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精选6篇)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第1篇
高一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ZX2038型三用门铃》
学科:通用电器
授课对象:高中学生 第一节认识元器件(2课时)
本门课是针对初中学生开设的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电学的初步知识及趣味小制作。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称。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各种元器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元器件名称 教学难点:元器件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元器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先发给学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进行授课。1电阻
教师讲授: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在定向运动中要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
(1)分类: 按外形结构可分为:固定电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变动的电路)、可变电阻(即电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经常变动的电路)、半可变电阻(通常称为微调电位器可微调电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时需要变动但不必经常变动的电路)
按电阻器制造材料可分为:膜式(包括碳膜和金属膜等。膜式电阻的阻值范围较大,可从零点几欧到几十兆欧,但功率不大,一般为几瓦)、金属线绕式(阻值范围较小但功率较大)两类
按电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阻、高频、敏感型电阻(常见的敏感型电阻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
(2)电阻的主要参数
标称阻值:是指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
允许误差:实际值并不完全与标称阻值相等,存在误差。
额定功率:在规定的气压、温度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时所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阻的外形及电阻的符号,要求学生认识电阻,并在已有的各种元器件中找出电阻元件
2.电容
教师讲授: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例如:两根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都存在着电容。
(1)分类:
按结构分:因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 按介质分:纸介电容、云母电容、油质电容、陶瓷电容、有机薄膜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极性电容
(2)额定值 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 额定工作电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容器的外形及符号,重点让学生认识瓷片电容。让学生找出电容器。
三极管
教师讲授:三极管是一种由半导材料(硅或锗)制成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元件。它有三个极,分别叫做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按材料分: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NPN型、PNP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三极管的形状及符号,重点让学生掌握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三个极和名称可以不用重点。让学生找出三极管。
4.扬声器
教师讲授:扬声器的作用是把电信号还原为声音信号。向学生介绍几种规格的扬声器,并简单介绍扬声器的构造。
(1)分类:舌簧式、晶体式、动圈式
(2)动圈式扬声器构造:永久磁铁、音圈架、音圈、纸盆架、纸盆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扬声器的形状并让学生在已有的元件中找出扬声器。
5.导线
教师讲授: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导线的规格、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暧色线代表火线;冷色线代表零线。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常用导线。6. 电源
教师讲授: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常用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发电厂常用的能源有:水力、火力、风力、核能、太阳能、沼气等几种。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规格的电池。电池的号越小,体积越大。7. 万用表
教师讲授:可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等。万用表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类,以指针式万用表为例,简单介绍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
(1)选择量程
先估测一下电阻的阻值(如无法估测可选较大量程),然后选择适当的量程。(2)调零
把万用表两根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整电位器使指针在欧姆档的零位上。每换一次量程要重新调一次零。
(3)读数 把被测电阻接在两根表笔之间,此时指针所指刻度数乘以量程即为被测电阻的阻值。指针在全刻度的20%-80%之间的读数为准确读数。
学生活动:学生测量电阻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认识元器件
1、阻
2、容
3、管
4、电
三极
扬声器
5、导线
6、电源、万用表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第2篇
(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常用工作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讲授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边向学生演示各种工具,边讲授各种工具的用途。
一、电烙铁(一)分类
按加热方式分:直热式、感应式、气体燃烧式 按功率大小分:15W、20W、30W、45W、100W、300W等 按结构分:直把式、枪把式
按功能分:吸锡型、恒温型、快速加热型、低压安全型等(二)使用注意事项:
1、电烙铁初次使用前应用砂纸或锉刀将其刃口打磨干净,露出铜的金属光泽,然后通电,对刃口作镀锡处理。
2、用久的电烙铁头刃口中心凹下成坑状,长时间空烧不用的电烙铁头也会烧结出氧化层而不能沾锡。此时应用锉刀对刃口打磨成原始状,镀锡后再行使用。
二、钳子
1、尖嘴钳:头部较细,使用于夹小型金属零件或弯曲元器件引线,不宜用于敲打物体或夹持螺母。
2、平嘴钳:小平嘴钳口平直,可用于夹弯曲元器件管脚与导线。因它钳口无纹路,所以对导线拉直,整形比尖嘴钳适用。但因钳口较薄,不易夹持螺母或需施力较大部位。
3、斜嘴钳:用于剪焊后的线头,也可与尖嘴钳和用剥导线的绝缘皮。
4、剥线钳:专用于剥有包皮的导线。使用时注意将需剥皮的导线入合适的遭口,剥皮时不能剪断导线。剪口的槽并拢后应为圆形。
5、平头钳(克丝钳):其头部较平宽,适用于螺母、紧固件的装配操作。一般适用紧固M5螺母,但不能代替锤子敲打零件。
三、镊子:有尖嘴镊子和圆嘴镊子两种。尖嘴镊子用于夹持较细的导线,以便于装配焊接。圆嘴镊子用于弯曲元器件引线和夹持元器件焊接等,用镊子夹持元器件焊接还起散热作用。
四、镙丝刀:又称起子、改锥。有“一”字形和“十”字形两种,专用于拧螺钉。根据螺钉大小可选用不同规格的螺丝刀。但在拧时,不要用力太猛,以免螺钉滑口。
五、锉刀:有三角锉和平锉
六、烙铁架:放置烙铁、焊锡、助焊剂
七、焊锡丝:
八、助焊剂:
1、助焊剂的作用: 除去氧化膜、防止氧化、减小表面张力、使焊点美观
浅谈中学劳动技术教育 第3篇
由于劳动技术课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浓,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意识。掌握生存的本领是目前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让学生知道:要生存必须掌握本领,要掌握本领必须拥有技术,要拥有技术必须从基础学起,培养学生对掌握技术的意识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知识的兴趣。二是充分利用好奇心积极进行诱导。中学生思维敏捷,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利用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因势利导,让所谓的“枯燥学科”变成“兴趣盎然的学科”。三是聘请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利用技术闯出一条致富路的往届毕业生回学校给学生作报告,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在校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劳技的认识和兴趣。四是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劳技课中各单项技术门类繁多,与其它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如,《识图制图》课与数学知识相关;《种子实用技术》、《食用菌栽培》课与生物知识相关;《家用电器维修》、《摄影技术基础》、《实用电子技术》与物理知识相关等等,只不过各学科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劳动技术课偏重于动手操作,授课中教师应抓住两者的交叉点,注重两者的联系进行点拨,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又产生了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并提高了学习质量。
二、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劳动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最大区别就是注重实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把劳动技能的培养作为劳技课教学的核心,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教学中,一是要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并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二是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劳动技术教育是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制约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组织相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三是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要多创造学生动手的机会,结合教学拟定一些制作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劳动项目,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四是要注重综合教育。要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鼓励发明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延伸和发展,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是要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一定的客观情境中得到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从而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二是开展一些小发明展览或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在学生进行小发明时,老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交给学生思考权、讨论权和总结升华权,提倡学生在做、思中发展,鼓励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肯定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成果。开始时,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能力有限,“小发明”可能已经是社会上应用推广的产品,但是只要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创作,也应当加以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在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创造思维已经得到了提高。三是注重引导,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不盲目从众,不墨守成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设想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树立起创新的思维观,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发展的创新能力。
初181班班级安全公约范文 第4篇
1、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行走要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先左看,后右看,确保安全后再通过,不在非人行横道上横穿马路;不得在路上游戏、打闹、玩耍。不得骑自行车。
2、按规定时间到校,提前到校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出家门后直接到校,到校后不经老师同意不得出校门;放学后直接回家。
3、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使用剪刀、圆规等有危险的工具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并确保不要危及他人安全;实验操作或活动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不经老师允许不动用老师的教学用品、仪器及设备。
4、课间举止要文明,不在走廊、楼梯上过于集中或做游戏;不急速奔跑、打闹;不能持器械、锐器玩耍、追逐打闹;不准乱掷砖块或铁块等重物;不做危险游戏,如扳手、推手、追逐、争抢、摔跤等;严禁对他人搞恶作剧。
5、站立、就座、行走、跑动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要注意观察周围场地,所用器材等情况,注意自身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和安全,是否影响或危及他人。
6、进出教室、上下楼梯、出入人群集中场合时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嬉戏打闹,不前推后拥。
7、不经老师允许不能随便进办公室、器材室和各功能教室;不经老师允许不得动用各室内的实验用品、仪器、器材、设备。
8、不动校园及教室内的所有电源及电器设备;不在花园内活动;学校如有施工,要远离施工现场;
9、不爬围墙,不爬栏杆,不爬门窗,不爬桌椅板凳。
10、扫卫生时不爬高,不擦电源及电器设备,不擦较高的门窗。
11、不要将管制刀具.火柴、打火机、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学校。
12、学生生病时,未经家长、医生许可,不能擅自买药和配药,更不能随意服药。学生在校发烧或生病要及时报告老师。
13、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饮用生水和不达标饮料,不得私自买无证摊点的食物饮料,不得把零食带到学校内吃。
14、没有家长陪同不得到河边.天池湖游泳、不到公路、铁路、水井、水库和建筑工地等有危险的地方去玩。
15、树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要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有危险找警察或大人帮助。无家长带领或不经家长同意不得独自出门。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第5篇
班级:七年级114班 时间:2017年9月25日 班级人数:43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学方法:讲座 教学过程:
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二、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一)地震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前兆: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发生地震时:
(1)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具体参见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紧急疏散预案)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火灾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 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专家建议,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大过猛烈,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衣裤着火,应该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2.“三救”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算基本脱险了。
(2)结绳下滑“自救”
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该怎么办 呢?应该及时利用绳子(或者把窗帘、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处等。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逃离火场。
(3)向外界求“救”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呆在房间里,并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可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总之,不要因冲动而做出不利于逃生的事。
3.“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
(2)
“不”轻易跳楼
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伤,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应该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地面的落差。
(3)“不”贪恋财物
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因此,消防专家警告,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 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三)食品安全
1.到正规的商场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食品; 2.不乱吃自己不认识的野生菌; 3.讲究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4.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讲究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 5.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6.依法选择健康食品:不买食品包装不全的“三无”产品,不吃过期食品。
(四)交通安全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2、不乘坐无证驾驶的车辆或黑车;
3、行路、骑车(学生不允许骑车)严格按照交通信号和标志标线文明通行;不攀爬、跨越交通护栏;不乱穿公路,不在车行道内进行妨碍交通安全的活动;
4、爱护公共交通设施,保护公共财产,不在交通标志牌、标志杆上乱贴、乱涂、乱画;
5、积极倡导家长文明行车、文明走路,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环境,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6、共同参与交通管理社会实践活动。
三、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四.小结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第6篇
一、班级概括
本班共有48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9人,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即使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家庭。
二、班集体建设(1)健康的班级班风
正所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在集体中实现自我”,本班视“集体发展,实现自我飞跃”为树立良好班风的核心。我们都在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要构建高质量学校德育的基础就是构建高效班集体。
(2)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风浓厚也是我们班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勉励、互相赶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敢发言,下课也不找老师问问题,从而导致学习跟不上,于是我们就采用一对多结对子的策略,一名老师针对几名在这一学科不行的同学,上课时多关注这些同学,如果老师忙不过来,班干部也可帮老师进行辅导,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大家发现初中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大家绷紧了神经努力学习,学习气氛浓厚,我们做到了有无老师一个样,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位成员,使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好,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同学从内心的自豪——我是石室中学学生就是不一样!(3)优秀的班干部团队
班级干部的作用不仅仅是老师的帮手,更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们是班级的核心是其他同学的榜样,他关系到良好班风的形成,所以选择班干部的权利必须交给学生自己,我们班级在选任班级干部方面的方法是自荐出任,公平选择。让那些有信心、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学有了用武之地,并接受同学们的考验;同时班级干部并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制,只要是你觉得随做的不好,你就可以弹劾他,这样增强了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思,从而,优胜劣汰增加压力。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有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干部的培养成长。班级干部之间工作各有分工但宗旨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
三、回顾过去
高平中学181班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