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
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精选7篇)
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1篇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一)世界上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蓊蓊郁郁,有人看到的却是树梢上的毛毛虫。仰望同一片天空,有人看到了乌云朵朵,而有人却看见那藏在乌云后的太阳。学会欣赏,你的周围才更加美丽;学会欣赏,你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才有东坡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才有王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才有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学会欣赏,便发现身边充满了美景。
学会欣赏,不仅仅是学会欣赏美景,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总统在危难之时,毅然任命了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将领。当时舆论大哗,人们说“昏君”用“庸才”,北军完了。好多人晋见林肯,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不为所动,坚持任用格兰特,而结果证明,正是由于对格兰特的任命,才成了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取胜的转折点。林肯懂得欣赏格兰特的优点,才有了北军胜利。是呀,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闪光点,而不是因为别人有缺点就否认,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价值。
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欣赏。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我们切忌“捧杀”!伤仲永的>故事不就是不会接受欣赏的恶果吗?现在也有许多神童被埋没的教训。面对他人的欣赏,我们应该要反问自己:我为何被欣赏?这样你便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我配不配这样的欣赏?这样你又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向周围看去,到处都是可欣赏之人,你就能持久进步。
学会欣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去欣赏事物好的一面。欣赏你的对手,他便是你努力的动力;欣赏你遇到的困难,它就不会再是你的绊脚石,而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块基石。学会欣赏,你会发现,世界在对你微笑。
学会欣赏吧,你才会不断进步;学会欣赏吧,你便可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二)从古论今,影响我们这群城市里最渺小的平庸人,无非就是一些了不起的名人了。而我今天要说的,恰巧就是这些人,这些改变人类集体命运的伟大人物。
先说说在军事方面鄙人最欣赏的一位长官——隆美尔。即使他在二战时为元首效力,但这绝不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绝高的地位。隆帅有着“沙漠之狐”的美誉,他也是历史上一颗夺目长存的星,按照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了。不得不说的,还有他精妙的战术令人叹服。以上应该就是他吸引我的原因了吧。
南非的黑人领袖曼德拉也是我欣赏的人物之一。他的毅力是常人不能达到的,这种执着的精神感染着饱受屈辱与压迫的黑人们,让来自人民的力量得到了又一次的升华。由此,我又想到了诗人海子的一句名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曼德拉在罗宾岛被监禁的那些艰苦日子里,还能写出一本融聚着无限正能量的自传体《漫漫自由路》,这也体现出他崇高的精神品质。南非国父,谁与争锋?
论我大天朝的能人异士,最属我意的便是明国时期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几篇文章叹出民间疾苦,世态炎凉。《药》和《狂人日记》在我眼中最为优秀。先生的文章一般都有两层含义,而这些文章中的字字句句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热枕与忧国忧民的内心痛苦,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他炽热发烫的心。如果说是鲁迅先生推动了
当代文学的发展,不如说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他的一生。我认为,他是笔杆上的勇士。
最后一位,想必大家都熟悉,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梦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算没有宽裕的家境,没有天才的头脑,但我们拥有精神财富。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远比容易得到的要宝贵和实在。“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其实,超越自我才是对自己真正的欣赏。
我们可以去欣赏,也可以去超越,当然如果你有这个本事的话。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三)我是一朵云,天真。
不想烦恼,不想痛苦,从不向健康是什么,更不知学习是为了什么,我快乐的上课,更快乐的下课,再快乐的休息和放假,害怕老师拖堂,更害怕老师打骂,我会哭,也会笑,不想着离开父母的怀抱,只是想着外面的世界像阳光,像彩虹,像钻石,多姿多彩,无忧无虑。
不知为什么,我好怀念过去的开心和洒脱,不懂什么叫社会,不懂什么叫人生,妈妈骂,我听,爸爸夸,我笑,那时的我就像一根洁净的白鞋带,天真,无知,欣赏自己的可爱!
我是一星月,渺小,无力。
全想烦恼,全想痛苦,不想思考健康是什么,不想试着谈论学习是为了什么,我无法快乐的上课,无法快乐的下课,更无法快乐的休息和放假,不怕老师拖堂,不怕老师打骂,我不会笑,也不会哭,只想着离开父母的怀抱,只想着妈妈嘴中那个人情世故和无比险恶的社会,像黑布,像牢笼,像烤箱,毫无情趣,毫无快乐。
不知为什么,我多了几分沉静与思考,拉住窗帘,闭上门窗,听着那些自以为不错的歌曲,幻想着未来,是中考失败,还是自甘堕落;幻想着如今,是悲伤不断,还是前途渺茫。我多了几分惆怅与担忧,不懂担心什么,也不愿去想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尽管事事都去做,却从不想着做好。那时的我就像一根打了一个结的白鞋带,渺小,无力,欣赏自己的惆怅!
我是一轮日,耀眼,明媚。
忘记烦恼,忘记痛苦,开始思考健康是什么,开始探索学习是为了什么,再次快乐地上课,再次快乐的下课,再次快乐的休息和放假,不怕老师拖堂,不怕老师打骂,我会哭,也会笑,只想着离开父母的怀抱,只想着外面的世界像阳光,像彩虹,像钻石,多姿多彩,无忧无虑。
不知为什么,似乎豁达了,似乎想通了,现如今的我,不逃避,不放弃,敢于去拼搏这个复杂的人生和环境,我要抬头,我要抬头!现在的我就像打了许多结的白鞋带,结实,坚强,欣赏自己的勇气!
回首过去的我,一波三折,就像一条摸爬滚打的鞋带,只有疙瘩越多才会越来越精彩!哦,欣赏自己,真好
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2篇
由此可鉴,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蔡的诚意和胸怀最终说服了陈独秀,使他决定将《新青年》从上海搬到北京。后来,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手的毛头小伙。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因为蔡元培的人格高度,才成就了这段佳话。后来,在“兼容并包”思想的烛照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等,都云集其麾下,也正因为如此,才造就北大的一代辉煌。
1852年秋,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两岁丧母,七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他刚跨出学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几经周折,屠格涅夫找到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信笔涂鸦,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身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这个因被他人欣赏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人,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欣赏者,心中必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因为懂得欣赏,我们才有可能在被玫瑰刺伤手指后依然高兴而不心伤。张爱玲长得并不玲珑,但她那由内心散发出来的孤傲和才气曾令多少人惊羡与赞美;三毛也绝非俊秀,但她那梦中的撒哈拉又令多少人痴醉与沉迷;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身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维世事万物皆有它的归属,我们完全不必苟求尘世中的任何一个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他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懈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回头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企盼,恐怕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
之于芸芸众生而言,我们都不过是红尘中的一粒微茫,在俗世中浮沉与幻灭。所以,我总希望自己能用平易的目光欣赏有幸遇见的每一道风景。远处的,新教育宗师朱永新,思想的行者肖川,新锐教师凌龙华、铁皮鼓、王开东我非常欣赏。近处的吴非、孙双金、杨瑞请我也非常欣赏。从他们身上,我更愿意相信: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你的付出,决定了你的收获;你的视野,决定了你的境界。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最美的景致似乎都生在彼岸。我却愿意以一颗轻盈的诗心,满怀喜悦地欣赏此岸风景,遥望彼岸风光。
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3篇
依据编者“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 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 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通过这门课, 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的意图。我以为教材本身所安排的八个单元“话题”既是重要的小说知识点,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点, 更是每个单元的导读点!正确的做法就是, 围绕单元话题, 结合文本阅读、思考和实践来组织学习, 我把它称作“话题”导读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来简述之。
一.由话题来统摄文本“咬定青山不放手”
《外国小说欣赏》安排的八个话题, 用其特有的内涵、魅力, 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让学生对西方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欣赏小说的新路数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也符合教科书的编撰特点。以此为纲, 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 而且还能教给学生一些解读小说之法, 使之对小说的分析推向纵深, 一举多得。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安排的话题是“叙述”,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可教的基本内容有: (1) 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2) 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3) 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4) 体会《桥边的老人》中对话设计言简义丰的特点和推动叙述的作用。 (5) 领会课文的主旨。在这些纲要的指导下, 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 (1) 投影《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的片断, 请学生说说小说的叙述角度。 (2) 在讨论中由学生交流叙述角度的有关知识, 总结两种角度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 让他们明白叙述的角度对小说的感染力。 (3) 复述概括《桥边的老人》的情节, 明确叙述角度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小说的新认识。 (4) 结合本文的叙述腔调“显示”来具体体会课文中对话设计的张力。 (5) 从简单平静的“显示” (冰山原则) 中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6) 在小说的其他对话中寻找个性化的发现, 读出多元化的感悟。
《桥边的老人》是一篇独立自足的小说, 它有无数个欣赏的点和面, 但编者恰恰将它编在“叙述”这一单元里, 这是为什么?王荣生认为:“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 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 这就是例文的性质。”可见其合理处就是把它做为教“叙述”的一个典型之例,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而反映战争的罪恶这类题材的作品学生定然读过一些, 可本文作者的高超之处在于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 叙述了一位躲避战乱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的遭遇,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战争让老人走开, 动物留下?还是让老人也留下?”特别是这位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 战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又让他陷于战火之中, 这情景和形象深刻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无庸置疑, 这种“现在进行时”叙述给读者一种“亲历”之感, 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 一个真实的特写。更何况这个文本在这一单元叙述话题中除了阅读欣赏价值, 还有话题的质地叙述腔调之一“显示”的魅力的一面, 让读者在阅读时独自面对一段生活, 面对一个人、一件事。这种冰山式的冷静的叙述, 更具有客观性, 更增强了读者谴责与反思的力度。这就是“叙述”的效果, 也是将这作为导读之“纲”的魅力。
“小说是一个艺术空框, 不同的读者可以往里填充不同的东西, 也是一座蕴涵着无穷可能性的宝山, 不同的游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可见, 以“话题”为导读之纲, 便不必担心踏上重视技术知识而忽视学生内心感受的文学教学歧途, 更能理性促成学生的文学认知。
二.在课堂中渗透思考“润物尚需细无声”
“本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了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 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延伸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这一特性决定了这些思考题同传统教材的“思考与练习”不同, 我们不能以巩固、补充的手段来待之, 我们要将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于教学环节之中, 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 安排了两道思考题, 其中一道是:“《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人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渗入感性认识:
(1) 《牲畜林》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独特的构成方式即在情节上设置危机。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几次危机障碍? (2) 这样反复设置障碍你觉得有必要吗?会不会累赘? (3) 这种重复递进的“延迟”结构有什么好处?这样便将思考题无形地融于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生动的文本中匡正结构认识、触发心灵感受。
将思考题悄然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阅读主题自然不会分散, 课堂自然紧凑而不懒散。更为重要的是, 课后的思考题很多是我们理解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也是我们将文本与实际相联系的契机, 紧扣这些思考题会让我们获得超越文本的惊喜。
三.以灵活来训练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外国小说欣赏》的实践题有写作练习的色彩, 注重读者阅读体验, 且设计得新颖巧妙。这显然不是学生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有效的实践呢?我以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 可以根据实情随机应变, 这样方可让学生能够思接千载, 神游万里。
其一是灵活地将它设计成思考题, 自然地渗透到阅读过程中。
第三单元的课后第三题:“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 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 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组织如下探讨:先用投影 (幻灯)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来浸润学生。同时我运用巴金的话作引子,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 他掏出燃烧的心, 给人们带路, 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假设想象两个问题, 谈个人的感悟: (1) 假如你是族人, 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 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遇到的困难。 (2) 假如你是族人, 你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将实践题化于课堂内, 并将此设计成探究题型, 可以说是激起一滩“活水”, 自然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源头。
其二是有目的的将它作为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
如第五单元的课后第三题:“以太阳高悬, 却下起了大雨。阿三正在打猎, 一只兔子从他面前跑过’为开头, 写一个800字的情节紧张动人的故事。”很显然如果将这实践置于课内的话, 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肯定不够。为此我将其设置于课外来完成, 这样可充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其三是根据学生的情况, 巧妙地将课后的某些实践题进行转换。
课后的有些实践题不合学生的口味, 学生也不爱写。比如, 在“场景”这一单元, 思考与实践中的第三和第四题。这些题目难度大, 花费时间多, 学生也不喜欢, 为此我们老师可以巧妙地做些处理, 可将第三题换成对吵闹环境和幽静环境的生动描写, 也可以换成其它叙写加描写性的文章根据学生的喜好, 灵活地转换有些实践题, 会再次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以话题为导读阅读时, 我们一定要避免纯理论的知识性教学, 要悄然地将理论融入文章内容的教学中, 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 又不觉得枯燥;同时要根据选修课的性质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为主, 让他们在动脑、动手、动笔中, 完成对小说的感受与领悟。
本期话题:我欣赏的作家 第4篇
指导教师:姜诤
【虫虫的话】
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心中都有他最欣赏的作家。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有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灯。就是这些灯的指引,使我们开始热爱文学,热爱生活……让我们听一听南宁十中的书虫们讲述的他们最欣赏的作家——
书虫曾楚苹:
我欣赏的作家不是缠绵悱恻的琼瑶,也不是敏感细腻的三毛,更不是打着“私小说”旗帜的陈染,而是那位年纪轻轻的郭敬明。
我是从《幻城》开始欣赏他的。他那豪放不羁的文笔把整部小说写活了。这是一部很难得的幻想小说,我很佩服作者的构思,它的美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那里面的爱、恨、痛、责任和自由,还有那些支离破碎的爱情,给人触及灵魂的震撼。
其实,郭敬明的作品,我读得不多,对他本人也知之甚少。我之所以欣赏他,是因为他脱俗。除《幻城》之外,我还读过他的另一部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就像作家张悦然给他作品的评价:“像是冰澈的溪水,流淌在白色之上,幸福之外,他流经每个人的心灵,我们所有人都能这样轻易地打捞起一个似曾相识的梦境……”在小说里,他对朋友的信任,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都打动了我。
书虫朱健婧:
很多人都喜欢郭敬明,但我觉得可爱淘更可爱。最近兴起的可爱淘之风可谓是刮遍了中学校园!我也是她的书迷呀!她的得意之作《那小子真帅》及《狼的诱惑》大卖特卖。酷酷帅帅又有点小孩子气的智银圣;极具搞笑细胞,有着丰富表情的哲凝;拥有王者霸气,又帅味十足的君野,这些人物可是拥有不可计数的FANS呀!
可爱淘的作品虽然没有鲁迅和朱自清的作品那样有深度、有内涵,但是,可爱淘的作品通俗易懂,使人感觉书中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当然,由于她描写的是一些另类学生的生活,如果你太过向往此类生活,因此走上不归路,那就后悔莫及了。
虫虫:是啊,书上那些主角的动人爱情,会使我们着迷,但假如因此也去模仿追随,影响了学业,就是得不偿失了。
书虫李进威:
你们喜欢的是当代作家,我喜欢的是古代作家施耐庵。
以前,有人问过我文字的魅力有多大,我以为文字没有多大的魅力,说白了,就是把自己想说的东西告诉其他人罢了。可自从看了《水浒传》后,我便大彻大悟。施耐庵真可谓是妙笔生花,把水浒108个好汉描写得栩栩如生。无论是及时雨宋江的重情重义,豹子头林冲的忠肝义胆,还是黑旋风李逵的直率勇猛,都浓缩在一字一句里。只是几句对人物特征或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就能把一个人活活摆在你的面前,且词尽而意未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虫虫:如果以后再有人问你“文字的魅力有多大”,你就可以告诉他:“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你就知道了。”
书虫莫青云:
我想谈谈我喜欢的外国作家雨果。
我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小说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雨果在处理故事情节方面,可以说是匠心独运,但同时雨果还是一位思想家,我所看到的已不是小说情节本身,而是更多。全书的感情基调阴暗惨淡,但在“新婚之夜”这一章里,作者插入了自己的童年回忆,正像译者所说:“这是阴影中的亮点,暴风雨前片刻的宁静。”可我更觉得这是维克多为小说注入的一点安慰,以便给人更大的冲击。
自此后,我爱上了悲剧小说,一味地找寻更能给我情感冲击力的作品,却再也找不出了。
书虫刘璐欣:
谈到雨果,我忽然想起他在《巴尔扎克葬词》中说的一句话:“在最伟大的人物中,巴尔扎克是第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巴尔扎克就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巴尔扎克出身平凡,家境不是很好,使他生活雪上加霜的是,从商后生意一败涂地,债台高筑。因此,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创作,就这样,一部《高老头》横空出世!
小说里的高老头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女儿。他溺爱两个女儿,为了满足她们可耻的虚荣与可鄙的享乐,付出了所有的钱财。可最终,他却什么也没得到,甚至连死前想见见女儿的心愿都无法实现。这不得不让人们为高老头悲叹。然而,我们是否也该为巴尔扎克悲叹呢?他为了生存,为了还债,一生劳累奔波,而最后却无声地离去。当然,值得欣慰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
虫虫:不论是《高老头》还是巴尔扎克,都将被人们永远记住……
书虫刘容芳:
要想读到优秀的悲剧作品,不难。高老头的命运是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是悲剧。
莎士比亚是英国16世纪至17世纪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中国某位戏剧家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又惊又喜的巨人。”读他的《哈姆雷特》,感人的地方实在太多,他以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爱、英雄和弱者融为一体的描写,塑造出了那充满悲剧美的哈姆雷特王子。
如果莎士比亚的作品化为一只鸟儿,他飞翔的羽翼发出的光芒是非比寻常的;如果莎士比亚的作品化成一棵树,不论是枝繁叶茂或是黄叶纷飞,都会是最感人的风景;如果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一朵白云,无论在蔚蓝的晴空还是在密布的乌云间,它都显得那么明亮,让人流连忘返。
哈姆雷特曾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常常想,生与死就在片刻间,选择悲剧或喜剧,都是由自己的心境决定的,不是吗?
虫虫:气氛有点凝重啊,谁来谈谈喜剧作家呢?
书虫张鑫:
我来谈谈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和他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吧。
这本书主要是以马克·吐温的少年生活为背景写成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镇。主要人物汤姆·索亚,是马克·吐温少年时代的缩影。因此,像逃学啦、给长辈添麻烦啦,都写得十分逼真,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仿佛自己是汤姆一样。这本书是非常幽默的,而正是因此我才喜欢上马克·吐温。他笔下的汤姆,是个鬼精灵,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在教堂里给他们举行葬礼时,他们却躲在教堂上面的杂房偷听。
说到幽默,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位中国作家钱钟书。有些人喜欢钱钟书,认为他在《围城》里所表现的幽默是恰到好处的,我却认为不然。钱钟书的幽默尖酸、刻薄,得饶人处也不饶人。而马克·吐温则不然,他即使是在最愤怒的时候也不失一份温情。如果说钱钟书的幽默是冷幽默的话,则马克·吐温的幽默是温幽默。
虫虫:冷幽默?温幽默?张鑫的感觉真的很独特啊。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5篇
记得那个寂寞的午后,五岁的我独自徘徊在舞蹈室门口,老师说,要在这里选六一汇演的小演员们。在一阵激烈的竞选后,我被无情地拒于门外,原因竟是“相貌平平,资质一般”,年幼的我心灵顿时遭到了刀割般的创伤。隔着窗玻璃,我痴痴地望着翩翩起舞的同学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我扭过头,决定不去看它。夕阳下,我目送这群幸运的“小演员”们嬉笑打闹着走出校园。母亲因工作繁忙而迟迟未来接我,我独自坐在空荡的台阶上画画。
“岚岚,在画画呢!”一个亲切的声音传来,是门卫室的阿婆,她微笑着,脸上布着浅浅的皱纹,稀疏的一丛黑发飘着根根银丝。每个无人来接的傍晚,她总是陪我度过夕阳下的时光。
我朝她点了点头。
她走过来,指着画中的小人问我:“岚岚,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呀?”
“哦,她在跳舞,快乐地跳舞,我多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样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啊!”我抬头望着天空,眼里闪现出美好的憧憬。
“呵呵,阿婆觉得呀,岚岚做什么都行,阿婆就特别喜欢岚岚画画,岚岚画得真好,岚岚一定要继续画下去。”
“真的吗?”
“是呀,阿婆希望有一天,岚岚也能站在领奖台上拿到属于自己的奖项,比那些舞蹈演员更出彩呢!”
“好,那么阿婆要在这儿等我,等我拿到了奖状,第一个送给阿婆!”
“好嘞!”
“咯咯咯咯”夕阳下,我们快乐地笑起来。
我依偎在阿婆的怀里,望着天边的云霞渐渐退去,橘红色的光辉笼罩了我们。
从此,我更加努力画画了。像阿婆说的那样,我学得很快,老师也经常表扬我。上了小学后,我凭自己的努力,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画画比赛,并荣获第一名。当我拿着这张奖状再回到儿时的幼儿园时,幼儿园已经搬走了。我再也见不到慈祥的阿婆了。我紧紧攥着奖状,流下了泪水。
如今,我参加了很多比赛,奖状无数。但我知道,在画画的道路上,是阿婆的鼓励与欣赏,让我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在我遭受寒流时,是阿婆伸出双手,庇护了一个孩子无助的心,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欣赏800字小学满分话题作文 第6篇
一阵秋风吹过,透出一丝萧瑟的气息。声旁枯黄的树叶翻飞着落下,而后又被风吹远。
正亦如我此刻的心情。我沮丧地低着头。没有人会过问我的消息;没有人会关心我;更没有人会和我做朋友。正是因为我毕业于这样一所三四流学校,我在别人的心目中地位总是很低,我总是不比别人优秀。所以,我觉得我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了。
在车站,我像以往一样等待着公交车。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一个小女孩快速地跑往车站。我拍了拍她的肩膀,指着她的鞋子说:“诶!你的鞋带掉了,快系起来吧,小心跌倒了。”我担心地说道。她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然后蹲下身将自己的鞋带系好。而后对我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说了声:“谢谢!”我的脸瞬间红了起来。我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会得到这么好的一个回报。
终于,公交车来了。所有的人都往上挤。车内水泄不通,人声嘈杂。我眼疾手快,抢了一个座位正窃喜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就站我旁边。他看着都已坐满的座位,就无奈的站在那里。我连忙站起,轻声地对他说:“老爷爷,您坐这吧!”他看了看,笑着说:“没事,你坐吧,我站着就好。”我着急地说:“真的没关系,我家很近,很快就能到的。”只见老爷爷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坐下了。他对我露出一个微笑,和蔼地说:“孩子,你真懂事。”车上的人也同样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感觉自己的脸又红了。
我突然发现,自己做的其实很好。有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伟大。我都得到大家的微笑了不是吗?我都得到大家的羡慕了不是吗?其实,我真的很棒。
所以,多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没有错,它只会带给你更多的自信。
欣赏800字2
在这茫茫的大千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然而,人只不过是其中渺小的一种,但是在人的小小世界里,欣赏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一门艺术。
在所有的人当中总有“优劣之分”。然而这“优劣之分”只是取决于学历、工作,看假象却不注重内在。
在我们的初中生活里也是这样。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好学生指的是成绩好,守纪律的学生,他们的确好,但是坏学生就这真的坏吗?
我们班的男同学喜欢用好学生来称呼女生。他们看着好学生,学习着好学生,模仿着好学生,他们何尝不想当一位好学生?但是,他们为什么想当好学生,因为他们欣赏着好学生,欣赏着他们的为人处事,做事风格。可是,他们并不自卑,他们照样的和女生的谈笑,认真上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自己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他们也欣赏着自己。就像社会上从三四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欣赏着自己,学习欣赏自己。
同样的,有些女生喜欢用“坏学生”来称呼男生。我想说的是:他们就真的坏吗?他们只不过是活跃一些,学习成绩不好一些,但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在一些“好学生”当中,会因为别人发生一点点小事就嘲笑,甚至是“善意”的讽刺,但是在“坏学生”值班费,他们总是尽自己能做到的去帮助他们。不能否决的是,他们乒乓打得好,篮球打得好,跑步跑得快,持久力强,思维活跃,鬼点子多这些都是我们该学习的,我们也应该欣赏他们呢,欣赏他们的活泼,直率。就像社会上那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也要欣赏别人。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好: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在生活当中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欣赏别人是一门学问;欣赏自己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自信。欣赏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欣赏800字3
栀子花开的美丽,洁白无瑕。人生也如栀子花开,展示其纯洁的美丽。
孔雀开屏的美丽,令人炫目。人生也如孔雀开屏,展示其美丽的多彩。
蝴蝶轻舞绿丛的美丽,令人遐想。人生也如蝴蝶展翅,放飞其美丽的梦想。
其实,生活是美丽的、多彩的、充满梦想的,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有发现自己理由,就有向人展示自己的机会。相信自己吧:你的一个笑容就是冬日的暖阳,能融化那结在心灵的坚冰;你的一个眼神就是春天里的一缕东风,能唤醒在人心已经枯萎的绿意;你的一句问候就是夏日里的一瓶清凉剂,能抚平积压在人心的纠结;你的一段感悟和独白就是大江上的一盏航灯,能指引人们安然渡过人生的激流险滩。这些都是你的美丽,不经意中的美丽。
希望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能知道自己的魅力。凭这魅力,大雪压不弯,狂风吹不倒,险壑飞渡,青云平步;凭这魅力,能展示自己的美丽,放飞青春的梦想。
欣赏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欣赏自己,才有真正快乐的生活,愿“学生园地”这个小小的版块,为你提供欣赏自己进而欣赏他人的大舞台。
欣赏800字4
生活在这个复杂而又繁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遭受到周围人对你的不同眼光。有羡慕的、嫉妒的、喜爱的、欣赏的、讨厌的。
在我所学习和生活的校园里,我每天都会看见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眼光来对待未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
甲是我以前的同桌,学习也算是中等的,略差我一点点,可他从不气馁,一直把想要取得好成绩作为他学习的动力,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作为目标,每天规划着今天该干什么,提前做好作业、认真复习等。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期末考试上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见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欣慰、满意、高兴、激动,我也很替她高兴,他终于成功了。老师的眼光里是欣赏的,同学的眼光了是羡慕的,而我却是不一样的欣赏。
乙是我的好朋友,虽然他的学习不太好,但她的性格开朗大方,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差生而自暴自弃。每每当她周围的人遇到挫折时,她总是可以很快的帮助他们,替他们分忧。那时,我看着他那张天真无邪的脸,眼光是欣赏的、敬佩的。一回月考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他的成绩出乎寻常的不理想,我生怕她难过,于是走过去想要安慰他,但没想到的是,他却笑着对我说:
“放心,我没事,只是这回月考不好,我就当它是一次我对只是的掌握程度不够,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我自己努力了就行了!”
听着他的话,我自愧不如,以前我自己知道我考了那么差的成绩一定会要死要活的,而乙却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则是我所达不到的。
我隐约记得马云这样说过:“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是啊,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足!
欣赏800字5
学会欣赏,不仅是欣赏他人,更要欣赏自己。
题记
许多人都懂得欣赏,但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去欣赏他人,而没有真正的欣赏过自己。
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不要一味地羡慕他人的好,也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
在时光的长河中,你有没有欣赏过自己,发现自己唱歌比别人动听,发现自己画画比别人略高一筹,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显得突出,如果没有,那么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身上的长处。其实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只是你自己没有好好的去欣赏,眼里都是别人所拥有的。
即使你学习不如别人,但是你在其他方面一定比有别人更好的,甚至是其他人所没有的而你却有。不要因为在某一方面比别人落后而放弃你自己,是自己陷入深渊。你要发挥你自己的长处,把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当你感到绝望时,请回过头来欣赏欣赏自己;当你要颓废时,请回过头来欣赏欣赏自己;当你失落时,请回过头来欣赏欣赏自己,这会使你更有信心。
人们只会去欣赏那些开放的鲜艳美丽的花朵,而又会有谁去欣赏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呢?那些小野花虽然没有那么美丽,那么鲜艳,只是小小的一朵长在路边,虽然无人问津,但它懂得欣赏自己,所以它才开放出小而美丽的花朵。
懂得欣赏他人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只是一味地羡慕他人而让自己变得郁郁寡欢,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欣赏为话题的800字优秀作文 第7篇
一、李清照
铛铛马铃席卷了她前半世的欢乐,杨柳依依却抚乱她的离情别绪。朱颜未改,只是心已变。一代奇女李清照造就了我。我是何物?我是她笔下的“人比黄花瘦”;我是她笔下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是她笔下的“载不动,许多愁”;我是她笔下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美丽,她的才情,她的昭华都被我一一包含。东篱把酒黄昏后,是我的凄凉;路过汨罗江畔,写就《夏日绝句》是我的怀念。但是,我不懂,如此美妙的我为何渐被人们淡忘?!有多少人能把《武陵春》、《醉花阴》背的朗朗上口,又有多少人能在闲适的午后将我欣赏。我是易安灵魂的沉淀,然而却少有人将我敲醒。
请欣赏我。
二、苏轼
起舞弄清影,我婀娜的腰肢在苏轼大文豪的明月几时有的感叹中诞生。我见证了他的大半生,他的痛苦悲愤与欢乐高兴。东坡的才华在“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寓意里;东坡的才华在“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乐趣里;东坡的才华在“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伤里。它们凝结成了我。我是东坡精神的化变,然而却少有人将我读出。
请欣赏我。
我,是诗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丝带,是中国漫漫历史画卷的宝石。时至今日,我风韵犹在。但却被人们一次次的遗忘,没有人来欣赏我,没有人来体会我,没有人来领悟我。有谁?!才是我真正的伯乐。请欣赏我,中国人,我将陶冶你们的情操;请欣赏我,中国人,我将改变你们的处世态度;请欣赏我,中国人,我将宽阔你们的胸襟。
欣赏话题的作文800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