剪纸成图张贴,谓之“连年有余”,表示富足有余.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2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钱钟书翻译研究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从电影《饮食男女》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

4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45 西方文化视域中《简爱》刍议

46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47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48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49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50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51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52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53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 5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5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56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 57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58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59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60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61 论英语谚语翻译

62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63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

64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65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66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67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6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69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 70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71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72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73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 7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75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7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77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78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7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8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81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82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3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84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85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6 从功能对等论看中餐菜单的英译

87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8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8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9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9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2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3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94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 9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96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7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9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9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00 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01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2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03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104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105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06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07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108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09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110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111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12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113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14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115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6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117 通过《蝇王》看人性

11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1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20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21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22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23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2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5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26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27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128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9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0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1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2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33 文化视角下探析刘半农翻译观的嬗变---从《小说大观》到《新青年》

134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35 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秀拉》 136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137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38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39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14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141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142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43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14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4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146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47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148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49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

150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51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152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

153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54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155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56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 157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158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159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60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161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62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63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64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 16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66 中西酒文化比较

167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68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9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170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171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172 论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74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75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 17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7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178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79 《小王子》的存在主义维度分析

180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81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18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83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184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185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86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87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88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89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190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91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19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9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94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95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9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97 O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in Beloved 198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3篇

cuimin0506

采纳率:52% 10级 2013.09.03 检举 242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美丽的、香气扑鼻的花,可是,我却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生在淤泥中,长在风雨里,才开出了这种经受风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花朵。荷花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壮成长。荷花池中,一般相对稳定,那是因为荷花喜欢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所以,荷花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荷花不像别的花那样张扬,相对来说很谦虚,不骄傲,所以,即使它生长在淤泥中,人人也会喜欢它。

荷花象征着纯洁。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虽说寒梅傲骨,挺立水中。但是荷花也是坚强的、不屈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也有不少具有荷花品质的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个。他不是傲骨,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陶渊明出生于乱世,但他对中国文学的造诣却很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有名的诗就是出自于陶渊明的笔下。正是这些乱世“淤泥”,才造就了历史上这么出名的陶渊明!他如一朵朵白莲,挺立于这淤泥之中。陶渊明家境贫寒,可正是这,成就了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的风格,艰苦奋斗,成就了他一生的造化!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王维曾提过这首诗。就怕弄脏了这圣洁的荷花。连不懂事的小孩们,都知道,哪吒就是从纯洁的荷花中诞生的。

传说,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而这鲜花,就是荷花,纯洁的、和平的、善良的荷花。

荷花,让人珍惜,让人感到像孩子般的纯洁。荷花,荷花圣洁美丽,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啊!我爱荷花,爱她的纯洁,我就是喜欢这样的荷花!我写的,布吉岛好不好。。。

荷花的资料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荷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也是有“泉城”美誉的山东省会济南和孔孟之乡济宁的市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荷城”贵港的市花。

济南的大明湖里有多种上好的荷花,是我国荷花中最优质的品种。苏州的园林比如拙政园里,也有许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香远益清。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汉刘氏有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

荷花的象征意义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 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称作代表和平的友谊之花。

荷花的特点

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

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的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

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君子之风

莲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的,而其却不为淤泥所染,其藕洁白。其叶清翠,其花香美。因此自古大家就将其作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后来人们更是赋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民间流传的《一品清廉图》就是一茎青色莲花的图案,取“青莲”与“清廉”的谐音,以莲之高洁喻为官清廉。而成语“捣麝拗莲”取了蔡文姬和苏武的典故,用来形容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坚贞不屈的情怀。

说到莲花象征的君子之风,就不得不提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爱莲说》廖廖119字,却成为了千古绝唱。在文中,周敦颐描述了莲的四种品格:积极入世却不为世俗所染;本身美丽却不向他人献媚;行为正直而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可亵渎,将莲花的象征意义提高到了顶峰。这篇文章在我国的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页,也就是从这篇《爱莲说》问世之后,莲作为君子的象征意义才真正深入人心。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象征君子、洁净无染。荷花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

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梅:处士、孤傲坚贞

荷:君子、洁净无染

菊:隐士、淡泊无争

松:斗士、不屈坚韧

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

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喻为美女。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描写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悲伤得不得了。如今醒着睡着,眼泪和鼻涕下雨般淌下来。

2.象征爱情。唐初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便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绵绵不断。 3.意比和合。莲又称荷,与“和”谐音。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4.表示清廉。青莲与“清廉”谐音,人们便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如画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

5.喻示吉祥。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图,谓之“何(荷)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以莲花和鱼剪纸成图张贴,谓之“连年有余”,表示富足有余.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4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钱钟书翻译研究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从电影《饮食男女》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

4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45 西方文化视域中《简爱》刍议

46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47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48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49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50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51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52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53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 5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5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56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 57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58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59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60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61 论英语谚语翻译

62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63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

64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65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66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67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6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69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 70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71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72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73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 7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75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7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77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78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7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8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81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82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3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84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85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6 从功能对等论看中餐菜单的英译

87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8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8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9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9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2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3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94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 9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96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7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9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9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00 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01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2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03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104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105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06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07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108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09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110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111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12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113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14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115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6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117 通过《蝇王》看人性

11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1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20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21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22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23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2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5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26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27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128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9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0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1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2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33 文化视角下探析刘半农翻译观的嬗变---从《小说大观》到《新青年》

134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35 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秀拉》 136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137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38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39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14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141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142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43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14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4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146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47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148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49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

150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51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152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

153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54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155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56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 157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158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159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60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161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62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63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64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 16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66 中西酒文化比较

167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68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9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170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171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172 论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74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75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 17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7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178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79 《小王子》的存在主义维度分析

180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81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18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83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184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185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86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87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88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89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190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91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19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9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94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95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9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97 O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in Beloved 198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5篇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6篇

心理沙盘中常见实物的象征意义之植物篇

远古时代起,树木、花卉等植物就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食物,也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植物的象征含义的表达往往极其贴切、含蓄。

箱庭作品中的树木、花卉等植物所传递给我们的象征含义除其独自的意义之外,也有其他心象的背景或衬托。当来访者就其中某一植物更为强调时,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思考。由于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其为其他心象所营造的背景的丰富性,理解植物的象征也就为理解箱庭作品增添了一种依据。

(一)树木

树是生命的具体体现,它将宇宙中的天、地、水三个基本领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树是自然界中万物蓬勃生长、季候性衰败和来年再生的象征,其地位至高无上。因此,从箱庭作品中树木的生长形态可以探知来访者生命力的状态。郁郁葱葱的树投射来访者旺盛的生命力和原动力,而枯死的树或树桩却可能是心理、生命力枯竭的表现。树直立的形状与人相似,所以在绘画测验中常用树木来测验人的人格特征。

树有时能够保护众人或满足人们的愿望,传统戏剧黄梅戏《天仙配》中,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做媒,与董永结为夫妻。没有槐荫树,可能也就没有天仙配。

笔者的故乡山东有许多梧桐树,于是就有李清照的《声声慢》传神地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真是既承载了细雨的滴落,又表述了难言的离情愁绪。树既是生命力流动的主题,也可能会是连接内界与外界的纽带。

1.松树

松与柏,苍老盘曲的树干,树龄长逾千年,木质不易遭虫害和腐烂,象征坚毅、高尚、不朽、长寿、长生不老,故会有不老松、迎客松的说法,因而常常种植在家门、陵园、神周围。笔者在2005年2月曾陪同云南省省委副书记丹增先生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禄丰县调研,在武定县某学校,受到领导和有关人员的热情接待和欢迎。令笔者惊讶的是,在通往校舍的路面和院内撒满了松针以表达欢迎之意。

雪松象征着力量和不朽,同时因其对重重霜雪的承受,也就具有了承受力和忍耐力的象征。“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也是松树一大特征。曲阜师范大学杜振吉教授曾送给笔者著名书法家高天祥教授的书法对联,上写“临窗邀石听溪语,凭栏望月浴松风”,听松风可谓是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

第 1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2.柳树

柳树是月亮和女性的象征。笔者因与浙江树人大学的缘分,曾多次到杭州讲学。记得有一次,王家扬先生亲自陪我和国际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女史游览西湖,才真正理解并共感了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对婀娜多姿、妩媚无比的柳树形容的境界。

也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是生存力的象征。在道家看来,它是耐心和柔韧力量的标志。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柳树是表现离别、友谊比较多的主题之一。

3.果树

中国的桃树、杏树、橄榄树、石榴树及其他可提供果实的树往往是代表成就、成果及收获的象征,往往也与不朽、长寿、春天、青春和婚姻息息相关,故会有寿桃、桃李满天下之说。冬天树枝光秃,春天重又开花,夏季枝叶繁茂并孕育果实,秋季果实成熟,使人联想到四季轮回更替。

4.圣诞树

圣诞树作为特殊的树,是再生的象征,代表着光明的重生。古罗马的农神节用常青树

作装饰,象征着太阳和白昼,来庆祝旧的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诞生。来访者在箱庭中使用圣诞树,也有可能是为了纪念难忘的日子。

5.竹子

竹子是草本植物,但在中国传统中常将其视作特殊的树,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在日本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以及竹节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在东方文人士大夫眼里是正直、虚心和气节的象征,他们会在房前屋后种植竹子来显示自己的人格。

(二)花卉

花是美的象征。由于花朵的含苞待放。、开放以及花朵凋谢之后结果实的过程,我们常

用花来比喻女性。因此,箱庭作品中花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来访者对女性龅褒扬。蕊。也使很箱庭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因此花是装点生活的象征。鲜花还常与掌声相伴,由这一层而又可得出来访者所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奖赏、鼓励。不同类别的花还有各种不同的象征,这与不同的文化环境有关,在欣赏箱庭的时候也需考虑这些特点。

1.牡丹

牡丹是花中之王,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其花大、形美、色艳和香浓,代表着富贵、荣耀、繁荣和尊严。牡丹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经常会有人用牡丹的高贵品质来形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及中国的国民性。

第 2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2.菊花

菊花向以“花之隐逸者”而名扬天下,因菊花于秋季开放,且花期一直持续到冬季,因而是秋天宁静与丰收的象征。因其傲霜的本性又常被文人士大夫用来比喻自己的人格,屈原曾写“朝饮木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陶渊明赋《归去来辞》:“三径犹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六瓣的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但在日本菊花是用来供奉先祖的,不可拿菊花来送人贺喜祝寿。

3.莲花

莲花象征着诞生、再生以及宇宙中生命的起源、万物的创始之神、太阳和太阳神。同时莲花还代表着人类精神从心的花苞逐渐成长以及灵魂神性,达到尽善尽美境界的内在潜力。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由此确立了莲花的“花中君子”的地位。因其从污泥中生出,向太阳绽开纯洁无瑕的花瓣,暗指太阳从原始浑浊、潮湿粘腻的泥土中升起,是埃及神话中创世的象征。佛教众菩萨盘腿于光芒四射的莲花之上,象征着内在潜力的挖掘。莲花也是中国道教思想中精神之花金花绽放的象征。莲花的代表男性的花杆和代表女性的花朵完美地组合成为两性精神结合、和谐融洽的象征。在中国佛教中,莲花是八大祥物之一,象征着操行端正、处事沉着、婚姻美满、繁荣昌盛,手持一枝莲花的小男孩表达的是子孙满堂的祝福。

4.玫瑰

玫瑰是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心灵、宇宙之轮的中心以及神圣、浪漫、情爱的象征符号。白玫瑰代表清白、纯洁和童贞。红玫瑰象征着冲动、欲望和性感之美,与白玫瑰一样也是完美无瑕的象征。

5.桃花

在中国,不管是“轻薄桃花逐水流”还是“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是文人们乐此不疲的吟咏对象。桃花被作为多情又不专一的女子的代名词,对男士也有交“桃花运,,的比喻。桃花又往往与流水连在一起,张旭《桃花溪》之“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最具韵味。来访者也有将桃花与“三结义”联系在一起,在箱庭中布置诸如在桃花中结义、在桃花边诉情、让友谊与欢乐在春风中放飞等的景象;也会有在箱庭中用桃花来表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的景象。

第 3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三)草

芳草萋萋是春的景象,而满目衰草却极尽秋冬之萧瑟,因而草的枯荣也与树一样标示着时令的更迭。草虽小,然而其生命力却不弱,默默无闻、顽强、向上,以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均赋予草无尽的褒赏之词。

箱庭作品中很少出现单株小草,而更多表现草地、草原,从而表现出来访者勃勃的生机,而沙漠中的一片草地却是希望、新生的象征。

京师博仁心理应用设备事业部致力于研究推广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应用设备!为您提供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产品及相关服务,助力心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

百合花象征的意义范文第1篇cuimin0506采纳率:52% 10级 2013.09.03 检举 242“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自古以来,人们都喜...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