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土壤范文
碱性土壤范文(精选4篇)
碱性土壤 第1篇
1 桑园改良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 从2008开始, 我场着重对桑园土壤进行改良。
1.1 加强有机肥投入
2008年开始, 我场每年在冬季, 每亩施入腐熟鸡粪30担, 另外辅助种植冬绿肥, 以苕子和蚕豆为主, 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情况下, 尽可能扩大种植面积, 加强管理, 使绿肥能安全越冬, 为来年埋青打好基础。
1.2 桑园覆盖农作物秸秆
每年夏伐后, 桑园内杂草丛生, 与桑树争夺养分。药剂除草风险大, 人工除草工作量大。我场采取以麦秸秆铺盖桑园土壤, 厚度为10cm左右, 除墒沟处, 覆盖整个桑园。这样有效的阻止了杂草生长,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同时秸秆腐烂, 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
1.3 改善桑园的排灌系统
深挖田间墒沟, 由原来的30cm深增加到40cm深, 清理排水沟渠、涵洞, 使排灌自如, 雨天做到雨停水干, 降低土壤盐分, 改善土壤性质。
2 改良土壤效果调查
通过三年土壤改良, 2011年春, 我场对桑园土壤及成熟桑叶成分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表1、表2:
单位:水分 (%) 、有机质 (全N-g/kg) 、其它 (mg/kg)
单位:桑叶干物重 (%)
注:桑叶品种为湖桑323。
3 讨论与小结
3.1 土质和桑叶成分指标有明显改观
从表1中可以看出, 0~40cm土层, 改良土壤的p H值有所下降, 水分、有机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比未改良土壤的含量要高, 而40~100cm土层, 含量变化不是十分明显, 但桑树长势已明显好转;表2表明, 桑叶成分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 能满足蚕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3.2 产量提高
实际生产中春季桑园亩产叶量达到了1 250kg, 而且产叶量还能进一步提高, 春制一代杂交蚕种克卵粒数达1 700粒左右, 克蚁单产达24张左右, 且不良卵数明显下降。2008年以来, 我场蚕种质量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
3.3 加强桑园投入
碱性土壤 第2篇
摘 要:为了比较不同地区的土壤对树莓各品种生长特征的影响,以天津市西青区轻度盐碱地和蓟县微酸性土壤为试验地,以3个树莓品种(诺娃、香妃和红宝)为试材,测定了树莓植株的单株叶片数、单叶面积、主枝长等指标。结果显示:西青盐碱地的总叶片数比蓟县微酸性土壤的多,分别为诺娃1.22倍、红宝1.45倍、香妃1.41倍;西青盐碱地的诺娃、红宝、香妃的单叶面积是蓟县微酸性土壤的1.86倍、1.39倍和0.87倍;西青盐碱地诺娃、红宝、香妃的主枝长是蓟县微酸性土壤的3.94倍、0.61倍和0.80倍。因此,研究认为试验的3个树莓品种更适宜在轻度盐碱性土壤上生长。
关键词:树莓;土壤;品种;生长特性
中图分类号:S663.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13
树莓是重要的小果型经济灌木,被誉为新兴的第3代水果[1]。树莓果实酸甜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SOD、鞣化酸、黄酮类物质等营养物质,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及增强免疫力,有很高的药用价值[2]。树莓的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速冻果实、果汁、果酒和果酱等食品[3]。
树莓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栽培较多,我国栽培面积较少[4]。近年来,我国陆续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引进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树莓品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部分市县,产品十分畅销,并开始规模化栽培和相关研究。如程云清等[5]进行了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征的研究;司旭等[6]进行了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张志敏[7]进行了不同树莓品系果实特性评价及采后两种处理方法对果实特性的影响研究;武国冬等[8]进行了树莓的引种栽培;王小军等[9]进行了红树莓组织培养快繁研究;王晓冬等[10]对树莓在遮荫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王铁良等[11]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树莓光合特性和果实品种品质的影响等。但至今未见关于不同土壤对树莓各品种植株生长特征影响的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树莓单株叶片数、单叶面积、主枝长等的分析,比较了不同树莓品种植株的生长特性,为树莓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市场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树莓品种由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园林植物教研室提供。3个品种(诺娃、红宝、香妃)分别栽植于天津西青区试验地和蓟县地区试验地。供试植株为扦插繁殖和栽培的3年生植株(2012年11月份栽植于盐碱土壤中。每个品种栽植3行,每行为1个处理,3次重复。栽植株行距1.5 m×2.5 m。西青盐碱地土壤含盐量为0.25%,pH值=8.5;蓟县微酸性土壤含盐量为0.15%,pH值=6.2。每年秋施基肥(每公顷施牛粪75 m3)、生长季追肥3次,篱壁式整枝,常规修剪。冬季下架,进行埋土防寒。
2015年10月21日采用实地随机取样方法测量单株叶片数和主枝长,主枝长用卷尺随机测量,取30株植株的平均值;单叶面积用0.6 cm×0.6 cm方格纸测量,重复30次。用JENCO pH6175型台式pH计测定土壤pH值,用DDB-303A型电导率仪测得土壤电导率,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土壤的含盐量。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树莓品种的生长特性的综合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中各树莓品种单株叶片数的比较
由图1可知:诺娃、红宝、香妃的叶片数在蓟县微酸性土壤上分别为67,59,59片;在西青盐碱地的叶片数分别为82,86,83片。其中,西青盐碱地诺娃的叶片数是蓟县微酸性土壤的1.22倍,红宝为1.45倍,香妃为1.41倍。这说明诺娃、红宝、香妃在西青盐碱地长得比在蓟县微酸性土壤上的好,且诺娃与红宝、香妃差异较大,红宝与香妃二者间差异不大。
2.2 不同土壤中各树莓品种单叶面积的比较
由图2可知:诺娃、红宝、香妃的叶面积在蓟县微酸性土壤上分别为16.33,21.51,24.41 cm2;在西青盐碱地的叶面积分别为46.74,51.39,45.74 cm2。西青盐碱地3个树莓品种的叶面积均高于蓟县微酸性土壤的,且分别高1.86,1.39和0.87倍。这说明3个树莓品种在西青盐碱地的光合特性强于蓟县微酸性土壤上的,更利于树莓的生长。
2.3 不同土壤中各树莓品种主枝长度的比较
由图3可知:诺娃、红宝、香妃的主枝长在蓟县微酸性土壤上分别为17.95,36.37,38.65 cm;在西青盐碱地分别为88.8,58.5,69.4 cm。西青盐碱地3个树莓品种的主枝长均长于蓟县微酸性土壤上的,且分别长3.94倍、0.61倍和0.80倍。这说明3个树莓品种在西青盐碱地生长速度要快于在蓟县微酸性土壤上的生长速度,且生长速度诺娃>香妃>红宝。
3 结 论
综上所述,天津蓟县微酸性土壤的树莓苗生长均较西青盐碱地的差,说明树莓更适合碱性土壤(如0.25%的轻度盐),并未影响树莓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张清华,董凤祥.树莓发展现状与前景(上)[J].专家论坛,2007(11):9-11.
[2]王学勇,张均营.树莓和黑莓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70-5073.
[3]葛淑霞.树莓栽培及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11(5):165-166.
[4]张群英,文光琴.优良树莓品种及当地野生树莓的引种比较研究[J].种子,2015,34(1):100-103.
[5]程云清,耿婉婷.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43(5):23-27,48.
[6]司旭,陈芹芹.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5(4):376-381.
[7]张志敏. 不同树莓品系果实特性评价及采后两种处理方法对果实特性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8]武国冬,郭江娟.民和县树莓栽植试验[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3):70.
[9]王小军,刘春,张黎.红树莓外植体选择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5(1):69-71,96.
[10]王晓冬,贺国强.遮荫对光和特征及果实性状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4,34(5):599-603.
盐生小藜对碱性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第3篇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1.1 土样采集与处理
采样时间为2009年6月28日下午,采集地点在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玛珈山。
采样方法:采用王玉珍等人曾采用的取样方法[7],任选3株小藜作为目标植物,分别在距其根部距离5cm处设计一个30cm30cm的样方,在05cm、510cm、1015cm 3个土层各随机取5个土样作为实验组然后分别在这三处植株附近没有柽柳的地方按照同样的方法取对应的空白土样,将这些土样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后分别将样方中每个土层的5个样品充分混合。
实验预处理:土样风干后用孔径为2cm大的筛子将土样过筛,除去土中的枝叶、大中型动物以及大块石子,将土样风干作为实验材料。
1.2 实验植物的采集与培养
采样时间为2009年6月28日下午,采集地点在威海市高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玛珈山。选择若干高15cm左右、叶片和长势相似的小藜若干棵,在实验室内培养,用所采集的空白土壤种植已采集的小藜,并放置在室内,每3d浇一次水。同时,保证所种植的小藜能在相同的环境生长,种植3个月,从盆中分层取土。
1.3 研究方法
通过对空白土样、实验土样和室内培养植物前后的土样变化,定性描述盐碱植物小藜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实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1)土壤中空气体积测定。测量土壤中空气体积所利用的原理是水可用来占据土样中的空气,那么所加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的体积。首先,称量底部有洞的试管重量,然后在试管中装入20mL土样并称量,两者差值即为试管中土壤的质量;将装土的试管直立慢慢放入装有足够水的大烧杯中让其充分浸润,10min后将取出试管,待试管中水下降至2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小孔,将试管移至小量筒的上端放开手指让水完全充分地流入小量筒当试管中的水流尽时,读取小量筒中水的体积,所读取的数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2)土壤储水能力测定。土壤颗粒的贮水能力是评价植被水分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大小与土壤厚度和土壤孔隙状况密切相关。计算[(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即可得到土壤的储水能力。所以,测定土壤贮水能力时只要确定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即可。在完成土壤中空气体积的测定后,称量水流尽后试管与湿土的重量,然后减去试管的重量即得到湿土的重量,再引用测定土壤中空气体积时所测的干土质量即可计算土壤的贮水能力。(3)土壤含有机物质量比测定。利用土壤中有机质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会被分解的原理来测定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先称量坩锅的质量,加入40.0g干土,然后在加热套上加热灼烧这些土样至不冒火星、不冒气体后冷却再称量,所得数据减去坩锅的质量即得到灼烧后土样质量。再计算(灼烧前土样质量灼烧后土样质量)/灼烧前土样质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土壤含有机物的质量比。(4)pH值测定。称量5g土样加入小烧杯中,再加入30mL的NaCl溶液,用玻璃棒搅拌至土样被充分浸润;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沉淀,然后取其上清液,用已标定好的pH测定仪测定pH值,记录数据,通过画图来分析比较所测的实验组、对照组和培养组土样的酸碱性大小。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盐生植物小藜(灰灰菜)的根系是须根系,其根系不深,只能对土壤的表层有改良的作用,但是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其生命力很强。无论从土壤颗粒空隙度、土壤颗粒的贮水能力而论,还是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来说,小藜都对沿海的盐碱性土壤都有改良作用。
2.1 土壤中空气体积的测定
土壤空气对植被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都有极大的影响。根据实验方法中所描述的具体步骤测定土样中空气的体积,并记录其数据。根据实验所测定的数据绘制图1。通过图1中的实验组、对照组和培养组对比结果可见,在所测土层的范围内,从表层(05cm)、中层(510cm)、下层(1015cm)土壤的疏松度在这三层依次升高。在这3组对照实验中,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也可看出实验组的土壤中空气体积所占百分数比对照组中土壤中空气体积所占的百分数。通过对照组、实验组与培养组的比较可见,培养组的疏松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这说明小藜在温和环境下生长的效果更好,土壤颗粒中空气的体积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综上可知种植小藜可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增加土壤的容空量、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能进一步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2.2 土壤储水能力测定
土壤颗粒的贮水能力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很好标准。参考丁海荣等人的研究,在一定土壤厚度条件下,土壤的贮水特征取决于土壤孔隙的大小和数量特征,或者说取决于植被对土壤孔隙状况改善作用的大小[15]。按照实验方法中的步骤,得到实验结果,绘制图2。从图2可见,小藜对所测区域内盐碱性土壤的储水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3个对照实验中,小藜根系的土壤储水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土壤的储水能力。除1015cm这一层,由于小藜的根系不深,对其改良不大。但就其表层来说,小藜的生长可提高土壤的储水能力。这样不仅为小藜的存活保留了必需的水分,保证其旺盛生长,同时也为其他植物的存活提供了可能性。此外,土壤颗粒储水能力的增加还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这样更有利于对滨海盐碱性土壤的修复。
2.3 盐生植物小藜对土壤颗粒中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土壤内有机质对增进土壤团聚作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实验结果可见,盐生植物小藜对提高沿海盐碱性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显著(图3)。从图3可见,在小藜根系所取的实验组土样和培养组中有机质的含量比对照组土样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高,而且无论是表层、中层还是下层土样,凡是从小藜根系所取的土样中的有机质含量都高于空白土样中的有机质。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盐生植物小藜的作用下,盐碱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这说明可通过在盐碱性土壤上栽植盐生植物小藜以增加其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养分。此外,从图3还可看出,从表层到中层再到下层,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依次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小藜的根系是须根系,而在土壤的深层分布很少,只能对表层的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小藜能增加盐碱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因为小藜落叶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腐烂分解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养分,且其根系的代谢活动和枯枝落叶的腐解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增加土壤养分,从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随着土壤含盐量的降低,生长了其他植物,其枯枝落叶和腐烂的根系又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而裸露的土壤中有机物质得不到补充,长时间裸露之后盐碱性土壤只会越来越贫乏,不利于植物的存活。
2.4 土壤pH值的测定
土壤pH的高低是盐碱地土壤性能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是制约树木生长、成活的主要因子。按照上述实验方法测定土样的pH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3、图4。结果表明,栽植小藜对土壤的pH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在室内放置的土壤,由于全部是用自来水浇灌,导致土壤偏酸。但通过数据可看出,其种植组的土壤pH保持较中性状态。根据自然土壤与空白土壤的对比可见,由于用自来水浇灌,空白组土壤的pH值比自然组土壤高,可见自来水对土壤的酸化影响很大。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土壤和空白组土壤的比较,实验组土壤pH值接近6,比空白组的土壤更接近中性,说明小黎有较强的抗逆性,对土壤的修复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盐生植物小藜不但可作为绿化的一种好植物,而且可修复沿海的盐碱性土壤,如增加土壤中空气的体积,提高盐碱性土壤的贮水能力,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降低盐碱性土壤的pH值。盐生植物小藜对威海滨海盐碱土的改良作用显著,但是由于小藜的根系是须根系,只能对表层土壤有改良作用,对深层土壤的改良作用不大,因此我们可利用小藜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特性与其他盐生植物一起种植,达到修复盐碱性土壤的目的[8]。
参考文献
[1]徐明岗,李菊梅,李志杰.利用耐盐植物改善盐土区农业环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3)∶6-9.
[2]宋杰,等.种植盐生植物对改良和利用盐渍土壤的研究:盐生植物利用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3]赵可夫,范海,江行语.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31-35.
[4]丁海荣,洪立洲,杨智青,等.盐生植物碱蓬及其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35-37.
[5]刘玉新,谢小丁.耐盐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试验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2)∶183-188.
[6]喻龙,龙江平,李建军,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02,4(20)∶99-105.
[7]王玉珍,刘永信,等.6种盐生植物对盐碱地土壤改良情况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51-952.
碱性土壤 第4篇
试验于2006年设在黑龙江省宝山农场试验站老稻田, 土壤为草甸白浆土, 有机质含量2.91%, pH值为7.2, 采用标准钢骨架大棚育苗。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供试肥料:护苗配套肥 (护苗牌) , 护苗配套肥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由虎林市福龙肥业有限公司生产;苗必壮壮秧剂由绥化市苗必壮有限公司生产;银达牌苗床肥由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小区安排:每处理苗床播种面积为1.5m2, 2次重复, 重复1的床土调酸至pH=5, 重复2的床土不进行调酸, 共计27m2。采用人工播种, 3月30日室内包衣, 4月2日浸种, 4月3日进行拌土摆盘, 4月13日播种, 5月19日移栽。苗前封闭除草采用杀草丹, 苗期不使用任何杀菌剂, 不使用壮秧剂, 同其它苗床管理一致。采用塑料小桶盛装种子, 按剂量加入药剂和水, 晃动小桶将其拌匀, 操作过程均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在3叶期移栽前进行调查, 每小区取有代表性3点, 每点调查2盘, 估算发病情况。秧苗素质调查在3叶期移栽前, 按对角线取样法, 每处理取5点, 每点取30株苗混合后随机取30株, 进行调查。
试验共设9个处理, 均采用护苗种衣剂种子包衣。处理1床土采用护苗牌苗床肥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2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Ⅰ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3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Ⅱ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4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Ⅲ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5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Ⅳ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6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Ⅴ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7床土采用护苗配套肥Ⅵ型0.75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8 (CK1) 床土采用苗必壮壮秧剂1.0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处理9 (CK2) 床土采用银达牌苗床肥0.6kg, 均匀混拌3m2作盘土。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调查
通过安全性调查, 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出苗期为4月24~25日, 出苗率为88%~90%, 并无药害症状。
2.2 苗期病害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 种子通过护苗种衣剂包衣的各处理整个苗期无病害发生, 对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的防效均为100%, 效果较为理想。
2.3 秧苗素质调查
表1为重复1的调查结果, 通过秧苗素质调查, 重复1好于重复2, 可见经过调酸的秧苗要好于不调酸的秧苗。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苗床肥Ⅴ型苗期生育旺盛, 无脱肥现象, 秧苗素质较好, 叶片肥厚, 叶色深, 根数、根长、茎基宽、地上及地下百株干重、充实度均与对照银达肥无差别;而肥料Ⅰ型、Ⅱ型、Ⅲ型从2.5叶后表现肥力不足, 叶色黄绿, 叶片较窄变弱细长, 培育出的秧苗素质比对照秧苗素质的各项指标要差。
3小结
碱性土壤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