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音乐教案
我的祖国音乐教案(精选13篇)
我的祖国音乐教案 第1篇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周静
审核:王帅 课题:赏析《我的祖国》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够背唱歌曲
2、能说出歌曲中节奏快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
3、了解歌曲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导学重难点】体会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学法提示】调动情感,感知歌曲 【导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首歌曲《同一首歌》
1、齐唱
2、个别唱
二、新知学习
1、聆听《我的祖国》
2、设疑。师: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学生畅所欲言)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很多,很美。
听后你们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师:同学们看过电影《上甘岭》吗?谁能介绍一下?(个别生介绍)师作总结: 《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地唱起这首歌。我们再来听听。(播放课件)
师:想想战士当时唱这首歌,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感和精神?
(爱国、乐观)
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生探讨交流)
师:从女声领唱你们听后有何感受,请议一议,评一评。(优美深情、动听、亲切)
从合唱听出了战士们怎样的感情?(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解析歌曲:
(1)给歌曲分段,并说出分段的理由。
师:谁能将歌曲分段并说出分段的理由?指名发言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
第一段――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段――赞美祖国的强大
幸福豪迈(2)、师: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
(:“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3)学唱歌曲
a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b师教唱c师生跟播放的音乐一起唱《我的祖国》
d学生一起试唱e指名唱,师纠正
5、师总结 :
过去祖国很贫穷落后,可战士们都那样爱我们的祖国,那么生活在今天 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热爱祖国。
三、拓展
学了这一课,你们有何收获?谁来说一说?
四、板书设计:
歌曲 《我的祖国》
第一段――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祖国
第二段――赞美祖国的强大
------幸福豪迈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感悟:
我的祖国音乐教案 第2篇
田 华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随音乐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积极参与表演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并从中体验乐趣。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即兴创编歌词。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用情境引路,启发引导,让学生根据图片自己创编歌词,通过模仿动作,熟悉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课件的背景音乐,均采用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知歌曲的旋律,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从而学会演唱歌曲。启发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激发参与创作热情。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早期创作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仔细瞧瞧,什么小精灵来到我们身边了? 师:对,蜡笔小精灵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还带来了4位好朋友。出示课件:红、黄、蓝、绿四个蜡笔小精灵出现在屏幕上。
三、学习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学习第一乐句
师:蜡笔小精灵为自己编了儿歌(出示课件)“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小朋友们仔细听,蜡笔小精灵要考考你们,谁能记住儿歌,能把它按照节奏读出来。
2、学习第二乐句
师:这么可爱的蜡笔小精灵你们喜欢它吗? 师小结:“小朋友们多么欢喜”,那你能用小蜡笔做些什么呢? 师问:咦?他们在干什么呢?要比赛什么呢?
3、学唱第一乐段。
师:老师把前面蜡笔小精灵编的儿歌组合在一起,加上了旋律,小朋友们听一听!课件:“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
请学生试着用“Iu”哼唱曲调,教师及时鼓励。
4、学习第三乐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画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画面: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上飞翔;青青的小草钻出泥土。课件显示歌词:“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5、学习第四乐句
师: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画面:太阳公公面带微笑,高挂在天空,四周放射着金色的光芒,和国旗的图片,师:谁能用这样的节奏来读一读呢? 课件显示歌词:“你画太阳,我画国旗”
6、学习第五乐句 画面:校园内,高高飘扬的国旗,小朋友们仰着头,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国旗。师:小朋友们,当你们听到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你的心中会想到什么呢? 看看蜡笔小精灵跟你们想的是一样的吗? 课件显示歌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引导学生有激情的朗读。
7、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师:老师也把这几句组合在一起编成了儿歌,加上了旋律,大家仔细的听!课件播放音乐并显示:
“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师:你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哪两句是重复的?为什么要重复呢?
师:因为只唱一句“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觉得好像还不能够表达出心中对祖国的爱,所以还要再重复一次。那后面的那句跟前面要唱得一样吗?
师小结:后面的那句歌词和旋律虽然是重复的,但力度上应该要更强一些,这样才能完全表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爱。
播放这一段歌曲的旋律,要求学生哼唱。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四、表现
1、听唱歌曲,每个小组演唱一个乐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画。蜡笔小精灵见小朋友们这么喜爱他们,画的画又这么漂亮,也忍不住高兴的唱起歌来。听……出示课件(五)画面:歌词 背景音乐:整首歌曲的演唱
2、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问:小朋友,你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用高兴、快乐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师: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大自然的美景还有很多,除了这些,小朋友,你们还能画些什么呢? 生答:……
启发学生即兴创编歌曲第二乐段的歌词。
师:那你能不能也像这样,把你想画的编入到歌词里呢?(出示课件)学生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师:下面我们就把小朋友们刚才编好的歌词用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更难得的是,小朋友们还为歌曲的第二段创编了新的歌词,大家真了不起!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还有好多好多的美景,只要小朋友们认真去留意、去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创编小能手!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反思
田 华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以审美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感受音乐的内涵和美的情感。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课教学中,我从情感着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听听、敲敲、玩玩、编编中快乐的学习歌曲。
一、充分利用打击乐器,增加歌曲的趣味。
在这首歌中,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小小的间奏,有两个前倚音,一个上行音阶,一个下行音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间奏要停顿,同时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我在这里引导学生用碰铃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在间奏的地方敲击出节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添的歌曲的趣味性,不知不觉就突破了歌曲学习上的难点。
二、凝听歌曲,突破难点。在第二乐段,老师唱着问,学生唱着回答。“画什么?飞在哪里?”学生唱“画小鸟,飞在蓝天里。”老师就在黑板上画出小鸟,同法老师问学生答,黑板上就画上小草、太阳、国旗。然后我把全班分为四组,分别是小鸟组、小草组、太阳组、国旗组,进行了爱祖国闯关竞赛。把情感推向一个高潮,再通过歌词排队,有节奏读歌词,唱歌词等环节竞赛学习歌曲。,让学生在表演和编创中熟悉它,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并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
三、歌词创编,升华情感。在学会了歌曲以后,我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在美妙的音乐《祖国像妈妈一样》声中,自己描绘祖国的美好风景,并将同学们的绘画改变成自己的歌词,唱到歌曲里去。比如:“画大树,长在森林里,画白云,飘在蓝天里,你画蜻蜓我画蝴蝶,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升华了孩子对祖国的情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郭兰英——《我的祖国》 第3篇
电影讲述了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面临美军强大攻势,坚守上甘岭战略阵地,拖住美军进军速度为我军赢得备战时间。坚守阵地的将士们面临严重的伤亡,加上缺水缺粮缺弹药,可以说陷入绝境。此时,借助剧中卫生员之口,唱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优美旋律,大家随着歌声停下了各自的活动,沉浸在对祖国的思念之中。听这首歌时,能让每个人想起自己家乡的那条“大河”,想起自己生长的地方,想起了你的可爱的家乡就是祖国的一部分!
爱国不是口号,不是抽象的情怀,是真切地对家乡、亲人和故土的眷恋!
19世纪:音乐为祖国而作 第4篇
发端于欧洲的民族主义音乐,也称为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20年代在东、北欧各国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派别,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捷克的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波兰的莫纽什科,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民族乐派与浪漫主义音乐大致平行,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广泛的交流,有些作曲家,如肖邦、李斯特和柴可夫斯基,二者兼之,有许多交集,故经常被后人游走于这两个音乐派别之间。
民族乐派的作品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作品的主旨往往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抒发对祖国、民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或是以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作者深刻的政治主张与思想;其二是在音乐语言上,充分挖掘和使用本民族的音乐元素,如从调式、旋律以及民间曲调等多种方式上加以体现,以此适应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力。
这类作品的典范之作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部作品由六首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单乐章交响诗组成,叙述了捷克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与统治的斗争历史,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沃尔塔瓦河》一首最为人喜爱与熟知,作品旋律优美宽广,整体布局气势恢宏,配器精美极致、无以伦比,几乎动员了所有管弦乐的创作手段,以捷克的母亲河为主线,表现了捷克壮美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神话传说与人文景象。作曲家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浸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这首作品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作,也堪称旷世杰作。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也是一部以芬兰人民反对俄帝国侵犯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斗争为创作背景的作品,这部作品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曾命名为《祖国》,在1917年芬兰独立后被称为《国民颂歌》,一直留传后世,也有芬兰“第二国歌”之称,作曲家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光。
在这类作品中,如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晨曲》沁人心脾的甜美旋律,鲍罗丁《中亚细亚草原》、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以及柴可夫斯基众多作品中所展现的浓厚的俄罗斯民间音乐以及东方音乐神韵,无不给人们留下无以比拟的美妙音乐享受。
正像有“俄罗斯音乐之父”之称的格林卡所说:“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这也是每一位为祖国和民族而作的音乐家所恪守的原则与行动指南。(若 水)
音乐教案-祖国祖国我爱你 第5篇
教学目的.:1、 能虽音乐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 能积极参与表演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
教学重点: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即兴创编表演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CAI课件,投影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情景引出,创编歌词
1、 引导学生创编第一句歌词
小朋友,你们瞧瞧。有什么小精灵来到你们身边?
出示课件一,看图
a、 学生看图说出第一句歌词,“小小蜡笔~~多美丽”
b、 播第一乐句旋律,让学生跟老师边仿动作,边按节奏朗读歌词
2、 引导学生创编第二句歌词
出示课件二
a、 看又来了几位小朋友,他们喜欢小蜡笔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 出示第二句歌词“小朋友们多么欢喜”
c、 学生学做动作
3、 学唱第一乐段
a、 朗读歌词
b、 用“lu”哼唱
c、 唱词
4、 引导学生创编第三乐句歌词
出示课件三
a、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画了什么?
b、 出示歌词“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c、 朗读歌词
d、 创编动作
e、 表演
f、 看图说歌词“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g、 齐唱
5、 引导创编第四、五乐句歌词。出示图画、课件四
a、 说歌词
b、 读歌词
c、 编动作
d、 表演
6、 学唱第二乐段
a、 播放旋律,学生模仿动作,读歌词
b、 用“lu”哼唱
c、 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三、 学唱歌词
1、 听一听,歌曲情绪
2、 唱一唱,歌曲接龙
3、 完整地演唱
四、 参与表演
1、 演一演
a、 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b、 学生上台表演
c、 学生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
2、 听一听、画一画
学生听音乐,自由作画
五、 小结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
三、 音阶练习
四、 复习《祖国,祖国我爱你》
1、 跟琴唱
2、 表演唱
五、 听赏《祖国像妈妈一样》
1、 听一听,让学生谈歌曲的情绪。
仿佛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画一画,学生即兴作画,画出自己心中的祖国最美的景色,用自己手中的蜡笔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音乐-歌唱祖国教案 第6篇
音乐教案-《歌唱祖国》 一)《歌唱祖国》
1、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2、作者简介:
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3、全班有表情地齐唱《歌唱祖国》。
(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2、作品简介:
这首歌是女作曲家古建芬1989年的作品。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旋律在中底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引子中的钟声,宛如晨钟敲响,预示着举国欢庆的新的一天的来临。第一段从开始到“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止,共四句,类似起、承、转、合的传统乐段,由于旋律在中、低音区跌宕起伏,情绪显得深邃、厚重而婉转抒情。歌曲的高潮是第二段开始的地方,一般歌曲常常在高潮时拉开节奏,用衬词“啊”来进行咏叹,而这首歌的高潮处歌词节奏却是紧密型,如激动的诉说和热切地祝愿,另有一种感人的力量。高潮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然后慢下来,回复到歌曲开始的深情的表达,最后翻高八度结束全曲。
3、作者简介:
谷建芬 1935年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山东威海。她1942年随家人回国。她的作品格调高雅,风格多样,很多歌手都因唱她的作品而一举成名。曾经轰动一时的“谷建芬声乐训练班”培养了很多著名歌手,包括田震、刘欢、红豆、那英、解小东、毛阿敏等。
谷建芬的作品影响了两代人,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作品有: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兰花与蝴蝶》、《采蘑菇的小姑娘》、《校园的早晨》、《思念》、《妈妈的吻》、》《我多想唱》、《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等800余首;舞蹈音乐《草原春雨》、《长白春来早》、《欢乐的琴声》、《马铃》、声乐套曲《凳山》;二胡独奏曲《泪雨》;电视连续剧音乐《三国演义》等。
4、听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小组活动:
(1)讨论:上述歌曲还可分哪些形式唱?
(2)选择一两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演唱,形式不限。(3)演唱比赛开始。
(4)评价:自评、互评、师生评。小结: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我的祖国的音乐教学设计 第7篇
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中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歌唱课。《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我的祖国》A段齐唱部分并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聆听、示范、讨论、体验与模仿等方法来学唱歌曲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唱《我的祖国》,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我的祖国》A段齐唱部分并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歌唱中气息的掌握和对歌曲情绪的.较好表达。
四、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现在还没开始上课,但是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有点小紧张,没关系,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环节一下。请大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纸巾,比一比谁能一口气吹纸巾让它飘的更久呢?
生:做
师:哪位同学跟我们来分享一下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怎样的诀窍了呢?
生:回答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感受到是我们的腰部在用劲,想要我们的气再足一点那大家就要做到深吸气缓呼出,那我们再来尝试一遍。
生:
师:同学们的气息控制的越来越棒了,请收好手上的纸巾,带着热身游戏的状态,准备上课。
【评委老师我们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邱老师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高雅的交响乐视频,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视频中的音乐它描绘的是巍峨的高山?还是潺潺的河流?
生:
师: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真棒。(赞)这首交响乐描绘的就是河流。旋律中级进的二度音程6717123|6717123|(师哼唱)像流水一样缓缓向前。整首乐曲表现出的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这段音乐选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就是捷克民族的母亲河,让捷克人民都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一首以《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来进行填词创作的合唱曲《我的祖国》。
(二)新授
1、作曲家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
师:那这首歌曲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进行创作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放PPT)
【解说: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部巨作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历史和传说;波西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经过作曲家精心的构思,以其宏伟的气质和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捷克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这首作品是由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于1874年9月创作的。当时可怕的耳聋病魔正在残酷地折磨着作曲家,但斯美塔那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部巨作。为捷克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斯美塔那被人们誉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2。初听音乐
师: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也感受到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接下来,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来学习歌曲《我的祖国》。首先我们来完整聆听歌曲,从音乐表现形式上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举手回答)
师:请问你运用的是什么音乐表现进行划分的?(情绪?演唱形式?)
生:
(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样的吗?)
生:
师:整首乐曲分为两个部分,但是根据音乐的情绪变换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乐段。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第一部分的两个乐段。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第一乐段的音乐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并跟随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条在乐谱上标出换气记号。
生:
师:感受了乐曲的旋律线条,同学们标记出换气记号了吗?(哪位同学上来跟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标记)
师: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
2、学唱歌曲
师:你们赞同吗?(看来这位同学平时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表现出来的音乐素养很高)这个乐段可以划分为4个乐句,请仔细观察每一个小乐句都是从第几拍开始的呢?对了第六拍,也就是弱拍起唱,所以要注意弱起的唱法(轻声演唱)。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lu随琴模唱第1、2小乐句。先听老师范唱。
生:唱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小乐句的旋律走向是怎样的?(在黑板上画旋律线)我们一起来看。
(预设:节奏问题:板书6/8拍在学过的基础上讲解画拍或者合拍的方式)
师:同学们的音准非常不错,但是在声音的表现上还不是很好。我们该用怎样的呼吸方式?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课前的小游戏,我们的呼吸应该是怎样的呢?(深吸缓呼)
生:回答
师:呼吸方式是?如回答不上,提示:急促的还是舒缓的?声音的表现是:粗狂的还是圆润的呢?
生:
师:同学们的感知非常棒,那就带着舒缓的呼吸、圆润优美的声音状态加入歌词演唱。(注意把气吸得深一点,吸到小腹上(深吸缓呼))
生:
师: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预设:老师发现第2个小乐句还唱的不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面的这个乐句和前面这两个小乐句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旋律是一样的)
师:对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非常强。后面这两个小乐句就是前面乐句几乎是一致的。那么,请同学们按同样的呼吸方法加入歌词演唱。先听老师范唱。(实在不能做好换气时,可偷偷换气。)
生: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演唱A段,请同学们边演唱边画旋律线并结合歌词想一想这一乐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
师:通过歌词我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这一乐段它描绘的由一冷一暖的小溪汇合而成的沃尔塔瓦河。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状态,这样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柔美、歌颂式的感受。(板书:A亲切、柔美)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力度和情绪再次演唱A段)
师:那第二乐段它在情绪的表达和演唱方式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聆听音乐。
生: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请同学们用Lu随琴模唱第1、2个小乐句的旋律,先听教师范唱。(提醒坐姿、深吸缓呼,气息平稳连贯。)
生:唱
师:我们通过旋律线条的方式一起来感受(师画旋律线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感受旋律变化,这两个小乐句的旋律走向就像河流一样从高处向低缓缓流向前方,我们再次模唱这一乐句注意演唱状态。
(预设:由于音程跨度大如果学生没唱准弹单音教唱)
师:那么我们带着歌词用饱满的音色演唱这一乐段。
生:唱
师: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乐句,听老师范唱,那么请同学们跟琴演唱。(强调歌唱状态)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演唱B段。思考:歌曲的情绪和力度是怎样的?并结合歌词想一想这一乐段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面?
生:
师:没错!音乐情绪变得更加明朗、高昂、力度:mf。这一乐段它的旋律音程出现比较大的跳进,旋律线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音乐的动力增强,音乐情绪显得饱满有张力。这一乐段的旋律就像是把这条沃尔塔瓦河看作是捷克民族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冲破重重难关,最后走向光明。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愈发高涨。
3、完整演唱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随琴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在演唱中再次感受两个乐段的情绪变化。
生:唱
4、自学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的歌声把仿佛老师带入了这个美丽的捷克。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这一部分的音乐并随音乐自学第二段歌词。
生:
师:分组演唱(看时间)
师: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由两条小溪幽深的源头驶出再汇合。途径沿岸的乡村婚礼,河水湍急的冲出险峻的的峡谷穿过沿岸茂密的深林,浏览月影下的水仙女跳舞,迂回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脏。这首歌的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热爱祖国的人们共同的心声和真挚的情感。
(三)拓展
不同地域不同人民都深爱自己的祖国,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自由创编第一部分A段的歌词,用歌声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生:自由创编
师: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预设:最后,请同学们随伴奏演唱第一部分的音乐,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
生:和伴奏唱。
课堂小结
我的祖国的音乐教学设计 第8篇
二、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
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
三、欣赏歌曲
听歌曲的录音,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歌曲可以分几局部?
两局部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第一局部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局部为什么和第一局部有所不同?
试着让同学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为什么要处置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让同学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让同学仔细辩味各段歌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在里面?
11、边唱边想“歌词和旋律的结合,假如把第一局部的旋律的.情绪结合第二局部的歌词行吗?
12、第一局部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溢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局部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
指导同学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局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局部: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四年级音乐教案祖国妈妈 第9篇
第一课祖国妈妈
总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用具: CAI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 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CAI: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免费下载,第一课件网是免费下载教案的最佳网站!
二年级音乐教案《祖国你好》 第10篇
3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国歌、国旗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敬重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聆听《颂祖国》,让同学谈谈对音乐的感受。
重点、难点
引导同学懂得升国旗时肃立,敬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组织上课
三、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让同学观赏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
2.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3.请同学讲讲他知道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4.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说说在哪里你听到过这首歌的?
启发同学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形。
6.复听音乐
引导同学联系的升旗仪式,说说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
7. 引导同学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8.欣赏国歌,模拟一次升国旗的仪式
9.再次复听,说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同学热爱祖国。
四、聆听《颂祖国》
1.初步聆听音乐,说说听了这段音乐是想散步还是想跳舞?
同学谈谈感受
2.介绍《颂祖国》
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新疆的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男女老少都会跳舞
3.律动
(1)教师演示几个新疆舞的动作
(2)请同学回想你接触过的新疆舞是怎样的,鼓励他们自身扮演
4.跟音乐自身律动,提醒同学跟音乐进行
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教学随笔
《颂祖国》是一首新疆歌曲,教师简介了新疆,还教了他们许多新疆的舞蹈动作。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按图格拍击、传送节奏
2. 在完整聆听全曲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结合插图介绍关于国旗的小故事,引起同学的注意和兴趣,知道国旗定额含义,以赞美情感来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重点、难点
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音量要注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组织教学
三、 聆听《颂祖国》
1.聆听音乐,同学根据音乐自编动作
2.教师和同学互动
四、 传消息| |
1.教师将节奏拍给每一组第一个同学
2.比一比哪一组能准确地拍击出来
3.教师启发同学创编节奏,编创者由第一人起传,传至最后拍击出来。
五、 扮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关于国旗的小故事,引起同学兴趣
3.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 扮演歌曲
(2) 舞蹈律动
5.唱唱唱名
在学会了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带同学唱唱名
6.制作国旗,跟音乐进行制作
7.跟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第一拍(强拍)拍手,第二拍(弱拍)拍腿
六、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教学随笔
让同学通过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爱祖国的感情。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为歌曲填唱新词,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同学唱起来更亲切,更有兴致。
3.启发同学自身创编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听唱法学会歌曲,注意歌词中“象样”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字要唱得亲切,结尾稍慢一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组织教学
三、 扮演《同唱一首歌》
1.请同学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第三拍拍腿。
2.让同学自身创编三拍子节奏的动作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第三拍肩(叉腰、手指点脸)
3.反复听音乐,进行拍腿拍手的动作
四、 学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1.听唱法学会歌曲
注意歌词中“象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字要唱得亲切
2.跟琴复唱歌曲
五、 创编
1.填唱新词
将空格填上同学们的名字
2.唱唱所填的歌词
3.创编动作
将同学划分为小组,集体创编,展示创编的动作。
4.跟音乐进行分组扮演
教师对同学的创编应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教学随笔
音乐教案-在祖国怀抱里 第11篇
一) 熟悉歌曲
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录像,学生观看。
1、 师:你能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吗?生答
2、 师:你能学会其中的几个舞蹈动作?生表演
3、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一首哪个民族的歌曲?(维吾尔族)
4、你曾经学过这种风格的歌曲吗?请唱给大家听听或大家一块来唱唱好吗?!
(教师弹奏,学生歌唱。如《娃哈哈》)
二) 感受歌曲节拍、情绪
要求:一边听,一边拍手
三) 创编动作或模仿基本舞蹈动作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创编动作
2、 学生全体统一动作
教师小结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四) 集体舞
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全体同学两人一队,顺时针方向站或双圆圈队形
(1― 4小节):每小节的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腕外翻,右手放在胸前,右手上举,脚踮步
(5― 8小节):内圈(女生)上肢动作同上,向左跨步,外圈(男生)向右跨步,双手向一侧上举做敲鼓动动作
(9―12小节):内圈(女生)单膝下蹲,手心向下放在脖子处,做动脖;外圈(男生)围绕内圈(女生)转圈。脚踮步,双手向一侧上举拍手。
四、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这样的课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让学生观看更多的维吾尔族歌舞片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像了解更多的维吾尔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有种想去新疆旅游的欲望,这样,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教育都将会渗透。
音乐教案-在祖国怀抱里 第12篇
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 歌表演《在祖国怀抱里》
教材分析:
《在祖国怀抱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肯有典型的壮族音乐的特点,四度的大跳确立了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二乐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音乐进行比较平稳,表现了各族小朋友间亲切的交流,第三乐句是扩充的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音乐最高音“6”,并做反复,然后又回到与第一乐句相似的结构结束,抒发了各族儿童在祖国怀抱里快乐、甜蜜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1、 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新授
1、 教师范唱
1) 请同学们听听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民族?
2)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
2、 录音范唱
3、 学唱歌曲
1) 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 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二至三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 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
4) 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4、 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 第一至八小节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亲切交流的感情
2) 第九十小节用连贯声音演唱,力度中强,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第十一、二小节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欢快、幸福的情感
4) 第十三至十六小节用跳跃的声音演唱,结束句要唱准一拍,不要拖,表现出少年儿童活泼的性格特征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四、结束新课,齐唱《在祖国怀抱里》
教学反思:
不同的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要有所不同,例如:一首曲调节奏非常简单的歌曲就适合进行视谱教学,而一首曲调优美节奏复杂的歌曲就不适合,而一首民歌小调要更多地发挥教师范唱作用。重点在于用歌声去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本课教学中的巩固教学(即创编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歌词内容很易理解,音乐形象鲜明,所以是个极佳的歌表演曲目。值得思考的是:教师的演示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如果学生就按照老师的示范去表演,是否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呢?而这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个快乐兴奋的话,是否还能说它是违背了新课标的过程?愉悦身心不正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吗?所以说:这样的被动接受 能力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中国娃娃》《最美丽》
2、 节奏练习《山泉、小溪、大河》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中国娃娃》,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五岳等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通过欣赏歌曲《最美丽》,能听出齐唱、合唱、轮唱三种演唱形式
3、 通过节奏练习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教材分析:
《中国娃娃》是一首一段体歌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这首歌曲的歌词很有特点:以数字一至十为每一句的开头,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如长城、四大发明、五岳、六合塔等常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美丽》是一首童声合唱曲。全曲共分为四段,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了各地小朋友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名胜,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学方法:
听赏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复习旧课
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学生评价
三、新课
一)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 第一遍:
请同学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
1) 请同学们仔细听每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由一到十)
2) 书上的提问
(两条大河:长江、黄河
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3、 第三遍:
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二)欣赏歌曲《最美丽》
1、 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 第二遍之前,教师提示:这首歌曲用了齐唱、合唱、轮唱三种演唱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3、 第三遍:带领同学们听三种演唱形式,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么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各抒己见
4、 第四遍:再次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三)活动:小小作曲家《山泉、小溪、大河》
1、 出示图一(山泉):音响模拟
2、 齐奏:X 0 | X 0 | X 0 | X 0 ||
3、 出示图二(小溪):音响模拟
4、 齐奏:X X | X X | X X | X X ||
5、 出示图三(大河):音响模拟
6、 齐奏:X ― | X ― | X ― | X ― ||
7、 有能力的班级可做三个声部的合奏
8、 创编:请按上面的节奏配上do re mi 唱一唱,奏一奏
9、 用自己创编的旋律(或选择其他适合的音乐)为小诗伴奏
五、结束新课。小结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欣赏二声部合唱还有些困难,尤其是在没有歌词的前提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听出歌词,感受情绪,《最美丽》和《中国娃娃》两首正好联系起来,前一首唱了祖国最美丽,后者就细说了美丽在哪里:在于一座长城,两条大河,四大发明及五岳
等条件成熟时,让学生去查阅有关四大发明、两条大河、一座长城、五岳、六合塔等知识,会让学生主动地掌握不少知识,另外,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课并非只是唱歌,它是一门艺术。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文学、历史、地理、诗歌等等。从而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的错误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集体舞《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
1、 学会跳集体舞《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 在学跳集体舞
3、 活泼而有序地表演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是一首维吾尔族儿童歌曲。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上口,其节奏紧密,舞蹈性强,乐曲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小朋友之中,边歌边舞,同声歌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点:
学跳集体舞
教学难点:
有序地表演
教学方法:
榜样示范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我的祖国音乐教案 第13篇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通过聆听歌曲,初步感知复拍子的音乐律动;感受不同唱法对同一声乐作品的诠释。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说出感受。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阅兵仪式”视频片段)师提问:同学们对刚才看到的这段视频熟悉吗?是什么时候举行的呢? 生:回答。
师提问:请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 生:回答。
师小结: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会激动的热泪盈眶,当我们看到英姿飒爽的战士们从天安门前走过时,心中无比的自豪。
2、教师朗诵歌词
师:下面我来抒发一下自己现在激动的心情。(朗诵歌词 播放课件)师:刚才老师朗诵的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一段歌词,每当我听完这首歌曲时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
二、新授
1、学生完整聆听歌曲,说出感受
师:下面他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生:认真聆听。
师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听完这首歌曲的感受? 生:回答。
2、了解歌曲词曲作者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首歌曲是众多爱国歌曲中的一首,它创作于1984年,是一首先由张藜先生填词,再由秦咏诚先生作曲的一首歌。这两位词曲作者都是当代著名的词曲作家。
3、感受歌词的美
师:一首歌词就是一首诗,可以直抒情感。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歌词的美,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学生分领诵、齐诵的形式朗诵)
4、歌词与段落分析
师:下面我们再次欣赏歌曲,同时请同学们为歌曲分段。生:聆听歌曲,为歌曲分段。
师语:这是一首由A B两个部分组成的二部曲式歌曲。这首歌曲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
A:用我和祖国的两个形象完美演绎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运用两个比喻:第一段把“我和我的祖国”比作子女与母亲的关系,抒发了母子之间的拳拳之情。第二段把“我的祖国和我”比作大海和浪花的关系,感受了大海与浪花的依托关系。
5、感受旋律的美
师:一首好听的歌曲,是由很多的音乐要素组成的,拍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这首歌曲采用了八六拍。讲解含义、强弱规律。
组织声势律动为歌曲伴奏,感受节拍特点。A部分:1 2 3拍:敲击桌子 4 5 6拍:拍手 B部分:随音乐晃动身体。
师提问:我们通过用声势动作问乐曲伴奏感受到八六拍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总结:八六拍由旋律,舞蹈的感觉。
三、课内延伸:感受歌曲不同唱法带来的不同体验
师:这首歌曲的感染力还在于不是口号般的号召,而是作者通过高山、河流、村庄、大海、清波等意境,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我和我的祖国》师一首具有永久魅力、深受人们喜爱的抒情歌曲。好听的歌曲总会受到许多歌唱家的青睐。很多歌唱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再次演绎,因此也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唱法。(课件展示)①、欣赏韩红演唱银行的通俗版《我和我的祖国》 学生进行哼唱感受歌曲
与美声唱法比较,感受通俗风格的不同。②、欣赏合唱版的《我和我的祖国》
与以上两种唱法比较,感受合唱风格的不同。
四、总结
我的祖国音乐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