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 2011 年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核心,紧紧围绕增收与节支两大主题,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支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强财源建设,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截止 6 月底,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计划的 %,超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超收 万元,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分结构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计划的 %,超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非税收入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计划的 %,超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分部门完成情况:上半年,国税部门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 %,高于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地税部门完成 万元(包括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占全年收入任务的 %,超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财政部门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 %,超平均进度 个百分点。国税、地1税、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分别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 %、 %、 %。分市县完成情况:上半年,市县两级一般预算收入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计划的 %,同比增长 %,增收 万元;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万元,占全年收入计划的 %,同比完成 万元增长 %,增收 万元。(二)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截止 6 月底,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万元,同比增长 %,增支 万元,较好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撑起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天。(三)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好。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短收、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平衡难度极大。为了缩小财政收支平衡差距,我们及时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测算,制定增收节支措施。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原则,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民生政策。在收入方面,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投资评审得到进一步强化。上半年,我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突出和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预算支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因素,积极有2效地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截止 6 月底,共完成工程项目评审个,送审金额万元,审定金额万元,审减额万元,审减率%,切实发挥了严把关、强监督,为政府节省开支的目的,财政评审的作用日渐显现。三是财政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把全市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保障人民的要求作为第一目标,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以及公检法等重点支出,法定支出增幅均超过了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财政预防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和支持“双十”工程建设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按政策落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卫生院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敬老院建设、“村村通”建设以及公检法司配套设施建设等,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加大破产企业下岗职工“三金”发放及再就业工作的投入力度,突出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待遇落实工作,全面推行城市低保与农村低保实名制发放,扩大了社会保障覆盖面,发挥了“减震器”和“安全网”作用。四是财政改革创新迈上新征程。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库集中支付初步形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的管理格局,国库集中支付 亿元,其中直接支付 亿元,授权支付 亿元,构筑起财政资金运行的“直通车”和“安全网”;政府采购“阳光操作”,采购范围、3规模进一步扩大,采购金额 万元,涵盖三大领域,首次实现工程类采购零的突破;非税收入“票款同步”,全年实现非税收入 万元,拉动了财政收入增幅,将经营服务性收费纳入管理,彻底实现“收支两条线”;“乡财县管”、“村财乡理”...