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01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精选8篇)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1篇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2篇

英语答案

1-5 BDCAB 6-10 CBDBA 11-15 CBCDD 16-20 AABCA

21-25 DADDB 26-30 BAAAD 31-35 CDDCB 36-40 CCABD

41-45 BAABD 46-49 BADC 50-54 ABBCD 55-60 CACDCB

61-65 BAFED

改错

1. want to 去掉 to 2. but 改成and 3. finish 改成finished 4. real 改成unreal

5. was改成 is 6. completely改成 complete 7. li ving world 前加 a

8. lesson 改成 lessons 9. that 改成what 10. of改成from

作文

One possible version:

We are supposed to be grateful to people who are always there with us because they are the charming gardeners who make our souls blossom.

My English teacher is such a great soul, to whom I owe many thanks. During the previous study, my biggest flaw must come to carelessness, which worried me a lot. To make matters worse, I was too anxious to seek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my failure. I just dedica ted myself to huge amounts of practice, regardless of repeated mistakes. Fortunately, my teacher noticed it and offered to have a long talk with me. Having been persuaded to change my attitude, I finally got the right way to rid myself of carelessness and gained confidence as well.

一道联考试题的解题探究 第3篇

关键词:联考试题,特殊化,数形结合,类比推广,背景揭示

此题是这次联考试卷中的一道填空题,意在考查平面向量的内容,包括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等基本知识,考查学生上述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加以转化,重组的能力和化归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一、解题探究,寻求思路.

该题得分率很低,学生解题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一些同学反映平面四点的位置不知如何确定,使得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无法操作.

(2)基础差的学生没有解题思路,只知道套用公式,无法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转化.

(3)更多的同学不知多角度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进而选择恰当的解题思路.

向量的本质是什么?向量兼具数和形的两种特征,所以向量问题的解决,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是从代数运算与数形结合两个方面入手.

思路1:(特殊化入手)通过审题,我们发现所给四条线段的条件似乎太少了,有没有隐含条件呢?这四个数值有内在联系呢?题目的结论是向量的数量积的值是多少而不是范围是多少?应该是一个确定的值,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信息,也就是说四点的位置关系应该不会影响我们的解题结果,因此,从简单情形入手,将问题特殊化应该是我们的首选思路.

尝试1:构造直角三角形.

尝试2:构造等腰三角形.

根据已知条件,本题也可通过构造如图2或如图3的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或坐标运算求得.

思路2:(一般化入手)

上面不同特殊情形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给我们解题带来了启示与信心,对于平面上一般的四边形如何探求呢?

思路2令人茅塞顿开,给人以美的享受,原来题目的关键点就隐藏在BD(或AC)的中点,这就是该题的本质所在,由此可见思路2应该是上述试题的最本质解法,是通性通法.

二、类比推广,追根求源

上述解题探究,使我们体会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在追求完美的心态感召下,促使我们继续思考,可否将上述结论推广到空间呢?

推广:若A、B、C、D为空间任意四点,

该推广正确性的证明与思路2相似,这里从略,这一推广充分彰显了数学学习的魅力,而当我们的记忆回到人教A版《数学4》(必修)教材第81页,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模型,如图5,

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此式即为三角形中的极化恒等式,至此,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本文所述试题及推广的题源是课本上的例题.

三、解题反思,思考感悟

本文所述试题主要运用了坐标法、几何法,这些方法都属于向量中常用的方法,是通性通法,这些方法中涉及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从简单情形入手,“考察特例”是突破本题困境的一把钥匙.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增广贤文》中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孔子也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

《宋史·司马光传》中却说:“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鲁迅也曾大声疾呼:“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题目具有思辨性、时代感。遇到问题说还是不说、如何说,这个话题贯穿于生活中。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更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个问题是青少年应该思考的。自然,在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技巧,把话说好。此外,材料引用《增广贤文》《宋史·司马光传》中的语句以及孔子和鲁迅的话,充满人文性,也希望对同学们有促进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写作立意】

抓住第一段材料中的关键句“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第二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和“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 要善言,分清“可与言”与“不可与言”,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要看时机和对象。

(2) 要敢言,在正义、真理与民族大义面前,应该学会大声呐喊、大胆说话、勇敢前行。

(3) 从辩证的角度来写,要敢言且善言,这样才能达到“言”的真正效果。

【评分标准】

观点非常明确,能够辩证看待善言与敢言,运用典型事例、精到语言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可得50分以上。

观点明确,立意切题,并能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得45—50分。

观点比较明确,不偏题,但文章以举例为主,论证一般,语言表达一般的,得41—44分。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5篇

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1-5 ABCAB 6-10 BCACB 11-15 CCABB 16-20 CCACB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21-23 DAC 24-27 CBDB 28-31 BACA 32-35 BDCD 36-40 DEACG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5分, 满分30分)

41-45 CBAAC 46-50 DCADB 51-55 CDABB 56-60 AADBC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61. is believed 62. tallest 63. offering 64. ideas 65. which

66. an 67. to attend 68. There 69. traditional 70. to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l分, 满分10分)

1. 去掉gaining后面的a 2. depend改为depending 3. free改为freely

4. are改为can 5. Besides改为However 6. tourist改为tourists

7. makes后面加it 8. seems改为seem 9. How改为What

10. that改为which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Last Friday, an experience changed me and my family’s life greatly.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第6篇

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D(“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就会有官员致仕”理解有误,原文第4段的表述是“有时”,不是“也是”,也不一定“就会”。)2.【答案】D(“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理解和分析有误,强加因果)3.【答案】C(“全凭皇帝好恶”的判断过于绝对,文中依据也不足。)4.【答案】B(A项“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于文无据。C “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理解不准确。D项,原文只说“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 ”,不能判断是“世界最前沿”。)5.【答案】AD(毎项2分,共4分)

(B项,当时北京交通大学有磁性液体研究,只是基础较为薄弱。C项,“从硕士研究生入学开始”错误,原文是“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能屈能伸。”E项,“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德才教授那样的专家”说法绝对。)6.伟大:

①他无视困难,执着专注。没有团队传承、合作、方法和技术,他就独自摸索。一次实验一个通宵,省钱买

书,从有限的资料中“沙里淘金”。花费20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

识产权的磁性液体。

②他拒绝诱惑,耐得住寂寞。李德才教授放弃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专注磁性 液体研究,拒绝外界诱惑和不

必要的消耗,把欲望和算计抛在脑后,一生成一事。

③贡献突出,成就巨大。他创立的磁性液体研究中心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 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

造产值达数百亿元。简单:

①李德才教授爱上磁性液体研究,理由简单:有兴趣,觉得有挑战性,更有意义。

②选定一个目标便坚持做下去,目标专一:他自己说:“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就是我可以做一辈

子的事,只有做完做好这一件,我才会去做下一 件。”

(“伟大”3分,“简单”2分。“伟大”答两条,答任一条1分,两条3分;“简单”答任一条即可。共5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C D(毎项2分,共4分)

A“父亲却强迫子昂改变了志向”错;B“借酒浇愁,酩酊大醉”无中生有;E“言简练通俗、明白如话”不恰当。8.【答案】(每点1分,三点4分)

①象征、隐含人物命运。古琴的出现,使子昂命运有转机;古琴被摔碎,成就了子昂功名;同时也预示着他

将自食其果。

②揭示小说主题。为追求功名、攀升权势不择手段,终将事与愿违,自食其果。③“碎琴”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是人物性格转变的关键情节。9.【答案】(每点2分,共6分)①少时聪慧顽劣、孝顺 ②踌躇满志,意志坚定 ③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10.【答案】D

11.【答案】A(“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也称为‘会魁’。”错,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12.【答案】D(“又受到奸民的告讦,因而累遭贬谪,”错。)13.【答案】

(1)海瑞说:“以前胡总督巡视部属,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

胡公的儿子。”(“曩 ”、“按部 ”、“供张 ”,各1分,大意2分)

(2)海瑞平时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 ”“ 嫉 ”“ 率 ”,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唯独海瑞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但)这个地方是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

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和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当时,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过了很长时间,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提拔海瑞任户部主事。

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齐康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洪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

经历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庆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免去。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了车吗随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一向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徐阶罢相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土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张罗供应,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遂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14.【答案】BE(选出一项2分,两项5分)

(B “徘徊留恋喜赏春花的悠闲心情”错,踯躅:羊踯躅花,杜鹃花科。E不是直抒胸臆,而 是间接抒情,曲折迂回,诗意婉转。)15.【答案】

(1)以景衬情(情景相映或借景抒情等),首联描写了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人烟稀少的景象,突出环境的

荒僻冷落,衬托了诗人因被贬荒地而生发的忧愁(孤寂凄凉之情。)(3分)(2)反衬(乐景衬哀情)颔联描写了一幅嫩笋争相滋生,踯躅花随处悠闲的开放的勃勃优美春景,与诗人 的 “悲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反衬出了诗人的各种“忧愁”。(3分)(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诗意和

题意,请酌情给分)16.【答案】

(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百年多病独登台 17.【答案】AC(每项2分,共4分)

(A项,一张一弛: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现多用以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不能过头。此处使用对象不对。B项,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正确。C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息息相关”。D项,临深履薄,脚踩薄冰。比喻做事小心谨慎,惟恐失误。适用正确。E项,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来比喻内部相争。适用正确。)18.【答案】B A.缺少主语 “是人类历史上用最短的时间取得的成就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前加上“中国”。C.语序不当“ 一再美化” “ 否认”位置互换。D.中途易辙,“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没接谓语,后面主语成了“京剧”,改成“它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19.【答案】B 20.【答案】(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①更给予我们精神的慰藉 ②也是属于社会的

③便自然地从社会空间转向自然空间 21.【答案】

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漫画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社会现实将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描述出来即可。描述时,要注意关键要素:众多的“臆造节日”、漫画人物的疑惑。可从传统节日与臆造节日、商业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

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3分)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任选一种看法2分)22.参考立意: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执着的精神;

2.转变思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更好的方式;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7篇

政 治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新华网报道,英国执政党工党的新任领袖布朗于2007年6月27日应英国女王伊丽莎

白二世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

式就任英国首相。在英国政治生活中

()

A.英国女王在政治生活中拥有实权,有权决定内阁人选

B.英国首相由女王任命产生,对女王负责

C.英国女王是礼仪性和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D.英国首相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2.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

地陆续开展,涉及选民约9亿,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这表明()

A.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

B.我国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广泛性

C.我国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3.近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2007我国将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

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我国政府正在加快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这里,政府履行了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后获得通过。据此回答4—6题。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B.国家政权机关

C.通过选民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

D.我国的国体 5.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

()

①最高立法权

②最高任免权

③最高决定权

④最高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关于人民政协,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政协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一起对国家重大事务进行科学决策

C.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D.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7.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437号令,决定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特别行政长官,2007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胡锦涛主席监誓下,曾荫权带领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先后宣誓就职。这表明

()

A.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B.“一国两制”下设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D.“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具体内容是“两制” 8.关于国务院和国家主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国家主席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B.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国务院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D.我国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9.97香港回归之际,正值亚洲金融风暴,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度过了金融危机,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10年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与帮助,是香港不断走向繁荣的重要保障。这告诉我们

()

A.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离不开整体

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局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体的性质

D.当局部以合理、有序结构形成整体时,其功能之和就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2007年6月1日有关媒体报道的山西运城,临汾、晋城等地的黑砖窖刑事犯罪和非法用工行为,侵犯了农民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6月2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组成联合工作组来到山西协助和指导当地政府搞好处理工作,山西省长于幼军表示山西将从多方入手,严查失职、渎职,开层专项整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据此回答l0—13题。

10.黑砖窖包工头采用诱骗、胁迫、暴力等非法手段限制民工自由,强迫民工超时间工作,一些民工因“不听话”、“工作不好”被打伤甚至打死。经过媒体披露后,这些民工终被警方解救。这表明

()

①国家应加强执法监管工作

②经营者必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⑧劳动者要提高职业技能

④我国劳动者不再具有主人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山西省有关部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和全国总工会迅速对全省砖窖及用工问

题进行专项整治,妥善安置受害民工,给予相关责任人及违法分子相应惩罚。这些举措

表明

()

①政府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④政府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关心农民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这一切都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来源

C.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D.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13.目前,中央在城市中清理各种歧视农民工的法律和法规,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这主要体现了

()

A.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

从2007年1月开始,美国正式进入残酷的政治竞选季节,民主与共和两党围绕白宫的 一张入场券展开激战。据此回答14—15题。

14.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

()

A.能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能否拥有司法权

C.能否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D.能否获得大财团支持 15.下列对政党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政党都致力于掌握或干预政权

②任何政党都可以领导国家政权

③政党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

④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从2006年11月开始到2007年6月底结束。中组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七大代表名额共2220名,在代表选举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坚持差额选举,提高差额比率,实行这一措施有利于()

A.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B.保证党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和领导

C.从根本上消除党内腐败的思想根源

D.中国共产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17.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

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为人民掌好政,掌好权,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党要依法执政的原因是()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党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④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任命无党派人士陈竺为卫生部部长,陈竺成为今年继科技部部长万钢致公党成员之后,第二位担任国家部委正职的非中共人士。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构成我国的执政党,共同执政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党的常设机构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D.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政治地位发生改变

19.对中共,人大,政协三者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共和政协所作的决定必须征得人大的许可方能实施

B.人大同中共和政协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人大和政协都必须坚持中共的领导

D.人大在中共、政协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0.2006年,我国反腐倡廉成绩斐然,中央纪委修订起草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

关事项的规定》,处理了大大小小二三十万的“问题官员”。这些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赏。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

B.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C.加强司法工作,才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

21.历时两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结束。这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十一五”规划等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材料体现了

()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同时又要搞好局部

B.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C.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

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哲学寓意是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杰出人物决定历史发展方向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3.下列说法,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24.下图:《聪明人》中的三个“聪明人”,将米袋里的米漏到兜里,以期减负。“聪明人”的做法

()

A.体现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 B.把握了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D.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25.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都以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佩。这说明

()

A.人生价值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

B.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D.“感动中国”杰出人物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材料一:2007年夏季,受强热带风暴影响,湖南、湖北、福建、安徽、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等地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广大干部、武警部队官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极力抢救受伤人员和群众财产。各级民政部门紧急调度救灾物资,卫生防疫部门在灾区组织防疫工作。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抢种补种经济作 物,尽量将农民经济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温家宝总理高度赞扬了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和解放军官兵。要求他们进步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材料二:近年来,褚如流行性疾病,洪涝及地质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增多趋势。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认真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编制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凝泵了几代人的经验,既是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总结,也是一项制度创新,是指导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1)上述材料一反映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8分)

(2)试分析材料二中编制应急预案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6分)

27.互联网的虚拟性带来了网络世界的公开与自由,但是,虚拟性在扩大公民言论自由的同

时,也释放了人性中的丑恶。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

辨析: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在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上。(10分)

28.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2007年3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将中俄“国家年”活动推向高潮,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中俄关系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我们回顾历史,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五个“十年”。头十年是“中苏同盟”,但双方并不平等,继而是十年“论战”,争吵得不可开交;接着是十年武装对峙,双方关系极度恶化;随着是十年谈判。直到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应如何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10分)

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奏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强音。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坚强政治保证。

(1)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认识。(9分)

(2)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C 7.A 8.C 9.A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B 23。B 24.D 25.B

二、非选择题 26.(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②政府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履行了国家职能,帮助群众灾后生产自救.履行了经济职能,搞好防汛救灾工作。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发展中外历史经验后,基础形成并不断创新发展。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应急预案作为规范性文化,必将有效指导全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工作。27.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它们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

②在我国,人民不仅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它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③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是由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通过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出来,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题中观点具有片面性。

28.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要个方面,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处理中俄关系,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应把握中俄关系的大局和主流,求同存异、促合作、谋发展。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开辟未来’’建立和完善“战略协作合伴关系”。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两国关系的发展充满曲折,应该在曲折中求发展,对中俄关系的前途充满信心。29.(1)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坚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可以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②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保证。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8篇

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炽热/款识 潜伏/情意缱绻 帷幄/韦编三绝 B.模样/模型 巷道/大街小巷 嚼舌/味同嚼蜡 C.蛰伏/跫音 骠勇/虚无缥渺 香茗/酩酊大醉 D.自缢/关隘 稂莠/书声琅琅 捭阂/俾众周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摧眠 吊胃口 不假思索 万古长青 B.告罄 金刚钻 计日程功 眼急手快 C.端详 粕来品 改弦更章 众口铄金 D.姿势 掉书袋 见风使舵 抵掌而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是至今世界唯一发现的碲独立原生矿沫,但现在却面临着被国外公司收购的危险,这令有关专家痛心疾首。

B.进入高三后,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更加勤奋上进,长此以往,他们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C.先生早年法庭雄辩,教学育人的风采我未能亲见,这是一大遗憾;但我又是幸运的,承蒙先生不弃,十二载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D.沿着水路,顺着清江,让我们一起欣赏秀色可餐的山水风光,这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让我们一起见证大自然的奇迹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大考生和家长高度关注高考政策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的命运。

B.怀着迫切的心情读完了这部亚洲销量最大的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想象力的悬念小说,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C.章太炎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幼年跟随外祖父读经,接受启蒙教育;后又在其长兄指导下‚一意治经,文必法古‛。

D.走进坐落于京城一隅的国内首座农民工打工博物馆,写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这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道德‛的字样悬挂在展厅的墙上,非常醒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采用双线结构,通过革命者的鲜血成为普通百姓治病的药这一悲剧故事,剖析了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C.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词和典,其中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近代诗中的五言律诗。

D.翠翠、四凤、娜塔莎、娜拉分别是沈从文的《边城》、曹愚的《雷雨》、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人物。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闲话信仰

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上面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不能回避。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而在权力场中,谄媚逢迎,虐杀无辜;或者是崇洋媚外,唯利是图,内涵虽然不同,嘴脸一样丑恶。而且,从表面看来,其来源和过程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能够按照当权者的意志一夜之间便蔚为风气。这在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猛烈的碰撞,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是一个相当漫长而惨烈的过程,时至今日,巴尔干人民还在饱尝这一惨剧留下的苦果。相对他们而言,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在这里所谓‚坏事变好事‛的逻辑得到了证明。不是吗?如果我们也十分执著于某种信仰,那中国和世界今天会是何等模样。

说到这里,再回到开篇的问题,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中国人?那位留美学者的答案‚没有信仰‛云云,便很值得怀疑。

6.下列关于‚信仰‛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资源的稀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中国人缺少信仰。

B.儒家思想在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没有给其他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阔和条件。

C.为信仰献身不是宗教徒的专利,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道德教化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足以媲美于各种宗教。D.道德信仰易受时代环境左右,在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之所以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相当高的层次,正是因为它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过程。

B.对动物本身的抵制、疏离和克服,体现出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从这一点上讲,先儒们‚孝‛的观念的提出,可谓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

C.中国历史上,在国家基本安定的情况下,统治者总会重视文化建设,道德教化也会得到有效传承。

D.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消极的一面。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不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也许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所以,宗教对于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B.‚百善孝为先‛。‚孝‛道得到推行,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推行‚孝‛道。

C.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信仰有其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崇尚宗教,仍应加强道德建设。

D.中国和平安宁,而巴尔干地区还在饱尝漫长而惨烈的改宗斗争,这表明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古代的勇士),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传说张良在下邳圯上遇见黄石公,后者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拾起来给他穿上,张只得照办。如是者三次。黄石公说‚孺子可教矣‛。就将《太公兵法》一书授予张良,并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此后张良辅佐刘邦成就汉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乘:利用

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只是,仅仅 C.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摧折,挫败 D.郑伯肉祖牵羊以逆 逆:迎战 10.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了‚忍‛的一项是

①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②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足者、三年而不倦③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④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⑤美其全锋而待其弊⑥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以为圯上老人为鬼物,张良能辅佐汉高祖定天下是因为获得圯上老人的兵书,苏轼却认为张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圯上老人磨练了他能忍的性格。

B.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作者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史实加以论证,很有说服力。

C.司马迁认为张良的相貌像女子一样,和他的志向气节很不相称;苏轼却不以为然,认为状貌如妇人正是张良成功的原因所在。

D.本文析理透彻,言简意赅;文笔纵横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3分)(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3分)

(3)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殷仲堪怒为刑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亩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概括这首诗中‚云‛的特点。(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文名句。(任选5处)(5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2),长余闻之陆离。(屈原《离骚》)(3)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4)景翳翳以将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7)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铁公鸡施粥 刘源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娑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品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大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幺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开粥棚救济,但是他规定,领粥要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B.周老爷子施粥遭骂,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规矩,变磕头为干活。并遣走了佣工。

C.水灾过后,周老爷子名声很快变得臭不可闻,而他的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周家为老爷子办的丧事非常寒酸,正是这吝啬的传统让周家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显示了作者对‚持家‛‚行善‛等的思考,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耐人寻味。

17.小说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8.小说在塑造周老爷子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主要的两种进行简要赏析。(6分)

19.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杰出代表,它在写法上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中的典型例子。简要分析其浪漫主义手法及表达效果。(不超过80字)(4分)

21.根据上下文语境,给下面横线句子排序,使语意连贯,衔接自然。(4分)

看到书店出售教授交际术,成功术之类的畅销书,我总感到滑稽。借助交际术、成功术,当然有明显的功利动机。这还是比较表面的,更深的原因是精神上的空虚,于是急于找捷径躲到人群和事务中去。我不知道其效果如何,只知道如果这样的交际家走近我身旁,我一定会更感寂寞,如果这样的成功者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更觉无聊的。

①既然如此,又何必孜孜于交际和成功? ②没有真兴趣,怎么会有真事业呢?

③一个人对某个人有好感,和他或她交了朋友,或者对某件事感兴趣,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功,这本来都是自然而然的。

④没有真情感,怎么会有真朋友呢?

⑤不熟记要点就交不了朋友,不乞灵秘诀就做不成事业,可见多么缺乏真情感真兴趣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国庆长假期间,央视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街头采访普通百姓。被访者都几乎毫无准备地面对提问。面对镜头反应各异,这些细节原生态地呈现在节目中。如在9月29日播出的节目中,山西太原清徐县北营村的一位中年男子面对提问先是推托:‚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追问:‚你幸福吗?‛中年男子回答:‚我姓曾‛。该档节目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后引发热议。

(1)中年男子的回答有何含义?(2)他无意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对这样的采访你有何看法(不超过180字)?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结果每次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李明博(韩国总统)《母亲》

②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王洛宾《青春舞曲》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精选8篇)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1篇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