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0-111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1篇

根据《医院感

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 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的监测。

三、 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3月、9月)。

2、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 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

3、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测频次 1

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一次,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一次。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监测频次

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细菌监测。

5、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频次 (1)洁净手术室及洁净部门: 每月监测一次,不同级别手术间每月至少监测一间,每年每个房间至少监测一次。 (2)非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腔镜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每季度监测一次,加床超过2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 每季度监测的外科系列(

3、

6、

9、12月)内科系列(

2、

5、

8、11月)门诊、医技、社区、后勤(

1、

4、

7、10月)。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传染科: 每半年监测一次,加床超过3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 每半年监测的外科系列(

3、9月)内科系列(

5、8 月)门诊、医技、社区、后勤(

4、10月)。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22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

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3、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检测的结果判定

透析液细菌培养:细菌数<200 cfu/ml,透析液内毒素检测:内毒素<2FU/ml。 2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细菌监测结果判定 消毒后内镜合格标准: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合格标准:检测无菌。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2篇

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应在12小时内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蔓延。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散发病例进行汇总,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应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病例的蔓延,3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3篇

2、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生物检测率>50%。科室监控医生认真如实记录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及相关消毒情况。

3、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同时在出院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4、感控科应每月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4篇

1.临床各科医师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管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科室主任及监控医生)报告,明确诊断后,准确、完整、清晰的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在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2.临床医护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积极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等人员深入临床调查分析,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长应在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等指导下,组织经管医生、护士等查找感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的蔓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通报有关职能科室,根据情况报告疾控中心。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的控制。

6.临床医生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报告科室:

报告人:

科院内感染病例个案登记表

科室:住院号:姓名:性别:1.男2.女年龄:入院时间:年月日入院诊断:出院时间:年月日最后诊断:住院天数:天预后: 1.好转2.治愈 3.死亡

医院感染与死亡关系: 1.直接2.间接 3.无关T:℃

WBC:109 /LHb:g/L

院内感染发生日期:年月日感染诊断:感染部位:1. 呼吸系统⑴上呼吸道感染⑵下呼吸道感染⑶胸膜腔感染

2.心血管系统⑴心内膜炎⑵心肌炎或心包炎3. 血液系统⑴血管相关性感染 ⑵败血症 ⑶输血相关感染

4.腹部和消化系统⑴感染性腹泻 ⑵胃肠道感染⑶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⑷病毒性肝炎⑸腹(盆)腔内组织感染⑹腹水感染5. 中枢神经系统⑴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⑵颅内脓肿 ⑶ 椎管内感染6. 泌尿系统感染

7. 手术部位⑴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⑵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⑶ 器官(或腔隙)感染8. 皮肤和软组织⑴ 皮肤感染 ⑵ 软组织感染 ⑶褥疮感染 ⑷ 烧伤感染 ⑸ 乳腺脓肿或乳腺炎

9. 骨、关节 ⑴关节和关节囊感染⑵骨髓炎10.生殖道⑴外阴切口感染⑵阴道穹隆部感染⑶急性盆腔炎⑷子宫内膜炎11. 口腔感染12.其它部位感染:如风诊、水痘、带状疱疹等

感染因素:1. 糖尿病2. 癌症3. 手术4. 放疗5. 化疗6.抗生素7.免疫抑制剂8.引流管9. 侵入性操作 : ⑴ 插尿管⑵ 动静脉插管 ⑶内窥镜 ⑷ 气管插管 ⑸气管切开10.其它:⑴ 高龄⑵低蛋白血症(3) 营养不良⑷昏迷⑸ WBC<1.5109/L(6)手术情况:手术:1.是 2.否气管内麻醉:1.是2.否切口分类:清洁清洁污染污染 手术名称 :手术日期:年月日 使用抗菌素:(剂量、时间)

院内感染的病原学检查:1. 做2. 未 做标本:1.尿液2.痰液3.大便4.血液5.脑脊液6.腹腔积液7.

胸腔积液8.伤口分泌物9.咽拭子10 .其它

细菌种类:1.2.3.4药敏试验:敏感:

耐药:填报人:填报日期:年月日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5篇

2、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生物检测率>50%。科室监控医生认真如实记录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及相关消毒情况。

3、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同时在出院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4、感控科应每月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6篇

1、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2012年3月10日2012年9月7日我院大外科病房住院并实施手术的患者共监测28例。

1.2 监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内容,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与床位医生一起每天对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情况进行观察直至患者出院,并做好记录。

1.3 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4 危险因素:按手术时间、切口清洁度、急诊手术、疾病类型、手术科室进行评估。

2、结果:六个月共监测大外科28份病历,其中妇产科:21份、外科:7份。全院未发现感染病历。

3、讨论:开展手术医师切口感染的监测,能及时将切口感染反馈给每位主治医师,以了解自己手术质量的水平,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动寻找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及早改进手术操作技能和手术后医护处理的质量,以降低感染率。

外科医生手术切口专率监测是一项目标性监测,是在医院中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举措,通过手术切口的目标性监测,查出手术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将监测和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降低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

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范文第1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有关具...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