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成语范文
画的成语范文(精选11篇)
画的成语 第1篇
画的线条艺术
摘 要:对于中国画来说,线是最基本的造型,主要体现了绘画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韵律。中国画的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讲究线的象征意义。中国画线条所容纳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线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感和形式美。
关键词:中国画 线条 形式美 韵律美 节奏感
线条是这一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关系一般绘画作品的审美感受,而对中国画来说,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具有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因此可以作为研究专题。现仅从中国绘画线条的功力,中国线条的点化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中国画的线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感和形式美方面做概括性叙述。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特征之一,是形成中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画的经脉,是表达物象的骨架,是主观意志、情感的表现手段,是主观传统绘画最精炼、概括的基本艺术语言,也是人格、道德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它充分体现了主观特色的美学境界。古代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的“骨法用笔”是“六法”的重要一法,就提及以笔画线,勾取物象“骨架”的轮廓,使线条成为基本媒介,所以中国画的传统特别讲究甚至强调用笔用线。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萌芽阶段之初,线条已经作为绘画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中国画线的悠久历史从现代所见的战国帛画人物、唐宗重彩,直到明清两代的各种卷轴画、壁画、木刻版画及各代名家顾恺之、吴道子、黄宾虹、任伯年、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无不以“线条”的变换组合和扩展延续而构成。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涡纹、弦纹和人的面型、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雅拙的美。
线条以绘画形式存在,形式是由事物或材料本身体现的,如画、体、光、色、明、暗、浅、深,我们被动地加以感受。形成有非对象所固有而为我们想象所赋予的`,如线条、轮廓线,艺术家主动地从对象抽取而加以表现,东方画系则以此作为主要的形式美,前后两者有抽象和具象之分,对一般的审美感受来说,也就是有难易之别。就感染方式来说,同属线条,有具体和抽象之分的,画中形象的轮廓线,是具体存在的。至于贯穿着或组织起画中的细节,从而构成全图布局的则是另一种线条,它引导或左右观看视线,可称之为抽象的线条,即西方术语所谓“倾向线”、“假象线”。这种线条对于画家可以说是虚拟的,亦即“意存笔先”的“意”,对于观者则是它的不知不觉中起了作用。
中国画的表现与手段是以线条为主,它不但有非凡的笔力,而且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讲究线条的力度。速度及情感的表达,则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节奏和韵律,二是整幅画的线与整体的节奏和韵律。节奏是线条的强弱有规律的重现,韵律是作者用线时在情感上起伏运动的轨迹,线条在平均有力的基础上,提按、行动、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顾盼、呼应等,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由于中国画的写意观,中国画的线条与它所描绘的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因而获得了极大自由,使画像得以单独地追求线的品格问题。可以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处理,追求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
总之,线条是通过力度、节奏、动态、气势等美感表现出来的。只要细心地观察和体会,就会逐步深入和广泛地找出它们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古人创造了十八描。从用笔的韵味上划分,这类线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情趣。有的刚健、挺拔,充分体现豪放、雄厚、阳刚之类;有的浑厚苍劲,有的线条沉着稳重,有的古拙,指蕴含朴厚,有斑斓金石之美;有的遒劲流畅,线条随力的走势,自由流动,如烟云舒卷,龙蛇出没,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丰富变化,中国画的线条品格和表现力也越来越丰富。
大写意的线更是变化多端,可谓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的线的舞蹈与淋漓尽致的水墨运用结合起来,这就更加婆娑多姿,强烈牵动观者的思绪。用墨的变化其实是从用笔的变化中来的,当然,中国画在用墨的技法上,还有浓、淡、干、湿、焦墨、枯墨、宿墨、破墨、泼墨等,但这些墨法归根到底还是要“归乎用笔”,要通过用笔画出来,乃至写出来。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色浑然天成。所以,强烈的笔墨效果是中国画的另一大特点,深厚的笔墨功夫成为中国画家们终生探求的根本话题之一。
“中国画注重飞动姿态之节奏和韵律的表现。注重内部的运动,就是用线条表达事物的骨气’。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建筑的形式美、音乐的节奏美’。而节奏美姿态美有赖于线形美方能体现出来,形又须线来表达,所以归根到底还需研究线的美感,线的特性和线的规律,这正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色,也是线条技法本身的研究核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画家的审美观念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佳作不断涌现,而中国画的线条艺术因此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谢赫.古画品录.卫协西晋人物画家
[2]宗白华.论书.时事新报学报,1938.12.11;六十年代《哲学研究》一文中继续发挥.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北京人民美术出版,1963:13-14.
[4]宗白华.美学散步.
[5]王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工作室.河北美术出版社,,5(第一版).
画的成语 第2篇
以前就有见过沙画,但我觉得不真切。在去年的舟山国际沙雕节上就有现场沙画表演。那似乎就像一场梦,那样美好,那样神奇,但却又一下子醒了。
近了,更近了。终于迈进了沙画室,一种艺术气息迎面扑来。我在位子上坐下,等待着能再一次见到沙画表演。
突然间,暗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五彩的灯光。灯光是那样的淡,却又汇成了虹的世界。学校的沙画老师――潘老师把沙子洒在了舞台上,一切就这样开始了!
一曲《弯弯的月亮》响起,大家安静了下来。辽阔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弯月亮,所有的一切都披上了银纱,如梦如幻。高山拔地而起,似乎星星就在山顶。“碧水东流至此回”,江水激起泡沫,碎玉四溅,在这静谧的夏夜,知了都舍不得打破沉寂。一排竹筏映入眼帘,一位渔家姑娘撑着竹篙,长发随风飘舞,在月下也镀上了银边。
随着音乐的节奏,画面被抹去,让人留恋,但却更让人期待。夜色浓了,几棵白桦叶子扶疏,搏取了一片绿荫,一位姑娘凝望着那弯明月。思乡之情糊上心头,浓浓的。用手点上去的茉莉花,花瓣随着风舞动。
又是一次抹去,更让人憧憬和希望。
夜色淡了,手指在沙子上勾勒了几条了柳枝。遥远的群山,在手的侧面的摸下,在江中有了倒影。远处的山尖,一座灯塔立着。平静的江面上,沙子从手中漏出,小舟、木浆、渔人就这样完成了。夜色越来越淡,但我的思绪仍在飞扬。一弯月亮仍在,手下的“弯弯的月亮”几个字却产生了,画字融为一体,让人赏心悦目。在瞬间即逝的动作后,总会留下美。
诗画的人文意境 第3篇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画给予诗以具体的形象, 诗启发着画中的意态, 诗画交辉, 意境丰满。诗作为绘画的姊妹艺术, 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我们再看徐渭的名作《墨葡萄图》也同样精彩, 作品饱满的用墨、洒脱的用笔, 给人畅快淋漓之感, 再配上独绝的诗句:“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将徐青藤晚年凄苦的生活状况, 怀才不遇的人生境遇, 形象地展现出来。
有很多诗不但有国画的意境, 还有油画的情趣和意象。我们可以读一下唐人王昌龄的一首题为《初日》的小诗:“初日净金闺, 光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 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 杨花更吹满。”我们细细地品味, 她多像是一幅印象派大师的画, 画面呈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香闺, 日光在这里是活跃的主角, 她暖暖的, 懒散地照着罗帐、琴瑟……还未梳妆的少女端坐于窗前, 凝视着眼前的美景。这是多么温馨、唯美的油画啊!有好多诗蕴涵着画意, 我们在这里是有好多文章可做的。
中华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从诗三百到屈原、陶渊明、李太白……有多少不朽的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的天籁之作, 感染着、铭刻在我们心中。“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我们奋进;“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使我们自怡、淡定;“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们自信、豁达……
我国历来享有“诗国”之称, 我想这不仅表现在我国诗歌的成就之高, 数量之多, 而且还表现在我们国人对诗的喜爱和广泛的普及性基础上, 试问普天之下有几人不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名句呢?我们对诗都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理解, 可以这样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诗意化的情绪体验, 面对人生短暂, 时光易逝, 谁不会发出“人生几何, 对酒当歌”的感慨呢!
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最灿烂的一笔, 同时也深深地影响到其他的艺术门类, 如绘画、音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美术教师, 我想根据这几年教学中所体会到的来谈一下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引用古诗的必要性和如何活用古诗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如春天的和风吹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注重人文关怀, 挖掘美术学科的文化性, 渗透跨学科知识, 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一、美术课不受重视的原因
我们目前的美术教育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 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看法, 学生对美术课的确还不甚重视, 这可能有很多的原因:
1.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贫乏, 以致没有学习的兴趣
初中时, 由于升学的压力, 初一、初二就没有很好地开设美术课, 很多学校到初三干脆就把美术课让给了语文、英语等课了, 所以造成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十分薄弱。比如, 在讲《绘画艺术的特点》一课时, 当我向学生介绍贾又福先生画的《太行丰碑》时, 问道:“这幅作品根据技法的不同来区分, 这应是什么画?”答曰:“风景画”……像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在课堂中屡见不鲜, 可以想象这些学生在美术上的基础知识到底有多少!然而学生对于诗词则要重视得多, 掌握的信息量也要多得多, 在课堂中恰当地渗入一些诗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课堂教学的成败, 关键在教师。由于我们对美术学科之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而作为一名教师, 他 (她) 必须具有较广博的知识, 这样才能旁征博引, 把美术这门课讲得更生动, 更具有艺术性。多读一些古文诗词, 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 更能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堂上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综上所述, 我觉得学一些诗词, 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是可行的, 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 如何来运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来说一下我的做法:古诗导入法、诗画对照法、以诗作结法。
1.古诗导入法
以诗词导入多可适用于绘画类作品的欣赏。在讲解作品前朗读或写一写与其意境相符的诗句可以创设很好的情境, 使得课堂教学顺利地进展。例如, 我们都知道:在宋代招收画院学生时, 多采用诗句作为考题, 比如, “深山藏古寺”“嫰绿枝头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1“踏花归去马蹄香”等, 当代的很多国画家也采用拟古诗词之意来创作。所以, 当我在讲解中国古代山水画这一课, 介绍到南宋山水画逐渐由北宋以描写自然为主, 变为追求诗的意境时, 要求全体学生先背唐诗———柳宗元的《江雪》,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其诗意来描绘一下此诗在你的脑海中构成什么样的画面?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然后再展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比较。然后一起来探讨:大画家马远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他为什么要这样来处理呢?最后还可以出示诗句:“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请同学们再根据诗意来创作一幅作品并说明构思和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 这样逐渐展示挖掘就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学生诗意画创作图例
2.诗画对照法
中国的绘画一般都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这一点无疑与中国的古代诗歌相似, 两者都强调创作需将情感和作品联系在一起, 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体现, 同时也是作者志向、抱负的凸显。所以在讲解课文时, 应该很好地将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 我们在介绍梁楷所画的《李白行吟图》时, 我除了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构图、用笔用墨、人物性格之外, 继而发问:谁能说出较好体现李白行为、性格的诗句?作者画出的李白形象如何?作者画此画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学生肯定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典型的诗句:“仰天长啸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和杜甫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从诗中我们自然能够体会出李白的傲岸不驯、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性格。再看梁楷作品中的李白, 其神韵、气质则更加形象。作者画李白的用意也十分明了, 除了对李白的崇敬之外, 更以李白自比。 (因为我们都知道梁楷的为人也是同样的狂放、孤傲。)
人物画是如此, 那么讲花鸟的时候, 古诗则显得更为重要。如, 本文开始时提到的王冕的《墨梅图》徐文长的《墨葡萄图》:还有清代兰竹高手郑板桥的作品, 也是这方面的很好代表, 请读一读他的提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如此的感人, 画家的气节和关心百姓的情怀, 如脉脉的温泉涌淌在华夏的大地上, 滋润我们的心田。
诗画对照法还可以这样运用:即做诗画连线题, 先出示多幅作品和寓意不同的诗词, 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情和画意来连线。请看图例:
3.以诗作结法
一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一样, 有一个好的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 它往往能起到话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和意犹未尽的余味, 从而喜欢上美术课。
比如, 我们在欣赏古典园林时, 当讲解到中国园林布局的特点———曲折自由时, 我们可以先叙述:“如苏州多数的园林的入口处, 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 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 然后移步换景, 让游客必须在几经曲折后方能见到园内全貌, 总之, 走在园林的小道上, 不时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样的总结既能概括出园林布局的特点, 同时又能增强园林的诗情画意。
再如, 我们在讲解中国园林的第二个特点———借景时, 不仅要让学生明了“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重要手法, 同时还要告诉大家借景, 主要是这样几种方法:“近借”““远借”“邻借”“互借”“时借”等。我们在具体介绍了各种借法的特点和内容之后, 可以概括性地说出借景具有:“八极可围于寸眸, 万物可齐于一朝”的特点, 收无限于有限中。在讲到园林窗户的妙用时引用:“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檐飞宛溪水, 窗落敬亭云。”这样说来能更形象、生动地把借景和窗户的含义及功能解释清楚,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词的妙用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画、园林, 也同样适用于西画、雕塑等艺术门类, 比如, 我在讲到兵马俑的时候就用到“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我们在讲解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品《拾穗者》时, 就可以引用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觉得古诗的引用比较适合在中国的一些古典艺术作品中, 如, 绘画、建筑、陶瓷等。在西方各艺术门类中, 适用引用我国古诗的地方相对少一些。我们在讲解时, 引用诗句要贴切、自然, 切勿生搬硬套、牵强地引用, 否则就会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了。当然在引用时, 除了贴切之外, 还应考虑这些诗, 应该是大家熟悉的诗句, 否则的话效果可能恰得其反, 变成一堂语文课了。
以上的一些想法和实践可能不是很成熟,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 使之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摘要:从王冕的题画诗说起, 谈了美术课堂应重视人文性的挖掘, 及如何合理地运用诗词来提高新课改下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诗,美术,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自己画的画 第4篇
我很喜欢画画。
我在幼儿园就画过画了,还获过奖呢。
画画我最喜欢了,我还给自己画了一幅画!
很hěn多duō小xiǎo朋pénɡ友yǒu都dōu喜xǐ欢huɑn画huà画huà。现xiàn在zài,老lǎo师shī这zhè里lǐ有yǒu几jǐ张zhānɡ其qí他tā小xiǎo朋pénɡ友yǒu画huà的de画huà。请qǐnɡ大dà家jiā仔zǐ细xì看kàn一yī看kàn,这zhè些xiē画huà分fēn别bié画huà了le什shén么me内nèi容rónɡ?他tā们men画huà得dé好hǎo吗mɑ?请qǐnɡ几jǐ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来lái说shuō一yī说shuō。
这幅画上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河边一棵棵美丽多姿的柳树。柳树有高的有矮的,一条条细长的柳枝垂在河边,美极了。几只小鸭子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开心啊!(任乐昕)
这位同学画的应该是她自己的房间吧,左边是一张干净的小床,床上挂着一个小巧的闹钟。床的右边是一张小书桌,上面有一盏漂亮的小台灯,还有各种各样的课本和故事书。(张力)
两liǎnɡ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看kàn得dé很hěn仔zǐ细xì,所suǒ以yǐ说shuō得dé也yě很hěn具jù体tǐ,把bǎ画huà面miàn上shɑnɡ的de内nèi容rónɡ都dōu说shuō出chu来lɑi了le。
看kàn了le别bié人rén的de画huà,你nǐ有yǒu什shén么me感ɡǎn觉jué?是shì不bú是shì也yě想xiǎnɡ自zì己jǐ亲qīn手shǒu画huà一yī幅fú呢ne?很hěn多duō小xiǎo朋pénɡ友yǒu早zǎo就jiù想xiǎnɡ开kāi始shǐ啦lɑ!别bié急jí,先xiān仔zǐ细xì想xiǎnɡ一yī想xiǎnɡ,自zì己jǐ要yào画huà给ɡěi大dà家jiā看kàn什shén么me?包bāo括kuò哪nǎ些xiē内nèi容rónɡ?先xiān画huà哪nǎ一yī部bù分fen?再zài画huà哪nǎ一yī部bù分fen?想xiǎnɡ好hǎo以yǐ后hòu再zài开kāi始shǐ!
我画了几个大气球,代表“六一”儿童节大家很快乐。
今天老师要我们画画,我立即画了起来。我一下了就画好了,我认为我画得还是很不错的,于是我得意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画。老师表扬了我,我真高兴。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我画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有几个小朋友在快乐地玩耍。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根线,在他的头顶,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正在欢乐地飞翔。草地旁边,是一条清清的小河,还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河边玩耍呢!瞧他们多开心啊!
(吴江)
第dì一yī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虽suī然rán说shuō出chū自zì己jǐ画huà了le什shén么me东dōnɡ西xi,但dàn介jiè绍shào得dé太tài简jiǎn单dān了le,可kě以yǐ具jù体tǐ说shuō一yī说shuō是shì怎zěn样yànɡ画huà这zhè些xiē气qì球qiú的de?为wèi什shén么me气qì球qiú代dài表biǎo“六liù一yī”儿ér童tónɡ节jié大dà家jiā很hěn快kuài乐lè呢ne?第dì二èr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只zhǐ是shì说shuō了le自zì己jǐ做zuò了le什shén么me,却què没méi有yǒu把bǎ自zì己jǐ画huà的de画huà的de内nèi容rónɡ告ɡào诉su大dà家jiā,没méi有yǒu按àn老lǎo师shī的de要yāo求qiú来lái哦o。第dì三sān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不bú错cuò,画huà很hěn有yǒu想xiǎnɡ象xiànɡ力lì,并bìnɡ且qiě把bǎ自zì己jǐ画huà的de内nèi容rónɡ有yǒu顺shùn序xù地de告ɡào诉su了le大dà家jiā。再zài来lái看kàn一yī下xià下xià面miàn这zhè位wèi小xiǎo朋pénɡ友yǒu说shuō的de吧bɑ!
我先画了一个太阳,代表天气很好。太阳的旁边,有几朵美丽的白云,她们在和太阳开心地聊天。一阵风吹来,几片白云被吹到了稻田的上空,金黄的稻子被吹弯了腰。我在稻田边画了几棵梧桐树,金黄的树叶在空中飞舞。一看这就是秋天来了呀!(伍笛铭)
说shuō得dé多duō好hǎo啊ɑ!大dà家jiā要yào向xiànɡ他tā学xué习xí。好hǎo,今jīn天tiān同tónɡ学xué们men不bù仅jǐn自zì己jǐ亲qīn手shǒu画huà了le画huà,还hái把bǎ自zì己jǐ画huà的de画huà介jiè绍shào给ɡěi了le其qí他tā小xiǎo朋pénɡ友yǒu。告ɡào诉su他tā们men你nǐ自zì己jǐ画huà了le什shén么me,为wèi什shén么me画huà这zhè些xiē东dōnɡ西xi。相xiānɡ信xìn大dà家jiā以yǐ后hòu会huì越yuè画huà越yuè好hǎo,越yuè说shuō越yuè棒bànɡ!那nà么me,给ɡěi今jīn天tiān的de作zuò文wén取qǔ个ɡè什shén么me题tí目mù呢ne?《自zì己jǐ画huà的de画huà》,真zhēn好hǎo!
老师告诉我们可以画自己想画的画,我太高兴了!我马上拿出画笔认真画起来。
糖画的作文 第5篇
卖艺人在中山公园里经常能看到,有拉二胡的,有写毛笔字的,有吹糖人的但最令我敢兴趣的还是前几天遇到的卖糖画的老爷爷。
那是一个小铺子,我刚来到铺子前,一股糖香扑鼻而来。“小朋友,你要什么呀?”我听后抬起头,铺子的主人是一位老爷爷,他是卖糖画的,他两鬓头发花白,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也许是他曾经不停地握着勺柄造成的。别看他老,脸上却是满面红光,眼睛虽小,却透着矍铄的光芒,看到铺子里的糖精致的糖画也许你们都会禁不住啧啧赞叹。
树荫下,我攥着手里的零花钱,忍不住又来到爷爷的铺子前,说“爷爷,给我来只大公!”爷爷听后先应了声“好喽!”手里就开始忙活起来,只见他先从桶里抽出一根竹签放到光滑平整的大理石台面上,然后握住勺子根从糖桶里一搅和一大勺粘稠焦黄的糖稀涌上勺子,老爷爷看了,取出带糖稀的勺子,嘿,一只大公鸡需要用这么多糖稀,在怕用不完不,可老爷爷并不慌,也不手抖,只是将举着的大勺子一斜,糖稀立刻如瀑布般倾泻下来。他倒也不急,手在原地停了一会,我还以为老爷爷紧张得一下忘了下一步。就当我刚回过神来,一个大大的头呈现在我面前。真是神来之气!可他又突然娴熟的舞动起勺子来,糖稀也竟有粗有细,粗如绳,细如丝,他又一顿,我还以为完了,可他又开始画了起来,这次,他是在画鸡的羽毛部分,勺子在空中如雄鹰盘盘旋,滑翔,一只大鸡已是栩栩如生。爷爷将勺子晃了晃,一提,勺子里已无一点糖稀,最后他再拿出一根竹签,往又打又圆的脑袋上轻轻一点,一只眼睛就出现了。爷爷先等了一会,再用铲子往边缘一拨,一只大公鸡毫发无损地来到我的面前。只听旁人说道:“这小家伙真是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啊!”我对爷爷说了声谢谢,无意中触到爷爷那双清晰又含笑的眸子,在望着晶莹透亮、图案精巧的糖公鸡,久久不忍吃掉。
看着这位画糖人技艺已经炉火纯青的爷爷,再想想其他一些爷爷,太阳变大了,风更强了。是啊,那些坐家里的爷爷们在空调房里舒适的安度晚年,可那些卖艺人却严寒酷暑都在卖艺挣钱,心里不禁一颤
糖画的作文 第6篇
画糖老人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不仅有小孩还有大人,人人手上都有各式各样的画糖,栩栩如生的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每个人脸上都有丝抹不掉的笑。
挤进人群,我踮起脚尖看到了这个画糖人,他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样子,头发灰白,留一缕山羊胡,洁白的衬衫上嵌着几个金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一缕缕金色的的光,那双大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不,画糖老人把刚烧好的糖稀往上一浇,金灿灿的糖稀嵌在大理石板上,那金光惹人的画面仿佛把我带进了童话里面的世界。一丝丝金闪闪的糖稀从勺中流出,好像一条条金色的瀑布,他以糖代墨、以勺代笔,几笔下来,一条龙、一只松鼠、一只兔子,竟魔法般被他勾画的栩栩如生,流着口水的我当时就被震撼地目瞪口呆。他的手悠然摆动地又好似一只小鸟,在空中舞之蹈之,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一顿一抖,悄然有趣。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次的摆动,那金丝就会在大理石板上“叮――”的一响,极是好听,划过大理石板,立刻匀匀实实一道道金线,金的透亮、金的辉煌。看,正说着这会儿又做出了一只大蝴蝶。
我看呆了,目不转睛地望着画糖老人手中的画糖,小声地问:“老爷爷,能不能给我做一只凤凰?”
“好!”画糖老人笑着对我说,笑容是那样的慈祥。
他娴熟地拿起小铁勺,在大理石上挥舞,那高扬着的凤头真是精神,凤身上牵出的花纹也真是精致。我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刚刚做好的凤凰,我旁边一个小男孩可能也和我一样看得入了迷,一不小心把一小片糖浆碰洒在了凤凰上面,那个小男孩吓得躲到了一边,我大吃一惊地立在那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画糖老人没有慌张,拿起木杆,一下、两下,洒上去的糖浆立刻变成了一朵大花,真是有“画凤点睛”之笔啊!
我非常不舍地开始吃着我的画糖,味道好吃的我不禁说:“真甜啊,真好吃。”画糖老人笑着说:“看你们吃画糖的时候,你们啊,是甜在口中,我呀,是甜在心里。”直到现在想起来那一幕幕,我嘴边的口水总是不听话的流出来,在夕阳下,金灿灿的画糖还有画糖老人慈祥的笑容,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撇画的变化 第7篇
龙江县实验小学杨旭明
今天我给同组教师上了一节《撇画的变化》写字课,觉得上得比较成功,是一节非常扎实而又实用的写字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在良好习惯培养
写字课前几分钟,就齐背<写字歌>,提醒学生准备工具准备写字,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写字时,更是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并且不断巡回检查,同时也要求同桌互相提醒,教师也勤督促共同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二、重在写字兴趣激发
要让生性好动的学生喜欢写字,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推进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师书法作品,学生的作品及传统的书法名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适时的范字示范书写,适时对学生的及时赏识等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变“要我写字”为“我要写字”,变“苦写”为“乐写”,变被动写字为主动写字,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重在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中,改变了以前的示范、练习、讲评的灌输式教学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讲生成问题、当堂训练整体达标、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新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即有知识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又给学生创造出了一个宽松、愉快、自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即轻松又愉快的学会新知,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教师变成配角。
四、重在激情赏识表扬
“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爱学生就要捕捉、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运用表扬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学生成功,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说一些建议性的或鼓励性的话语,如一句“你说的很准确、很到位”,或“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或“努力吧,成功在向你招手”,“你这个字撇再直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这些都可以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的话语,还把课堂分成小组,进行优秀小组评选和优秀个人评选等并把老师的毛笔字作为奖品,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提供了练字的范字,使他们爱写字而且乐写字。
捺画的写法 第8篇
一、教学目标 :
1、掌握多种捺画的写法。
2、掌握汉字的构字原理,写好带有捺画的字。
3、体验书写的乐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捺画的运笔方法。
三、教学难点:捺画的轻重变化规律。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交代任务
1、复习写字要求,背诵《写字歌》。
2、课件滑梯图,看看滑梯特别像我们汉字的哪个笔画?(捺画)导入新课。
3、揭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新课,突出重点,点拨难点
1、捺画的分类:斜捺、平捺、反捺。
2、教学斜捺的写法。
(1)、观察形态,说出书写规律,(轻顿笔,行渐重,捺角处,停一停,慢出锋)
(2)、师范写斜捺,生观察,感受捺画的运笔方法以及它的轻重变化之美。
(3)、生练习写斜捺。
(4)、掌握构字的原理,写好带有斜捺的字,通过写字学做人。
3、教学平捺的写法,方法同斜捺的教学方法,重点学习走之儿旁的写法。
4、教学反捺的写法
(1)、教学反捺的应用规律。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画,通常把不是主笔的捺画写成反捺。
(2)、反捺的写法教学同斜捺。
(三)、课堂练习,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写自己喜欢的带有捺画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名帖欣赏,激励学生,刻苦练字
1、师导入:其实在不同的字帖当中,捺画更是千姿百态,很值得欣赏。
2、学生欣赏带有捺画的名家字帖。
咬画的作文 第9篇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别的作文课,一起来学习――咬出来的画!”林老师刚一说完,底下的`同学们就议论纷纷:
“什么?画是用笔画,用牙咬白纸?”
“这咬,能用什么咬呢?”
“别急!”林老师面带微笑地拿出来一袋小饼干,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林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完之后,我们知道了,林老师让我们用牙把饼干咬成一幅画。林老师给我们做示范,我们看她咬,老师边咬边说:“恩,真好吃!”老师咬的像小船,我们垂涎三尺。
该我们出手的时候了,我咬的是刺猬跳伞。其他人也不甘示弱,这边咬,那边咬,有一个人他咬了一个车子,因为他从小坐车,全班听了都哈哈大笑。
画的人生 第10篇
情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
画毕,他拿去操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只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为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记号。晚上,情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情决定换一种方法。他又画了同样的画拿去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当情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画笔,如今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画的启示作文 第11篇
正在我的意扬扬的时候,妈妈说了一声:“慢着!”我被吓了一跳。妈妈说:“下面我要考考我们未来的小画家。”听了妈妈的话,我便摇头晃脑地骄傲起来:“我什么都会了,你尽管考,我奉陪到底!”妈妈出了第一道题:画猫。“小菜一碟!”我拿起笔“刷刷刷”画了几下,一只可爱的小猫便跃然纸上。第二道题:画狗。我又拿起画笔“哗哗哗”涂了几下,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狗便跳到我们跟前。妈妈笑着说:“第三道题你可要小心点儿,这可是难上加难的呀!”“你出吧,没问题!”我满不在乎地说。“好,有勇气!那你就画皑皑的白雪吧!”我刚提起笔,便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那银白色的晶莹世界出现在我脑海里,可我就是画不出来。我皱着眉,心乱如麻。“怎么样?不行了吧!告诉过你,这可是难上加难的`呀!以后可别再骄傲了,学无止境,你还有许多东西要学哦!”听了妈妈的话,我惭愧地低下头,脸上火辣辣的。
从妈妈的教诲中,我终于明白我的这些本领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怎能沾沾自喜呢?今天的作业虽然做完了,但我没有放松,一个人在房间里又画又写。妈妈的话始终在我耳边回荡,我觉得自己的功底很浅很浅,要学的知识很多很多
画的成语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